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思想)




大同是中國古代思想,指人類最终可達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來源請求]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稱「大同世界」。


尽管大同思想为中国思想,但一些宗教、西方的乌托邦和现代的共产主义及地球村等这些概念思想也与大同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大同这一概念如今又加入了全球的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融合的思想。另外也强调了「平等機會」的重要性,如人皆生而平等等。




目录






  • 1 发展过程


  • 2 条目注释


  • 3 参考文献


  • 4 另見


  • 5 延伸閱讀





发展过程





臺北市市政大樓1樓大廳牆上的「禮運大同篇」張炳煌書法刻石。




“天下為公”是孫中山重要政治理念之一。


大同概念出自《禮記·禮運》大同章(通常簡稱「禮運大同篇」)。







康有为曾借孔子之名撰写了《大同书》。


孫中山經常以此為其政治理念:



  •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 中華民國國歌

  •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 中華民國國旗歌


毛泽东将来自西方的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与中国古典平均主义和战时平均主义相结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毛泽东曾公开说“《大同书》所写就是我们共产主义者要建立的理想社会”,而且指示中共中央宣传部印了一本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资料,资料里面包含《大同书》的内容[2]


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之后,由“大同”思想发展出了共同富裕思想[3]。指全体社会成员都过上幸福、宽裕、美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4]。邓小平提倡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和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5][6][7][8]



条目注释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1. ^ 「選賢與能」的「與」通「舉」。[1]




参考文献





  1. ^ 《大道之行也》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网. 2013-11-12 [2015-01-30]. 


  2. ^ 张由存. 收入分配的四次浪潮. 凤凰财经. 2009-09-07. 


  3. ^ 余永跃; 王世明. 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其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 ^ 汪啸风,市场经济大辞典,湖南出版社,1994年01月第1版,第55页


  5. ^ 主编 张静如 照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辞典,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06月第1版,第68页


  6. ^ 胡福明 李真 陈兆德等,简明社会主义辞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07月第1版,第171页


  7. ^ 陶文楼主编,新时期领导干部实用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09月第1版,第179页


  8. ^ 李长福主编,邓小平理论辞典,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08月第1版,第367页




另見



  • 共同富裕

  • 小康

  • 烏托邦

  • 世界和平

  • 三民主義

  • 共产主义

  • 後稀缺



延伸閱讀


  • 王卫平:〈大同理想与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章鱼与海女图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