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型及第二型錯誤
本条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第一型及第二型错误(英语:Type I error & Type II error)或型一錯誤及型二錯誤為统计学中推論統計學的名詞。
目录
1 簡介
2 實驗者心理
3 參考
4 相關條目
5 外部链接
簡介
在假設检验中,有一種假設稱為“零假设(虛無假設)”。假設检验的目的就是利用統計的方式,推測零假设是否成立。若零假设(虛無假設)事實上成立,但統計檢驗的結果不支持零假设(拒絕零假设),這種錯誤稱為第一型錯誤。若零假设事實上不成立,但統計檢驗的結果支持零假设(接受零假设),這種錯誤稱為第二型錯誤。[1]
以利用驗孕棒驗孕為例,此時未懷孕為零假设。若用驗孕棒為一位未懷孕的女士驗孕,結果是已懷孕,這是第一型錯誤。若用驗孕棒為一位孕婦驗孕,結果是未懷孕,這是第二型錯誤。
根據研究結果的判斷 | |||
---|---|---|---|
拒絕H0{displaystyle H_{0}}(實際上拒絕零假设) | 接受H0{displaystyle H_{0}}(實際上不拒絕零假设) | ||
真實情況 | H0{displaystyle H_{0}}是真實的 (理論上應不拒絕零假设) | 錯誤判斷 (陽性判斷錯誤 偽陽性、type-1 error) | 正確判斷 |
H0{displaystyle H_{0}}是錯誤的 (理論上拒絕零假设) | 正確判斷 | 錯誤判斷 (陰性判斷錯誤 偽陰性、type-2 error) |
實驗者心理
在實際上實驗,研究者追求的是將研究結果成立,如研究者想證明自己的方法(這裡假設定為方法A)確實有效並驗證,大部分來說便是推行成零假设,這時候他會進行的研究假說便是"方法B才比方法A好"的零假设,並要嘗試推翻自己的研究主題,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研究者真的推翻成功了,就接受零假設的話,也等於推翻了自己的實驗,故常常發生實驗者為了追求研究本身的成功,將研究的數據隱藏起來、研究數據的篡改、研究數據的量表修改,防止A方法被B方法所推翻。 追求研究推翻假說的過程,也容易失去研究原本客觀的目的,這類的心理稱之為實驗者心理。[來源請求]
參考
^ cheng, ayo. 型一錯誤 型二錯誤. myweb.nutn.edu.tw.
相關條目
- 信号检测理论
- 信息檢索
- 零假设
- ROC曲线
- 靈敏度和特異度
- 測試結果呈虛假的反應
外部链接
- 直观展示第一型及第二型錯誤的趣图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