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素文字
![]() 文字 |
---|
文字史 |
字位 |
文字列表 |
拼音文字相關 |
字母 |
字母的歷史 |
类别 |
表音文字 |
全音素文字 |
辅音音素文字 |
元音附标文字 |
半音節文字 |
特徵文字 |
音節文字 |
语素文字 |
輔助使用 |
速記 |
音標 |
特殊使用 |
數字 |
盲文 |
相关条目 |
象形文字 |
形意文字 |
搭配使用的符 號 |
附加符號 |
标点符号 |
可轉換為文字 的其他使用 |
電報編碼 |
字符 |
语素文字(英语:logogram,来自古希臘語:λόγος“词”和γράμμα“字符”),又称表语文字,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它和表音文字不同:表音文字是表示语音的文字,表音文字的一个字位表示一个音位或者音位的组合。
语素文字容易与象形符号和形意符号相混淆。语素文字跟象形符号和形意符号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 语素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和语言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与语素文字不同,象形符号只是用图画来表示物体,形意符号只是表达一种意思,这两种都不一定用来记录语言。比如禁烟的标志可以看成形意符号,但不是语素文字。
- 目前已知的语素文字都不局限于表形和表意,而是有表音的成分。因此,语素文字也称为意音文字。
语素文字的出现代表人类文字史走出原始时期,进入古典时期。
注意“意音文字”和汉字中的“形声字”不是同一个概念,任何汉字(无论是否形声字)都是意音文字系统的字位,因为它(在特定的方言裡)都有确定的一个或几个读音。
目录
1 各种语素文字
2 參考文獻
3 外部連結
4 参见
各种语素文字
历史上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语素文字只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但楔形文字和圣书字早已废止和不再使用,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采用的语素文字,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马来西亚、台灣等地使用。除此之外,日语使用部分汉字。韓语和越南語有許多詞彙用漢字詞組成。
契丹文(限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为拼音文字)、女真文、西夏文及越南的喃字(字喃)等,均是模仿汉字而构成的语素文字。现在契丹文、西夏文已經失传,而字喃在越南于19世纪被法国殖民统治后,就已经不再采用,韓國則使用諺文相當程度上取代漢字。
古彝文也是一种语素文字。而现时流通于四川的凉山规范彝文,已经演变及简化为音節文字,沒有了表意的功能。云南规范彝文仍然是语素文字,但使用不广泛。
參考文獻
DeFrancis, John.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4. ISBN 0-8248-1068-6.
Hannas, William C. Asia's Orthographic Dilemm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ISBN 0-8248-1892-X.
Hoffman, Joel M. In the Beginning: A Short History of the Hebrew Language. NYU Press. 2004. ISBN 0-8147-3690-4. , Chapter 3.- Williams and Bright, The World's Writing Systems, Oxford, 1996.
外部連結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语素文字 |
- 古代文字資料館 Ancient Writing Library
- Chinese Script and Language
参见
-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 表意文字
- 文字史
- 拼音文字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