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善端
儒家 |
---|
儒學理論 仁 義 礼 智 信 天命 良知 天理 中庸 道統 聖賢 君子 王道 (儒家思想) |
儒門人物 堯 舜 禹 商湯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公
宰予 冉耕 冉求 言偃 颛孙师 朱熹 |
古代儒者 中國 董仲舒 何休 鄭玄 王肅
程順則 向象賢 蔡溫 |
儒家經書 六经 五经 九經 四书 十三经
十三經注疏 四書章句集注 |
古典儒學 中国儒学 经学 今文經學 古文經學
琉球儒學 |
當代儒學 學者 熊十力 梁漱溟 马一浮 唐君毅
新儒家 孔教 學衡派 波士頓儒家 |
相关事项 六艺 孔子弟子 三纲五常 五经博士 书院 孔庙 衍聖公 科举 国子监 批林批孔孔子和平獎 |
儒家文化圈 |
四善端是孟子提出性善论理论思想的一部分。具体来讲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分别为「仁」、「義」、「禮」、「智」的源頭;孟子稱這四個源頭為「四端」。
另外,孟子也将「四端」比作人的「四体」,比喻人性中的善如同四肢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孟子认为认识到善的本性就需要将其发扬光大。[1]
后来又被儒家扩充到「八端」[來源請求],分別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注释
^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参见
- 孟子
- 儒家
- 性善论
这是一篇與哲學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