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飞的粪甲虫占有生态位利用动物排泄物作为食物来源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又称小生境、生態區位、生态栖位或是生态龛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1]
生态位的概念是由Joseph Grinnell於1917年首次提出的。这个概念在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比如市场营销方面的「利基」概念。
群落生境(其同义词为栖息地)只是生态位这个概念的一部分。生态位的含义远不止是“生活空间”(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它是生物生存的依据)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种在其群落生境中的功能作用,而且它带有构成群落生境的自然因素所留下的烙印。它是一个物种为求生存而所需的广义“资源”。例如:蝙蝠需要在某地夜间捕食蚊子。这里面某地的自然因素(例如空气质量,其他关系到蝙蝠栖息地的因素),蝙蝠夜间运动的可行性,蚊子都是蝙蝠的生态位的一部分。一个物种只能占有一个生态位。
生态位的环境因素(温度,食物,地表湿度,生存环境等)的综合,构成概念生态位空间。这是一种n维超体积,但出于可视化的原因会将它简化为二维或三维龛位图进行显示。每种环境因素成为一个维度。在两个生态龛位中,考虑观察的维度越多,两个生态龛位的差别就越明显,越容易被区分开来。
生态位分两个层次:
基本生态位:是生态位空间的一部分,一个物种有在其中生存的可能。这个基本生态位是由物种的变异和适应能力决定的,而并非其地理因素。或者说基本生态位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态位,里面不存在捕食者和竞争。
现实生态位:是基本生态位的一部分,但考虑到生物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
人们可以从特殊的性质或角度考虑,定义更多的生态位:
- 营养生态位:根据营养情况划分的生态位。
- 最小环境:对一个物种来说可持续生存的最小环境。
两个地区,虽然地理上被分隔,但却有着相似的非生物因素,在这两个地区生活的物种会占有相似的生态位。这会导致趋同演化的发生,即是两个物种虽然无亲缘关系,但却各自独立的发展出相似的身体构造去适应环境。南极的捕鱼能手,不会飞的鸟——企鹅和已灭绝的欧洲的大海雀一样占有相似的生态位。澳洲的袋鼹和欧洲的田鼠都有挖土铲的前肢,它们在泥土中挖掘通道,捕食细小的动物,它们占有相似的细小地下肉食性动物生态位。
对于一个地理上不存在分隔的生态系统中,在生态平衡时,各个生物的生态位原则上不重合。若有重合,那么必然是不稳定的,它必然会通过物种间的竞争来削减生态位的重叠,直到平衡为止。竞争,比如需要相似生态位的入侵物种的进入,会导原生物種存在区域减少。如果存在区域太小,会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就是竞争排除原则。
进化导致的是两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少竞争的机会。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拉帕戈斯群岛的達爾文雀的进化(适应辐射)。
换句话说,进化以及新的物种出现的重要原因是空余的生态位出现了,而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灾难或者地理分隔导致的。
生态位的数量与生态系统的气候,地理和生物因素有关。相应的物种数会因这些因素的差异导致有很大的不同。极地,例如格陵兰的冰川,南极洲或是高原的生态位数就不及热带的原始森林或是珊瑚礁的多。
社会学上的应用
观察社会的学者,如刘仲敬等,认为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有生态位,同一生态位上的竞争特别激烈。比如在信仰领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就处于同一生态位,台独与“大一统”的思想处于同一个生态位。[來源請求]
参看
生态主题
生物学
|
---|
|
生物學分支 |
- 解剖学
- 天体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生物地理学
- 生物力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物信息学
- 生物统计学
- 植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微生物学
- 化学生物学
- 时间生物学
- 保护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生态学
- 流行病学
- 表观遗传学
- 演化生物学
- 遗传学
- 基因组学
- 组织学
- 人体生物学
- 免疫学
- 海洋生物学
- 生物数学
- 微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真菌学
- 神经科学
- 营养学
- 生命起源
- 古生物学
- 寄生虫学
- 病理学
- 药理学
- 生理学
- 量子生物学
- 社會生物学
- 合成生物学
- 系统生物学
- 生物分类学
- 病毒学
- 毒理学
- 动物学
|
|
---|
|
生命的層次結構 |
生物圈 > 生態系統 > 群落 > 种群 > 生命体 > 生物系統 > 器官 > 組織 > 細胞 > 細胞器 > 生物分子复合体 > 分子(高分子, 生物分子) > 原子
|
---|
|
基礎 |
- 細胞學說
- 生態
- 能量
- 演化
- 遺傳學
- 體內平衡
- 合成生物學
- 生物分類學
|
---|
|
原理 |
演化 |
- 適應
- 遺傳漂變
- 基因流動
- 巨演化
- 微演化
- 突變
- 自然選擇
- 物種形成
|
---|
|
生態學 |
- 生物多樣性
- 種間關係
- 生態系統
- 動物棲地
- 生態位
- 種群生態學
- 資源 (生物)
|
---|
|
分子生物學 |
- 細胞信號傳送
- 發育生物學
- 表觀遺傳學
- 基因調控
- 減數分裂
- 有絲分裂
- 轉錄後修飾
|
---|
|
生物化學 |
|
---|
|
---|
|
詞彙表 |
|
---|
|
|
|
模型化生态系统
|
---|
|
模型化生态系统 - 营养构成要素
|
---|
|
总论 |
非生物因子 · 非生物压力 · 行为生态学 ·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生物量 · 生物因子 · 生物压力 · 环境承载力 · 竞争 ·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生态学 · 生態系統模型 · 关键物种 · 摄食行为列表 · 生态学代谢学说 · 生态生产力
|
|
---|
|
生产者 |
自养生物 · 化能合成 · 化能生物 · 基础物种 · 混合营养生物 · 菌異營 · 菌根营养生物 · 有机营养生物 · 光能异养生物 · 光合作用 · 光合效率 · 光养生物 · 基本營養類型 · 初级生产
|
---|
|
消费者 |
顶级掠食者 · 食细菌生物 · 食肉动物 · 化能有机营养生物 · 觅食 · 泛化种与特化种 · Intraguild predation · 食草动物 · 異營生物 · 异养营养 · 食虫类 · 中间捕食者释放假说 · 雜食動物 · 最优觅食理论 · 捕食 · 猎物转换
|
---|
|
分解者 |
|
---|
|
微生物 |
古菌 · 噬菌体 · 微生物生態學 · 无机自养生物 · 无机营养生物 · 微生物合作 · 微食物网 · 微生物智能 · 微食物环 · 微生物席 · 微生物代谢 · 噬菌体生态学
|
---|
|
食物網 |
生物放大作用 · 生態效率 · 生態塔 · 能量流 · 食物鏈 · 營養級
|
---|
|
食物網例子 |
冷泉 · 海底熱泉 · 潮間帶 · 海藻林 · 湖泊 · 北太平洋副熱帶環流 · 河流 · 舊金山河口生態系統 · 土壤食物網 · 海潮水坑
|
---|
|
過程 |
Ascendency · 生物累積 · 頂極群落 · 競爭排除原則 · Consumer-resource systems · Copiotrophs · 生態網絡 · 生態演替 · 能質 · 能量系統語言 · f-ratio · 飼料轉化率 · 大魚吃小魚 · Mesotrophic soil · 養分循環 · Oligotroph · 浮游生物的悖論 · 营养级联 · 营养互利共生 · 营养状态指数
|
---|
|
防衞/對抗 |
- 動物的色彩
- 反捕食適應
- 偽裝
- 植物对食草动物的防御
- 擬態
- Predator avoidance in schooling fish
|
---|
|
|
|
模型化生态系统 - 其他構成要素
|
---|
|
種群生態學 |
豐度(生態學) · 阿利效應 · 逆補償作用 · 生態收益 · · 有效群體大小 · 種內競爭 · Logistic函数 · 馬爾薩斯增長模式 · 最大持續產量 · 野生動物個體數過剩 · 過度開發 · 種群週期 · 種群動態學 · 種群模型 · 種群大小 · 生態穩定性
|
|
---|
|
物種 |
生物多樣性 · 密度制約 · 物種多樣性的生態學影響 · 生態滅絕 · 特有種 · 旗艦種 · 梯度分析 · 指示種 · 外來種 · 入侵物種 · 物種多樣性與緯度 · 最小可生存種群 · 中性理論 · 種群生存力分析 · 優先效應 · 拉波波特法則 · 物種多樣性 · 物種同次性 · 物種豐富度 · 物種分佈 · 物種面積曲綫 · 傘護種
|
---|
|
種間關係 |
抗生 · 種間關係 · 偏利共生 · 群落生態學 · 種間競爭 · 互利共生 · 存儲效應
|
---|
|
空間生態學 |
生物地理學 · Cross-boundary subsidy · 生態差異 · 交錯群落 · 生態型 · 擾亂 · 邊緣效應 · 福斯特法則 · 棲息地細碎化 · 理想自由分佈 · 中度干扰假说 · 島嶼生物地理學 · 景觀生態學 · 景觀流行病學 · 景觀湖沼學 · 集合種群 · 缀块动态学 · r/K選擇理論 · Source–sink dynamics
|
---|
|
生態位 |
生態位 · 生態陷阱 · 生態系統工程師 · Environmental niche modelling · Guild · 動物棲地 · 海洋動物棲地 · 極限相似性 · Niche apportionment models · 生態位構建 · 生態位分化
|
---|
|
非攝食類網絡 |
Assembly rules · 貝特曼原理 · 生物發光 · 生態崩潰 · 生態負債 · 生態赤字 · 生態能量學 · 生態指示生物 · 生态阈值 · 生態系統多樣性 · 突現 · Extinction debt · 克萊伯定律 · 萊比錫最少量率 · 臨界值法則 · 托森法則 · 旱生演替系列
|
---|
|
其他 |
异速生长 · Alternative stable state · 生態平衡 · 生物學數據可眎化 · 構造理論 · 漸變群 · 生態經濟學 · 生態足跡 · 生態預測 · Ecological humanities · 生态化学计量学 · Ecopath · Ecosystem based fisheries · 髓石 · 演化生態學 · 功能生態學 · 工業生態學 · 宏生態學 · 微生態系統 · 自然環境 · 系統生態學 · 理論生態學
|
---|
|
|
|
^ Pocheville, Arnaud. The Ecological Niche: History and Recent Controversies. (编) Heams, Thomas; Huneman, Philippe; Lecointre, Guillaume; 等.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Thinking in the Sciences. Dordrecht: Springer. 2015: 547–586. ISBN 978-94-017-9014-7.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