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UMC.jpg
校训
严谨、博精、创新、奉献
学校类型
中央部属高校
医学单科性院校
党委书记
李国勤(兼常务副校长)
校長
王辰 院士
教师人數
654人(博士生导师)
845人(硕士生导师)
校址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39°54′38.6″N 116°24′53.6″E / 39.910722°N 116.414889°E / 39.910722; 116.414889坐标:39°54′38.6″N 116°24′53.6″E / 39.910722°N 116.414889°E / 39.910722; 116.414889

总面积
1888.70亩
建筑面积
56.80万平方米
老校名
协和醫學堂
隶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邮政编码
100730
网站
www.pumc.edu.cn





























协和医学院旧址

PUMC 1.jpg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
分类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
清至民国
编号
6-884
登录
2006年




北京协和医学院英语: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缩写为PUMC)位於中国北京,1917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为蓝本建立,是中国第一所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院[1]。1985年后,一度改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目前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结合,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双重领导。該機構亦可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名稱。
2015年,在中国一流研究生院排名中,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医学等学科中排名靠前[2]




目录






  • 1 沿革


  • 2 现状


    • 2.1 与清华大学的关系




  • 3 组织结构


    • 3.1 院系


      • 3.1.1 公共卫生学院


      • 3.1.2 护理学院


      • 3.1.3 临床医学院


      • 3.1.4 基础医学院




    • 3.2 研究所


    • 3.3 附属医院




  • 4 著名校友


  • 5 参考文献


    • 5.1 引用


    • 5.2 来源




  • 6 外部链接


  • 7 参见





沿革


1906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为协和医学院的前身。名为Union,即联合之意,被雅致地译成中文,称作协和。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购协和医学堂。1916年,负责设计协和建筑的柯立芝来华考察豫王府,决定设计建造一座中西合璧的有着宫殿式外观的校园和医院群建筑。


1917年9月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帮助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医预科,附属医院为北京协和医院,首任校长为Franklin C.McLean。1919年10月开办医学本科,学制为八年制。1920年开办护士学校,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沃安娜(Anna D.Wolf)担任护校校长。


1929年被国民政府教育部改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 1942年1月学校停办。


1947年10月学校第一次复校。1949年9月复称北京协和医学院。1950年学校停止招生。1951年改名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在原协和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8年制的中国医科大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办。


1979年8月复校,校名改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改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两部领导签署了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协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进入“211”和“985”工程建设项目。此协议在2007年5月的新协议诞生后终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名称从未正式注册和使用过。


2006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签署的《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singhua University”,接受教育部、卫生部双重领导,原有隶属领导关系、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不变,仍为独立法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学科建设由清华大学纳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计划之中。此协议在2007年5月的新协议诞生后终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以及“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singhua University”的名称从未正式注册和使用过。北京协和医学院官方网站和清华大学官方网站上均未出现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建制。


2007年5月,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共建协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清华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的通知》以及《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的需要,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更名后仍为独立法人单位,原隶属关系、人员编制、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保持不变。更名后的名称及相应印章自2007年5月18日正式启用。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官方网站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名字,学院可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作为第二名称,学校仍为独立法人单位。[3]




现状


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清华大学进行医学预科阶段的学习,前2.5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后5.5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教育部卫生部认可的具有授予临床医学博士的高等院校(学校代码:10023),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拥有清华大学(学校代码:10003),北京协和医学院双重学籍,其学位证书盖“北京协和医学院”公章,毕业证书加盖“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两个公章。从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收的所有专业的研究生拥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籍,其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盖“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公章。[4][5][6]北京協和醫學院自行招生的護理本科專業,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籍,其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盖“北京协和医学院”。


前2.5年(5个学期)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生物、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及人文学科。其中以生物学课程为主,内容包括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及生态学等。之后的1.5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所学习基础医学内容,其中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医学生物化学等。剩下的4年学习临床医学,在校本部临床医学院进行,其中包括学习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及临床见习。


北京协和医学院同时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科院与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学院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学院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2个分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含与北京市共建的天坛医院)、5所学院。2012年1月5日,院校召开京津地区全体干部大会,宣布了卫生部党组关于院校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曹雪涛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曾益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与清华大学的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部分专业合作办学,两校及其院系互不隶属。2001年創立的清华大学医学院,於200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八年制的“医学药学实验班”学生,2013年改为招收“医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新一代医师科学家,而北京协和医学院主要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两者是不同的两个实体。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预科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



组织结构



院系



公共卫生学院


1989年,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创建,培养公共卫生应用性、管理型人才。



护理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建於1920年,是中国最早开设护理本科教育的学校。1952年停办,1985年成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系,1996年成為护理学院。


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120人(含助产方向和老年方向),三年制硕士研究生10~15名,三年制博士研究生1~2名,五年制直博生1~2名。



临床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1978年成立。



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植物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天津)


  • 中国医学科学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研究所(天津,隶属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附属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南京)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天津)


  • 中国医学科学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隶属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著名校友




  • 汤飞凡,微生物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者。


  • 金显宅,肿瘤外科医学家,中国肿瘤学之父。


  • 马文昭,组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林巧稚,妇产科学家。


  • 黄家驷,外科学家。


  • 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料院士。


  • 张孝骞,内科学家。


  • 冯唐,中国当代作家。



参考文献



引用





  1. ^ 礼露. 史海钩沉:伍连德博士与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新闻网. 2007年10月14日 (中文). 


  2. ^ 武书连


  3. ^ 院校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3). 


  4. ^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介绍


  5. ^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硕士招生信息及文件


  6. ^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招生信息及文件


  7. ^ 八年制学生培养计划纲要. 清華大學醫學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书籍


  • 讴歌. 《协和医事》.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10-01. ISBN 9787108028372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参见





  •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北京协和医院



  •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Lambak Kiri

章鱼与海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