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AGEIA Technologies, Inc. |

|
成立 |
2002年 |
代表人物 |
Manju Hegde, CEO |
總部 |
芒廷维尤, 加利福尼亞州, USA
|
产业 |
半導體
|
產品 |
物理處理器 物理引擎
|
网站 |
www.ageia.com
|
AGEIA Technologies曾是一家美國的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於2002年由五名技術成員成立。在2005年3月9日,它在『遊戲開發者論壇』中發表了世界上第一顆採用硬體加速的物理處理器-PhysX,令這間寂寂無名的公司一夜成名。公司名字 "AGEIA" 是取自五名創辦人來自的不同地區,分別為美國(America)、德國(Germany)、埃及(Egypt)、印度(India)和美洲(America)。2008年2月4日,NVIDIA宣佈收購AGEIA[1]。使其G80及之後的產品支援PhysX加速。
物理處理器是專用來執行物理運算,而速度則比傳統处理器快上多倍。而PhysX物理處理器則采用NovodeX作為其中间件,用於遊戲軟體中。現時已有多款電腦遊戲及平台,使用和支援PhysX技术,包括Sony PlayStation 3、Microsoft XBOX 360、Nintendo Wii和個人電腦。遊戲引擎方面,魔域幻境引擎3已使用PhysX技术作為其物理引擎。由於PhysX物理引擎开发包(前稱NovodeX SDK)是免費的(源代碼要5萬美元一份),所以吸引了不少的用戶使用[2]。而公司會透過售賣物理加速卡來賺錢。
参考連結
^ NVIDIA to Acquire AGEIA Technologies
^ Ageia更新PhysX授權模式:免費+收費
外部連結
NVIDIA
|
|
繪圖處理器
|
|
固定功能管線 |
早期產品 |
|
|
RIVA系列 |
|
|
GeForce系列 |
- GeForce 256
- 2系列
- 3系列
- 4系列
- FX/PCX/5系列
- 6系列
- 7系列
|
|
|
統一著色器架構 |
GeForce系列 |
- 8系列
- 9系列
- 100系列
- 200系列
- 300系列
- 400系列
- 500系列
- 600系列
- 700系列
- 800系列
- 900系列
- 10系列
- 20系列
|
|
|
微架構 |
- 特斯拉
- 費米
- 克卜勒
- 麥斯維爾
- 帕斯卡
- 伏打
- 图灵
|
|
|
|
其他產品
|
|
中央處理器 |
|
|
主機板晶片組 |
nForce系列
- 初代
- 2
- 3
4/400(包括MCP51 / 61)
- 500
- 600(包括MCP68/73)
- 700(包括MCP78/79/7A)
- 800
- 900
- Professional 2000
- Professional 3000
|
|
工作站 高性能計算
|
Quadro系列
- 2
- DCC
- 4
- FX
- CX
- VX
- NVS
- Plex
- Quadro G-Sync
- SDI
- Tesla系列
|
|
遊戲機 |
NV2A (Xbox)
RSX (PlayStation 3)
Tegra NX-SoC (Nintendo Switch)
- Shield Portable
- Shield Tablet
- Shield Android TV
GeForce Now(前稱GeForce GRID)
|
|
多媒體整合平臺 系統晶片
|
|
|
橋接晶片 |
|
|
|
|
技術與軟體
|
|
多媒體加速
|
PureVideo(視訊解碼)
NVENC(視訊編碼)
|
|
圖形處理技術相關 |
- Surround
- 3D Vision / 3D Surround
- ActiveArmor
- G-Sync
- SLI
- HybridPower
- TurboCache
- Optimus
|
|
晶片組相關技術 |
- FirstPacket
- DualNet
- MediaShield
- LinkBoost
- PowerMizer
- SmartDimmer
- SoundStorm
|
|
其它硬體技術及標準 |
|
|
驅動程式和軟體
|
- ForceWare(GPU驅動程式)
- Verde(行動裝置GPU驅動程式)
GameWorks
- VDPAU
- nView
- nTune
- Gelato
- Cg
- CUDA
|
|
|
|
其它相關
|
|
併購企業 |
- 3dfx Interactive
- Ageia
- Exluna
- Hybrid Graphics
- Icera
- iReady
- MediaQ
- Mental Images
- Pace Soft Silicon
- PortalPlayer
- RayScale
- Stexar
- ULi
|
|
關鍵人物 |
- Jen-Hsun Huang(黃仁勳)
- Chris Malachowsky(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
- Curtis Priem(克蒂斯·普里姆)
- David Kirk(大衛·柯克)
- David Rosenthal(大衛·羅森塔爾)
- Marvin Burkett(馬文·伯克特)
- Bill Dally(比爾·戴利)
- Ranga Jayaraman(蘭格·賈亞拉曼)
- Joseph Greco(約瑟夫·葛雷柯)
- Jeff Fisher(傑夫·費舍爾)
- Jonah Alben(約拿·阿爾本)
- Brian Kelleher(布萊恩·凱勒赫爾)
- Philip Carmack(菲利普·卡馬克)
- Dwight Diercks(德懷特·狄耶克斯)
- Frank Fox(弗蘭克·富克斯)
- Gary Tarolli(蓋瑞·塔羅利)
|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