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一作阿爾泰諾爾烏梁海,是清代科布多所屬烏梁海的一個部落,編為二旗。在阿爾泰烏梁海西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歸附清朝,後隸屬於科布多參贊大臣。其牧地大致相當於今俄羅斯阿尔泰共和国全境、阿爾泰邊疆區東部及哈薩克斯坦東哈薩克斯坦州東北一隅。同治三年(1864年),根據《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阿爾泰淖爾烏梁海被俄國割佔。其地居民主要是操突厥語族“阿爾泰語”的林中狩獵部落,俄國稱其為“衛拉特人”,1948年後改稱阿爾泰人。
歷史
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原由準噶爾統治。乾隆年間滅準噶爾,招撫烏梁海各部落。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宰桑特勒伯克、扎爾納克率部內附,授總管。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置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二旗,每旗設總管一人。二十七年,定二旗各設佐領二人。其牧地“南與杜爾伯特接界,東與唐努烏梁海接界,西與哈薩克接界,北與俄羅斯接界。”[1]
道光以後邊政漸弛,清兵往往不再到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一帶巡查邊界卡倫、鄂博。俄羅斯人乘機在該部境內的吹河築城。咸豐十年(1860年)中俄訂立《北京條約》及其後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割讓予俄國。同治六年(1867年)十月,阿爾泰淖爾總管莽泰奏報俄人收繳莽泰旗及總管察罕旗印信。
俄國將其劃入托木斯克省。1922年6月1日,苏维埃俄国在其地成立厄魯特自治州(一譯“奧伊羅特自治州”[2]),1948年1月7日改名為戈爾諾-阿爾泰自治州。1992年改为阿尔泰共和国。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 光緒《會典事例》卷九百六十六理藩院疆理
^ 《苏联百科手册》戈爾諾-阿爾泰自治州條
书籍
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殿本
- 《清史稿》,中華書局點校本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A. M. 普罗霍罗夫主编,本书译审委员会译,1986,《苏联百科辞典》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7,《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 ,北京:人民出版社
- A. M. 普罗霍罗夫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翻译组译,1988,《苏联百科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清代蒙古
|
|
蒙古各部
|
|
內札薩克蒙古 二十四部
|
科尔沁部 · 扎赉特部 · 杜爾伯特部 (博爾濟吉特氏) · 郭尔罗斯部 · 喀喇沁部 · 土默特部 · 敖汉部 · 奈曼部 · 巴林部 · 扎鲁特部 · 翁牛特部 · 阿噜科尔沁部 · 克什克腾部 · 喀爾喀左翼部 · 乌珠穆沁部 · 阿巴哈纳尔部 · 浩齊特部 · 阿巴噶部 · 苏尼特部 · 四子部落 · 茂明安部 · 乌喇特部 · 喀爾喀右翼部 · 鄂尔多斯部
|
|
外蒙古四部
|
土謝圖汗部 · 賽音諾顏部 · 車臣汗部 · 札薩克圖汗部
|
|
科布多 |
杜尔伯特部 (绰罗斯氏) · 輝特部 · *明阿特部 · *扎哈沁部 · *額魯特部 · *阿爾泰烏梁海 · *阿爾泰淖爾烏梁海 · 新土尔扈特部 · 新和硕特部
|
|
西套蒙古二旗
|
阿拉善厄魯特旗 · 额济纳土尔扈特旗
|
|
青海蒙古 |
青海和碩特部 · 青海輝特部 · 青海綽羅斯部 · 青海土爾扈特部 · 青海喀爾喀部 |
|
其他各部 |
*八旗察哈爾 · *歸化城土默特(山西) · *唐努乌梁海 · 舊土爾扈特部四路(新疆) · 中路和碩特部(新疆) · *達木蒙古(西藏) · 博東齊旗 · 布圖庫旗 · 依克明安旗(黑龍江) |
|
注釋 |
一、加 *號者為內屬蒙古,其餘為外藩蒙古。 二、科布多所屬阿爾泰烏梁海、新土爾扈特部、新和碩特部後劃歸阿爾泰。 |
|
|
|
將軍、都統、大臣統部
|
|
理藩院直屬
|
阿拉善厄魯特旗 · 额济纳土尔扈特旗
|
|
察哈爾都統 |
鑲黃旗察哈爾 · 正黃旗察哈爾 · 鑲紅旗察哈爾 · 正紅旗察哈爾 · 鑲白旗察哈爾 · 正白旗察哈爾 · 鑲藍旗察哈爾 · 正藍旗察哈爾 |
|
熱河都統 |
敖汉部 · 奈曼部 · 巴林部 · 扎鲁特部 · 翁牛特部 · 阿噜科爾沁部 · 克什克腾部 · 喀爾喀左翼部 · 喀喇沁部 · 土默特部
|
|
绥远城将军 |
歸化城土默特二旗
|
|
烏里雅蘇臺統部 |
烏里雅蘇臺將軍 |
賽音諾顏部 · 札薩克圖汗部 · 唐努乌梁海
|
|
庫倫辦事大臣 |
土謝圖汗部 · 車臣汗部
|
|
科布多參贊大臣 |
杜尔伯特部 · 輝特部 · 明阿特部 · 札哈沁部 · 額魯特部
|
|
阿爾泰辦事大臣 |
阿爾泰烏梁海 · 新土尔扈特部 · 新和硕特部
|
|
|
西寧辦事大臣 |
青海和碩特部 · 青海輝特部 · 綽羅斯部 · 青海土爾扈特部 · 青海喀爾喀部 |
|
駐藏大臣 |
達木蒙古 |
|
伊犁將軍 |
舊土爾扈特部四路 · 中路和碩特部
|
|
|
|
會盟
|
|
內蒙古 |
哲里木盟 · 卓索圖盟 · 昭烏達盟 · 锡林郭勒盟 · 烏蘭察布盟 · 伊克昭盟
|
|
外蒙古 |
汗阿林盟 · 齊齊爾里克盟 · 克魯倫巴爾和屯盟 · 札克畢拉色欽畢都爾諾爾盟
|
|
科布多 |
青塞特奇勒圖盟 · 賽音濟雅哈圖左翼盟 · 賽音濟雅哈圖右翼盟
|
|
新疆 |
四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 ·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
|
|
|
|
喇嘛
|
|
駐京國師、禪師 |
左翼 |
章嘉呼图克图 · 敏珠爾呼圖克圖
|
|
右翼 |
噶勒丹錫哷圖呼圖克圖 · 濟嚨呼圖克圖(西藏)
|
|
|
遊牧喇嘛部落 |
錫哷圖庫倫札薩克喇嘛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額爾德尼班第達呼圖克圖 · 札牙班第達呼圖克圖 · 青蘇珠克圖諾門罕 · 那魯班禪呼圖克圖 · 察漢諾門罕
|
|
|
|
寺廟
|
|
內蒙古 |
多倫諾爾汇宗寺 · 歸化城五當召(廣覺寺) · 美岱召(壽靈寺) · 大召(無量寺) · 席力圖召(延壽寺) · 錫哷圖庫倫三大寺(兴源寺) · 阿巴哈納爾贝子庙(崇善寺) |
|
外蒙古 |
慶寧寺 · 額爾德尼召(光顯寺)、甘丹寺
|
|
新疆 |
伊犁圣佑庙 · 靖远寺
|
|
|
|
事件
|
|
布爾尼之變 · 多倫諾爾會盟 · 平定朔漠 · 羅卜藏丹津之亂 · 準噶爾之役 · 撤驛之變 · 阿睦爾撒納之亂 · 土爾扈特東歸 · 外蒙古独立
|
|
|
條約
|
|
恰克圖界約 · 恰克图市约 · 烏里雅蘇臺界約 · 科布多界約
|
|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