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子站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內子站 | |||
---|---|---|---|
![]() 內子站全貌(2011年) | |||
日语名称 | |||
内子 – うちこ – Uchiko | |||
车站概览 | |||
位置 | 愛媛縣喜多郡內子町內子107 |
||
地理坐标 | 33°33′16″N 132°38′38″E / 33.55444°N 132.64389°E / 33.55444; 132.64389 |
||
管辖机构 | 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 |
||
途经线路 |
|
||
距离 |
|
||
站台 | 2面3線 |
||
车站构造 | |||
站体类型 | 架空車站(基堤) |
||
其他信息 | |||
车站代码 |
|
||
电报码 | ウチ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920年5月1日 |
||
服务 | |||
■內子線(五十崎方向) ■予讚線(伊予立川方向) ◄U09 伊予立川 (6.6公里) 五十崎 U11► (1.6公里) | |||
| |||
备注 | |||
直營站,設有綠窗口 |
內子站(日语:内子駅/うちこえき Uchiko eki */?)是位在日本愛媛縣喜多郡內子町、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U10。現時停靠各等級的列車。
本站最初只是日本國鐵時代的予讚本線中的支線內子線的總站,後來日本國鐵希望將路線提速及縮短行車時間,於是決定在伊予市的向井原站起,向內陸新建造一條路軌,並將內子線連接起來,而內子線的分岔位置,也由原來的五郎站遷移至伊予大洲站,整段路段稱為「予讚本線新線」,或稱作「內山線」[1],甚至簡稱為「山線」。工程完成後,所有特急列車亦改以新路來回松山市及宇和島市,而本站亦昇格成為特急停車站。不過一提的是,現時內子站和位置和原本的車站並不相同[2],兩者相距大約200米。
雖然在正式名稱上,本站向西的一段仍稱作「內子線」,但實際上運行模式已與予讚線一體化,而計算距離時,亦以新線路作為車費的釐定標準。
目录
1 車站結構
1.1 月台配置
2 相鄰車站
3 外部連結
4 注釋
車站結構
現時使用為第二代站舍,是單層水泥及鋼筋所搭建而成的新式車站,規模較小,只設有附設綠窗口及票務處的站務員室、候車大堂、自動售票機及洗手間。通過人手閘口後,會離開站舍部份,沿位處高架月台下的通道可以到達樓梯口或升降機口。
至於第1代車站,為木製單層建築,設有站長室、票務處、候車大堂等設施[3]。1985年11月起停用[4]。站舍後來被拆卸,改建為內子自治中心(内子自治センター)[5],而在中心外圍則豎立了一根石柱,寫上「國鐵舊內子站跡」(国鉄 旧内子駅 跡)七個字。[6]
設有島式月台及側式月台各1個,提供2面3線的配置,當中島式月台能對應8輛編成的列車,有效長度亦比8輛稍長,因此作為特急列車停靠的主要月台;側式月台有效長度只有4輛,只供普通列車需要備車時才使用。
島式月台設有樓梯及升降機供上落,而側式月台則只有樓梯。
月台配置
月台 | 路線 | 方向 | 目的地 | 備註 |
---|---|---|---|---|
1 |
■內子線、予讚線 |
下行 |
伊予大洲、八幡濱、宇和島方向 |
|
2、3 |
■予讚線 |
上行 |
伊予市、松山、高松、岡山方向 |
3號月台只限一部分普通 |
相鄰車站
※停靠此站的特急「宇和海」的相鄰停靠站參見各列車條目。
- 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
■予讚線(新線)、內子線
伊予立川(U09)-內子(U10)-五十崎(U11)
- 路線名稱以此站起往伊予立川方向為予讚線、五十崎方向為內子線。
外部連結
JR四國內子站公式網頁。(日文)
注釋
^ 圖片取自非官方車站介紹,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9-11.顯示車站高架化開業時的情形及路線名稱。
^ 一張同時顯示新舊內子線及轚站的地圖。舊內子站位於新內子站東北偏高的位置。
^ 舊內子站相片。拍攝於1981年。
^ テーマ特集:「内山線開通」。
^ 廃線探訪 国鉄内子線 NO01。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7-18.
^ 石柱圖片。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內子站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