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2主戰坦克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T-72主戰坦克

Finnish Army T-72 Ps264-202 side.jpg

芬兰的T-72主戰坦克

类型
主戰坦克
原产地
 蘇聯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76年至今
使用方
 亞美尼亞
 白俄羅斯
 俄羅斯
 烏克蘭
 蘇聯
(下略,詳見使用國)
参与战争
第一次車臣戰爭
第二次車臣戰爭
南奧塞提亞戰爭
敘利亞內戰
兩伊戰爭
波斯灣戰爭
伊拉克戰爭
烏克蘭親俄羅斯武裝衝突
生产历史
研发者
Kartsev-Venediktov設計局
研发日期
1967年~1973年
生产商
下塔吉爾國營工廠
单位成本
2009年資料:30,962,000~61,924,000盧布
(約100萬~200萬美元)
生产日期
1973年至今
制造数量
大於25,000輛
衍生型
T-90
基本规格
重量
46吨
长度
6.95米(包括炮管9.53米)
宽度
3.59米(包含履带侧裙)
高度
2.23米(不包含车顶的NSVT机枪)
操作人数
3



装甲
复合装甲
主武器
125毫米2A46滑膛炮
副武器
7.62毫米PKT KT同轴机枪
12.7毫米NSVT防空机枪,
发动机
12缸V-46柴油发动机
780匹
功率/重量
18.6匹/噸
变速
机械传动
悬挂
扭力杆
作战范围
460公里(普通)
700公里(附掛油箱)
速度
60km/h(37mph)



T-72坦克三視圖





保加利亞的T-72M2編號看似高於俄國的T-72M1M,實際上性能較為落後:這是屬於T-72的一個特殊現象,隨著銷售到世界各地,各國自行給予編號的改型眾多。


T-72主戰坦克是蘇聯在1967年開始研製的主戰坦克,於1977年11月蘇聯紀念十月革命60周年的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公諸於世。T-72可說是蘇聯追求於歐洲進行大規模縱深作戰的產物,以大量性能適中且低成本的主戰坦克集群進行突擊,在冷戰後期取代T-55成為蘇聯裝甲部隊的主力。除了大量服役於紅軍之外,也大量外銷和授權華沙公約盟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及南亞的印度生產,總產量達2萬輛,T-72同時是多個國家自製坦克的基礎,南斯拉夫的M-84、伊拉克的巴比倫之獅及羅馬尼亞的TR-125,都是仿製自T-72,中國的85-IIM設計也受到T-72所影響。雖然第一輛T-72早於1973年出廠,但由於性能可靠及價格低廉,目前在俄羅斯仍有生產改良版作為自用及出口。




目录






  • 1 研發過程


  • 2 技術特性


    • 2.1 火力


    • 2.2 自動裝彈機


    • 2.3 防護




  • 3 缺點


  • 4 主要型號


  • 5 變種


  • 6 使用國


  • 7 参见


  • 8 參考文獻


  • 9 外部連結





研發過程


蘇聯在開始裝備T-64之後,认识到需要另一種可靠性更高,也更廉價,但性能相近的坦克以大量取代紅軍部隊及華約盟國過時的T-55與T-62。於是位于下塔吉爾(Nizhny Tagil,俄語:Нижний Тагил)的Uralvagonzavod(UVZ,俄語:Уралвагонзавод)自1967年開始研發原型車Object 172,它以T-64的設計為基礎但砲塔改为採用鑄造均質裝甲,並且安裝了一台700匹馬力的V-45型柴油發動機,以取代原有不可靠的5TDF型發動機。


T72是苏联计划外产物,苏联原本装备高性能的T64取代T54/55,并以单一型号减小后勤补给难度。而T64设计过于超前,在当时草草决定装备部队后仍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故障不断,各个T-64生产厂派驻部队的机械技师被士兵们开玩笑地称作“半永久居民”。甚至要求T-64的开发单位乌克兰哈尔科夫机械制造厂的竞争对手,俄罗斯下塔吉尔坦克设计局参与T-64的改良。结果下塔吉尔坦克设计局挪用获得的改良经费,除125mm主炮部分外,以较老式而成熟的技术全新设计出一种坦克,成为后来的T-72。最终获得苏军总装备部的认可,形成与T64的高低搭配,同时装备部队。


原型車的重量較原本的T-64增加了5噸,這對懸挂系統造成額外的負荷。所以設計工程師以167项目(1961年開發的新式懸挂T-62原型車)的懸挂系統取代,同時換裝一台780匹馬力的V-46型柴油發動機,遂成為原型車172M项目。從1971至1973年期間在歐俄、中俄與西伯利亞等地區進行野外測試,於1973年開始撥發部隊,正式命名為T-72「烏拉」(Ural)坦克。



技術特性



火力


T-72的主要武裝是125毫米滑膛炮2A26與2A46系列,這型火炮也裝載在其他蘇聯坦克如T-64的改進型號和T-80上,它能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破片榴彈(HE-Frag)與反坦克飛彈。其中反坦克飛彈是從T-72B開始才具備發射能力,這是因為在這之前的T-72並沒有配備發射飛彈所需的導引套件。


為了使砲彈相容於自動裝彈機,2A46系列滑膛炮採用了獨具一格的分裝式可燃藥筒的彈藥設計:榴彈與破甲彈分為彈丸及可燃藥筒,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則由彈芯(包裹在前置裝藥中)及可燃藥筒構成。彈藥分裝的設計雖然便於裝填,但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由於火炮藥室和裝彈機部件限制了每一截的彈藥長度,而尾翼穩定穿甲彈的彈芯僅能存在于前半截,所以彈芯容許長度相對較短,因此彈芯的重量、長徑比受到嚴重限制(而西方普遍使用的定裝式炮彈由於彈芯可以貫穿整個藥筒,所以彈芯長徑比潛力優勢明顯)。2A46早期所配用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如3BM12,長徑比僅有14:1,亦有資料稱僅10:1)由於彈芯粗短、質量輕,雖然能達到可觀的1,800米/秒的高初速,但是遠距離存速衰減嚴重且侵徹體短小,尚無法在2,000米距離有效地貫穿西方國家的先進坦克如豹2、挑戰者1與M1艾布蘭的正面裝甲。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各個使用國對此缺陷開展了許多改進方案。主要為提高火炮藥室容積、改進裝彈機部件,使得火炮能裝填發射更長的炮彈;改進彈藥生產工藝,在保證堅固的情況下能將彈芯製造得更細長(已經達到22:1甚至更高),侵徹體盡可能地貫穿整個彈芯,使彈芯遠距離存速更高、侵徹力更強;改進裝藥配方,提高彈道性能(比如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專用的4Zh63藥筒,使得炮口動能提高了約5%)。


由於主砲具有雙軸穩定,所以T-72能夠在行進間瞄準射擊。然而早期型號的T-72的火控系統較為簡陋,因此在長距離的命中率表現並不理想。在裝填砲彈的過程,主砲會自動將仰角移動至特定角度,這時由於瞄準儀具有獨立的垂直軸穩定,所以射手能夠在裝填過程中持續地瞄準目標,裝填完畢後主砲仰角會移動至與瞄準儀同步的位置。


T-72除了主要的瞄準儀之外還有一具主動式夜視瞄準儀,它必須使用一個紅外線探照燈作為光源,有效範圍低於800公尺。由於成本以及技術的考量,早期型號並沒有如西方國家一樣普遍配用熱成像儀進行觀瞄,熱成像儀在精準度以及全天候工作的優勢自海灣戰爭後成為T-72性能提升的重點之一。


T-72的輔助武器是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以及一挺由車長操作的12.7毫米防空機槍。



自動裝彈機


T-72和T-64、T-80一樣採用自動裝彈機裝填砲彈,它的彈庫設置在砲塔底下的轉盤內,其中可裝載22發砲彈。彈庫中的分離式砲彈採上下水平方式放置,上面是推進藥,下面是彈頭。裝填時砲彈架會上升至砲尾環高度,先裝填彈頭然後接著下降裝填推進藥。擊發後剩餘的金屬彈底會被退出砲膛由後面的彈出器接住,然後從砲塔後方的開口拋出車外。


裝填程序平均只要6.5-7秒就能完成,但是因為轉盤僅能單向旋轉所以最長时可能需将弹蓝旋转近一圈,要15秒完成裝填。T-72的装弹机和T-64的装弹机设计之间略有差异,前者减少了弹药的投影面积,但其设计如上所述较不利于快速装填。装弹机使得T-72能夠達到每分鐘約6-8發的射速,不過一旦遭遇主砲液壓系統故障或自動裝彈機故障,裝填所需的時間將增加許多。目前裝在T-90和其他新式T-72上的新式自動裝彈機除了能夠裝載較長的砲彈,能夠雙向旋轉,還具有連續裝填模式:在主砲擊發後自動裝彈機會自行裝填同一種砲彈。這些改進使得自動裝彈機的裝填程序更加縮短,在13秒內能連續射擊3發砲彈,平均每發僅花費4.3秒。



防護




貼滿反應裝甲的哈薩克T-72B,這是一種簡易廉價卻更具生存能力的升級方案。




T-72與BMP裝甲車高度相近,都有低被彈面特性。


T-72的主要防禦手段為複合裝甲,在鑄造鋼鐵之間放入異質材料的夾層,結構較為完整,成本也比較低廉;但於強度以及升級潛力則不及西方國家新型坦克所採用的模塊化裝甲(於焊接炮塔上以螺釘栓上可更換的大型裝甲塊)。最初的T-72僅有以均質鑄鋼構成的砲塔,車身正面則是在均質軋壓鋼板中間夾入一層玻璃纖維层压板材料。T-72A的砲塔及车体正面的厚度因此增加到了280毫米厚,1980年代后期将炮塔空腔内的夹层替换成由多层高硬度钢板和橡胶、弹性元件交叠而成的反射板(西方称非爆炸式反应装甲/NERA)复合装甲后,T-72B的砲塔厚度更是大幅增加到了300毫米,这是因为非爆炸式反应装甲需要占据大量的空间才能发挥效果,和西方的乔巴姆装甲类似。另外車身正面也額外增加强度較高的BTK-1Sh(代号Sh为电渣重熔之意)装甲钢。在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後蘇聯測試了繳獲的英制105毫米L7线膛炮的M111/DM23穿甲弹後發現1978~1979年份生产出来的T-72和T-80的車體能被其击穿,於是替这些T-72和T-80都增加了一层3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到了海灣戰爭中,伊军的T-72可以在任何距离内抵御英军105毫米L7線膛炮的翼穩脫殼穿甲彈对车体上部的射击。根据CIA的文件,在黎巴嫩战争时叙利亚的T-72没有任何从正面被成功击穿的例子。[1]


為了對付反裝甲飛彈與火箭這類含有成型裝藥的武器,蘇聯根據與以色列交戰的經驗,在80年代開始研製爆炸反應裝甲,如貼磁磚般裝上大量反應裝甲的樣貌成為蘇聯坦克的一大特徵。初期的反應裝甲如接觸一型(Kontakt-1)採用不對稱的炸藥層,能大幅提升對成型彈頭武器的防護力;但是接觸一型的外層容易被小口徑武器貫穿引爆,而且每塊反應裝甲只能使用一次。1994年冬季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大量俄軍坦克在進攻格羅茲尼時被擊毀,許多坦克因為被轻武器诱发反應裝甲,而失去防禦反坦克武器的作用。較新式的接觸五型(Kontakt-5)採用不同的設計,最外層鋼板因為較厚重所以不會因為內層炸藥引爆而被炸開,也不容易被小口徑武器破壞。其內含有多層鋼板與炸藥,在被翼穩脫殼穿甲彈或反戰車高爆彈擊中時,這些夾層會因底下炸藥的爆炸鼓起,耗散穿甲彈或高速噴流部份能量。


T-72除了配備複合裝甲與反應裝甲以外,還裝備有包覆鋼板的橡膠側裙以保護車側來自反裝甲武器的威脅。自T-72A開始配備了902型「Tucha」煙霧彈發射器,可以發射煙霧彈掩護坦克轉移陣地;新式煙霧彈能夠阻絕紅外線或是雷射,降低敵方以熱成像儀觀測或使用雷射導引飛彈攻擊的能力。另外在2006年俄羅斯公開展示使用Nakidka偽裝套件的T-72BM,它能降低坦克散發的熱訊號與雷達波反射,使坦克在熱成像儀或雷達中更不容易被探測到。



缺點


T-72最為人所知的缺陷是:


  • 砲塔底下容納大部分砲彈的自動裝彈機轉盤。當這裡面的彈藥被引爆後,其連鎖效應往往會造成砲塔被炸離車體。但是T-72的設計與T-64和T-80相比卻是比較安全的,這是因為它的分離式砲彈採水平儲放的方式置於圓形轉盤內,上面除了升降機位置以外都覆蓋著一層裝甲板,因此絕大多數砲彈並沒有暴露在戰鬥室內。同時這些砲彈在車體內的位置接近路輪的高度,所以除了車體側面裝甲外還額外多出负重輪的保護;相反地T-64/80的推進藥採垂直儲放的方式環繞整個炮塔吊艙,不僅暴露在戰鬥室內而且其位置高於負重輪,相对较易被從車體側面或從砲塔各角度貫穿的砲火點燃,而80年代后,裙板成为各国坦克标准装备,车轮带来的防护有限,车身侧面防护转为以裙板为主。

  • 儘管如此,T-72還是有額外的砲彈儲放在砲塔內壁的砲彈架、砲塔吊艙底板上以及戰鬥室與發動機之間的砲彈架內,這些缺乏額外保護的砲彈容易被貫穿後在砲塔內飛散的高溫碎片或金屬射流點燃,造成嚴重的爆炸與火災,再加上早期型號的T-72滅火抑爆系統效能不佳,更加深了殉爆發生的可能性。而將所有彈藥全部存儲于車體內的T-72一旦發生彈藥殉爆,会波及炮塔中的2人。相对而言M1和Leopard 2均采用3人炮塔,炮塔尾配置弹舱,弹舱上方有一大型开口,以装甲盖板覆盖,弹舱和成员舱之间以气动门隔离,一旦彈藥起火或少量高爆弹殉爆,气流将从弹舱顶部冲出,而被阻挡在成员舱外。雖然T-72的車身弹篮防護力要比炮塔尾弹艙高,但如果車身被直接擊穿,所引發的後果足以“忽略”滅火抑爆系統并引發彈藥起火,則這輛坦克即使不發生殉爆也早已喪失戰鬥力。

  • 在海灣戰爭中因為產生了大量T-72被擊毀的戰例,而影響了俄系坦克在市場上的評價。儘管許多伊拉克的T-72是相當早期的出口降級版"猴型"T-72M或T-72M1,但当時俄軍自用的T-72B也较美國M1居于下风:如正面對APFSDS的防護上,T-72M、T-72B和M1A1HA(HA指贫铀重装甲版,主要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正面裝甲厚度各為380mm、530mm和680mm;各自使用APFSDS的穿透力上,3BM-15钢套钨芯穿甲弹只有340mm(出口型3BM-17钢芯弹僅310mm)、俄軍主要彈種3BM-32贫铀芯和3BM-42钢套钨芯弹是500mm的穿透力,美軍的M829A1贫铀芯弹則擁有610到660mm的優势穿透力。

  • T72作为一种低成本坦克也未装熱成像裝置,仍旧使用红外探照灯,美國自1979年的M60A3开始使用熱成像儀,而俄國直到1993年才在T-80UK上首次装备了「龍舌蘭」熱成像儀,而且在向印度出口T-90時,此裝置被印方拒絕,換用的是法國的「凱瑟琳」熱成像儀。T-72配備主動式紅外線夜視瞄準儀,有效範圍僅有800米,而且解析度也不如熱成像儀,且若敵方配備有紅外線偵測器時,這個裝置發射的紅外線的巨大熱源會暴露自己的位置。

  • T-72缺乏精密的火控系統,使得射擊程序不但冗長、缺乏效率,而且命中率也比T-64和T-80要低,缘于T-72本来就定位于比T-64、T-80廉价易于制造,可大批装备華約或中東國家,而只需要有接近的防御力和火力。大部分T-72所配備的瞄準儀TPD-K1和它的改良型1A40雖然都內置有雷射測距儀,但是它們只能進行簡單的彈道修正計算,而且只有1A40能對移動目標計算前置量。這些瞄準儀在測距時必須將雷射測距點置於目標上實施測距,而這個測距點的位置和瞄準刻劃中心不同,然後在測距完畢後瞄準刻劃會根據彈道修正量移動至新位置,接著射手必須將瞄準刻劃中心置於目標上。使用TPD-K1時,如果遭遇移動目標時射手必須自行判斷前置量,在瞄準刻劃上有一長排刻度是用來瞄準移動目標。1A40在原本的瞄準鏡旁邊增加另一個瞄準鏡,它的功能是顯示計算出來的前置量。射手必須持續追瞄目標2秒,接著瞄準儀會顯示出所需的前置量,射手在瞄準刻劃上找出最接近這個數字的刻度後將刻度置於目標上完成前置量提取的動作。另外T-72有個稱為Delta-D的功能,它會根據測距後車身的移動量持續修正目標距離。然而這個功能並不可靠,尤其是在外銷的T-72上常造成錯誤的修正,還有在特定的地形如濕滑的地面或丘陵地形上也會做出錯誤修正。另外T-72缺乏備用的光學瞄準鏡,只能使用射手上方的1倍潛望鏡充數。

  • 火炮的仰角跟俯角較為有限,前者不利於城鎮戰時支援友軍步兵清除高處的敵人(尤其是狙擊手),後者在野戰時利用地形掩護自身並攻擊敵方目標時則較為不便,但是這是車身低矮換取較低被彈率必然的代價。

T-72還有其他“缺陷”:


  • 自動裝彈機採用電力驅動,一旦電力系統失效就只能以機械裝置實施人工裝填,每次裝填得花上1分鐘。

  • 自動裝彈機對坐在填彈器旁的炮手來說也十分危險,因為使用全自動裝置進行填彈,又缺乏安全裝置,所以填彈器會把一切在軌道上的東西直接塞進炮管中。紀錄中就有不少炮手因衣袖被捲入機器,而導致傷殘的情況發生。此外車內狹小的空間更加劇了誤觸儀器的風險。



T-72的设计基础,使其在蘇聯解體和海湾战争後仍持續地被俄羅斯與其他使用國家选用,并被不断改進,包含引進新式火控系統與熱影像儀,改良自動裝彈機等,甚至大幅修改砲塔構型、裝甲配置與自動裝彈機的設計。



主要型號



































































































型號 說明

T-72 Ural 最初的T-72(172M项目),配備具光學測距功能的TPD-2-49瞄準儀與125毫米主砲2A26M-2
T-72 Ural-1 T-72改良型(172M1项目),砲塔增厚並且置入鋼玉(corundum)夾層
T-72A 配備內建雷射測距儀的TPD-K1瞄準儀,增厚的鑄造炮塔內含有130毫米厚的烧结陶瓷顆粒夾層,美國陸軍暱稱為桃莉·巴頓
另外還增加包覆鋼板的橡膠側裙。1980年開始在炮塔正面加裝902型「Tucha」煙霧彈發射器
T-72AV 配備接觸一型爆炸反應裝甲的T-72A
T-72B 炮塔增厚,在正面內含有435毫米厚的多層鋁板、橡膠複合夾層,可從炮塔頂部的凹槽識別其位置
炮塔頂部佈上一層25毫米厚的中子防護層,美國陸軍暱稱為「超級桃莉巴頓」(Super Dolly Parton
瞄準儀改採用具有計算前置量功能的1A40,可發射9K120芦笛「Svir」激光制导反坦克導彈
T-72B1 不具發射導彈能力的T-72B
T-72BV 配備接觸1型爆炸反應裝甲的T-72B
T-72B(M) 配備接觸5型爆炸反應裝甲的T-72B
T-72M 外銷型,也授權給波蘭、朝鮮與捷克斯洛伐克生產。規格近似T-72A,但是採用全鑄造炮塔,配備2A26型125毫米主炮
T-72M1 外銷型,也授權波蘭與捷克斯洛伐克生產,規格近似1979年版本的T-72A
T-72M2 保加利亞的M1升級版配備新型的夜視鏡
T-72S 外銷型,規格近似T-72BV,提升了火控系統的性能
T-72BM/T-72B2 T-72B改良型,配備具有熱影像波道的新式瞄準儀、裝有砲口基準系統的新式125毫米2A46M-5滑膛炮、1000匹馬力的V-92S2柴油發動機與新式Kontakt-5爆炸反應裝甲,附加裝甲布局類似T-90A
T-72B3 使用庫存T-72B改良的延壽升級型,主砲、動力系統及裝甲比照T-72BM升級,無線電和車內滅火、防爆系統亦得到升級。砲塔新增一具PNM Sosna-U全景多光譜傳感器以改進火控能力。其2A46M-5滑膛砲新增Svinets-1(貧鈾穿甲彈)和Svinets-2(鎢合金穿甲彈)等兩款可用的新彈種。俄羅斯陸軍大約將1000餘輛舊型T-72B翻修至此規格
T-72B3M/B4 T-72B3改良型,砲塔觀瞄設備升級為T-90MS與T-90M配備的PK PAN型系統,動力系統升級為1,130匹馬力的V-92S2F柴油發動機,配備新型Relikt爆炸反應裝甲與Rectus被動式反應夾層裝甲,新型的Р-168-25У-2通訊系統,車內儀表升級為數位螢幕。截至2017年11月俄羅斯陸軍已裝備154輛此型號
M-84 南斯拉夫改良型,亦外銷給科威特
PT-91 波蘭的T-72M1改良型,而稱為PT-91M的升級版則出售给了马来西亚
TR-125 羅馬尼亞的T-72M1改良型
T-72M4 CZ 捷克的T-72M1改良型,採用新式發動機、火控系統與爆炸反應裝甲
T-72AG 烏克蘭的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武裝、火控系統、柴油發動機與爆炸反應裝甲
T-72MP 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武器、火控系統、新式車長指揮塔、柴油發動機與爆炸反應裝甲
T-72-120 KMDB公司所提出的提升方案,包含一個內有自動裝彈機的加長型炮塔,能發射北約標準規格的120毫米砲彈



變種




  • BMPT 坦克支援戰車 – 以T-72的底盤為基礎發展的步兵火力支援車輛。


  • TOS-1火箭炮 – 採用底盤改裝的溫壓火箭炮。


  • BREM-1 (Bronirovannaya Remonto-Evakuatsionnaya Mashina) – 移除T-72A的砲塔,改造成裝甲維修車。


  • IMR-2 (Inzhenernaya Mashina Razgrashdeniya) – 在坦克的底盤上增加吊臂的工程車輛。


  • MTU-72 (Tankovyy Mostoukladchik) – T-72改修而來的裝甲架橋車。



使用國




T-72使用國




城市戰套件




T-72人員配置




引擎剖面




  •  阿尔及利亚 - 325


  •  安哥拉 - 50


  •  亞美尼亞 - 102


  •  阿塞拜疆 - 150


  •  白俄羅斯 - 1,225


  •  保加利亚 - 433


  •  克罗地亚 - 5?~(參考M-84)


  •  捷克 - 278


  •  东德 - 東德瓦解後轉售予芬蘭與波蘭


  •  衣索比亞 -


  •  芬兰 - 162(部份來自前東德)


  •  格鲁吉亚 - 150(T-72B1、T-72M及T-72AM)


  •  匈牙利 - 238


  •  印度 - 1,100,印度还提出了名为EX坦克的改进方案


  •  伊朗 - 250


  •  伊拉克 - 1000架以上,裝備薩達姆的伊拉克正規軍(在2006年只有100架裝備新伊拉克軍)


  •  哈萨克斯坦 - 650


  •  吉尔吉斯斯坦 - 210


  •  利比亞 - 260


  •  馬其頓 - 31(參考M-84)


  •  马来西亚


  •  蒙古國 - 85


  •  緬甸


  •  摩洛哥 - 150


  •  波蘭 - 772


  •  俄羅斯 - 9,700 [2]


  •  塞爾維亞 - 60(參考M-84)


  •  斯洛伐克 - 272


  •  叙利亚 - 1,700


  •  塔吉克斯坦 - 40


  •  土库曼斯坦 - 570


  •  烏克蘭 - 1,260 (T-72及T-72MP)


  •  美國(用於展出及試驗)


  •  乌兹别克斯坦


  •  葉門 - 39


  •  南斯拉夫 - 70(參考M-84)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 (從羅馬尼亞交換工業機械獲得,用做科研)[3]



参见




  • T-54

  • T-64

  • T-80

  • T-90

  • T-14



參考文獻





  1. ^ The Soviet T-72 tank performance


  2. ^ russia army


  3. ^ 席亚洲:中俄坦克恩仇录






  1. Fred Koch, Russian Tanks and Armored Vehicles: 1946-To the Present an Illustrated Reference, Schiffer Publishing. 1999, ISBN 0-7643-0914-5

  2. Andrew W. Hull, David R. Markov, Steven J. Zaloga, Soviet/Russian Armor and Artillery Design Practices: 1945 to Present, Darlington Productions. 1999, ISBN 1-892848-01-5

  3. Steven J. Zaloga, T-72 Soviet Main Battle Tank, Concord Publication Company. 1990, ISBN 962-361-004-1




外部連結







  • 苏联坦克的讨论

  • Uralvagonzavod—T-72與T-90的製造廠

  • Vasiliy Fofanov's Modern Russian Armour Page—T-72B(M)

  • T-72全解析

  • Kampfpanzer im Detail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Lambak Kiri

章鱼与海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