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內閣成立於1947年4月23日。由行政院長張群負責組閣,該內閣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第九任內閣。此內閣同意任命權,從原本之國民政府委員會轉交至立法院。也因此,在政黨協商下,該內閣首度加入非國民黨內閣成員,如:李璜、常乃惪。雖然張群內閣擔負的最重要任務為金融整建,不過因為國共內戰頻仍等因素,成效並不理想。也因此,該內閣為僅維持年餘的短命內閣。
內閣成員
- 院長:張群
中國國民黨
- 副院長:王雲五
- 內政部部長:張厲生
中國國民黨
- 外交部部長:王世杰
中國國民黨
- 財政部部長:俞鴻鈞
中國國民黨
- 軍政部部長:陳誠
中國國民黨
- 國防部部長:白崇禧
中國國民黨
- 教育部部長:朱家驊
中國國民黨
- 交通部部長:俞大維
- 經濟部部長:李璜
中國青年黨
- 農林部部長:左舜生
中國青年黨
- 社會部部長:谷正綱
中國國民黨
- 糧食部部長:谷正倫
中國國民黨
- 司法行政部部長:謝冠生
中國國民黨
- 衛生部部長:周詒春(1947年4月23日設立)
- 地政部部長:李敬齋(1947年5月1日設立)
- 水利部部長:薛篤弼(1947年4月23日設立)
中國國民黨
- 資源委員會委員長:翁文灝
中國國民黨
-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許世英
中國國民黨
-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劉維熾
- 不管部會政務委員:常乃惪、李大明、蔣勻田、謬嘉銘、彭學沛
中國國民黨、楊永浚、鄭振文
參考文獻
- 張朋園、沈懷玉合編,《國民政府職官年表》,1987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華民國內閣
|
|
|
|
|
|
張群內閣 1947年4月23日—1948年5月31日
|
|
|
|
|
建國初期 |
|
南京政府(臨) 唐紹儀(第1次) 陸徵祥(第1次) 趙秉鈞 段祺瑞(臨) 熊希齡 孫寶琦(臨) 徐世昌(第1次) 陸徵祥(第2次) 徐世昌(第2次)
|
段祺瑞(第1次) 段祺瑞(第1次、改組) 伍廷芳(臨) 江朝宗(臨) 李經羲 段祺瑞(第2次) 王士珍 段祺瑞(第3次) 錢能訓(臨) 錢能訓
|
龔心湛(臨) 靳雲鵬(臨) 靳雲鵬(第1次) 薩鎮冰(臨) 靳雲鵬(第2次) 靳雲鵬(第3次) 梁士詒 顏惠慶(臨) 周自齊(臨) 顏惠慶1
|
唐紹儀(第2次) 王寵惠 汪大燮 王正廷(臨) 張紹曾 高凌霨(攝) 高凌霨(臨) 孫寶琦 顧維鈞(臨) 顏惠慶(第2次)
|
黃郛(攝) 臨時執政 許世英 賈德耀 胡惟德(臨攝) 顏惠慶(攝) 杜錫珪(臨攝) 顧維鈞(臨攝) 顧維鈞(攝) 潘復
|
|
|
|
訓政時期 |
|
|
行憲至今 |
|
蔣中正政府: 翁文灝 孫科(第2次) 何應欽 閻錫山 陳誠(第1次) 俞鴻鈞 陳誠(第2次) 嚴家淦 蔣經國
|
|
|
陳水扁政府: 唐飛 張俊雄(第1次) 游錫堃 謝長廷 蘇貞昌(第1次) 張俊雄(第2次)
|
|
|
|
|
|
數字指組閣次數;「(臨)」指臨時內閣或過渡內閣;「(攝)」指攝政內閣;「改」指改組内閣。 相關條目: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 中华民国国务院 · 中華民國行政院 相關列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内阁列表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內閣列表 · 中華民國行憲內閣列表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