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城市(conurbation),又叫「集合都市」,是指多個鄰接的都市隨著都市規模的發展,跨過行政區劃的界限發展為一個都市區的狀態。這一概念由帕德里克·傑德斯在1915年提出。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在歐美大量勞動者流入都市,城市化急速發展,都市的規模也因此擴大。
集合都市可分為兩大類型。首先是有突出的大都市(人口集中地區),其附近的都市均為衛星都市,主要發揮睡城的作用。如倫敦、東京。另一類型則無突出的人口集中地區,大集合都市內有兩個或多個主要都市。如德國魯爾區。
城市与区域规划
|
|
基本概念 |
城市 - 区域 - 区位 - 市区 - 市域 - 市中心 - 中央商务区(CBD) - 建成區 - 郊區 - 新区 - 城市规划区 - 城市边缘地区 - 都市圈 - 城市群 - 城镇体系 - 城市化 - 郊区城市化 - 逆城市化 - 再城市化 - 城市更新
|
|
|
研究方向 |
城市规划 |
土地利用规划 - 土地使用分區 - 区域规划 - 城镇体系规划 - 城市設計 - 智慧城市 - 收缩城市
|
|
环境规划 |
環境設計 - 园林设计 - 景觀設計 - 綠色建築 - 环境影响评价 - 城市承载力 - 生态城市 - 可持续发展 - 低影响开发 - 韌性城市
|
|
交通规划 |
公共交通 -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 - 上盖开发
|
|
|
城市规划理念 |
田园城市理论 - 城市美化运动 -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 - 光辉城市 - 雅典宪章 - 邻里单位 - 线形城市 - 有机疏散理论 - 广亩城市 -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 - 马丘比丘宪章 - 新都市主義 - 新城运动 - 技术郊区 - 紧凑城市 - 精明增长 - 城市新区 - 组团式城市群 - 新型城镇化
|
|
区域理论 |
中心地理论 - 增长极理论 - 点轴理论 - 城镇体系
|
|
各類城市 |
全球城市 - 超大城市 - 门户城市 - 組合城市 - 边缘城市 - 卫星城市 - 新市鎮 - 公司市鎮 - 放射型城市 - 卧城 - 雙城 - 收缩城市
|
|
面临问题 |
城市蔓延 - 卧城 - 贫民窟 - 绅士化 - 城市衰退 - 屏風樓 - 爛尾建築 - 鬼城 - 交通堵塞 - 环境污染 - 內澇 - 熱島效應
|
|
量化指标 |
容积率 - 建筑密度 - 城镇化水平 (各国城市化比率) - 首位度 - 城市人口密度
|
|
交叉学科 |
地理學 - 建筑学 - 土木工程 - 土地开发 - 海洋空间规划 - 市政工程学 - 城市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都市社會學 - 城市经济学 - 人口学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 - 社会科学 - 都市生態學 - 风水学 - 风景园林学 - 環境科學
|
|
其他 |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 - 城市史 - 城市规划史 - 中国城市规划 - 城市規劃師
|
|
地方实践 |
巴黎改造 - 大上海都市计划 - 臺灣市區改正 - 天津城市规划 - 香港新市鎮 - 粵港澳大灣區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