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聯合聲明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中英聯合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现场.jpg
趙紫陽和戴卓爾夫人交換签字文本後握手

條約類型
协议文件
草案日
1984年9月26日
簽署日
1984年12月19日
地點
 中国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大廳
生效日
1985年5月27日
條件
經簽字國批准,並互換批准書
簽署者
中国 國務院總理 趙紫陽

英国 首相 瑪嘉烈·戴卓爾
締約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語言
中文、英文

收錄於維基文庫的條約原文:
中英聯合聲明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 1. 关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协议文件的报告

  •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国务院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议案的决议

  • 3. 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议案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六届第25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英语:Joint Decla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簡稱《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就香港問題共同發表的一份聲明,於1984年12月19日由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撒切尔夫人作為兩國政府首腦在中國北京簽訂,當時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英國外交大臣賀維等也有在場見證。兩國政府在1985年5月27日互相交換批准書,并向聯合國秘書處登記,《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也象徵歷時12年之香港過渡時期的開始。 [1]


這份聲明指出: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2]


聲明也列出了中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中國政府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香港本身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這些基本政策,後來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加以規定。




目录






  • 1 背景


  • 2 签署


  • 3 評論


  • 4 實施情況


    • 4.1 過渡期


    • 4.2 主权移交




  • 5 《聯合聲明》的現今地位


    • 5.1 签署30周年


      • 5.1.1 中國總理访问英國


      • 5.1.2 英国议会研訊




    • 5.2 主權移交20周年




  • 6 未來


    • 6.1 2047前途問題




  • 7 參見


  • 8 参考文献


  • 9 外部連結





背景





1842年中英雙方簽定《南京條約》























































1842年清政府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後,与英国簽署了《南京條約》,将香港島永久割讓予英國。1860年清政府再次於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与英国簽署《北京條約》,将九龍半島永久割讓予英國。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於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将香港新界及其二百多個島嶼,租借给英國,租期為99年,至1997年。自1898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之前的大部分时间,新界、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均受到英國統治。[1]


1941年,在偷襲珍珠港當天,即香港當地時間12月8日晨,日军由酒井隆指揮從深圳進攻香港。香港守军不敌,港督楊慕琦於12月25日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日軍投降。1942年,中華民國就廢除不平等條約,另訂平等新約問題與英國展開磋商。中国最高領導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試圖將香港問題列入雙方議程,提出九龍租借地應與其他租界一併歸還中國,遭英國首相邱吉爾堅決回絕。英方更要求中方書面同意九龍租借地不在不平等條約之內,否則拒絕簽訂新約。中國迫於無奈,惟有不再堅持九龍租借地交還問題,終於1943年簽訂《中英平等新約英语Sino-British New Equal Treaty[3]。中國同時正式照會英國,保留日後提出香港問題之權利[4]


香港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佔領時期,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香港重光。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英國承認位于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蘇聯以後第一個承認新政權的欧美國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寶安縣的紅衛兵曾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中共民兵從中國内地邊境開火,爆發沙頭角槍戰。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堅持目前不打算收回香港,這事件方逐漸平息[5]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改革開放,英國与中國為處理香港問題开始了谈判,历时两年,共22轮。谈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秘密磋商阶段,从1982年9月英国首相戴卓爾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几轮会谈,主要是关于香港主权归属和驻军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正式会谈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双方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会谈,主要是关于未来香港实行的制度、香港过渡时期的安排问题等。[6]在谈判桌上,中英双方起先态度强硬,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认为「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英方针对香港的发展问题曾建議「以主權換治權」方案,邓小平則提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构想。最终,中英双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达成一致共识。[6]



签署


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7]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署,现场聚集了百余名记者。中方代表为总理赵紫阳、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国家主席李先念,英方代表首相戴卓爾夫人、外交大臣賀維和100余位位香港各界人士等来宾相继步入会场。[8]17时30分许,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分列大厅正方的长桌左右,邓小平、李先念等人则站在长桌后方。随后,赵紫阳和撒切尔夫人用在声明上签字盖章,然后二人起身微笑握手,交换文件,并再次握手[8]。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意味著英国將终结對香港的統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9]


签字结束后,赵紫阳和撒切尔夫人代表双方发表了讲话,高度评价中英两国通过和平谈判顺利地解决了香港问题。讲话结束后,全场气氛活跃。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笑容满面地走到撒切尔夫人面前,举起香槟酒表示祝贺。与会的其他来宾也纷纷相互表示庆贺。[10]1997年7月1日,中国按照《中英联合声明》确定的日期,正式接管香港。 [2]



評論


《聯合聲明》的簽署在英國引起了很大的爭議。[11]曾經擔任工黨影子外交大臣的議員考夫曼(Sir Gerald Kaufman)出席眾議院2014年12月就《聯合聲明》调查受阻的緊急辯論中表示,他有份出席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儀式,他認為那是「英國恥辱的一天」,因為英國「根本不存在把香港移交給中國的任何義務……我堅信外交部的官員按照慣常的做法,總是討好同我們有重要貿易關係的外國政府,這樣就把民主擺到了次要位置」。[12]


對於屬右翼保守黨的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竟會同意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所提出的安排,不少人都意想不到。[11]然而,很多評論指出,英國在談判桌上的立場處於弱勢。香港並非一個軍事上可防護的地方,再加上大部分的食物供應來自中國大陸的廣東省,在經濟上、乃至於雙方協定上,只移交新界給中國、保留香港島與九龍半島是不可行的。[11]


亦有評論認為戴卓爾夫人對中共的退讓,主要怕太強硬會令中共倒向當時有意和中共修好的蘇聯,影響美英等國在冷戰中的形勢[來源請求]。1982年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發表了塔什干講話,向中共示好[13]。而在勃列日涅夫、安德列波夫、契爾年科連續三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葬禮上中共都派了總理級代表團,顯示中蘇關係有破冰的跡象。而1983年大韓航空客機被蘇聯戰機擊落後,蘇聯在西方一面倒指責下急於找出路,因此更有可能向中共示好。[來源請求]雖然中蘇之間仍有很多矛盾,但對美英等國來講,中蘇解凍會令冷戰格局朝向對西方不利的方向發展,尤其在80年代初,社會主義陣營相對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後壯大了,多了貝寧人民共和國、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民主柬埔寨、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尼加拉瓜共和國、格林納達、索馬里民主共和國、剛果人民共和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國、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等國家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此時如果一昧對中共強硬會令社會主義陣營更加團結,影響美國聯中抗蘇的戰略。[來源請求]


在1980年代初期,香港市民在不能預見前景的情況下,對房地產市場有可能崩潰的恐懼導致整個香港經濟因而受到拖累。[14]在新界的土地租借爭拗也是一個問題。事實上,在1970年代晚期,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之時,最後商討的議題就是和土地與財產有關。[15]


有人認為,由於《中英聯合聲明》及主權移交均未經香港住民自決公投,故導致一國兩制失敗及香港缺乏民主改革。[16]



實施情況



過渡期



簽訂《中英聯合聲明》之後,中英聯合聯絡小組按照《聲明》內的附件二成立。[17]在《中英聯合聲明》中,中國承諾香港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可是,中英雙方就「現行」定義各持己見。中國認為「現行」指聲明簽署(1984年)時的狀態,即接收香港時(1997年)香港應該維持1984年的狀態保持不變。英國則認為香港由1984年起凍結直至主權移交,13年時間完全不發展並不可行。[17]因此聲明簽署後,不少觸及中國神經或影響香港將來的政制改革及基建發展中國都認為是違反聲明的。因此聲明簽署後,中國政府干預香港發展的情況屢見不鮮,例如興建新機場[18]



主权移交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1997年7月1日當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正式結束了长达156年的英治時期,並按照《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大部分香港永久性居民獲得中國國籍[20][21],可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



《聯合聲明》的現今地位



签署30周年




中國總理访问英國


2014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6月16日啟程到訪英國,藉着與英方簽署多份總值逾2,300億港元的經濟協議之際,要求英方再簽署一份中英聯合聲明成果文件,多位专家认为双方将以《中英联合声明》签订30周年这一契机出台文件,商讨如何更有利于「一国两制」在香港落实的问题。[22]前《基本法》草委、資深大律師李柱銘认为中國欲借此利誘英國簽署同意現時香港的一國兩制方針運作良好,從而令國際社會不為香港發聲[23]。最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於2014年6月17日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认为,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维护和促进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与稳定符合双方利益。[24]



英国议会研訊


2014年7月,英国议会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開展題為「聯合王國與香港的關係:《聯合聲明》的30年後」的研訊,其中一項分析重點為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對《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實施情況的監督,並計劃於12月訪問香港就聯合王國與香港的關係與各界人士交流。[25]7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吳麗敏分別向委員會覆函表明反對本次研訊,並要求委員會取消訪問香港。[26][27]


1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宋哲來函表明中方視委員會訪港為對「佔領中環」及其他非法活動的支持。委員會覆函表示訪港計劃不變。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大使館公使倪堅親臨下院告知委員會主席奥塔威,中方將拒絕委員會入境香港。[28]12月2日,下院召開緊急辯論,幾乎所有發言議員均對中國連串封殺行動表達不同程度的憤怒。[12]奥塔威批評,中方在早前會面向他暗示的立場是《聯合聲明》現已無效。這立場顯然不負責任和不正確,因為中國政府承諾協議上訂明的政策維持50年不變。[28]


12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並回應說:「香港已于1997年回归中国,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就中方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过渡期有关安排,对中英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清晰划分。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不存在所谓“道义责任”。英方有些人企图用所谓“道义责任”混淆视听,干涉中国内政,是不可接受的,也不可能得逞。」[29]


1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在答覆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會議員提問時,除引述华春莹的上述回應外[30],亦補充說:「《聯合聲明》的宗旨和目的已經實現,由此可見,它需要履行的歷史任務可說是已經完成。」[31]



主權移交20周年



2017年6月29日,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在YouTube發表講話,強調英國在《聯合聲明》對香港的莊嚴承諾,堅定尤如20年前。他堅信香港未來的成功取決於該條約所保障的權利與自由。[32]


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被《環球時報》問及有關講話。陆慷說:「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中英联合声明》就中方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过渡期有关安排作了清晰划分。现在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怀抱20年,《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对中国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管理也不具备任何约束力。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没有任何权利。」[33]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發言人回應路透社查詢時駁斥:「今天《中英聯合聲明》與三十多年前簽訂時一樣維持有效。這是一份有法律拘束力的條約,已向聯合國登記並繼續生效。作為締約方,聯合王國政府有責任密切監督它的施行。」[34]


对此,各界评论不一。一种观点认为,香港主权已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十年,《中英联合声明》中的内容已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加以規定,《中英联合声明》已不再具备效力。另一种观点认为,从国际法意义上,《中英联合声明》是一份长期有效的国际条约,在联合国登记,载于《联合国条约集》第1399卷,也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而对于这份国际条约,中英两方都负有义务,英国有权监督其实施情况。



未來



2047前途問題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一國兩制和「五十年不變」將於2047年6月30日限期完畢所衍生的憲制問題和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一樣,於社會造成輿論。有政界人物曾表示2047年後一國兩制將會維持,不需要改變。



參見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英聯合聲明




  • 一國兩制

  • 香港基本法



参考文献





  1. ^ 1.01.1 中英香港联合声明. 中国网. 2014-01-28. 


  2. ^ 2.02.1 1997年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片段. 


  3. ^ 蔣介石對中英新約的態度(1942-1943) (PDF). 


  4. ^ 中華民國政府對「九七」香港情勢的立場與政策說帖. 


  5. ^ 鬥委會共黨民兵字眼消失 警:精簡內容 警隊網刪改六七暴動史. 香港: 《明報》新聞A2版. 2015-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6). 


  6. ^ 6.06.1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 中国网. 2013-07-25. 


  7. ^ 1984年9月26日 中英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人民网. 2014-01-29. 


  8. ^ 8.08.1 亲历《中英联合声明》签订全过程. 中国网. 2014-01-28. 


  9. ^ 邓小平与中英联合声明. 中国网. 


  10. ^ 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现场. 优酷. 2014-01-30. 


  11. ^ 11.011.111.2 钱乘旦; 洪霞. 从于心不甘到面对现实──过渡时期英国舆论对香港问题看法的回顾.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2. ^ 12.012.1 英國議員引述中方官員 中英聯合聲明已失效. 信報. 2014-12-03. 


  13. ^ 从"塔什干讲话"到"海参崴讲话":中苏关系正常化历程 (4).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11-01. 


  14. ^ 英国还给中国的是什么香港. 观察者网. 2013-01-28. 


  15. ^ 《中英聯合聲明》及其實施情況.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网页. 2014-01-28. 


  16. ^ Written Evidence (HNG0614) (PDF). UK Parliament. 13 Jan 2015. 


  17. ^ 17.017.1 Carroll, John Mark. 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 185 [2007]. ISBN 9780742534216 (英语). 


  18. ^ 鍾士元. 《香港回歸歷程:鍾士元回憶錄》.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1年: 138–141. ISBN 9629960192. 


  19.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1984年12月19日 [2013-10-01] (中文(简体)‎). 


  20.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年5月15日


  21. ^ 申 請 香 港 特 區 居 留 權 資 格 一 覽 表 - 入 境 事 務 處. www.gov.hk. 


  22. ^ 中英有意就联合声明签成果文件,文汇 2014-06-13(2014-06-17查阅)(繁体中文)


  23. ^ 趁《中英聯合聲明》30周年 中方擬利誘英國簽成果文件,蘋果日報 (香港)2014-06-17


  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联合声明 - GOV.UK. www.gov.uk. 


  25. ^ The UK's relations with Hong Kong: 30 years after Joint Declaration. UK Parliament. 22 July 2014. 


  26. ^ Letter to the Chairman from Liu Xiaoming, Ambassado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ated 14 July 2014 (PDF). 


  27. ^ Letter to the Chairman from Erica Ng, Director-General, 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London, dated 14 July 2014 (PDF). 


  28. ^ 28.028.1 Westminster, Department of the Official Report (Hansard), House of Commons,. House of Commons Hansard Debates for 02 Dec 2014 (pt 0001). www.publications.parliament.uk. 


  29. ^ 2014年1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國外交部, 2014-12-03


  30. ^ 立法會五題: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31. ^ 會議過程正式紀錄, p.2628 (PDF). 


  32. ^ Foreign Secretary marks 20 years since Hong Kong handover - GOV.UK. www.gov.uk. 


  33. ^ 2017年6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國外交部, 2017-06-30


  34. ^ UK says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on Hong Kong remains in force, 路透社, 2017-06-30




外部連結





  • 《聯合聲明》原文(繁体中文) | 《The Joint Declaration》原文(英文)


  • Introduction to the Joint Declaration(英文)

  • 鄧小平與戴卓爾夫人就香港問題的談判紀錄片

  • 英密件揭《聯合聲明》內情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Daniel Guggenhe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