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南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项南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18年 |
逝世 | 1997年11月10日 北京 |
国籍 | ![]() |
政党 | ![]() |
亲属 | 父亲:项与年 |
项南(1918年11月-1997年11月10日),原名项道成,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朋口乡(现为朋口镇)文地村人[1]。项南父亲项与年是闽西地区的一个共产党员。
简历
1929年,项南参加少年先锋队,任连城文坊苏区少年先锋队队长。1930年,随地下工作的父母在南京和上海半工半读。
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福建长乐县组织宣传抗日的“明天剧咏团”。1938年,项南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为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助。1938年10月,他在顺昌县发起组织“顺昌抗敌剧团”并任团长。1939年11月,任闽清县政府战时民教工作队队长。1939年10月,先后任广西桂林苗圃主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协进会理事、成达师范教员。1941年6月,到达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由中共华中局分配工作。1941年,在新四军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1945年,先后任阜东县政府秘书、阜东九区区委书记、阜东县委宣传部部长、苏北第五分区专员公署建设处处长等职。
1951年,项南任青年团安徽省委书记、安徽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註 1]党委书记。1952年,任青年团华东工委第二副书记。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61年,调任八机部办公厅副主任,后任农机局局长。1970年5月,恢复工作后,历任一机部农机局局长,一机部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副部长。1979年2月,任农机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0年,调福建省工作,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福建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并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5年,因“晋江假药案”承受巨大压力,从福建省委书记位置上下台,政论作家高新认为这是陈云、胡乔木等保守派对改革派代表人物的一次借口打击[2][3]。
1989年后,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扶贫基金会首席顾问等职。1992年,被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7年列席中共十五大。
1997年11月1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
项南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其妻汪志馨(1916年-2016年12月3日)曾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4]。
注释
^ 原安徽大学为安徽师范大学前身,与现安徽大学为两所不同院校。
參考文獻
^ 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连城县志:1988~2000年.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5-7: 第一章 传 记. ISBN 7-80192-542-4. 请检查|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 打击改革派重臣陈云不择手段(高新). 自由亚洲电台. 2017-05-12.
^ 时任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在位时竟如此腐败(高新). 自由亚洲电台. 2017-05-15.
^ 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夫人汪志馨逝世,享年100岁. 澎湃新闻. [2015-12-07].
前任: 廖志高 |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书记 1980年—1986年 |
繼任: 陈光毅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