赫塔·米勒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赫塔·米勒Nobel prize medal.svg
Herta Müller

Herta-mueller-2009-ffm-003.jpg
荷塔·慕勒於德國法蘭克福,2009年。

出生
(1953-08-17) 1953年8月17日65歲)
罗马尼亚蒂米什縣Niţchidorf
職業
作家
國籍
 德國/ 羅馬尼亞
創作時期
20世纪、21世纪
獎項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赫塔·米勒(德語: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德国小说家、诗人、散文家,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以写作德裔罗马尼亚人在苏俄时的遭遇著称,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詩的凝鍊,散文的率直,描繪流離失所者的處境”[1]




目录






  • 1 生平介绍


  • 2 作品


  • 3 所获奖项


  • 4 注釋


  • 5 參見


  • 6 外部链接





生平介绍


赫塔·米勒出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縣的德语城镇Niţchidorf,其父母都是罗马尼亚的施瓦本(德国裔)农民。她的父亲曾在二战中参加了德国党卫军。罗马尼亚共产党在1945年以后把她的母亲驱逐到了苏联的劳工营。1973年至1976年,米勒在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学专修德国研究与罗马尼亚文学。1976年,开始进入一家工程公司当翻译员,但1979年时因不愿与当时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权的秘密警察合作而被开除。此后曾以当幼教老师及經營德语私塾为生。当时在罗马尼亚,几乎所有作品都必须经审查删选后才能出版。1982年,她的第一本书《低地》也因批判现实而只能以删节版发表。


由于她多次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1987年,米勒与她当时的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英语Richard Wagner (novelist)离开罗马尼亚移居德国。之后,作为一位曾经生活在罗马尼亚的德国作家,她得到了一系列国内外大学讲学的机会。2005年,米勒成为柏林自由大学的客座教授,现居柏林。


2009年,通过罗伯特-博世基金会的奖学金资助,米勒的小说《呼吸秋千》获德国书籍奖提名,并入选最后的6本最佳小说。该小说描述了一个年轻人被流放到俄罗斯的旅程和生活,这也映射了二战后德国人在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命运。作为小说的原型,米勒曾采访并记录下奥斯卡-帕斯蒂尔的一些亲身经历。帕斯蒂尔是一名词作者,诗人,曾获布什耐文学奖,死于2006年。



作品



  • 《低地》(德文:Niederungen),短篇故事集,米勒的处女作。1982年在布加勒斯特出版的版本受到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权的审查。1984年,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发行。1999年,英文版以“Nadirs”為書名出版。

  • 《暴虐的探戈》(德文:Drückender Tango),故事集,布加勒斯特,1984年。

  •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Der Mensch ist ein großer Fasan auf der Welt,柏林,1986年。

  • 《赤脚二月》Barfüßiger Februar 柏林,1987年。

  • 《独腿旅行》 Reisende auf einem Bein,柏林,1989年。

  • 《作为感知的自我重塑》Wie Wahrnehmung sich erfindet1990年。

  • 《镜中恶魔》Der Teufel sitzt im Spiegel 柏林,1991年。

  •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Der Fuchs war damals schon der Jäger1992年。

  • 《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暖的床》Eine warme Kartoffel ist ein warmes Bett 1992年。

  • 《警卫的梳子》Der Wächter nimmt seinen Kamm,1993年。

  • 《无法到达》Angekommen wie nicht da ,1994年。

  • 《風中綠李》(另译为《心兽》)(德文:Herztier)。

  • 《饥饿与丝绸》Hunger und Seide 散文集,1995年。

  • 《在陷阱里》In der Falle ,1996年。

  • 《今天我无法面对自己》 Heute wär ich mir lieber nicht begegnet1997年。

  • 《在灯笼里奇怪地生活是个屁》Der fremde Blick oder das Leben ist ein Furz in der Laterne 1999年。

  • 《活在发髻里的贵妇》Im Haarknoten wohnt eine Dame 诗歌2000年。

  • 《家庭,说的是什么》Heimat ist das, was gesprochen wird Blieskastel,2001年。

  •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德文: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散文集,2003年。

  • 《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德文:Die blassen Herren mit den Mokkatassen)2005年。[2]

  • 《呼吸秋千》(德文:Atemschaukel)慕尼黑,2009年。

  • 《克里斯蒂娜和她的假镜片或(不)在秘密机构的文件》(德文:Cristina und ihre Attrappe oder Was (nicht) in den Akten der Securitate steht)散文。哥廷根,2009年。

  • 《不变的雪与不变的叔叔》(德文:Immer derselbe Schnee und immer derselbe Onkel)演讲。慕尼黑,2011年。


米勒作品已翻译成24种语言出版发行。



所获奖项



  • 1981年 Adam-Müller-Guttenbrunn Sponsored Prize the Temeswar Literature Circle

  • 1984年 阿斯贝克特文学奖

  • 1985年 劳里斯文学奖

  • 1985年 不莱梅文学鼓励奖

  • 1987年 达姆施塔特里卡达-胡赫奖

  • 1989年 Marieluise-Fleißer Prize of Ingolstadt

  • 1989年 德国语言奖

  • 1990年 罗斯维塔勋章

  • 1991年 柯拉尼施泰内尔文学奖

  • 1993年 批判文学奖

  • 1994年 克莱斯特文学奖

  • 1995年 亚里斯提奖

  • 1995/96年 City-writer of Frankfurt-Bergen-Enkheim

  • 1997年 格拉茨文学奖

  • 1998年 Ida-Dehmel Literature Prize and the 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 for Herztier / The Land of Green Plums

  • 1999年 弗兰茨-卡夫卡奖

  • 2001年 CICERO Speaker Prize

  • 2002年 莱茵兰-普法尔茨的卡尔-楚克迈尔奖章

  • 2003年 约瑟夫-布赖特巴赫奖(与克里斯托弗·梅克尔和哈拉尔德·魏因里希分享)

  • 2004年 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文学奖

  • 2005年 柏林文学奖

  • 2006年 维特欧洲文学奖、沃尔特-哈森克勒费尔文学奖

  • 2009年 诺贝尔文学奖

  • 2009年 弗朗兹-威弗尔人权奖

  • 2010年 霍夫曼·冯·法勒斯雷奖

  • 2011年 塞缪尔·博古米尔·林德奖

  • 2011年 莫妮斯马尼亚奖

  • 2012年 巴伐利亚·马克西米利科学艺术奖

  • 2014年 谢汉内洛尔·格雷夫文学奖



注釋





  1. ^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Nobelprize.org.,2009年10月9日查閱。原文:「who,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oetry and the frankness of prose, depicts the landscape of the dispossessed.」


  2. ^ 譯名來源:荷塔·慕勒詩作中譯/作品:503號,譯者:貝嶺,《聯合副刊》。2009年10月23日。2009年10月25日查閱。




參見


  • 諾貝爾獎女性得主列表


外部链接



  • TransLibrary计划上她的作品集


  • 个人自传(英文)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Lambak Kiri

章鱼与海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