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小校






從2005年給予4年級和8年級的美國全國教育進步評估測試結果,課堂規模與閱讀表現的相關性


小班小校又稱小班教學,其形成過程稱為減少班級規模(Class-size reduction,簡稱CSR),是指學生人數約為15-25人的班級,設立目的為提高師生比例以達到較優質的教育。[1]


小班制度是一項長期以來對許多區域具有理論吸引力的改革,美國教師聯盟和國家教育協會贊成小班小校。但是也有其他人認為,小班小校對學生的成績幾乎沒有影響。許多人擔心減少班級規模的成本。[2][3]


兩項最著名的小班小校研究是Project STAR,該項目於80年代中後期在田納西州和SAGE項目進行,於21世紀初在威斯康星州進行。根據Project STAR和SAGE的工作進行的研究發現,即使在他們的教育生涯後期重新引入較大的班級規模,學習的積極基礎也會使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更有可能參加高級課程,從高中畢業、進入大學,並主修STEM領域。[2][4]


隨後對小班小校影響的研究將小班教學與學生和教師的各種認知和非認知益處聯繫起來,包括短期和長期,特別是在班級規模減少的早期階段(K-3) )。對於收入較低的學生和有色人種兒童來說,其收益特別明顯,他們的經驗是小班教學的兩到三倍,這使得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少數幾個被證明可以縮小成就差距的教育改革之一。較小的班級也被發現對學校氣氛,學生社會情感增長、安全和缺課率,家長參與和教師流失產生積極影響,特別是在有大量弱勢兒童的學校。




目录






  • 1 例子


  • 2 影響


    • 2.1 學業成績


    • 2.2 安全、出勤和紀律問題


    • 2.3 家長參與


    • 2.4 教師




  • 3 經濟學


  • 4 備註


  • 5 外部連結





例子


以往台灣、香港和中国大陆部分中小學的班級人數一直過多,一些學校班級人數大都在40人以上,有的甚至將近50人,導致教師教學和輔導的困難,學生的學習品質也難以提升,因此有人提出降低學校和班級人數。


中華民國教育部為落實小班小校,曾擬定相關計畫,但最主要的困難在於政府經費拮据,若要減低班級人數勢必要增設班級數或學校,然而教室、校地或增聘師資皆需要經費,因此一直無法落實執行,只在部份私校或者本身招生人數少的學校才容易落實。


香港亦提出小班教學政策多年,亦得到教育界以及不少學生、家長的支持,惟特區政府至今仍未落實小班教育政策,加上「殺校」和削減教師人手(現時已略為舒緩),小班教學只在部份私校、直資學校和部分津貼小學[5]推行。


近年來受到少子化影響,班級學生人數自然減少,但在台灣位於都市或人口移入較多區域的學校,以及香港一些較受歡迎(多為成績組別較高)的學校,其班級人數仍然偏高。



影響


關於小班小校的影響的研究已經將小班教學與學生和教師的各種認知和非認知益處聯繫起來,包括短期和長期,特別是在班級規模在早期階段減少時。事實上,減少班級規模是教育科學研究所(2003)引用的少數K12改革之一,證明通過嚴格的證據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6]。一方、学級規模の影響について否定的な見解を示す研究も多い[7][8]


減少班級人數是教育改革,學生數量甚至更少,這些改革已被證明可以縮小成績差距。對於收入較低的學生和有色人種的孩子來說,它的好處特別明顯,他們經小班教學的成績及學歷是原本兩到三倍。


較小的班級也被發現對學校氣氛,學生社會情感增長,安全和缺課率,家長參與和教師流失問題產生正面影響,特別是在有大量弱勢兒童的學校。



學業成績



  • 小班教學(20名或更少學生)與提高學業成績有關。小學初期和低收入學生的影響最為明顯。[9]

  • 通過NAEP(國家)考試的分數,分析了2500多所學校的學生在考試難度的州考試中的表現。分析表明,在控制學生背景後,與學生考試成績正相關的唯一因素是班級規模。在這項研究中,學生的成績與較低年級的較小班級更為緊密相關。[10]



安全、出勤和紀律問題


小班教學可以使安全及紀律出現比原本制度下明顯的進步。K-3小班的10年級學生平均0.32天未上課,而“常規”和“常規加輔助”班的學生分別為0.62和0.77天未上課。[10]



家長參與


  • 規模較小的班級的學生家長與教師的聯繫更多,對孩子的教育更滿意。74%的家長報告說他們開始與孩子的老師聯繫,而一般班級的家長則為69%。在較小的班級中生育孩子的父母也對其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給予更高的評價。[11]


教師


根據紐約市議會對公立學校教師的調查(2004年)[12],紐約市近三分之一(30%)的新教師(1 - 5年經驗)表示他們不太可能在紐約學校在未來三年內。對於那些想要離開紐約市公立學校的老師來說,他們工作條件的三大變化最有可能說服他們留下一份新的高薪合約、更小的班級和更好的學生紀律。



經濟學


鑑於目前國家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一些評論員鼓勵政策制定者考慮在重大預算削減時實施或擴大班級小班小校政策是否可行。[13]


然而,教師雜誌民意調查顯示,超過70%的現任教師認為大班教學是他們工作滿意度和教學能力的主要障礙之一。他們指出,教師保留率低導致再培訓費用增加,導致目前缺乏合適的教師。當面對不斷變換的新教師時,學生的成績也會受到影響。


當前在學的學生也為他們的社區帶來了更多的價值,儘管有其他經濟學家質疑這一點,但是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較小的班級規模可以在內部收回成本。[14]



備註




  1. ^ Hattie, J. (2005, August), What is the nature of evid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to learning? Keynote 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2005 Research Conference, Lumina Grand Hyatt Hotel, Melbourne, 7–9 August 2005.


  2. ^ 2.02.1 Biddle, B. J. & Berliner, D. C. (2002) Research synthesis: small class size and its effect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9(5), 12–23.


  3. ^ Eric Hanushek (1999) “The Evidence on Class Size,” in Earning and learning: How schools matter, edited by Susan E. Mayer and Paul E. Peters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31-168


  4. ^ Dynarski, Susan, Joshua Hyman, and Diane Whitmore Schanzenbach. 2013.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Effect of Childhood Investments on Postsecondary Attainment and Degree Completion.”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32(4): 692-717.


  5. ^ 如:屯門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柴灣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


  6. ^ 学級規模が児童生徒の学力に与える影響とその過程(平成25 ~ 26 年度プロジェクト研究「少人数指導・少人数学級の効果に関する調査研究」調査研究報告書)(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


  7. ^ Hojo, Masakazu; Oshio, Takashi. What Factors Determine Student Performance in East Asia? New Evidence from the 2007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sian Economic Journal. 2012-12, 26 (4): 333–357. ISSN 1351-3958. doi:10.1111/j.1467-8381.2012.02087.x (英语). 


  8. ^ Akabayashi, Hideo; Nakamura, Ryosuke. Can Small Class Policy Close the Gap?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lass Size Effects in Japan.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2013-07-01, 65 (3): 253–281. ISSN 1352-4739. doi:10.1111/jere.12017 (英语). 


  9. ^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Class Size and Achievement. 2016-09-13 [2016-09-26] (美国英语). 


  10. ^ 10.010.1 Wilson, Valerie. 2002. Does Small Really Make a Difference? University of Glasgow: The Scottish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11. ^ Bohrnstedt, George W. and Brian M. Stecher. 1999. Class Size Reduction in California 1996-1998: Early Findings Signal Promise and Concerns. CSR Research Consortium.


  12. ^ NYC Council Investigation Division. 2004. Report on Teacher Attrition and Retention.


  13. ^ Quality Counts (PDF). [2012-01-01]. 


  14. ^ Krueger, A.B. (2003).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and class size’, Economic Journal, 113(F34–63).



外部連結




  • Class-Size Reduction Research from classsizematters.org


  • Fact Sheets on Class Size from classsizematters.org


  • "Identifying and Implementing Educational Practices Supported By Rigorous Evidence: A User-Friendly Guide" (2003)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Regional Assistance, and the Coalition for Evidence-Based Policy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章鱼与海女图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