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滁州市

Chuzhoubei Railway Station.jpg
滁州北火车站
简称
别称
涂中、滁阳、清流、新昌、永阳
旧稱
滁县地区
地名出处
涂水

Location of Chuzhou Prefecture within Anhui (China).png
滁州市在安徽省的地理位置
概览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徽省
行政区类型
地级市
行政区划代码
341100
下级行政区
2市辖区、2县级市、4县
撤地区设市
1992年12月20日
市委书记
张祥安
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图强
市长
许继伟
政协主席
汪建中
政府驻地
琅琊区龙蟠大道
毗邻
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马鞍山市、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宿迁市
城市精神
务实兴滁、厚德载州
城市定位
与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紧密对接,引领皖东跨越发展的新型区域中心城市
地理
经纬度
32°15′13″N 118°19′42″E / 32.2535°N 118.3283°E / 32.2535; 118.3283坐标:32°15′13″N 118°19′42″E / 32.2535°N 118.3283°E / 32.2535; 118.3283
总面积
13,516 km²
- 佔安徽省比例
9.64 %
- 排名
全省第3位
- 市区面积
1,406 km²
最高海拔
北将军岭,399.2 m
气候类型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温(1971-2000)

15.4[1]

年降水(1971-2000)

1,035.5[1]mm
人口
总人口(2015)

401.7 万人
- 佔安徽省比例
6.54 %
- 排名
全省第7位
- 市区人口(2015)
58.2 万人

- 城镇人口(2015)

196.91 万人
人口密度
297.2 人/km²
官方语言
普通话
方言
江淮官话淮西话(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明光市东部),淮东话(天长市),中原官话(鳳陽縣)
经济

GDP(2015)

1,305.7亿 元(本币)
209.64亿 美元(汇率)
- 佔安徽省比例
5.48 %
- 排名
全省第5位
人均GDP
32,634 元
5,240 美元(汇率)
- 排名
全省第10位
其他
时区
UTC+8(东八区)
市树
琅琊榆
市花
滁菊
邮政编码
239000
电话区号
+86 (0)550
車牌號碼
皖M

網站:滁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安徽统计年鉴-2016》

滁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部,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习惯上称“皖东”。是南京都市圈与合肥经济圈[2]核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下设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等区县,代管天长市、明光市两个县级市。


滁州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距离江苏省省会南京市中心仅50公里,东与扬州市、淮安市接壤,西与淮南市、合肥市毗邻,南与马鞍山市相连,北与蚌埠市交界。




目录






  • 1 历史


    • 1.1 地名由来


    • 1.2 建制


    • 1.3 古代


    • 1.4 近现代




  • 2 地理


  • 3 政治


    • 3.1 现任领导


    • 3.2 行政区划




  • 4 人口


    • 4.1 方言




  • 5 教育


    • 5.1 重点中学


    • 5.2 高等院校


    • 5.3 成人教育


    • 5.4 职业教育


    • 5.5 私立学校




  • 6 旅游


  • 7 交通


    • 7.1 公路


      • 7.1.1 高速公路


      • 7.1.2 国道


      • 7.1.3 省道




    • 7.2 铁路


      • 7.2.1 普通铁路


      • 7.2.2 高速铁路


      • 7.2.3 城际轨道交通


      • 7.2.4 城市轨道交通




    • 7.3 水路


    • 7.4 航空




  • 8 特产


  • 9 著名历史人物


  • 10 相关历史人物


  • 11 参考来源





历史



地名由来


滁州市可追溯至隋朝时设置的州——滁州,而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呈“涂水”[3], 滁州由古代“涂中”沿革而来。滁州地名从“涂”到滁的演变,是古人对客观发展的认识在造字法上的运用,可以用来解析滁州山水形胜的地理特点。



建制


滁州是建置于中国隋朝至清朝的一个州,州城治新昌县(即清流县),辖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全境、明光市部分区域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部分区域。



古代


先秦时,滁州市境内建钟离国、棠邑、卑梁邑等诸侯国与封地。春秋时,东部天长市(卑梁)属吴国,今天滁州市其他大部分地方属于楚国。


秦始皇帝一统中原,设郡县制。滁州市境内属九江郡,建棠邑县、阴陵县、东城县、广陵县、东阳县等县。汉设州刺史制,滁州市境内属扬州刺史部,建棠邑侯国、建阳县、全椒县(侯国)、阴陵县、东城县、曲阳县、钟离县(侯国)、高邮县、广陵县、江都县等县(侯国)。


汉末天下大乱,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三个国家。滁州市境内分属魏国扬州淮南郡(滁州大部分县)与吴国扬州(天长大部)。县置基本沿袭汉制。晋朝重新一统天下,滁州市境内属扬州淮南郡。


晋末天下再度混乱,以淮河为界划分若干国家。滁州市境内在南北朝前期属于南朝,后期南朝黯弱,丧失大片江北土地,滁州市境内诸县遂入北朝。


隋承北周,复大一统。首建州县制,弃州郡县制。滁州市境内设豪州(辖钟离县、定远县等县)、滁州(辖新昌县、全椒县)、扬州(辖石梁县、盱眙县等县),隋末建郡县制,滁州市境内三州更名为“钟离郡”、“永阳郡”、“江都郡”。唐立道州县制,滁州市境内三州全属淮南道,州、县沿袭隋置。唐天宝年间,天长由高邮,江都,六合等县化地而立。唐末藩镇割据,滁州市境内所有州县先后为吴国、南唐辖地,南唐丢失江北土地后,滁州市全境入后周。


北宋承袭后周,立路州县制。滁州市境内属淮南路,后淮南路分东西路,滁州市境内各州自东向西分属淮南东路(辖滁州、扬州、泗州)及淮南西路(辖濠州)。南宋沿袭北宋建置外,另设盱眙军、天长军、招信军。


元立行省制,下设路、州、县。滁州市境内属河南江北行省,下设扬州路(辖滁州)、淮安路(辖泗州)、安丰路(辖濠州)。


明立承宣布政使司制,下设府(州)、散州(县)。凤阳县成为明帝国都城,称“中都”。不久后中都营造中止,滁州市境内直属京师(南京)管辖,设滁州(辖州城、来安县、全椒县)、凤阳府(辖凤阳县、临淮县、定远县、盱眙县、天长县)。


清立省制,下设袭明置。滁州市全境初属江南省,后江南省拆为安徽、江苏两省。滁州(辖州城、来安县、全椒县)、凤阳府(辖凤阳县、定远县)、泗州(辖盱眙县、天长县)均属安徽省。



近现代


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立省县制。滁州改为滁县,初期属安徽省淮泗道,1932年到1936年滁县、来安、凤阳等隶属于第四区,天长县等属第七区。1936年再次改制为第五区,专署初驻滁县,民国27年(1938年)2月改驻含山县,辖滁县、天长、来安、全椒、和县、含山等6县。民国21年(1932年)11月增领嘉山县。今滁州市定远县、凤阳县属于第四区。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丧失对该区域部分地区的控制力,该区域先后为汪精卫政权、共产党苏皖边区政府控制,形成与国民政府并存的局面。抗日战争结束后,该区域部分地区重归国民政府管辖。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滁县作为民国首都南京的江北屏障被共产党攻克。1949年1月,中共政权占领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建立了滁县专区(曾短暂的并入蚌埠专区)、滁县地区,80年代后,推广地级市区划制,滁县地区于90年代设置滁州市。代管的天长县和嘉山县也相继设立天长市和明光市。



地理






































































































































滁州市(琅琊区)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20.7
(69.3)
26.4
(79.5)
28.7
(83.7)
34.0
(93.2)
36.8
(98.2)
39.4
(102.9)
39.8
(103.6)
41.2
(106.2)
38.6
(101.5)
34.1
(93.4)
28.8
(83.8)
22.1
(71.8)
41.2
(106.2)
平均高温​℃(℉)
6.6
(43.9)
8.5
(47.3)
13.1
(55.6)
20.2
(68.4)
25.6
(78.1)
28.7
(83.7)
31.5
(88.7)
31.5
(88.7)
27.1
(80.8)
22.0
(71.6)
15.6
(60.1)
9.6
(49.3)
20
(68.02)
每日平均气温​℃(℉)
2.3
(36.1)
4.1
(39.4)
8.6
(47.5)
15.3
(59.5)
20.6
(69.1)
24.4
(75.9)
27.6
(81.7)
27.2
(81)
22.6
(72.7)
17.1
(62.8)
10.5
(50.9)
4.7
(40.5)
15.42
(59.76)
平均低温​℃(℉)
−1.2
(29.8)
0.6
(33.1)
4.6
(40.3)
10.7
(51.3)
16.1
(61)
20.7
(69.3)
24.3
(75.7)
23.9
(75)
19.1
(66.4)
13.1
(55.6)
6.4
(43.5)
0.8
(33.4)
11.59
(52.87)
历史最低温​℃(℉)
−23.8
(−10.8)
−17.0
(1.4)
−10.0
(14)
−0.3
(31.5)
4.6
(40.3)
11.6
(52.9)
17.1
(62.8)
14.2
(57.6)
9.1
(48.4)
−0.5
(31.1)
−7.3
(18.9)
−12.4
(9.7)
−23.8
(−10.8)
平均降水量​㎜(英⁠寸)
35.6
(1.402)
46.5
(1.831)
78.1
(3.075)
71.3
(2.807)
86.3
(3.398)
176.3
(6.941)
207.5
(8.169)
128.4
(5.055)
83.0
(3.268)
61.9
(2.437)
55.4
(2.181)
24.3
(0.957)
1,054.6
(41.521)
平均降水日数​(≥ 0.1mm)
7.7
8.3
11.6
9.7
10.1
11.8
13.0
10.9
8.9
8.3
7.0
5.2
112.5
来源 #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来源 #2:气候资源数据库




政治



现任领导
















































滁州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Danghui golden.svg
中国共产党
滁州市委员会
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滁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滁州市人民政府

市长

Char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logo.svg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滁州市委员会
主席
姓名

张祥安[4]

王图强[5]

许继伟[6]

汪建中[7]
民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籍贯

安徽省和县

江苏省南京市
安徽省怀宁县
安徽省来安县
出生日期
1964年10月(54歲) 1961年11月(57歲) 1964年6月(54歲) 1965年2月(53歲)
就任日期
2017年7月 2017年1月 2018年1月 2018年1月


行政区划


现辖2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 市辖区:琅琊区、南谯区

  • 县级市:天长市、明光市

  • 县: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滁州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苏滁现代产业园区(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滁州市产城融合示范区(与南京江北新区合作)、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滁州高教科创城、琅琊新区、南谯新区。






















































































































































滁州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8]
区划名称
汉语拼音
面积[9]
(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行政区划[10]
街道


其中:
民族乡
社区
行政村
341100 滁州市
Chúzhōu Shì 13,515.99 琅琊区 239000 16 82 12 1 232 1001
341102 琅琊区
Lángyá Qū 227.76 琅琊街道 239000 9 36 15
341103 南谯区
Nánqiáo Qū 1,177.70 北门街道 239000 2 8 15 70
341122 来安县
Lái'ān Xiàn 1,498.63 新安镇 239200 8 4 8 130
341124 全椒县
Quánjiāo Xiàn 1,568.36 襄河镇 239500 10 34 94
341125 定远县
Dìngyuǎn Xiàn 3,001.77 定城镇 233200 16 6 1 62 196
341126 凤阳县
Fèngyáng Xiàn 1,937.27 府城镇 233100 14 1 44 198
341181 天长市
Tiāncháng Shì 1,754.15 天长街道 239300 1 14 18 159
341182 明光市
Míngguāng Shì 2,350.34 明光街道 239400 4 12 1 10 139
注:琅琊区数字包含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凤凰街道。


人口
















































































滁州市各区(县、市)人口数据
区划名称
常住人口[11](2010年11月)
户籍人口[12]
(2010年末)
总计
比重
(%)
每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滁州市
3937868 100 291.19 4507980
琅琊区
310427 7.88 1913.71 265661
南谯区
251894 6.40 202.80 271192
来安县
432021 10.97 288.13 501674
全椒县
383885 9.75 244.78 464878
定远县
779174 19.79 259.88 967803
凤阳县
644895 16.38 331.77 753304
天长市
602840 15.31 344.21 632169
明光市
532732 13.53 225.94 651299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937868人[13],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减少63620人,下降1.6%,年平均下降0.16%。其中,男性人口为1999579人,占50.78%;女性人口为1938289人,占49.2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16。0-14岁人口为677497人,占17.20%;15-64岁人口为2837132人,占72.05%;65岁及以上人口为423239人,占10.75%。



方言


滁州内部方言大致上属于江淮官话的不同口音。历史上早期方言为吴语,东晋后逐渐与中原口音差距变小,至南宋时候已经完全演化为江淮话。滁州内除了全椒、来安外,天长等地与滁州在历史上均无隶属关系,联系较少,口音差距也较大。



教育




滁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重点中学


滁州中学、滁州第二中学、滁州实验中学、来安中学、全椒中学、定远中学、定远第三中学、凤阳中学、凤阳钟离中学、天长中学、天长炳辉中学、明光中学



高等院校



  1. 滁州学院

  2.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3.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4. 安徽科技学院



成人教育



  1. 滁州广播电视大学

  2. 滁州老年大学



职业教育



  1. 滁州第一职业高中

  2. 滁州第二职业高中

  3. 滁州电子工程学校

  4. 滁州轻纺技工学校

  5. 滁州交通技工学校



私立学校



  1. 滁州新锐学校

  2. 滁州青华中校

  3. 滁州新英中学

  4. 滁州博世双语学校



旅游




  1. 琅琊山

  2. 琅琊寺

  3. 醉翁亭

  4. 丰乐亭

  5. 南京太仆寺

  6. 清流关

  7. 西涧湖

  8. 皇甫山

  9. 彩云洞

  10. 白鹭岛

  11. 皖东烈士陵园

  12. 神山

  13. 太平桥

  14. 国光楼

  15. 明皇陵

  16. 明中都皇城遗址

  17. 狼巷迷谷

  18. 韭山洞

  19. 护国寺

  20. 女山湖




交通




滁州电动公交车



公路



高速公路



  • 宁洛高速

  • 沪陕高速

  • 宁连高速

  • 京台高速

  • 明徐高速

  • 长深高速

  • 滁新高速

  • 马滁扬高速



国道


G104、G205、G312



省道


S206、S311、S312、S206、S226、S331、S101、S307、S310、S307、S309



铁路




滁州北站



普通铁路


京沪线、宁西线



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沪汉蓉高速铁路(规划)



城际轨道交通


规划中:宁天城际、滁天城际、宁滁城际



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中:滁州轨道交通



水路


依托滁河(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航道,主要港口有滁州港、凤阳港。



航空


依托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滁州琅琊国际机场(规划中)



特产



  • 滁州贡菊:俗称“甘菊”、“白菊”,为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以其干燥或新鲜头状花序入药,是滁州历史最悠久的名贵地方特产,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之一,其药用、保健价值居杭菊、亳菊、黄山贡菊等四大名菊之首,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活血、延年益寿之功效。[14]


著名历史人物




  • 朱元璋(1328-1398),明朝皇帝及建立者。出生于凤阳县。今天凤阳县仍有其为父母修建的明皇陵遗迹。[15]


  • 徐達(1332-1385),濠州鍾離永豐鄉(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末汉族军事家, 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


  • 吴敬梓(1701-1754),全椒县人。著有著名小说《儒林外史》。该书部分章节被选做为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范进中举》。[16]


  • 杭立武(1903-1991),中華民國教育家、政治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于安徽省滁州出生,祖籍浙江省杭州。一生历任教育、文化、外交、社团等各方要职,晚年仍积极不懈地从事国民外交、保障人权和救助难民等工作。


  • 汪道涵(1915-2005),嘉山县(今明光市)。曾任上海市市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其父汪树德曾任滁州中学校长。[17]



相关历史人物



  •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贬官滁州太守时修建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并作有《醉翁亭记》。


参考来源





  1. ^ 1.01.1 中国滁州政府网. [1]. 2010年12月


  2. ^ 安徽滁州成“双圈城市”


  3. ^ 滁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名来历”


  4. ^ 张祥安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5. ^ 王图强任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国经济网. 


  6. ^ 滁州新一届市长、副市长简历(市长许继伟). 中国经济网. 


  7. ^ 滁州市六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主席汪建中). 中国经济网.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9. ^ 《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滁州市国土资源局.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7》.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7年5月. ISBN 978-7-5037-8122-3.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年12月. ISBN 978-7-5037-6659-6.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10》. 群众出版社. 2011年11月. ISBN 978-7-5014-4917-0. 


  13. ^ 滁州市统计局. 《滁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4. ^ 搜狐新闻:滁州贡菊四大药菊之首


  15. ^ 存档副本. [2009-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9). 


  16. ^ 全椒县志,清同治、康熙版


  17. ^ 汪道涵简历













































































安徽省二级历史政区

1800年
1800年,安徽省有8府、5直隶州


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
直隶州
广德直隶州、滁州直隶州、和州直隶州、六安直隶州、泗州直隶州

1920年
1920年,安徽省有3道


安慶道、蕪湖道、淮泗道

1950年
1950年,今安徽省地域分属皖南行政公署,皖北行政公署及苏北行政公署管辖。
皖北行政公署
合肥市、蚌埠市、安庆市、宿縣專區、蚌埠專區、滁县专区、阜阳专区、巢湖专区、六安专区、安庆专区
皖南行政公署
芜湖市、池州專區、徽州专区、宣城专区、芜当专区(1950年撤销)
1952年后设
芜湖专区

1980年
1980年,安徽省有8省辖市、8地区
省辖市

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
地区

滁县地区、巢湖地区、徽州地区、阜阳地区、六安地区、宿县地区、宣城地区、安庆地区

2000年
2000年,安徽省有17地级市
地级市

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宣城市、阜阳市、六安市、宿州市、亳州市、池州市、巢湖市

2015年
2015年,安徽省有16地级市
地级市

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宣城市、阜阳市、六安市、宿州市、亳州市、池州市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