繙譯進士




繙譯進士,是清代科舉的一種,共舉行54科,取中進士約357名。主要測驗的是滿文、蒙古文的水平,為一種特別的考試。




目录






  • 1 乾隆朝


  • 2 嘉慶朝


  • 3 道光朝


  • 4 咸豐朝


  • 5 同治朝


  • 6 光緒朝


  • 7 參考文獻及註釋





乾隆朝
































































































科分
西曆年份
知貢舉
滿洲正考官
滿洲副考官
蒙古正考官
取中人數
備註
滿洲
蒙古
欽賜

乾隆四年己未科繙譯進士
1739年
禮部侍郎木和林
刑部尚書尹繼善
工部左侍郎阿克敦
吏部侍郎那延泰
20
2



乾隆十年乙丑科繙譯進士
1745年




17
2
1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繙譯進士
1748年
刑部尚書阿克敦、吏部右侍郎德通、理藩院尚書那延泰、內閣侍讀學士蘇章阿
18
2
1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繙譯進士
1751年




16

2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繙譯進士



1752年



刑部左侍郎覺羅勒爾森、內閣學士蘇章阿、太常寺卿德通



16(13)



2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科繙譯進士



1779年



禮部左侍郎阿肅



禮部尚書德保



刑部尚書德福



正藍旗蒙古都統德勒克



3



1





六科








90



11



2





嘉慶朝










































































































































科分
西曆年份
知貢舉
滿洲正考官
滿洲副考官
蒙古正考官
取中人數
備註
宗室
滿洲
蒙古

嘉慶八年癸亥科繙譯進士



1803年



兵部左侍郎成書



工部尚書緼布



刑部右侍郎賡音



理藩院尚書博興



2



13



2




嘉慶十年乙丑科繙譯進士



1805年




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善



理藩院侍郎玉甯



理藩院尚書博興



2



3



1




嘉慶十三年戊辰科繙譯進士



1808年




都察院左都御史宜興



戶部左侍郎托津



理藩院尚書博興



3



4



1




嘉慶十四年己巳恩科繙譯進士



1809年




戶部尚書德瑛



內閣侍讀學士砥柱



理藩院尚書博興



2



5



0[1]




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繙譯進士



1811年




禮部尚書福慶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潤祥



理藩院尚書佛爾卿額



3



6



2




嘉慶十九年甲戌科繙譯進士



1814年




禮部尚書景安



禮部右侍郎穆克登額




2



6



0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繙譯進士



1817年




禮部尚書成甯



刑部右侍郎成格



太僕寺卿瑚松額



2



7



1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恩科繙譯進士



1819年




禮部尚書松筠



禮部右侍郎同麟




2[2]



7



0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繙譯進士



1820年




刑部尚書和甯



吏部右侍郎常起




0



4



0




九科








18



55



7





道光朝


















































































































































































































科分
西曆年份
知貢舉
滿洲正考官
滿洲副考官
蒙古正考官
取中人數
備註
滿洲(京旗)
蒙古
駐防

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繙譯進士



1822年




吏部尚書松筠



刑部右侍郎海齡




3



0





道光三年癸未科繙譯進士



1823年




大學士長齡



刑部右侍郎奎照




4



0





道光六年丙戌科繙譯進士



1826年



吏部右侍郎貴慶



大學士托津



戶部左侍郎博啟圖




4



0





道光九年己丑科繙譯進士



1829年




吏部尚書文孚



刑部右侍郎海齡




3



0





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繙譯進士



1832年




都察院左都御史升寅



工部右侍郎裕誠




3



0





道光十三年癸巳科繙譯進士



1833年







3



1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繙譯進士



1835年




刑部尚書成格



吏部左侍郎桂輪



工部右侍郎賽尚阿



3



1





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繙譯進士



1836年




大學士文孚



工部左侍郎裕誠




3



0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繙譯進士



1838年




刑部尚書成格



理藩院右侍郎文德和




2



0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繙譯進士



1840年




理藩院尚書賽尚阿



兵部右侍郎端華



理藩院右侍郎文德和



2



1[3]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繙譯進士



1841年




禮部左侍郎關聖保



內閣學士玉明




2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繙譯進士



1844年




兵部尚書裕誠



理藩院左侍郎恩華




2




2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繙譯進士



1845年




戶部尚書賽尚阿



內閣學士慶錫




2




3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繙譯進士



1847年




禮部尚書保昌



通政使司通政使桂德




2




9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繙譯進士



1850年




刑部尚書阿勒清阿



理藩院右侍郎奕毓




2




8




十五科








40



3



22





咸豐朝











































































科分



西曆年份



滿洲正考官



滿洲副考官



取中人數



備註







京旗



駐防




咸豐二年壬子恩科繙譯進士



1852年



戶部尚書禧恩



通政使司參議倭什琿布



3



9




咸豐三年癸丑科繙譯進士



1853年



內閣學士文惠



翰林院侍讀學士訥爾濟



2



8




咸豐六年丙辰科繙譯進士



1856年



理藩院左侍郎愛仁



大理寺少卿孟保



3



4




咸豐九年己未科繙譯進士



1859年



內閣學士伊精阿



翰林院侍講學士桂清



1



3




咸豐十年庚申恩科繙譯進士



1860年



禮部右侍郎伊精阿



工部左侍郎伊勒東阿



1



1




五科






10



25





同治朝




















































































科分



西曆年份



正考官



副考官



取中人數



備註







京旗



駐防




同治元年壬戌科繙譯進士



1862年





1



1




同治二年癸亥恩科繙譯進士



1863年





1



2




同治四年乙丑科繙譯進士



1865年





2



2




同治七年戊辰科繙譯進士



1868年





1



2




同治十年辛未科繙譯進士



1871年



內閣學士訥仁



理藩院右侍郎廣壽



1



3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繙譯進士



1874年



刑部右侍郎廣壽



工部右侍郎訥仁



1



3




六科






7



13





光緒朝



















































































































































科分



西曆年份



正考官



副考官



取中人數



備註







京旗



駐防




光緒二年丙子恩科繙譯進士



1876年



工部右侍郎桂清



理藩院左侍郎德椿



1



2




光緒三年丁丑科繙譯進士



1877年



大學士英桂



工部尚書景廉



1



2




光緒六年庚辰科繙譯進士



1880年





1



2




光緒九年癸未科繙譯進士



1883年



刑部左侍郎松溎



工部右侍郎興廉



1



3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繙譯進士



1886年





1



2




光緒十五年己丑科繙譯進士



1889年



工部右侍郎清安



戶部左侍郎熙敬



2



3




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繙譯進士



1890年



大學士額勒和布



吏部左侍郎松溎



2



3




光緒十八年壬辰科繙譯進士



1892年



內閣學士愛廉



詹事府詹事長麟



3



3




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繙譯進士



1894年



刑部尚書松溎



禮部左侍郎長麟



3



2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繙譯進士



1895年



大學士額勒和布



禮部左侍郎剛毅



3



2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繙譯進士



1898年



理藩院左侍郎清銳



內閣學士崇勳



3



4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科繙譯進士



1903年





0



2




光緒三十年甲辰恩科繙譯進士



1904年



刑部左侍郎崇勳



翰林院侍讀學士伊克坦



0



3




十三科






21



33





參考文獻及註釋


  • 『論清代的翻譯科考試』,屈六生




  1. ^ 《仁宗睿皇帝實錄》:四月庚子,停本年蒙古繙譯會試。又諭:據禮部奏,本年蒙古繙譯會試僅有三人考試,八旗、蒙古中舉人不少,今逢會試之年,僅有三人報考,餘或另授官職,別挑差務,以至怠惰不學,不行會試,此皆該管大臣官員等教訓不善所致。著傳旨申飭,並將此次會試三人扣除。其曾派蒙古閱卷大臣博興及同考官等即行出場。嗣後,八旗、蒙古等務須勉力學習,下次會試若有七八人再行考試,若人數不敷,仍停止考試。


  2. ^ 《仁宗睿皇帝實錄》:四月丁丑,諭內閣:此次宗室繙譯會試只有九人,人數太少。此皆宗室等平時惟習漢文,竟不以繙譯為先務。清語、騎射,乃我滿洲根本,宗室等自當加意勤習,即漢文繙譯兩端,尚當以繙譯為要。若清語、騎射久荒,將來必致有失滿洲舊制。著交宗人府王公等通諭八旗宗室等,務當專心力學騎射,不可徒習制藝。向來宗室等繙譯會試,十九名內取中三名,十一名內取中二名,此次報考僅止九名,朕仍加恩取中二名。嗣後,繙譯會試如足九名額數,仍取中二名,如不足九名,即著停止入場。


  3. ^ 該年後蒙停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