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車展
東京汽車展覽(東京モーターショー;英文:Tokyo Motor Show,縮寫:TMS)即瞭解世界最頂級的汽車工藝、科技、設計、環保及未來發展趨勢的汽車情報展覽。由於,本展覽被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認定為國際性質的汽車展覽,跟一般區域性質的汽車展覽相比之下,會場所展示的概念車型種類也更多。因此,讓世界眾多的汽車相關媒體喻為世界三大車展之一。
2007年(第40屆)起,本展覽將轎車、商用車、機車和相關零件匯集一起,經由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所主辦,而轎車轎車轎車轎車展覽會期則更改為兩年一次。
目录
1 概述
1.1 名稱
1.2 主題
1.3 會場
1.4 入場人數
1.5 犯罪問題
1.6 分離與統合
1.7 東京車展TV
1.8 世界三大車展
2 主題與會期
2.1 展覽主題
2.2 展覽會期
3 參展公司
3.1 汽車
3.2 機車
3.3 零件
3.4 教育機構
4 展出車輛
4.1 概念車型
4.1.1 日本
4.1.2 國際
4.2 新型車輛
4.2.1 日本
4.2.2 國際
5 承辦單位
5.1 主辦單位
5.2 協辦單位
5.3 後援單位
6 相關條目
7 參考資料
8 備註
9 外部連結
概述
因為,本車展身為具有國際性質的汽車展覽,所以世界各大汽車公司選擇新型車輛首次公開的場所之一[1]。而且,世界級水準以上的日本車輛,優秀的技術力與眾多的供應商,皆有來支持這汽車展覽,使得媒體注目的焦點也開始轉往「零件館」(部品館)部份,遂成為「東京車展」的特色之一。但是,除了有輸入車輛到日本的韓國及台灣部份企業之外,其他亞洲地區各國在參展方面卻是相當消極的。
名稱
1954年,最初展覽名稱為「全日本汽車展覽」(全日本自動車ショウ)。自1964年起,展覽更名為「東京汽車展覽」(東京モーターショー)。
主題
近年來,主題從以前的「休閒娛樂」轉為重視「環境保護」和「安全科技」的方面。這些建議的傾向與需求的解決方案,也一年比一年還要強烈[2]。而且,觀念正從「展示的汽車展覽」轉變成「參加的汽車展覽」,參觀者加入體驗車輛試乘會和專題研討會,促使成為積極回應多樣需求的汽車展覽。
會場
早期(第1屆-第4屆),展覽都在室外會場日比谷公園舉行,場地面積4389平方公尺。隔年(第5屆),因為日比谷公園的地下鐵與地下停車場工程,使得展覽轉移到與後樂園棒球場(後楽園球場)緊鄰的後樂園自行車競賽場(後楽園競輪場)舉行。之後(第6屆-第27屆),改換在晴海的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東京国際見本市会場)舉辦。比起之前日比谷公園的場所,會場擴大3倍,展示間隔的面積也擴大2倍。
由第28屆至41屆,展覧地點改在位於千葉縣千葉市的幕張展覽館(幕張メッセ)舉行。所使用的展場面積為40839平方公尺,跟最早期相比較之下,整整擴大約9倍之多。
第42屆至今,展覧地點改到東京國際展覽中心。
入場人數
1991年(第29屆),為泡沫經濟最高漲的時期,入場者超過200萬人數大關。但是,隔年卻逐年度遞減,主要原因是景氣低迷及價值念觀的變化,使得消費階層越趨於保守情勢,逐漸離開展覽。另外,社會結構少子化與高齡化也是影響的因素之一。2003年(第37屆),首創制定分時段票價,採取入場費從下午三點後,高中生與國中生皆半價,小學生以下則全天免費。此舉,令該屆總入場人數為142萬人次,大大超過上屆的入場人數127萬人次,總算使過去12年來一直降低的入場者數上,有些許抑制。
犯罪問題
最近,主辦者進一步發現到輪胎和零件製造廠的展示區域裏,由於產品本身的注目程度較少,所以發展成運用展場模特兒提高肌膚露出程度的方式,只為更引人注目。因此,不再以車輛為主要目標,卻以展場模特兒為目標的參觀者也很多。另外,偷拍展場模特兒而被警察逮捕的情況也不少,形成在汽車展覽的犯罪問題。為此,放任過度曝露的廠商,約束展場模特兒穿著服裝規定的必要性,也變得被爭論起來。
分離與統合
1999年-2005年間,展覽恢復為週年性活動。但是,展覽的車輛類型區分為轎車、機車及商用車兩種類型,每間隔一年,各別舉行。1999年、2001年、2003年及2005年,轎車和機車為合併舉辦展覽;2000年、2002年及2004年,商用車為單獨舉辦展覽。2005年,成為最後一屆的各別舉辦展覽。2006年,不舉辦展覽。2007年起,轎車、商用車、機車和相關零件將合併展覽。往後,本展覽將預定相鄰隔一年召開,為兩年舉辦一次。
東京車展TV
每逢舉辦年度的11月下旬(展覽結束之後不久),交由長野廣播、信越廣播製作,在東京廣播公司所製播的特別節目裏播出「東京車展TV」(Tokyo Motor Show TV)。
世界三大車展
世界眾多的汽車相關媒體將東京車展、法蘭克福車展、底特律車展讚喻為世界三大車展。近年來,也將巴黎車展及日內瓦車展同讚喻為世界五大車展。
主題與會期
展覽主題
展覽主題 | |||
---|---|---|---|
屆次 |
年度 |
中譯標題 |
日文標題 |
第1屆 |
1954 |
汽車的製作 |
自動車のできるまで |
第2屆 |
1955 |
汽車工業是綜合業 |
自動車工業は総合業 |
第3屆 |
1956 |
汽車的歷史 |
自動車の歴史 |
第4屆 |
1957 |
道路.交通.汽車設計 |
道路・交通・自動車デザイン |
第5屆 |
1958 |
交通道德的提高 |
交通道徳の向上 |
第6屆 |
1959 |
未來的汽車 |
明日の自動車 |
第7屆 |
1960 |
新道路交通法快速理解 |
新道交法早分かり |
第8屆 |
1961 |
貿易自由化控制國產車愛用運動展開 |
貿易自由化を控え国産車愛用運動展開 |
第9屆 |
1962 |
愛用國產車和交通問題 |
国産車愛用と交通問題 |
第10屆 |
1963 |
愛用國產車 |
国産車愛用 |
第11屆 |
1964 |
日本的道路、現狀和將來 |
日本の道路、現状と将来 |
第12屆 |
1965 |
汽車技術的優等生 |
自動車技術の優等生 |
第13屆 |
1966 |
你最佳的駕駛 交通安全、廢氣排放 |
"You best Driver" 交通安全、排気ガス |
第14屆 |
1967 |
交通安全科學競技場、交通安全、廢氣排放 |
交通安全科学コーナー、交通安全、排気ガス |
第15屆 |
1968 |
安全與公害 |
安全と公害 |
第16屆 |
1969 |
高速公路的安全行駛方法、公害、CO對策 |
高速道路の安全な走り方、公害、CO対策 |
第17屆 |
1970 |
人和車更美好的明天 |
人と車のよりよい明日 |
第18屆 |
1971 |
—— —— —— —— |
—— —— —— —— —— —— |
第19屆 |
1972 |
—— —— —— —— |
—— —— —— —— —— —— |
第20屆 |
1973 |
—— —— —— —— |
—— —— —— —— —— —— |
第21屆 |
1975 |
車搭載著生活。 |
くらしをくるまにのせて。 |
第22屆 |
1977 |
大家的車。大家的世界。 |
みんなのくるま、みんなの世界。 |
第23屆 |
1979 |
80年代的豐富—結合所有車輛— |
80年代の豊かさへ—せかいを結ぶくるまたち— |
第24屆 |
1981 |
更好的生活、確實的車輛。 |
よりよい暮らし、確かなくるま。 |
第25屆 |
1983 |
車、生氣蓬勃,展開的世界。 |
くるま、いきいき、ひろがる世界。 |
第26屆 |
1985 |
跑的文化。新生代車輛。 |
走る文化。くるま新世代。 |
第27屆 |
1987 |
跑的喜悅。人和車的心動未來。 |
走る喜び。人とくるまのトキメキ未来。 |
第28屆 |
1989 |
自由走。ハートが地球を刺激する。 |
|
第29屆 |
1991 |
發現、新關係。人.車.地球。 |
発見、新関係。人・くるま・地球。 |
第30屆 |
1993 |
車輛、技術革新。自由、自然、舒適。 生態進化在車輛革新 |
くるま、イノベーション。自由に、自然に、快適に。 Ecolution(Ecology+Evolution)In Car Innovation |
第31屆 |
1995 |
感覺夢想。感覺車輛。 |
感じる夢。感じるくるま。 |
第32屆 |
1997 |
..-您和車- |
つ・な・ぐ―あなたとくるま― |
第33屆 |
1999 |
未來起跑。車輛改變。地球改變。 |
未来発走。くるまが変わる。地球が変わる。 |
第34屆 |
2000 |
個性滿載。地球長跑。明天做到。 |
個性満載。地球を走る。明日をつくる。 |
第35屆 |
2001 |
打開這道門!照亮車輛的未來。 車輛。未來「這.扇.門」 |
Open the door!The Automobiles Bright Future. くるま。未来を「ひ・ら・く」 |
第36屆 |
2002 |
進化的預感。商用車的運動場。 |
進化の予感。働くくるまのスタジアム。 |
第37屆 |
2003 |
現在、挑戰的心。挑戰&改變 —希望、然後去堅信— |
いま、挑む心。Challenge & Change —希望、そして確信へ— |
第38屆 |
2004 |
人類的車輛。伙伴的車輛。 商用車和福祉車輛 |
Vehicles for people. Vehicles as partner. 働くくるまと福祉車両 |
第39屆 |
2005 |
駕馭未來,從東京起。 大家來描繪藍圖、全部車輛的新建議。 |
"Driving Tomorrow!"from Tokyo. みんながココロに描いてる、くるまのすべてに新提案。 |
第40屆 |
2007 |
掌握新聞,接觸未來 在世界,對未來,是新聞。 |
Catch the News. Touch the Future. 世界に、未来に、ニュースです。 |
第41屆 |
2009 |
||
第42屆 |
2011 |
||
第43屆 |
2013 |
||
第44屆 |
2015 |
||
第45屆 |
2017 |
- 1954年(第1屆)到1970年(第17屆)的展覽主題,即為「PR展示區域」的主題。因為,當時並沒有明確且一致的展覽主題[3]。
- 1975年(第21屆)起,開始正式提出作為全體一致的展覽主題。
展覽會期
屆次 | 展覽時間 | 會場地點 | 公司數量 | 車輛數量 | 入場人數 | 車輛類型 |
||
---|---|---|---|---|---|---|---|---|
第1屆 | 1954年4月20日-4月29日 | 日比谷公園 | 254社 | 267台 | 54万70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屆 | 1955年5月7日-5月16日 | 日比谷公園 | 232社 | 191台 | 78万48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3屆 | 1956年4月20日-4月29日 | 日比谷公園 | 267社 | 247台 | 59万83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4屆 | 1957年5月9日-5月19日 | 日比谷公園 | 278社 | 268台 | 52万72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5屆 | 1958年10月10日-10月20日 | 後樂園自行車競賽場 | 302社 | 256台 | 51万94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6屆 | 1959年10月24日-11月4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303社 | 317台 | 65万30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7屆 | 1960年10月25日-11月7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94社 | 358台 | 81万24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8屆 | 1961年10月25日-11月7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303社 | 375台 | 95万21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9屆 | 1962年10月25日-11月7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84社 | 410台 | 104万91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0屆 | 1963年10月26日-11月10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87社 | 441台 | 121万69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1屆 | 1964年9月26日-10月9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74社 | 598台 | 116万10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2屆 | 1965年10月29日-11月1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43社 | 642台 | 146万58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3屆 | 1966年10月26日-11月8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45社 | 732台 | 150万23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4屆 | 1967年10月26日-11月8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35社 | 655台 | 140万25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5屆 | 1968年10月26日-11月11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46社 | 723台 | 151万16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6屆 | 1969年10月24日-11月6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56社 | 722台 | 152万35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7屆 | 1970年10月30日-11月12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74社 | 792台 | 145万29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8屆 | 1971年10月29日-11月11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67社 | 755台 | 135万15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19屆 | 1972年10月23日-11月5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18社 | 559台 | 126万14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0屆 | 1973年10月30日-11月12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15社 | 690台 | 122万30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1屆 | 1975年10月31日-11月10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165社 | 626台 | 98万14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2屆 | 1977年10月28日-11月7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03社 | 704台 | 99万21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3屆 | 1979年11月1日-11月12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184社 | 800台 | 100万31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4屆 | 1981年10月30日-11月10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09社 | 849台 | 111万42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5屆 | 1983年10月28日-11月8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24社 | 945台 | 120万4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6屆 | 1985年10月31日-11月1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62社 | 1032台 | 129万15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7屆 | 1987年10月29日-11月9日 | 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 | 280社 | 960台 | 129万72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8屆 | 1989年10月26日-11月6日 | 幕張展覽館 | 349社 | 818台 | 192万42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29屆 | 1991年10月25日-11月8日 | 幕張展覽館 | 352社 | 783台 | 201万85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30屆 | 1993年10月22日-11月5日 | 幕張展覽館 | 352社 | 770台 | 181万6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31屆 | 1995年10月27日-11月8日 | 幕張展覽館 | 361社 | 787台 | 152万33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32屆 | 1997年10月25日-11月5日 | 幕張展覽館 | 337社 | 771台 | 151万54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33屆 | 1999年10月23日-11月3日 | 幕張展覽館 | 294社 | 757台 | 138万6400人 | 轎車、機車 | ||
第34屆 | 2000年11月1日-11月4日 | 幕張展覽館 | 133社 | 251台 | 17万7900人 | 商用車 | ||
第35屆 | 2001年10月27日-11月7日 | 幕張展覽館 | 281社 | 709台 | 127万6900人 | 轎車、機車 | ||
第36屆 | 2002年10月30日-11月3日 | 幕張展覽館 | 110社 | 224台 | 21万1100人 | 商用車 | ||
第37屆 | 2003年10月25日-11月5日 | 幕張展覽館 | 268社 | 612台 | 142万400人 | 轎車、機車 | ||
第38屆 | 2004年11月3日-11月7日 | 幕張展覽館 | 113社 | 206台 | 24万8600人 | 商用車 | ||
第39屆 | 2005年10月22日-11月6日 | 幕張展覽館 | 239社 | 571台 | 151万2100人 | 轎車、機車 | ||
第40屆 | 2007年10月27日-11月11日 | 幕張展覽館 | 241社 | 180台 | 142万58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41屆 | 2009年10月23日 - 11月4日 | 幕張展覽館 | 109社 | 261台 | 61万44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42屆 | 2011年12月2日 - 12月11日 | 東京國際展覽中心 | 174社 | 402台 | 84万26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
第43屆 | 2013年11月23日 - 12月1日 | 東京國際展覽中心 | 178社 | 426台 | 90万28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44屆 | 2015年10月29日 - 11月8日 | 東京國際展覽中心 | 160社 | 417台 | 81万2500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第45屆 | 2017年10月27日 - 11月5日 | 東京國際展覽中心 | 社 | 台 | 万人 | 轎車、商用車、機車 |
- 1954年,第1屆「全日本汽車展覽」(全日本自動車ショウ)相當成功,10天內有超過547,000名參觀者入場與254個參展商,共展出267輛汽車。由於,初次的展覽以商用車為主導車輛。所以,展覽現場僅有17輛轎車。
- 1964年起,展覽名稱從原先的「全日本汽車展覽」更改為「東京汽車展覽」(東京モーターショー)。
- 1973年,國際能源危機爆發,使得主辦單位決定取消1974年舉辦的展覽,並決定本展覽應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
- 1989年,遷移到現今仍在使用的場地「幕張展覽館」舉行。因為,社會大眾對日常用車的需求增加,使本屆展覽由概念車型主導。
- 1999年-2005年間,展覽恢復為週年性活動。但是,展覽的車輛區分為轎車、商用車及機車兩種,每間隔一年,各別舉行。
- 2007年起,改為雙年展。
參展公司
僅列舉主要的參展公司,依創廠國家及英文字母排列:
汽車
日本
|
|
|
|
|
|
|
|
|
美國
|
|
|
英國
|
|
|
|
|
義大利
|
|
瑞典
|
|
韩国
- Hyundai
- 起亞 Kia
- 起亞 Kia
德國
|
|
|
|
|
|
法国
|
|
|
|
機車
日本
|
|
|
|
義大利
|
|
|
英國
- Triumph
德國
- BMW
中華民國
- KYMCO
美國
- Harley-Davidson
零件
輪胎
|
|
|
|
|
|
|
|
音響
|
|
|
|
|
|
|
|
電機
|
|
|
|
|
|
照明
- Philips
電子計算器
|
|
|
其他
|
|
|
|
|
|
|
|
|
|
|
|
|
|
|
|
|
|
衛星導航
|
|
|
教育機構
慶應義塾大學:電動車輛研究室
展出車輛
概念車型
至今,藉由本展覽作為世界首次公開概念車型的地點(部份已成新型車輛)。
|
|
新型車輛
簡單的說,就是將本展覽原先展示過的概念車型再經過部份修改後,所進化而成的新型車輛。或者,藉由本展覽作為世界首度發表新型車輛的地點。
|
|
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
- 日本汽車工業協會
協辦單位
日本汽車零件工業協會(Japan Auto Parts Industries Association;JAPIA)
日本汽車車體工業協會(Japan Auto-Bod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Inc;JABIA)
日本汽車機械器具工業協會(Japa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s Association;JAMTA)
後援單位
|
|
|
|
|
|
|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JETRO)- 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
相關條目
- 汽車展覽
法蘭克福車展(Internationale Automobil-Ausstellung;IAA)
底特律車展(North American International Auto Show;NAIAS)
巴黎車展(Paris Mondial de l'Automobile)- 日內瓦車展
- 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
參考資料
東方能量&世界脈動[永久失效連結]
由東京車展看未來發展趨勢《壹》[永久失效連結]
由東京車展看未來發展趨勢《貳》[永久失效連結]
由東京車展看未來發展趨勢《參》[永久失效連結]
由東京車展看未來發展趨勢《肆》[永久失效連結]
備註
^ 開始暖場!Mitsubishi公佈東京車展概念車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2-14. 《U-Car》
^ 東京車展思考:挑戰逼近中國汽車市場[永久失效連結],《東方財經》
^ 表●モーターショー・テーマ一覧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jama.or.jp》
外部連結
- 東京車展(Tokyo Motor Show;TMS)
- 日本汽車工業協會(Jap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Inc;JAMA)
- 日本汽車零件工業協會(Japan Auto Parts Industries Association;JAPIA)
- 日本汽車車體工業協會(Japan Auto-Bod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Inc;JABIA)
- 日本汽車機械器具工業協會(Japa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s Association;JAMTA)
-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JETRO)
- 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onstructeurs d'Automobiles;OICA)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