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 (臺灣)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東吳大學 | |
---|---|
Soochow University(SCU) | |
校训 |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1] Unto a Full-Grown Man |
创建时间 | 1900年 東吳大學堂 大清光緒二十六年 |
復辦時間 | 1954年 東吳大學法學院 中華民國四十三年(7月9日) |
校庆日 | 3月16日 |
学校类型 | 私立大學、綜合大學 |
宗教背景 | 基督教 |
董事長 | 王紹堉[2][3] |
校長 | 潘維大 |
副校长 | 董保城 |
教师人數 | 1138(2016年) |
学生人數 | 15,850(2018年) |
校址 |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 外雙溪校區: 士林區臨溪路70號 城中校區: 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
校區 | 市區、郊區 |
总面积 | 約15公頃 |
老校名 | 東吳大學堂 東吳大學法學院 |
代表色 | (红色:熱誠) (黑:堅毅與包容)[4] |
昵称 | 蘇州大學、孫權大學、東吳、SCU |
隶属 | 亞洲基督教大學協會(ACUCA) 優久聯盟(U12 CONSORTIUM) United Board[5] |
邮政编码 | 11102(外雙溪) 10048(城中) |
電話號碼 | +886 02 28819471(外雙溪) +886 02 23111531(城中) |
网站 | www.scu.edu.tw |
東吳大學(英语:Soochow University),簡稱東吳(SCU),為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的頂尖私立大學,建校於清朝光緒年間。教學單位涵蓋文、理、法、商、外語、社會科學、巨量資料管理等領域。擁有外雙溪、城中兩校區,均鄰近臺北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周邊教育、研究、學習及社會資源豐富多元,交通便捷。
東吳大學是自教育部開辦教學卓越計畫以來經常入選的學校之一[6],2012年發起優久聯盟(U12)前身「優九聯盟(U9)」,現亦為成員之一。
目录
1 歷史
2 歷任校長
3 學術單位
4 校園
5 景點
6 重要事件
6.1 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6.2 前校長章孝慈病逝
7 學生社團
8 東吳大學國際協議學校
8.1 美洲
8.2 歐洲
8.3 大洋洲
8.4 亞洲
9 知名校友
10 影視娛樂中的東吳
11 交通
12 註釋
13 参考資料
14 相關條目
15 外部連結
歷史
1900年在蘇州創校,是基督教會在中國大陸所創辦的教會大學之一[a],為20世紀初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b],至抗戰前夕,東吳大學已擁有文、理、法三學院,十二個學系,為當時中國首屈一指的基督教大學。
1949年秋大陸易幟,東吳大學被併入蘇南師範學院,蘇州原址現今則為211工程高校蘇州大學。國民政府遷台,欠缺財團背景支持的東吳在1954年憑藉校友捐款及學費支持財政,以「東吳大學法學院」名義艱苦在臺復校,成為第一個來台的私立大學院校,1969年復名。
- 創始(1871~1901)
- 1871 基督教前監理公會[c](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曹子實先生創辦學校一所於蘇州十全街。
- 1876 該校由十全街遷天賜莊,定名存養書院。
- 1882 林樂知先生(Dr.Young J. Allen)上海崑山路創設中西書院(Anglo-Chinese College)。
- 1884 存養書院改名為博習書院(Buffinton Institute),潘慎文先生(Dr. A. P. Parker)任校長。
- 1895 潘慎文先生改任上海中西書院校長。
- 1896 孫樂文先生(Dr. David L. Anderson)在蘇州創設宮巷書院(Kung Hong School)。
- 1899 蘇州博習書院遷上海,合併於中西書院。
- 1900 監理公會組織董事會,議設之大學以孫樂文為校長,於天賜莊博書學院舊址興建。
- 奠基(1901~1926)
- 1901 3月大學堂正式開學,名東吳大學堂。6月以 Central University of China 之名向美國田納西州政府註冊。
- 1905 中西書院由葛賚恩先生(Dr. John W. Cline)任校長。
- 1908 註冊名稱更改為 「Soochow University」。
- 1911 3月16日,孫樂文病逝(後即已此日為校慶紀念日 University Day);葛賚恩先生任校長。上海中西書院師生遷蘇州歸併於東吳大學。
- 1915 上海崑山路增設法科,蘭金先生(Charles W. Rankin)任法科教務長。
- 1917 理科研究所首次頒授化學碩士學位,為國內各公私立大學之創舉。
- 1918 東吳法科第一屆七名學生畢業,獲法學學位。
- 1919 理科研究所首次頒授生物學碩士學位。
- 1920 劉伯穆先生(W. W. Blume)任法科教務長。
- 1922 文乃史先生(Dr. W. B. Nance)任校長。
- 1924 東吳法科授與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董康、司法部長王寵惠榮譽博士學位。為推廣生物學系師生自製之實驗材料,設「生物學材料供應所」出售各項生物標本及研究器材。
- 生根(1926~1937)
- 1927 楊永清先生任校長,是為華籍首任校長。法科改稱法律學院,由吳經熊先生任院長。
- 1929 奉國民政府教育部核准立案,仍設文、理、法三學院。
- 1937 法學院增設會計學系。抗日軍興,文理學院遷移湖州,旋告停課,師生大部分進入上海租界,與聖約翰、滬江及之江等大學同賃慈淑大學上課。法學院遷租借中區,假慕爾堂上課。
- 顛沛(1937~1951)
- 1942 法學院由盛振為先生前往重慶辦學。法學院留滬師生借南洋路愛國女子中學校舍開學,改名為「中國比較法學院」。
- 1943 東吳滬江聯合法商學院於重慶成立,盛振為先生為代理校長。
- 1945 重慶與上海法學院匯合,恢復「東吳大學法學院」之名,董事會決議參加「中國基督教會大學聯合董事會」(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
- 1949 大陸易幟,外籍教授被迫返美。
- 復校(1951~1961)
- 1951 東吳旅臺同學會在臺北市漢口街一段15號(時稱本院)設東吳補習學校,施季言先生任校董會董事長,丘漢平先生任校長。設法政、商業會計、英文三科二年制,另設比較法律一科三年制。
- 1952 王寵惠先生任董事長,施季言先生任校長。8月中國大陸教育部實施院系調整,於東吳大學文理學院原址籌建蘇南師範學院,上海法學院撤銷,法律系師生轉入華東政法學院。10月宣告東吳大學正式結束。
- 1954 7月9日,奉中華民國教育部核准在臺復校,先行恢復「東吳大學法學院」,設法律、政治、經濟及會計四個學系,並附設外國語文學系,由陳霆銳先生任校長,成為台灣第一所擁有私立大學建制的學院。因校舍不敷使用,另賃博愛路83及85號二、三樓(時稱二院)。
- 1955 曹文彥先生任校長。與衛理公會回復原有關係,王寵惠先生任董事長,黃安素會督(Bishop Ralph A. Ward)及黃仁霖先生分任副董事長。
- 1957 石超庸先生任院長。購得士林外雙溪土地七甲及士林鎮公所贈與之土地共十五甲。
- 1958王寵惠董事長及黃安素貑董事長相繼辭世,由黃仁霖先生任董事長。法律系改為五年制,修習比較法,以符東吳在大陸時期之體制。
- 成長(1961~1983)
- 1961 全校由臺北市漢口街遷移至外雙溪現址。
- 1962 衛理公會美國差會派員來校視察。
- 1964 端木愷先生任董事長。
- 1967 孫科先生任董事長。
- 1968 7月董事會決定恢復「東吳大學」原名,石超庸先生為首任校長,8月石校長逝世,桂崇基先生任校長。
- 1969 端木愷先生任校長。12月教育部核准恢復完全大學建制,為「私立東吳大學」。端木校長任內增設12學系、7個研究所、3個博士班。
- 1975 楊亮功先生任董事長。
- 1982 大陸蘇州江蘇師範學院改制為蘇州大學。
- 蛻變與茁壯(1983~)
- 2000 東吳大學與同源的蘇州大學同慶建校100年。
- 2005 連續四年均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新台幣1億元以上獎補助,數額全臺第一。也獲得政治系校友劉吉人(時任富蘭克林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裁)捐贈新台幣1億元作為人社院學生雙修商學院之獎學金,是東吳在臺復校53年來金額最高的一筆捐款。
- 2008 外雙溪校區「第一教學研究大樓」及「第二教學研究大樓」落成。
- 2015 成立巨量資料管理學院,並設有學院學士學位學程、學院碩士學位學程[7]
- 2017年 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取消作曲組、音樂學組、演奏教學與音樂教育組之分組。
歷任校長
- 中國大陸時期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
1 | 孫樂文(David L.Anderson) | 1901年-1911年 |
2 | 葛賚恩(John W. Cline) | 1911年-1922年 |
3 | 文乃史(Walter B. Nance) | 1922年-1927年 |
4 | 楊永清(Y. C. Yang) | 1927年-1949年 |
- 在臺復校後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
1 | 丘漢平(Chiu, Han-Ping) | 1951年-1952年 |
2 | 施季言(Shih, Ji-Yan) | 1952年-1954年 |
3 | 陳霆銳(Chen, Ting-Ruei) | 1954年-1955年 |
4 | 曹文彥(Tsao, Wen-Yen) | 1955年-1957年 |
5 | 石超庸(C. Y. Stone) | 1957年-1968年 |
6 | 桂崇基(C. G. Kwei) | 1968年-1969年 |
7 | 端木愷(Joseph K. Twanmoh) | 1969年-1983年 |
8 | 楊其銑(Edward Yang) | 1983年-1992年 |
9 | 章孝慈(Hsiao-Tzu Chang) | 1992年-1996年 |
10 | 劉源俊(Yuan-Tsun Liu) | 1996年-2004年 |
11 | 劉兆玄(Chao-Shiuan Liu) | 2004年-2008年 |
12 | 黃鎮台(Jenn-Tai Hwang) | 2008年-2011年 |
13 | 潘維大(Wei-Ta Pan) | 2012年-現任 |
學術單位
- 外雙溪校區
人文社會學院 | 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 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
---|---|---|
哲學系暨研究所
| 政治學系暨研究所
| |
社會學系暨研究所 | 社會工作學系暨研究所 | |
音樂學系暨研究所 | 社會地理資訊中心 | |
師資培育中心(教育學程) | 中華文明現代化研究與創意中心 | |
研究室
| 人權學程 全國唯一 | |
非營利組織管理學程 |
外國語文學院 | 英文學系暨研究所 | 日本語文學系暨研究所 |
---|---|---|
德國文化學系暨研究所 | 語言教學中心 |
理學院 | 數學系暨研究所 | 物理學系 |
---|---|---|
化學系暨研究所 | 微生物學系暨研究所 | |
心理學系暨研究所 | 鑑識科學學程 | |
綠色科學與永續發展學程 |
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 學士學位學程 | 碩士在職專班 |
---|---|---|
碩士學位學程 |
校級研究中心 | 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 | WTO 研究中心 |
---|---|---|
海量資料分析研究中心 | 中東歐研究中心 |
- 城中校區
法學院 | 法律學系暨研究所
|
---|
商學院 | 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 會計學系暨研究所 |
---|---|---|
企業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暨研究所 | |
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暨研究所 | 資訊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 |
商學進修學士班 | 財務金融學程 | |
科技管理學程 | 國際商管學程 | |
商學研究發展中心 | 企業創新育成中心 | |
高階經營碩士在職專班(EMBA) |
校園
外雙溪校區,校內簡稱校本部,位於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山明水秀,鄰近國立故宮博物院,設有傳賢堂(大禮堂,舉辦新生入學典禮、宿舍迎新典禮、畢業典禮、戲劇及演唱會,有889席)、松怡廳(音樂表演藝術中心,有471席座位)、普仁堂(演講廳,有321席)、戴氏基金會會議室(有200席)、國際會議廳-濂松廳(有120席)、哲英廰(有120席)、G101會議室(有70席)等基礎設施供國際及國內交流研討、美育活動及教學校務之用。並設有麥當勞、郵局、小型體育館、健身中心、校車、咖啡廳、書局、圖書館、第一閱覧室、第二閱覧室及電算中心。
城中校區,校內簡稱城區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位處全國政經核心地段(博愛特區),比鄰總統府、行政院、司法院、外交部、法務部、最高法院、國家圖書館和西門町。
景點
名稱 | 位置 | 落成年份 | 簡介 | 備註 |
---|---|---|---|---|
王寵惠墓園 | 外雙溪校區 | 1958年 | 前司法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寵惠之墓 | 直轄市定古蹟 |
惜字爐 | 外雙溪校區 | 1961年 | 古人燒毀書有文字的紙張之處 | |
石超庸夫婦墓園 | 外雙溪校區 | 1968年 | 前東吳大學校長、監察委員石超庸夫婦墓園 | |
林語堂故居 | 陽明山 | 1966年 | 中國文學家林語堂故居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經營 |
錢穆故居 | 外雙溪校區 | 1968年 | 中國國學大師錢穆故居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經營 |
重要事件
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東吳大學自1999年開辦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24小時賽,其中除2000年因大地震、2006年因校園施工故停辦外,已連續舉辦14屆,年年都吸引各國好手前來競技。2012年東吳超馬賽事中,已有6名選手達到國際賽事的門檻,將東吳超馬賽提升至全世界第二個、臺灣唯一的「金牌賽事」,而2014年再獲金牌肯定,也期許來年再創佳績,未來更以籌辦全球最佳賽事為唯一目標。
1999年,林義傑、江麗紋在東吳分別創下全國男子、女子第一個24小時賽的紀錄-220公里、138公里。(目前男子組紀錄保持人為陳俊彥,紀錄244公里,女子組紀錄保持人為邱淑容,紀錄206公里)
2002年,日籍參賽者關家良一更在東吳創下亞洲24小時賽的新紀錄266.275公里。東吳大學舉辦的超級馬拉松賽事,除受到全球熱愛馬拉松好手的重視,東吳大學配合舉辦的睡衣派對、志工服務,也讓參與的同學、參賽者與社會大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7年,東吳國際超馬於操場整修完成後重新復辦。
2013年,日本原良和以684圈273.65公里摘下冠軍寶座,女子組由微笑女神工藤真實以527圈210.906公里順利蟬聯第一,男子組的亞軍伊凡庫丁創下義大利田徑場全國新紀錄;季軍南非的約翰·凡達馬威也刷新南非及非洲紀錄。馬來西亞腦麻選手曾志龍突破自我極限,寫下身障人士89公里超馬世界新紀錄。今年共有2,281人參加東吳超級馬拉松賽事,其中有42人參加24小時超馬賽,最後共有37人完成比賽。
2014年,東吳24小時國際超級馬拉松再創佳績,正式通過、榮獲世界唯一的國際馬拉松總會「金牌賽事」認證。
由來自日本原良和(285.366公里)、關家良一(241.099公里)、義大利伊凡庫丁(255.499公里)、德國佛羅里安羅伊斯(253.899公里),加上在東吳大學兩度創下女子24小時世界紀錄的日本工藤真實(222.431公里),五位選手成績達到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認定之世界級水準(男生240公里、女生220公里),因而獲得金牌認證。原良和同時創下男子24小時亞洲紀錄及東吳超馬賽歷年來第二佳的成績。在臺灣選手的部分,有長達數十年的登山經驗的李芳吉,首次參賽便以221.743公里(545圈)取得第七名的好成績。取得第八名的選手陳邦生亦跑出218.999(547圈)的成績。另外本屆新秀陳士偉,216.474(532圈)的佳績,成為本次賽事男子組的第九名。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這項極度艱困挑戰個人體能極限的賽事,在42位超馬好手中雖有7位選手中途因為身體失溫而放棄,但今年在同樣跑道上仍有1,700人參加接力賽的跑者,一邊享受和頂級超馬選手競速,一邊互相加油打氣,讓東吳的田徑場熱力燃燒24小時。
- 金牌賽事資格
根據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IAU)金牌賽事認證標,24小時制超馬賽男子組選手完成240公里,女子選手組完成220公里,達標人數合計5人,方可獲得IAU金牌賽事認證。
前校長章孝慈病逝
1992年任東吳大學校長並兼任國民大會代表的校長章孝慈,於1994年11月14日於中國北京進行學術訪問時中風並陷入昏迷,於北京治療數日後,以飛機經香港轉送回臺灣治療。
雖然他此後從未清醒,但仍獲東吳大學校方保留其校長職務,直至臥病一年多後過逝。至今昔日校友仍會回憶章孝慈於任內倡導學術自由禮聘李敖任教,以及固定清晨於操場跑步的畫面。在法律系崇基樓一樓也懸掛著章孝慈前校長的畫像,供師生緬懷。
學生社團
東吳大學擁有非常多的學生社團,截至2015年8月為止,全校共有超過100個學生社團,其中每個校區都有不同的社團,詳細列表如下:
又分為六大類:聯誼、服務、體育、學術、藝術、公共。
公共性社團(29)
聯誼性社團(24)
| 服務性社團(13)
體育性社團(38)
| 學術性社團(27)
藝術性社團(29)
|
東吳大學國際協議學校
東吳大學目前與許多國際知名大學簽訂為協議關係學校,其數量更高達近百所,遍及亞、歐、美、大洋洲等世界各大洲,並設立國際合作組及國際交流委員會以便提供師生獎助學金出國交流(交換、暑期課程),詳細關係學校如以下所列:
|
|
知名校友
東吳大學的畢業校友活躍於社會上各種領域,包括媒體界、商業界、文藝界、電玩界、演藝界等,參見「東吳大學知名校友列表」、「Category:東吳大學校友」。
影視娛樂中的東吳
- 電視劇
流氓教授(2001年)
雨後驕陽(2014年)
- 音樂影片
YouTube上的林俊傑 JJ Lin - 可惜沒如果 If Only
- 廣告
YouTube上的左岸咖啡館【我的法式浪漫】 第一話【狗狗情聖】
交通
外雙溪校區
- 驅車
- 中山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交流道(往士林方向)->重慶北路四段->百齡橋->中正路->至善路->外雙溪校區
- 北二高->提頂交流道->往左至內湖路(內湖大直方向)->自強隧道->至善路->外雙溪校區
- 臺北捷運
- 捷運淡水線至士林站,在中正路出口,直走右轉搭乘公車255、304、620、小18、小19至東吳大學(錢穆故居)站下車。
- 臺北市市區公車
- 255、267、304、620、645、小18、小19(東吳大學錢穆故居站)
- 213(外雙溪站)
城中校區
- 驅車
- 中山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交流道(往台北市區方向)->重慶北路三段->重慶南路->貴陽街->城中校區
- 北二高->木柵交流道->辛亥路->羅斯福路->中山南路->凱達格蘭大道->重慶南路->貴陽街->城中校區
- 臺北捷運
至小南門(1號出口)或西門站(2號出口)下車,步行即達
- 臺北市市區公車
- 3、38、235、245、270、652、663(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站)
- 212、238、243、304(小南門站)
註釋
^ 1949年前在中國創辦的13所大學: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聖約翰大學、齊魯大學、之江大學、滬江大學、華中大學、華西協合大學、嶺南大學、東吳大學、福建協和大學、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 創辦之初,以宮巷書院為基礎,在蘇州天賜莊博習書院舊址,擴建為大學,設文、理二科。
^ 現與美以美會普會暨EUB會合併,改稱衛理會公會
参考資料
^ 關於東吳-學校簡介-校徽、校訓、校歌、校旗-校訓. 台北市: 東吳大學 (中文).東吳大學是先有英文校訓,後才有中文校訓。英文校訓Unto a Full-Grown Man出自新約聖經以弗所書第四章第十三節,寓意「教育成人」;1929年校政部會議通過楊永清校長提議,以「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為中文校訓。
^ 東吳大學網頁「歷任董事長」(上承自端木愷;1987年─)
^ 《東吳校友》第六期網路電子版 陶榮榕〈學養與閱歷的淬煉──專訪東吳大學董事長王紹堉先生〉(王紹堉係法律學系35級學長)
^ 關於東吳-學校簡介-校徽、校訓、校歌、校旗-校徽. 東吳大學. [2017-09-30].
^ https://unitedboard.org/about-us/our-network/
^ 核定學校名單. 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6-05-16].
^ 全國第一!!全國唯一!! 本校巨量資料管理學院將於104學年起開始招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關條目
- 北臺灣七大學聯合路跑賽
- 蘇州大學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東吳大學 (臺灣) |
- 東吳大學網站
- 東吳大學圖書館
- 東吳大學校友網
YouTube上的東吳大學頻道
|
|
|
|
|
|
|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