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
坐标:30°11′54″N 120°07′36″E / 30.19833°N 120.12667°E / 30.19833; 120.12667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六和塔 | |
---|---|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所在 | 浙江省杭州市 |
分类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时代 | 南宋 |
编号 | 1-72 |
登录 | 1961年 |
六和塔,位于中国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一座始建于北宋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1 沿革
2 形制
3 传说与轶事
4 参考资料
沿革

钱塘江畔六和塔
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当时的吴越国王钱弘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大改宋塔形制。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形制
宋代的六和塔为八角形,开宝年间为九层,绍兴年间为七层,清光绪年间重修时外面加了十三层的木塔外壳。现在的六和塔塔高59.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background:transparent;margin-top:0.5em}.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collapsible{width:100%}.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center{margin:0 auto}.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title{text-align:center;font-weight:bold}.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box{float:left;border-collapse:collapse;margin:3px}.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box .thumb{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color:#F8F8F8;padding:0;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r.gallery-mod-text{vertical-align:top}.mw-parser-output tr.gallery-mod-text .core{display:block;font-size:small;padding:0}.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text .caption{line-height:1.25em;padding:6px 6px 1px 6px;margin:0;border:none;border-width:0;text-align:left}.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footer{text-align:right;font-size:80%;line-height:1em}
|

1936年4月26日,六和塔下的集体婚礼,蓝苹(江青)与唐纳、赵丹与叶露茜、顾而已与杜小鹃
传说与轶事
- 相传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腊时,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内,鲁智深与武松忽听得钱塘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没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鼓声,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方知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
- 1936年4月26日,由沈钧儒证婚,6位电影演员在六和塔举办集体婚礼。蓝苹(即江青)与唐纳、赵丹与叶露茜、顾而已与杜小鹃三对新人结为夫妇。时隔不久三对夫妇都告离婚,时人戏称“六和塔下六不和”。[1]
参考资料
- 张驭寰,《中国名塔》,中国旅游出版社,1984年,统一书号:1179.355
^ 六和塔的传说. 齐鲁晚报. 2013-02-25 [2014-01-04].
OpenStreetMap上有關六和塔的地理信息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六和塔 |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