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边疆区
滨海边疆区 Приморский край(俄语) | |||
---|---|---|---|
— 边疆区 — | |||
| |||
歌曲:无 | |||
![]() | |||
政治地位 | |||
国家 | ![]() |
||
联邦管区 | 遠東聯邦管區[1] |
||
经济地区 | 远东经济地区[2][3] |
||
建立 | 1938年10月20日 |
||
行政中心 | 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4] |
||
政府 | |||
- 区长[5][5] |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达利金[6] |
||
- 立法 | 滨海边疆区立法会议[7] |
||
统计数据 | |||
面积 (2002年人口普查)[8] | |||
- 总计 | 165,900 km2(64,100 sq mi) |
||
排名 | 23 |
||
人口(2010年人口普查) | |||
- 总计 | 1,956,497 |
||
- 排名 | 25 |
||
- 密度[註 1] |
11.79/km2(30.5/sq mi) |
||
- 市区 | 76.1% |
||
- 乡村 | 23.9% |
||
时区 | VLAT(UTC+11) |
||
ISO 3166-2 | RU-PRI |
||
车牌 | 25 |
||
官方语言 | 俄语[9] |
||
官方网站 |
滨海边疆区(俄语:Приморский край,羅馬化:Primorsky krai)是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的一个边疆区,面积164,673平方公里,2010年統計人口1,956,497人。首府是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该区与中国及朝鲜接壤。
清代中国于1689年与俄罗斯帝国订立《尼布楚条约》,是中国首次与西方国家签订具现代国际法標准的条约,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具有主权性质边界,条约确定包括滨海边疆区等外東北地區劃入中国主权范围。1860年11月14日俄罗斯逼迫中国清朝政府簽署了《中俄北京條約》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同管理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歸俄國所屬,从此中国失去了這片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目录
1 历史
1.1 先秦時期
1.2 汉代
1.3 北朝時期
1.4 隋唐时期
1.5 辽朝時期
1.6 金朝時期
1.7 元代
1.8 明代
1.9 清代
1.10 俄罗斯帝国时期
1.11 蘇聯時期
2 地理
3 气候
4 行政区划
5 人口民族
6 注释
7 参考资料
8 参考书籍
9 外部链接
历史
今滨海边疆区(以下简称滨海)所辖地区在历史上与中国有密切的关系。清代属于吉林省辖地。
先秦時期
上古五帝时肃慎(活动范围就在黑龙江流域及海)臣服于舜帝,向舜帝朝贡武器[10]。
周武王克殷商后,肃慎再次进贡楛(音户)矢石砮[11][12]。
周成王攻伐东夷取得胜利时,肃慎族的使者前来祝贺,周成王指令荣伯作“锡肃慎氏命”。“命”是古代中国帝王以信物爵位赐给臣下的诏书,周初被称为肃慎的部落联盟就臣属西周并接受周王的册命。[13]
在伯力博物馆里存放着自战国至两汉间的古钱币多件,这证明当时滨海与中国有者频繁的贸易往来。
汉代
汉朝、三国时这里聚居着附属于玄菟郡、辽东郡下的夫余部族[14],向汉朝进贡楛(音户)矢石砮以及貂皮等贡品。
北朝時期
挹娄(臣服于夫余)向曹魏、西晋进贡楛(音户)矢石砮[15]。北朝时聚居在今天滨海边疆区的这里被称为勿吉的部落,向北魏、东魏朝贡不断。
隋唐时期
隋唐时聚居在这里的被称为号室靺鞨的部落(音末合),其中生活居住在辽河的巨大弯曲处的地方的粟末靺鞨(农耕为生)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向隋朝朝贡,隋炀帝大业八年(612年)时,曾参加隋军征伐高句丽(隋与高句丽的战争)。[16]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汗国被唐军打击下解体后,聚居在今滨海边疆区的被唐人称为号室靺鞨部落的首领在贞观五年(631年)向唐太宗朝贡从而建立了藩属性的外交关系。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唐朝廷在今滨海边疆区南部及其正南设羁縻性质的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其中率宾府驻地就是双城子。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任命黑水靺鞨部落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伯力)刺史,同年设黑水府。开元十一年(723年),设黑水都督府隶属安东都护府,唐朝廷派官员到黑水都督府任职,官职为长史,监督都督府行政。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均隶属于安东都护府。
辽朝時期
辽朝时属东京道五国部节度使。
金朝時期
金朝时属速频路。
元代
元朝入主中原,首次划入中原王朝版图,时属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开元路、水达达路(由开元路分出)。
明代
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5月21日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羁縻此地。后在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废弃之。
清代

雙城子中央公園中的贔屭,于1868年被發現,可能是金代墓葬遺物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1434年废弃后,该地区為女真人統治,明朝的勢力已退居长城(辽东边墙)以里,无法鞭及此地。
清代中国于1689年与俄罗斯帝国订立《尼布楚条约》,也是中国政府首次与西方国家签订的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正式条约,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具有主权性质边界。外满州主权进入中国主权范围。
清代时属吉林将军三姓和宁古塔副都统辖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俄国,其中包括今天的滨海边疆区。[17][18] 至此,中国失去对该地区的主权。
俄罗斯帝国时期
- 1856年成立滨海边疆州,1860年的管理范围扩至《中俄北京条约》割让地。
蘇聯時期
- 1920年归属于远东共和国(4月6日成立)
- 1926年归属远东边疆区(1月4日成立)
- 1938年10月20日成立滨海边疆区至今。
地理
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最東南的地区,处于北纬 42°- 48°和东经 130°-139°之间。西与中国黑龙江、吉林省接壤,南与朝鲜罗先直辖市接壤,北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相连、东隔着日本海与日本远远相望。滨海边疆区面积为164,673平方公里,占俄罗斯远东地区的5.3%[19]。
滨海边疆区的东部是锡霍特山脉,且几乎分布全境[19],最高山峰是阿尼克山,高达1933米,处于滨海边疆区的北部,接近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西南部是乌苏里斯克平原和布利哈卡伊斯克平原。主要河流为乌苏里江,最大湖泊为兴凯湖。在滨海边疆区一侧的乌苏里江上游的狭长平原,宽30、40公里到150公里,平原向东延伸成为1500到1700米高的高地[20]。这一地区森林覆盖面积为60%,木材种类多样[21]。
滨海边疆区的山地为褐色森林土壤,平原为褐色灰化土壤、褐色草原土壤和冲积土壤。边疆区内百分之七十的土地面积被针叶林和混合的满洲类型树木所覆盖。
气候
滨海边疆区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一月份平均温度在零下27℃~零下12℃之间,七月份平均温度在14℃~21℃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900毫米。
行政区划
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下辖12个城市區(俄语: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和22个市政區(俄语: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市政區下設镇(俄语:Городское поселение)和乡(俄语:Сельское поселение);城市區、鎮和鄉之下設市(俄语:Город)、社區(俄语:Посёлок)和村(俄语:Село)。

轄下行政區如下:
地圖代號 | 旗幟 | 徽章 | 俄語名稱 | 中文譯名 | 人口 (2014年)[22] |
面積 (平方公里) |
行政中心俄語名稱 | 行政中心中文譯名 | 行政中心傳統名稱 |
---|---|---|---|---|---|---|---|---|---|
I | ![]() |
![]() |
Арсеньев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阿爾謝尼耶夫城市區 | 54,085 | 90.74 | г. Арсеньев | 阿爾謝尼耶夫市 | 黃土坎子 |
II | ![]() |
![]() |
Артемов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阿爾喬姆都城市區 | 111,840 | 506.4 | г. Артем | 阿爾喬姆市 | |
III | ![]() |
![]() |
Владивосток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區 | 630,027 | 560 | г. Владивосток |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 | 海参崴 |
IV | ![]() |
Дальнегор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達利涅戈爾斯克城市區 | 44,446 | 5,300 | г. Дальнегорск | 達利涅戈爾斯克市 | Те́тюхе 野豬河 |
|
V | ![]() |
Дальнеречен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達利涅列琴斯克城市區 | 29,516 | 100 | г. Дальнереченск | 達利涅列琴斯克市 | Иман 伊曼 |
|
VI | ![]() |
Лесозавод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列索扎沃茨克城市區 | 44,643 | 3,100 | г. Лесозаводск | 列索扎沃茨克市 | ||
VII | ![]() |
![]() |
Находкин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納霍德卡城市區 | 157,397 | 300 | г. Находка | 納霍德卡市 | 灠溝崴 |
VIII | ![]() |
![]() |
Партизан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游擊隊城城市區 | 45,646 | 1,300 | г. Партизанск | 游擊隊城市 | Сучан 蘇城 / 蘇昌 |
IX | Спасск-Дальн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斯帕斯克達利尼城市區 | 42,491 | 50 | г. Спасск-Дальний | 斯帕斯克達利尼市 | |||
X | ![]() |
Уссурий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 烏蘇里斯克城市區 | 192,844 | 3,600 | г. Уссурийск | 烏蘇里斯克市 | 雙城子 |
|
XI | ![]() |
![]() |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Большой Камень | 大卡緬城市區 | 40,393 | 120 | г. Большой Камень | 大卡緬市 | |
XII | ![]() |
Городской округ город Фокино | 福基諾封閉城市區 | 31,309 | 260 | г. Фокино | 福基諾市 | ||
01 | ![]() |
![]() |
Анучин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亞努琴斯基區 | 13,680 | 3,800 | с. Анучино | 亞努欽諾村 | |
02 | ![]() |
Дальнеречен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達利涅列琴斯基區 | 10,405 | 7,300 | г. Дальнереченск | 達利涅列琴斯克市[23] |
Иман 伊曼 |
|
03 | ![]() |
![]() |
Кавалеров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卡瓦列洛夫斯基區 | 24,986 | 4,200 | пгт. Кавалерово | 卡瓦列羅沃社區 | |
04 | Киров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基洛夫斯基區 | 19,926 | 3,400 | пгт. Кировский | 基洛夫斯基社區 | |||
05 | ![]() |
![]() |
Красноармей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克拉斯諾雅爾梅斯基區 | 17,452 | 20,700 | с. Новопокровка | Новопокровка村 | |
06 | ![]() |
Лазов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拉佐夫斯基區 | 13,424 | 4,700 | с. Лазо | 拉佐村 | Вангоу 灣溝 |
|
07 | ![]() |
Михайлов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米哈伊洛夫斯基區 | 32,216 | 2,700 | с. Миха́йловка | 米哈伊洛夫卡村 | ||
08 | ![]() |
![]() |
Надеждин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納德日丁斯基區 | 38,232 | 1,600 | с. Вольно-Надеждинское | Вольно-Надеждинское村 | |
09 | ![]() |
Октябрь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奧克提亞布爾斯基區 | 28,425 | 1,700 | с. Покровка | Покровка 村 | ||
10 | ![]() |
Ольгин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奧爾金斯基區 | 10,106 | 6,400 | пгт. Ольга | 奧莉加社區 | 安州 |
|
11 | ![]() |
Партизан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帕爾提扎斯基區 | 29,683 | 4,300 | с. Владимиро-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ое | Владимиро-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ое村 | ||
12 | ![]() |
![]() |
Пограничны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伯格拉尼奇斯基區 | 22,885 | 3,700 | пгт. Пограничный | 波格拉尼奇內社區 | |
13 | ![]() |
![]() |
Пожар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波扎爾斯基區 | 29,547 | 22,700 | пгт. Лучегорск | 盧切戈爾斯克社區 | |
14 | ![]() |
![]() |
Спас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斯帕斯斯基區 | 28,943 | 4,100 | г. Спасск-Дальний | 斯帕斯克達利尼市[23] |
|
15 | Терней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特爾涅伊斯基區 | 11,796 | 27,700 | пгт. Терней |
捷爾涅伊社區 | 大圍子 |
||
16 | ![]() |
Ханкай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哈卡伊斯基區 | 23,287 | 2,700 | с. Камень-Рыболов | 卡緬雷博洛夫村 | 紅土岩 |
|
17 | ![]() |
Хасан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哈桑斯基區 | 33,167 | 4,100 | пгт. Славянка | 斯拉維揚卡社區 | 土拉子 |
|
18 | ![]() |
Хороль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霍洛爾斯基區 | 28,610 | 1,970 | с. Хороль |
霍洛爾村 | ||
19 | ![]() |
Чернигов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切爾尼果夫斯基區 | 34,418 | 1,800 | с. Черниговка |
切爾尼果夫卡村 | ||
20 | ![]() |
Чугуев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楚古耶夫斯基區 | 23,335 | 12,300 | с. Чугуевка |
楚古耶夫卡村 | 頭道溝 |
|
21 | ![]() |
![]() |
Шкотов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斯科托夫斯基區 | 24,233 | 3,300 | пгт. Смоляниново |
斯莫科亞尼諾沃社區 | |
22 | ![]() |
![]() |
Яковлевский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й район | 雅科夫列夫斯基區 | 15,123 | 2,400 | с. Яковлевка |
雅科夫列夫卡村 |
人口民族
滨海边疆区在2015年人口为1,933,308[24]。
滨海边疆区的民族构成分外来民族和原住民,2010年時分别占99%和1%。
外来民族的人口及比例如下:
俄罗斯族——1,675,992(85.66%)- 無指明種族——144,927(7.41%)
乌克兰族——49,953(2.55%)
朝鮮族——18,824(0.96%)
鞑靼族——10,640(0.54%)
烏茲別克族——8,993(0.46%)
白俄罗斯族——5,930(0.30%)
亞美尼亞族——5,924(0.30%)
阿塞拜疆族——3,937(0.20%)
華人——2,857(0.15%)
莫爾多瓦人——2,223(0.11%)
德意志人——2087(0.10%)
楚瓦什人——1960 (0,10 %)
原住民的人口及比例如下:
烏德蓋人——793(0.04%)
赫哲族——383 (0,01 %)
塔茲族——253 (0,01 %)
注释
^ The density value was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population reported by the 2010 Census by the area shown in the "Area" field. Please note that this value may not be accurate as the area specified in the infobox is not necessarily reported for the same year as the population.
参考资料
^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каз №849 от 13 мая 2000 г. «О полномочном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федеральном округе». Вступил в силу 13 мая 2000 г. Опубликован: "Собрание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а РФ", №20, ст. 2112, 15 мая 2000 г.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Decree #849 of May 13, 2000 On the Plenipotentia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a Federal District. Effective as of May 13, 2000).
^ 柯尔比,上海师范大学译 pp.9
^ Госстандар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К 024-95 27 декабря 1995 г. «Общероссийский классификато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регионов. 2.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районы», в ред. Изменения №5/2001 ОКЭР. (Gosstandar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K 024-95 December 27, 1995 Russian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Regions. 2. Economic Regions, as amended by the Amendment #5/2001 OKER. ).
^ Template:RussiaBasicLawRef/pri
^ 5.05.1 Charter, Article 8.4
^ Regnum.ru. Медведев принял отставку губернатора Приморья Дарькина (俄文)
^ Charter, Article 8.3.1
^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Территория, число районов, населённых пунктов и сельских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й по субъекта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Territory, Number of Districts, Inhabited Localities, and Rural Administration by Federal Subject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02 года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of 2002).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2004-05-21 [2011-11-01] (Russian).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 根據《俄罗斯联邦宪法》第68.1條為全俄羅斯全境官方語言。
^ 《今本竹书纪年》载舜帝25年时“息慎来朝,贡弓矢”。
^ 《国语.鲁语下》载“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矢石砮”。
^ 《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周成王大会诸侯时,肃慎人曾献上“大鹿”。
^ 《左传.昭公九年》载:“肃慎、燕、毫,吾北土也。”
^ 详见《三国志30卷》
^ 详见《晋书》卷3
^ 《隋书》卷八十一
^ 关于中俄边界问题的联合声明
^ 中俄交换边界东段补充协定批准书 边界走向确定
^ 19.019.1 柯尔比,上海师范大学译 pp.150
^ 柯尔比,上海师范大学译 pp.153
^ 柯尔比,上海师范大学译 pp.154
^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м образованиям на 1 января 2014 года[1]
^ 23.023.1 行政中心不在轄區內。
^ Оценка численности постоянного населения на 1 января 2015 года и в среднем за 2014 год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7 марта 2015 год). (原始内容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存档于2015-03-18).
参考书籍
(中文)斯图尔特·柯尔比《苏联的远东地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地理系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1976年、统一书号 12171.12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滨海边疆区 |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濱海邊疆區 |
- 官方网站
![]() |
![]() |
鄂霍次克海、 ![]() ![]() |
韃靼海峽、 ![]() |
![]() |
![]() |
![]() |
日本海、 ![]() |
||
| ||||
![]() | ||||
![]() ![]() |
日本海、 ![]() |
日本海、 ![]()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