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预算






軍費佔GDP比重


国防预算是一个国家为了维持武装力量而支出的费用。




目录






  • 1 說明


  • 2 中國


  • 3 注釋


  • 4 参考文献


  • 5 相關


  • 6 外部連結





說明


在非戰爭時,或非瀕臨戰爭時,國防預算如果佔GDP的比例過高,可能引起鄰近的國家警戒,而挑起軍備競賽。


国防预算包括了:



  • 人事費(通常指軍人的薪資與其退休金)

  • 活動維持費(含舉辦演習與維持部隊經常性訓練的花費)

  • 裝備費(通常指敏感性不高的裝備採購與維護費用)



中國


军事费用,在古今中外往往是很大的负担[1],一旦有战争发生,军费开支往往直线上升,所謂“军旅一兴,费靡巨万”[2]。秦始皇大規模用兵,軍費消耗極巨[3],當時已有“口賦”的人頭稅。[4]宋英宗治平初年,蔡襄任三司使,提到當時的財政狀況“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一分给郊庙之奉、国家之费,国何得不穷?民何得不困?”[5]明朝末年軍費繁浩,有著名的“三饷加派”,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三》中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清代乾隆六年户部左侍郎梁诗正奏述收支情形说: “度支经费,莫大于兵饷。”乾隆年間有十全武功,这十场战争,有胜有负,都打得艰苦卓绝。乾隆帝所用軍費,約在一億三千萬兩白銀以上,軍費向來是清朝財政的第一大支出項目,乾隆亦曾批示:“兵餉一項,居國用十分之六七。”[6]為了應付繁浩的軍費開銷,當時鹽商總計捐輸不下一千三百一十萬兩銀之巨[7]。嘉庆年間,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规模空前浩大,前后历经九年,清廷耗用军费二亿两白银。[8]咸豐年間爆發金田起義,為了镇压太平天国所需庞大的军费,使清政府面临空前的财政危机。咸丰三年(1853年)开征釐金,釐金屬於一种地方商业税。為了争饷問題,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与江西巡抚沈葆桢争夺江西釐金,雙方相峙不下。曾国藩的湘軍饷项须自筹,他在給諸弟的信中提到:“饷项已空,无从设法,艰难之状,不知所终。”[9]光绪二十五年,户部奏称:“近年大费有三:曰军饷,曰洋务,曰息债。”


2014年中國国防预算到達8000亿元人民幣[10]
但中国维持强大的军事在目前看来是有益于世界和平的。



注釋





  1. ^ 《系年要录》卷二十六:“丙寅,上谓辅臣曰:‘国用匮乏,政以所费处多。’吕颐浩曰:‘用兵费财,最号不赀。故汉文帝不言兵而天下富。’上曰:‘用兵与营造最费国用,深可戒也。’”


  2. ^ 《元史·叶李传》


  3. ^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往者秦為無道,殘賊天下,興萬乘之駕,作阿房之宮,收太半之賦,發閭左之戍。”《漢書·食貨志》記載:“至於始皇,遂並天下,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發閭左之戍。”


  4. ^ 《淮南子·氾論訓》:“(秦)發適戍,入芻稿,頭會箕賦。”《史記·張耳陳馀列傳》:“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百姓疲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


  5. ^ 蔡襄《國論要目十二篇》的《強兵篇》


  6. ^ 賀長齡:《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五 户政十 八旗生计


  7. ^ 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331頁


  8. ^ 鄭天挺:《清史》


  9. ^ 〈致诸弟(咸丰四年四月十四日)〉,《曾国藩家书》


  10. ^ 2014年国防预算首次突破800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14-06-28




参考文献





相關



  • 中國軍費史

  • 各国国防预算列表

  • 國防工業



外部連結



  • "Military budget" - 搜索 Google 圖書

  • "國防預算" - 搜索 Google 圖書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