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
Kebalan、Kbalan

Women of Kebalan 20150626.jpg
總人口

約1,478人(2018年10月)[1]
分佈地區

台灣東部
語言

噶瑪蘭語
相關民族


  • 和「巴賽族」在語言上有相近關係

  • 和其他「台灣原住民」都屬於「台灣南島民族」

  • 和島嶼東南亞、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以及大洋洲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波里尼西亞的「南島民族」相關



噶瑪蘭族(噶瑪蘭語:Kebalan、Kbalan。書寫系統制定前慣以 Kavalan 拼音),為台灣的平埔族—原住民,主要分布於:冬山河域、三星鄉、壯圍鄉、宜蘭縣的宜蘭市、羅東鎮的羅東、蘇澳鎮的蘇澳...等一帶,以及花蓮市附近、東海岸之豐濱鄉、臺東縣和長濱鄉等地,人口約1,478人。原居於蘭陽平原,後因漢人爭地壓力而逐漸南遷。




目录






  • 1 宜蘭地名的由來


  • 2 簡史


    • 2.1 蛤仔難三十六社


    • 2.2 被迫離開原居地到花蓮平原


    • 2.3 加禮宛事件


    • 2.4 文化


    • 2.5 噶瑪蘭語歷史




  • 3 著名族人


  • 4 新族群尋根運動


  • 5 參見


  • 6 註釋及參考


    • 6.1 註釋


    • 6.2 參考出處




  • 7 延伸閱讀


  • 8 外部連結





宜蘭地名的由來


台灣舊稱「葛瑪蘭」、「蛤仔蘭」、「蛤仔難」、「甲仔難」、「甲子難」等,正是「噶瑪蘭」(Kbalan)一語台灣閩南語的音譯。「Kbalan」在噶瑪蘭語裡面,是「平原之人類」的意思,主要是該族族人用來區別當時居住於山區之泰雅族「Pusulan」的稱謂。西班牙人佔領北部之後於噶瑪蘭居住地劃定「噶瑪蘭省」(Cabarán)。清朝領台以後,宜蘭歸諸羅縣管轄,至1723年又歸新設立的「彰化縣」,7年後再劃入同樣成立於1723年的「淡水廳」。在這段期間內,清朝政府對宜蘭地區只有名義上的管轄,並沒有真正設管治理。由於宜蘭被視為行政邊疆,常成為海盜、流寇的聚集地。為便於經營開發,在臺灣府知府楊廷理多次奏請設置行政區以後,才於1810年設「噶瑪蘭廳」於噶瑪蘭廳城。1875年噶瑪蘭廢廳改縣,而以噶瑪蘭的「蘭」字,冠上「宜」字,改稱「宜蘭縣」,由新設的臺北府管轄。自此以後,「噶瑪蘭」這三個字消失,而「宜蘭」則變成該縣新的專屬名稱。



簡史



蛤仔難三十六社




噶瑪蘭族以前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但事實上其聚落的數量是超過六、七十個社以上。過去對噶瑪蘭族的稱呼都以蘭陽溪為界,以北的稱為「西勢番」、以南的稱為「東勢番」。當時重要聚落包括打馬煙社、抵美簡社、奇立丹社、奇立板社、貓里霧罕社、抵美福社、流流社、武暖社、歪仔歪社、新仔羅罕社、利澤簡社、加禮宛社、奇武荖社等。


噶瑪蘭族群首見於歷史的記載,是在1632年,當時佔據淡水一帶的西班牙人,有一艘商船在航行中被颶風漂流至「蛤仔難」平原。但是,對於噶瑪蘭比較明確的記載,則是在1650年時,荷蘭人所記錄之當時該地39社的人口資料,距今已有340餘年。



被迫離開原居地到花蓮平原


1768年漢人林漢生初侵噶瑪蘭,為當地原住民所殺。1776年,林元旻由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成功侵佔淇武蘭,為漢人入墾蘭陽平原最早者[2]。然而20年後,漢人大規模武裝進入噶瑪蘭,這次的結果卻是噶瑪蘭族被迫離開原居地。1796年,漳州人吳沙率領軍隊式的集團,以漳州移民為主力,配上泉州人和客家族群,以武力侵犯噶瑪蘭,建立了頭城。[3]這群已經在這片土地平靜生活了數千年的噶瑪蘭族人,開始了他們翻天覆地的大改變。但早在吳沙帶著漢人開墾宜蘭平原之前,噶瑪蘭人農耕範圍已遍及各地,吳沙所率領的「羅漢腳仔」只能找較為偏僻的地方墾拓。漢人以欺壓的方式,侵佔噶瑪蘭族的土地。例如將死貓、死狗丟入噶瑪蘭族的田地,使噶瑪蘭族因為不吉利而放棄田地。或是推移田埂,使噶瑪蘭人的田地縮減。漢人種種欺壓行為,終於迫使噶瑪蘭族往花蓮、台東遷移[4]


不久以後,漢人的勢力就遍及噶瑪蘭東西勢三十六社,漢人人口並急速增加。噶瑪蘭人不論在經濟、社會方面,都居於絕對弱勢的地位,他們只好在平原內部做境內的小遷徙,開始遷往三星、蘇澳等地。噶瑪蘭人逐漸失去賴以維生的土地以後,在1830年至1840年之間,以五結鄉的加禮宛社人為首南遷奇萊平原,在美崙溪北岸(今花蓮北埔)建立新的聚落,包括加禮宛社、竹仔林社、武暖社、七結仔社、談仔秉社、瑤歌社,為加禮宛六社,以加禮宛社為頭領的「大社」。


初到該地的噶瑪蘭人,就像當時吳沙挾千人之勢席捲蘭陽平原一樣,很快地也稱雄於奇萊的荒野間,族人紛紛湧至,而逐漸凌駕於原本居住在該地的阿美族和泰雅族,加禮宛六社遂成為噶瑪蘭族的第二故鄉。





馬良廟



加禮宛事件



噶瑪蘭族人的被迫遷徙早期主要因為受到漢人武裝屯墾及「流番」遷徙的進逼,晚期受制於社會的弱勢被漢人運用契約使所得無法溫飽,或喪失土地;雖然一再遷徙,但自清朝開山撫番政策的施行,加上晚清北路(約今日之蘇花公路)的修築,經濟文化的衝突加上在臺漢人違反清朝保護番民的禁入番界令屢屢侵吞番地,終於在光緒四年(1878年)爆發了由「少壯番」引導的加禮宛事件。


該事件的起因有兩個版本,一主張漢人商賈陳文禮越界侵墾加禮宛六社的土地而引發衝突,另一說為漳浦人陳輝煌「指營撞騙,按田勒派,共詐番銀不少;該社被逼難堪,是以決計反撫」。噶瑪蘭族群原偏居蘭陽平原,為漢人進墾台灣最晚的地區;但自加禮宛社事件後,主要的噶瑪蘭族群精銳盡失,餘眾或向南逃竄或歸降清軍。自清朝1874年再度廢止渡臺禁令後,經此役更積極的鼓勵墾民與商販前往後山,戰事結束後總兵吳光亮採「勒遷以分其勢」的政策,勒令部份加禮宛社及參與戰事的撒奇萊雅族(Sakizaya)社眾遷離,自此噶瑪蘭族人散居各處,逐漸融入漢人或他族的社會。[5]2005年統計資料顯示僅查得911人。


現在,居住在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人已經很少了,他們散居各處,沒有比較大的聚落。至於在花東海岸,花蓮豐濱鄉的新社村與立德部落,則是噶瑪蘭人目前較具規模的部落。


當年雖有數千人移往花蓮,但大半噶瑪蘭人都沒有離開,混居於外來移民,而私下依然保有自己的傳統習俗,族語依然使用於鄉間。



文化


噶瑪蘭族的祭司皆為女性,男性則有年齡階級。重要的祭儀活動有:出草勝利之後的儀式「卡達班」(qataban,目前這項活動轉化為豐年祭舉行)、成為巫師的入巫儀式「奇賽伊茲」(kisaiz);治病儀式「巴格拉比」(pakalabi)、喪禮「巴都干」(patxuqan/patuxqan)、以及年底的祭祖儀式「巴禮令」(palilin)等。



噶瑪蘭語歷史



十七世紀荷蘭殖民時代以前台灣原住民語言沒有任何書面記錄,因此只能用語言學與考古學的方法推測早期歷史。根據李壬癸的分類,噶瑪蘭語、巴賽語、阿美語、西拉雅語群(含西拉雅語、大武壠語,及馬卡道語)彼此關係較近,使用其共同祖語者應在台南一帶。噶瑪蘭語與巴賽語的關係又更近,使用此二者共同祖語者應是從台灣西南部遷至東部海岸。巴賽人後來遷至台灣北海岸,噶瑪蘭人則遷至台灣東北海岸。宜蘭淇武蘭遺址有早期與晚期兩層文化,經碳14測年,早期文化年代約為1300-800年前,晚期文化年代約為600-100年前。晚期文化屬噶瑪蘭人的遺址,早期文化未有定論。因此噶瑪蘭人在東北海岸活動至少有600年的歷史。[6]


1650年,荷蘭人紀錄有噶瑪蘭人的四十幾個聚落,約有九千多人左右,其中包括了淇武蘭社(ki-bannor-an)840人。[7]十八世紀末,漢人進入宜蘭開墾。在漢人的壓力下,噶瑪蘭族於1830-1840年左右開始南遷至花蓮新城。1878年發生加禮宛事件,噶瑪蘭族又被迫南遷至花蓮豐濱及台東一帶。噶瑪蘭族現在在蘭陽平原的人數很少。1896年,伊能嘉矩對噶瑪蘭族進行了調查。安倍明義的《蕃語研究》(1930年)用片假名紀錄了一些噶瑪蘭語的資料。[8]1936年淺井惠倫對宜蘭的噶瑪蘭語進行了調查。1996年,李壬癸發表了關於噶瑪蘭語語音學、構詞學、句法學的研究、噶瑪蘭語方言的比較詞彙表、李壬癸本身收集的文本、以及淺井惠倫在1936年所收集的包含噶瑪蘭語不同方言的文本。[9] 2000年時噶瑪蘭語有24位使用者,Ethnologue並將之列為瀕危語言。[10]謝富惠與黃宣範於2007年調查了23位噶瑪蘭語使用者,受訪者平均年齡超過60歲。所有受訪者均表示20歲以下的年輕人幾乎不懂噶瑪蘭語。[11][12][13]



著名族人


參見「台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偕萬來:復興噶瑪蘭族及噶瑪蘭語重要推手之一。


  • 朱阿比 :噶瑪蘭祭師。


  • 潘烏吉 (uki):噶瑪蘭祭師。


  • 謝宗修(Buya Batu):2009年東華大學民族學院噶瑪蘭語駐校院耆老。[14]


  • 潘文英:奇立板社耆老


  • 潘金英:噶瑪蘭族語老師、香蕉絲工藝師、部落美食料理達人,出過噶瑪蘭語專輯、及出版噶瑪蘭語教材。


  • 高向鵬:著名台語歌手,亦演唱噶瑪蘭語歌曲。


  • 僅雯(錦繡二重唱):歌手,噶瑪蘭族1/4混血。


  • 潘朝成(Bauki Angaw/木枝‧籠爻):現任慈濟大學傳播學系講師。致力文化保存及平埔正名運動工作。


  • AZ吳欣澤:台灣首位西塔琴創作歌手,西尤島融合樂團總監。


  • 林天成: 流流社耆老,經營噶瑪蘭ㄟ古厝民宿,作為宜蘭族人對外的窗口。


  • 林茂盛: 曾任宜、花、東噶瑪蘭龍舟隊總教練。



新族群尋根運動


一直被半強迫附屬在阿美族當中的噶瑪蘭族,其實不論是祭典或語言文化,都與阿美族完全不同。因此,從1980年開始,噶瑪蘭族的原住民,就開始展開尋根以及正名運動。經過長期的努力,緊接著邵族之後,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也在2002年12月25日正式認定噶瑪蘭族為原住民的第11族。噶瑪蘭族文化的傳承與保存,自此步入一個新的紀元。


事實上,噶瑪蘭族語至今依然被該族族人保存使用,同時他們也已經編印噶瑪蘭語辭典、語法等教材,做為學校鄉土教學的材料。噶瑪蘭族不僅族群意識強烈,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祭儀也都十分鮮明。[15]



參見


  • 臺灣原住民命名文化


註釋及參考



註釋





  1. ^ "噶瑪蘭族"[1],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2018年11月16日查閱.


  2. ^ 清朝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歷程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3


  3. ^ 《宜蘭縣志》:『惟當時吳(沙)使用火器甚猛,平埔族終於不敵潰走,撤至西勢之哆囉美遠、珍仔滿力、辛仔罕三社為後圖,吳乘勢侵入,沿途無敵,遂入頭圍。』


  4. ^ 老宜蘭的腳印-噶瑪蘭人的鄉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4-27.


  5. ^ 撒奇萊雅族火神祭燒屋喻重生[永久失效連結],自由時報, 2013-10-6


  6. ^ http://anthro.unige.ch/~sanchez-mazas/phm/18LI_CHAP08-OK----------COLOUR-PLATE-TO-ADD.pdf[永久失效連結]


  7. ^ http://www.ethnos.nccu.edu.tw/doc/9901presentation/02.pdf


  8. ^ http://www.ntcu.edu.tw/taiwanese/ogawa100/a/tsuliau/3.%E6%9D%8E%E5%A3%AC%E7%99%B8-%E8%AC%9B%E7%BE%A9.pdf


  9. ^ http://www.soas.ac.uk/taiwanstudies/eats/eats2008/file43252.pdf


  10. ^ http://www.ethnologue.com/show_country.asp?name=tw


  11. ^ http://yamiproject.cs.pu.edu.tw/yami/conference/paper/05.pdf[永久失效連結]


  12. ^ 新聞引據:中時,"搶救瀕危母語原民從頭學起"存档副本. [201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中央廣播電臺/新聞頻道,2012/8/1 09:12.


  13. ^ 朱芳瑤/台北報導,"學英文更有用純文化訴求難見效"[2][永久失效連結],中國時報,2012-07-30.


  14. ^ 謝宗修(Buya Batu)著,"噶瑪蘭語言的巧與妙",師大書苑,2010-10,p.50. ISBN 978-957-496-685-1


  15. ^ 綜合新聞. old.ltn.com.tw. [2017-06-10]. 




參考出處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Borao Mateo, Jose Eugenio. 1993. The Aborigines of Northern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XVIIth Spanish Sources . In Newsletter of Taiwan History Field Research [online]. Taipei: Library of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cited 5 October 2004].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3].

  • 公共電視,2002,族群意識強烈噶瑪蘭族信仰鮮明[online]。台北:蕃薯藤新聞。12月25日[引用於2004年10月3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4] 。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nd,關於噶瑪蘭[online]。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引用於2004年11月10日]。全球資訊網網址:[5][永久失效連結]

  • 林益生,2000,噶瑪蘭:探源[online]。np:新空間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10日]。全球資訊網網址:[6] 。

  •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nd,噶瑪蘭族,見原住民博覽[online]。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0月1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7] 。

  • 萬淑彰,2002,噶瑪蘭族成為台灣原住民第十一族[online]。台北:台灣茶黨e泡茶開講。12月25日[引用於2004年10月3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8] 。

  • 原住民職技教育資訊網,nd,噶瑪蘭族簡介[online]。np:原住民職技教育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1月10日]。全球資訊網網址:[9] 。

  • 張珮容等,nd,[周圍環境]噶瑪蘭族簡介,見凱達格蘭[online]。台北: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引用於2004年10月3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0] 。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當代噶瑪蘭人認同及相關大事紀,見平埔族與南島民族[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引用於2004年10月28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1] 。

  • 潘繼道,花蓮地名。全球資訊網網址:[12]

  • 李壬癸,臺灣地區南島語系族群分佈圖

  • 教育資料館,十二族人口及地理分佈。全球資訊網網址:[13][永久失效連結]

  • 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北後山番社頑抗預籌進剿摺(光緒四年九月初一日)頁19, 20

  • 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官軍攻毀後山番社並搜除安撫情形摺(光緒四年九月十二日)頁21-23

  • 施添福,開山與築路:晚清臺灣東西部交通的歷史地理考察

  • 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番眾悔罪自投現辦撫緝並撤裁營勇摺頁24-28

  • 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續籌安插番社裁並營勇摺(光緒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頁29-32

  • 劉壯肅公奏議卷四,剿平南燠番社請分別賞罰摺頁239"陳輝煌"

  • 劉璈,巡臺退思錄,議覆疏通新城至蘇澳一帶道路由,頁216

  • 康培德,原住民部落重大歷史事件---加禮宛事件(2003年研究報告摘要)

  • 宜蘭縣冬山鄉鹿埔村陳輝煌墓牌

  • 郭弘斌,台灣人的台灣史 - 滿清據台

  • 臺東直隸州後山全圖

  •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頁31"陳輝煌"




延伸閱讀





  • 江孟芳,1997,族群運動與社會過程:當代「葛瑪蘭」認同現象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劉文桂,2002,偕萬來生命史與Kavalan文化復振。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修澈(計畫主持),2003,噶瑪蘭族的人口與分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曾振名、童元昭主編,1999,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詹素娟,1998,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 少年噶瑪蘭(Sunis na Kbalan <sikawman na hulam>, Tong Li/李潼 著<中文>、出版社:天衛文化 ISBN 9574901521)。




外部連結




  •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專題:噶瑪蘭族

  •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 噶瑪蘭族/九年一貫藝術人文輔助教材平台


  • 噶瑪蘭平埔族考察/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永久失效連結]

  • 噶瑪蘭族--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 噶瑪蘭族--祖靈之邦

  • 天主教及基督教對噶瑪蘭傳統文化的衝擊


  • YouTube上的噶瑪蘭族香蕉衣製作過程(花蓮新社/video)

  • 噶瑪蘭族的飲食-蘭陽博物第73期

  • 噶瑪蘭族(Kavalan)/台灣原住民

  • 噶瑪蘭族/台灣大百科全書


  • YouTube上的噶瑪蘭的青年(高向鵬)

  • 噶瑪蘭社會文化 - 流動的歷史軌跡與收藏的平埔記憶 噶瑪蘭與凱達格蘭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章鱼与海女图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