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
本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 (2019年1月11日)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蕭洛霍夫 | |
---|---|
蕭洛霍夫 (1938年) | |
出生 | (1905-05-24)1905年5月24日 俄罗斯帝国維申斯卡亞 |
逝世 | 1984年2月21日(1984-02-21)(78歲) 蘇聯維申斯卡亞 |
職業 | 小说家 |
國籍 | 苏联 |
民族 | 俄罗斯人, 乌克兰人 |
獎項 | 诺贝尔文学奖 1965 |
簽名 |
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蕭洛霍夫(俄语: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Шо́лохов,1905年5月24日-1984年2月21日),出生於維約申斯克區頓河流域,蘇聯作家。連任多屆蘇共中央委員,當過蘇聯作家協會書記,兩次獲得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勳章。
1922年,前往莫斯科,加入“青年近衛軍”,隔年與一位哥薩克的女教師瑪麗姬·格羅斯拉伕斯卡婭結婚。並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胎記》。1924年他回到頓河開始創作,1928年《靜靜的頓河》第一部在苏联《十月》杂志上发表就聲譽鵲起,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在德國銷售量甚至超過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年輕的蕭洛霍夫躍昇世界級作家。1937年至1938年之間多次致信史達林,幾乎遭受迫害。1956年除夕和1957年元旦,在《真理報》連載《一個人的遭遇》。1965年以《靜靜的頓河》一書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另一部長篇《新墾地》是《靜靜的頓河》的續作。
1999年,「頓河」手稿被發現存於蕭洛霍夫密友庫達紹夫的遠親家中。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財政部籌款,以50萬美元購得,俄羅斯文獻鑑定專家委員會鑑定手稿確為蕭洛霍夫手跡,目前珍藏於「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2005年命名為“肖洛霍夫年”。
参考资料
- 诺贝尔官方网站关于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介绍
參考文獻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Лукин Ю. Б. О творческом пути Михаила Шолохова (1950).
Лукин Ю. Б. Михаил Шолохов (1952, 2-е изд., 1962).
Лукин Ю. Б. Два портрета. А. С. Макаренко. М. А. Шолохов. Критико-биографические очерки. — М.: «Московский рабочий», 1975. — 416 с.
Воронов В. А. Юность Шолохова: Страницы биографии писателя. Ростов-н/Д: Кн. изд-во. 1985: 112.
Жбанников А. С. Михаил Шолохов — больше, чем писатель. — Ростов-на-Дону, 2006. — 272 с. ISBN 5-87257-154-2
外部連結
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 at Goodreads
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在豆瓣读书上的页面(简体中文)
陈为人. 高飏 (凤凰网责任编辑), 编. 苏联为何先骂后赞诺贝尔文学奖:主流作者得奖是关键. 社会科学论坛; 凤凰网历史频道 (转载网站). 2012年10月12日 [2018年10月3日] (中文(中国大陆)).
Шолохов, 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 Герои труда Дона: биобибли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справочник / Донская гос. публич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 Ростов-н/Д, 2008—2015.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