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The Honourable
Leung Chun-ying
梁振英


Leung Chun-ying 2017 3.jpg



Char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logo.svg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现任


就任日期
2017年3月13日
主席
俞正聲 → 汪洋

Char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logo.svg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现任


就任日期
2017年3月13日
主席
俞正聲 → 汪洋

任期
2003年3月16日-2012年6月21日
主席
賈慶林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4任行政長官

任期
2012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
前任
曾蔭權
继任
林鄭月娥
多数票
404票(33.9%,選舉委員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任行政會議召集人

任期
1999年7月1日-2011年10月3日
行政长官
董建華 → 曾蔭權
前任
鍾士元
继任
夏佳理
个人资料
出生
(1954-08-12) 1954年8月12日64歲)
 英屬香港薄扶林瑪麗醫院
国籍
香港 中国(香港)
政党
香港勵進會(1985年-1989年)
 新香港聯盟(1989年-1999年)
配偶
梁唐青儀(1981年結婚)
儿女
長子:梁傳昕、
次女:梁齊昕、
幼女:梁頌昕
父母
父:梁中恩
母:江秀枝[1]
母校
荷李活道警察小學
英皇書院
香港工業學院
英國布里斯托理工學院
宗教信仰
無神論
签名

昵称
CY、689[2]、狼振英、狼英、狼鷹、狼特首、港獨之父[3][4][來源可靠?]

梁振英,大紫荊勳賢,GBS,JP英语:Leung Chun-ying,1954年8月12日),生於香港,祖籍山东省威海市,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务委员,香港特別行政區第4任行政長官[5],也是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及戴德梁行亞太區前主席[6][7]。梁振英於香港回歸前,曾經擔任由中方委任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參與《香港基本法》的起草事務。[8]


2011年11月,梁振英宣佈參選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9],2012年3月25日在選舉委員會以689票多數票當選為香港第4屆行政長官,獲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任命狀後於2012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10]


梁振英任內推出多項措施應對經濟和民生問題,包括針對水貨客和奶粉荒而實施俗稱「限奶令」的攜帶嬰幼兒食用的配方粉離境新規定、實施「零雙非」政策使所有公立醫院均不會接收非本地孕婦在香港分娩、為免個人遊旅客過多,影響市民日常生活而停止向深圳居民簽發赴香港「一簽多行」簽註,改為「一周一行」、推出「港人港地」政策以優先照顧本地永久性居民置業安居的需要、多處覓地廣建房屋等等;但在勞工和社會福利議題上,並無落實爭取多時的標準工時和全民退休保障。而在政治方面,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產生方法未能通過,特首選舉仍未達至普選,使香港民主化發展停步不前。另外,其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奉行強硬政治鬥爭的路線為人詬病,與泛民主派關係緊張、警民關係惡化、港獨思潮冒起。任內又發生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佔領中環運動和旺角暴亂等社會事件,並以鐵腕鎮壓港獨運動。而他收取澳洲公司UGL約5,000萬港元引發爭議。


2016年12月9日,梁振英宣佈因家庭原因,放棄爭取連任,行政長官任期至2017年6月30日完結[11],他成為回歸以來首個不尋求及未有連任的特首。2017年3月1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特首梁振英以2066票贊成、13票反對、16票棄權,獲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同時兼任國家領導人和行政長官,成為首例。




目录






  • 1 早年生涯


  • 2 公職生涯


    • 2.1 中英聯合聲明


    • 2.2 加入基本法諮詢委員會


    • 2.3 出任行政會議成員




  • 3 參選行政長官


    • 3.1 宣布參選




  • 4 行政長官生涯


    • 4.1 拒接雙非孕婦


    • 4.2 五司十四局


    • 4.3 開拓邊境禁區


    • 4.4 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


    • 4.5 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


    • 4.6 經濟政策


      • 4.6.1 成立金融發展局


      • 4.6.2 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




    • 4.7 家是香港運動


    • 4.8 房屋政策


    • 4.9 訂立貧窮線


    • 4.10 政制改革


      • 4.10.1 雨傘革命


      • 4.10.2 政改方案被大比數否決




    • 4.11 旺角騷亂


    • 4.12 宣布放棄連任




  • 5 批評與爭議


  • 6 家庭生活


  • 7 著作


  • 8 榮譽


    • 8.1 勳銜


    • 8.2 榮譽博士




  • 9 参考文献


  • 10 外部連結


  • 11 參見





早年生涯


梁振英父親是梁忠恩(原名梁澤元),是香港警隊成立初期從山東威海衞招募的警員,俗稱「山東差」,曾經駐守於港督府及山頂。梁振英有一姊一妹,是家中獨子,家中排行第二。梁振英在1954年8月12日盂蘭節[12]於薄扶林瑪麗醫院出生,故常以「自己是甲午戰爭爆發後下一個甲午年出世」來介紹自己。出生時,父親已43歲,身為警察的梁父家教甚嚴。梁振英稱:「父親的管教比較嚴,身教多於言教,就算言教都是指令你這、這、這、這樣做。」代溝加上管教嚴厲,造成梁振英較獨來獨往個性。小時候,一家人先居住於七號差館警察宿舍,後來和前任行政長官曾蔭權一樣,居住在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梁父曾被安排調守港督府,梁振英常到港督府給父親送飯。梁父在1966年退休。


梁振英1960年至1966年就讀荷李活道警察小學,直接升讀英皇書院[13],獲得警察部五年獎學金。梁三歲時於一家由羅馬天主教教會開辦的私塾就讀,接觸羅馬天主教,並且有到教堂,直至讀中學時,也有參加羅馬天主教活動。中五會考成績只有1B1C,未能考進大學。後來短暫就讀於香港工業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測量系高級文憑課程[14]。1974年畢業後遠赴英國布里斯托理工學院修讀學士,在英國第一年生活費是靠姐姐賣嫁妝的錢,還要到外賣店打工幫補。留學期間,與來自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僑學生組成中華同學會,並擔任該會副主席,為當地華僑在教堂的社區中心舉辦中文識字班。1977年,梁振英在學院畢業試以首名畢業,遂從英國返回香港。1970年代末,他常到內地講課。


後來香港經濟起飛,他加入英資測量師行仲量行,30歲左右獲擢升為這英資大行二百年歷史以來最年輕的合伙人。適逢內地改革開放,梁在英皇書院同學會認識了陳子鈞大律師,陳介紹他加入四化會,26歲的梁便加入1980年成立的「促進現代化專業人士協會」,即「四化會」,1970至80年代,梁振英在林行止介紹下,以「江晨秧」的筆名在《信報月刊》撰文多篇。[15]


梁振英在1981年結婚,妻子為律師唐青儀,育有一子兩女,分別是長子梁傳昕、次女梁齊昕和三女梁頌昕。[16]一家五口名字的羅馬拼音的縮寫都是CY,三名子女都移民英國。長子梁傳昕和三女梁頌昕同在劍橋大學畢業,分別修讀生物化學和經濟。梁傳昕繼續在劍橋大學修讀博士,研究幹細胞。次女梁齊昕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法律學士學位。


由1980年代初开始,当时还只有20多岁的梁振英,就已经在政坛崭露头角。20多岁的梁振英便参与到有关香港回归以及基本法的事项,1988年,34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17],并就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的秘书长,42岁的时候,梁振英就已经是香港特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和董建华一起成为香港首任特首的热门人选。



公職生涯



中英聯合聲明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當日,梁振英提出建議解決主權移交後的界限街以北土地續約問題,當時中國政府不認識新界地契年期於1997年6月30日屆滿的問題,因為內地還沒有私人房地產,中國政府找上他寫意見書,後來成為《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三的主要內容,此後幾年,梁需要不斷到內地講課。[18]



加入基本法諮詢委員會


基本法諮詢委員會成立之前,新華社找來不少親中組織統戰詳談,四化會也在其中,當時想找一個中英文流利,熟悉英國的人做秘書長,結果新華社就相中在英資大行工作的梁振英。全國政協副主席安子介覺得梁在中英聯合聲明的建議好,後來就透過廖瑤珠找梁,邀他加入基本法諮詢委員會。梁因此成為一百八十名委員的其中一人,後來更獲選為十九名執委之一,1988年僅以三十四歲之齡,便頂替時任新華社副社長毛鈞年任秘書長。梁振英深受中方器重,已故的司徒華在他的回憶錄《大江東去》提到他是地下共產黨員,曾入黨的學友社前主席梁慕嫻也相信梁振英已入黨,李柱銘亦公然指他是共產黨人。面對地下共黨成員的質問,梁振英一向否認。


梁振英在內地講學,漸獲賞識,他的賣地知識對正大力發展地產的深圳、上海尤其有用,兩地相繼請他幫忙,策劃賣地,梁此時協助過後來的鐵面總理朱鎔基。1988年,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的朱鎔基,找梁協助上海進行第一次賣地。上海特地派了一組人南下深圳,聽取他的意見。1988年,中國修改憲法,容許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有償轉讓,上海率先賣地。梁振英建議公開招標,而且標書要中英兼備,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請他和上海市官員共同起草,此時期又義務幫深圳招標賣地。[19][20]


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梁振英於6月5日在報章刊登署名聲明:「強烈譴責中共當權者血腥屠殺中國人民」,又向「開天窗」表示不滿的《文匯報》致崇高敬意。他接受電台訪問時沉痛說:「六四事件是中國政府的一個重大錯誤,嚴重性很大,我感到悲哀同無助。」六四後,時任上海書記的朱鎔基邀請梁振英所屬的仲量行到上海開獨資公司,深圳政府亦向他招手,但仲量行其他英、澳籍合夥人無興趣,計劃告吹。眼見深、滬大好機會,梁於1993年離開仲量行,自立門戶,開設梁振英測量師行,從東家聘請一大批舊同事過檔。他的測量師行於1999年跟新加坡及英國兩公司合組戴德梁行,他於2007年當上新公司亞太區主席。


1990年,梁振英曾與現任立法會議員、中資企業老闆、民建聯副主席蔣麗芸主持香港電台製作的財經資訊電視節目《亞洲經驗》,節目於1月17日正式啟播,以討論亞洲不同地區如新加坡、台灣等地之經濟發展經驗為內容。1993年,梁振英离开由他出任合伙人的仲量行,创立梁振英测量师行。1996年時,安子介曾公開推許梁當第一屆特首。



出任行政會議成員


梁振英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后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1999年,接替鍾士元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同年亦出任長遠房屋策略諮詢委員會委員[21]。1999年,他与戴德梁行及新加坡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作,并成为該集团的亚太区主席。 2000年,透過互換股份,與英國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產業諮詢公司合併,梁振英測量師行易名為戴德梁行。2001年,梁振英及其他專業人士成立香港專業聯盟,並且擔任主席,以推廣香港的專業服務。2003年起任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


2003年春,梁振英代表行政長官董建華全權與中央人民政府商討自由行政策[22][23][24]


2006年,梁再次透過互換股份,持有控股公司的股份增至4.61%,成為戴德梁行控股公司第四大股東,首度晉身集團董事局,成為九名董事之一。[25]2007年起他由戴德梁行北亞區主席升任為亞太區主席。2010年,梁揚言諾貝爾和平獎應頒給鄧小平,引起爭議。


201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發大紫荊勳章。同年,擔任香港華菁會榮譽贊助人。[26]同年辭去擔任12年的行政會議召集人一職,宣布參選行政長官選舉。2012年3月25日,獲得選舉委員會1,200票中的689票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行政長官,成為行政長官當選人。2012年6月21日,辞去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2012年7月1日,梁振英就任第四屆行政長官,因而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兼行政會議主席身份重返並主持行政會議。



參選行政長官



2008年,主管香港事務的中央官員特別就梁振英的管治能力諮詢意見,[27]2010年7月15日,梁振英出席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議事論事》,被節目主持人李鵬飛要求證實他有意參選特首的傳言,梁振英沒有否認,又稱如社會有需要,他會盡力[28]。2011年9月初,經維基解密披露,前美國駐港總領事唐若文撰寫的其中一封電文顯示,梁振英早於2009年已有意參選特首[29]。2011年5月,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提出其個人的「鐵三角論」,建議由范徐麗泰出任下屆行政長官,唐英年繼續擔任政務司司長,梁振英出任財政司司長。而唐英年及梁振英早已被傳媒認為是可能參選行政長官的熱門人物[30]。在2011年7月9日,范徐麗泰稱考慮是否參選特首[31]。後來,她曾公開讚揚唐英年在政府打滾多年,行政經驗比自己優勝[32]



宣布參選


2011年9月9日,梁振英公開表明,正為特首選舉作準備[33]。9月28日,唐英年正式辭去政務司司長職務,並稱自己考慮參選行政長官選舉[34]。2011年11月27日,梁振英正式宣布參選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9]。在梁振英的宣布參選行政長官大會上有數百人出席,其競選團隊也一同亮相,會上支持他的各界人士分別有:市區重建局主席張震遠,他亦是梁的競選辦主席;前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她亦是梁的競選辦主任;前布政司鍾逸傑;全國政協委員、瑞安房地產主席羅康瑞;傳媒人林超榮;震雄集團創辦人蔣震;新鴻基地產前主席郭炳湘[35]等。



行政長官生涯



2012年3月25日,梁振英在選委投票後以689票,得票率57.4%,當選第四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3月28日,總理溫家寶召開第七次國務院全體會議,簽署《任命梁振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的第616號國務院令,任命梁振英為第四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36]在同年7月1日就職。[37]



拒接雙非孕婦


2012年4月,香港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不能保證在2013年於香港出生的「雙非嬰兒」可以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權,而香港社會的共識是雙非嬰兒「不是香港解決人口老化的正途」。[38]同年4月26日,醫院管理局決定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在該年及次年的預約分娩,確保本地孕婦在公立醫院可優先使用產科服務。[39]隨「零雙非」政策的實施,香港所有公立醫院無限期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所有私立醫院也停止接受雙非孕婦在2013年1月1日或以後的預約分娩,[40]雙非嬰兒數目之後大幅下降,由2011年高峰時的35736人,大減到2013年的730人。[41]不過2013年以後仍有一些雙非孕婦進入香港產子,有人因為入境時虛報懷孕狀況被定罪及判處入獄。



五司十四局



梁振英在其競選政綱中,建議「重組政府架構」,由原來的三司十二局變為「三司二副司十四局」 (另稱「五司十四局」),為政務司長及財政司長各設立一名副司長,另重組各局,新設文化局、科技及通訊局[42]等。梁認為重組會更有效落實其施政理念。


由於重組政府架構涉大幅增加公帑開支(每年7,200萬),反對者認為五司十四局是加大政治分贓,架床疊屋,只會令政府結構更為複雜,運作更為緩慢,有必要審議是否違反基本法原定的三司架構[43];而且梁振英並不建議諮詢和公開討論,被認為接近獨裁,引起非議[44]


2012年5月23日,梁振英在多份報章撰寫題為拉布的文章,質疑立法會多個事務委員會討論其改組建議,實際是拉布以圖阻止改組架構,強調通過改組是「急市民所急」。[45]文章刊登後,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及學者批評,梁此舉是違背三權分立。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批評,梁振英此舉是向立法會施壓,並指是梁振英有責任在實施前釋除公眾疑慮;民主黨議員李永達指此舉是行政權干預立法權,違背三權分立的核心價值[46];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助理教授黃偉國亦指出,梁振英未上任便干預立法會工作。[47]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亦強調,在委員會討論改組架構建議於正常程序,並非拖延。[48]


梁為趕及在7月1日上任前落實重組,動議在6月中繞過眾多民生法案打尖。泛民議員認為梁振英的做法完全不理立法會一貫的議事程序,未上台已經粗暴地干預了立法會運作。在6月21日立法會會議,原本以為在建制派佔多數下,梁的打尖動議必定能通過,但出人意表地,在數名建制派議員缺席、反對及棄權下,梁的「硬闖」動議以27票贊成,25票反對,1票棄權遭否決。[49]最後,改組方案不單於7月1日上任時無法通過,而且在第四屆立法會終止運作前無法通過。梁政府最終在第五屆立法會開始會期後宣布放棄架構重組方案。



開拓邊境禁區


對於發展香港與深圳接壤的區域,梁振英於2012年6月13日,以候任特首身份接受東方日報視像專訪,提及深圳河以南28平方公里的邊境禁區可變成「特區中的特區」,大陆人和外國人均可免簽證進入邊境禁區,享用各種服務,包括金融、商業、法律。[50]後來計劃被指將新界東北地區割讓給深圳,變成「雙非城」或「深圳後花園」,但梁振英否認。[51]梁振英2012年6月13日表示「邊境禁區,我提的政策特色是甚麼呢?就是說內地居民,進入這個邊境禁區免簽證」[52]



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


2012年,梁振英在競選行政長官時在其政綱中建議成立中醫藥發展委員會。梁振英表示,醫院管理局當前有16間三方合作的中醫診所,每年應診人士近100萬人,可以見到尤其在基層醫療方面,中醫藥所起到的正面作用,並且廣泛地受到香港市民的認同和歡迎。在梁振英上任後的同年8月14日宣佈,香港政府決定成立中醫藥發展委員會及設立中醫藥發展委員會籌備小組,由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出任中醫藥發展委員會籌備小組主席,帶領業界和學術界代表展開議事,於同月內展開正式工作。他表示期待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籌備小組及未來正式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後,香港政府能夠與各方面合作,藉着中醫藥的進一步發展,更好地照顧香港市民健康上的需要。高永文指出,香港已經有中醫師註冊制度,香港公立醫院亦有中醫科技研究中心。高永文表示,中醫藥發展委員會籌備小組成員包括中醫藥界和香港三間中醫藥學院(包括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代表,中醫藥發展委員會籌備小組將會就中醫藥發展委員會的職業功能和出任人物挑戰上提供意見,並且訂立下中醫藥發展委員會於正式成立後,其未來的重點工作方向等等。同年8月31日,中醫藥發展委員會籌備小組召開首次會議,為到委員會未來的重點事務訂下了方向。



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


2012年6月19日,梁振英當選行政長官後,宣佈重新設立扶貧委員會,並且設立扶貧委員會籌備小組的職能和成員。扶貧委員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其他成員包括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4位分別負責衛生福利、民政事務以及教育政策事務的局長、立法會議員、商業人士、民間團體領袖、非官方團體及學界代表。該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轄下的政策及項目統籌處支援,以處理日常的行政事務,小組成員之一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方敏生。



經濟政策



成立金融發展局


梁振英於2012年6月下旬宣佈成立金融發展局籌備小組,由史美倫擔任主席,董事局方面,成員約20名。金發局秘書處借調政府的行政主任,而且由產業署免費借出開會地方,金發局初期需完全使用公帑運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13年1月17日成立,負責促進香港金融業的發展,其職能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及貿易發展局不同,金融發展局以私人擔保有限公司形式註冊,可以接受民間捐款,為諮詢組織、民間機構及公共機構,然而其僱員與成員均為公職人員,因此同樣受到《防止賄賂條例》的監管及約束。



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


經濟發展委員會於2013年1月17日成立,旨在製定經濟發展策略和產業政策,由香港行政長官擔任主席及委任成員,成員包括盛智文,錢果豐等人。



家是香港運動


2013年4月23日至12月,香港特區政府聯同社會各界於共同舉辦「家是香港」運動,旨在為香港注入正能量,加強香港社會的凝聚力,並且喚起香港市民對香港這個家庭的關愛和承擔。運動包括在各個香港行政區劃舉行逾480項活動,分為活力、潮流、關愛和清新四大主題。家是香港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擔任主席,由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擔任副主席;秘書處由政府新聞處擔任。2013年4月23日,林鄭月娥、多位局長和香港政府部門首長穿上印有「家是香港」標誌的白色上衣,與包括體育、文化及教育等界別團體逾250名人士一同出席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的家在香港啟動禮。當中170名代表每人繪畫一幅油畫,合併砌成兩幅大型的香港景觀圖,作為啟動禮的背景,以示意共同建設香港。一眾官員更與馬頭涌官立小學合唱團和嘉賓合唱《獅子山下》一曲,作為啟動禮一部分。



房屋政策


梁振英任內推動多項房屋和樓市政策,如首批置安心單位轉租為售、推出港人港地政策、推售居屋單位等。任內又大舉在全港各區尋找合適土地發展公共房屋。


另外,選定一幅位於沙田的土地,交予香港房屋協會發展資助房屋;以及於一幅位於沙頭角的土地興建出租公共房屋,合共提供約1,000個單位。



訂立貧窮線


2013年9月28日,特區政府正式公布了官方貧窮線,及有關貧窮人口的分析,以制定扶貧政策,及作為評估政府扶貧政策的成效。貧窮線的出台令商界擔心香港走向福利主義,爭論隨時更撕裂各階層,難以縫補。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憂慮,扶貧政策欠針對性,反成政客甚至特首爭取選票的工具,扶貧委員會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羅致光,指政府有足夠財力應付扶貧開支,除每年增加30億也不用加稅外,扶貧更有助修補貧富差距。[53]



政制改革



2013年10月17日,梁振英宣佈成立政改諮詢專責小組,由林鄭月娥、袁國強和譚志源3人組成。2013年12月4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大會上宣佈正式啟動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產生辦法及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產生辦法的諮詢,為期5個月。林鄭月娥為政改諮詢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為成員。諮詢文件口號是為「有商有量 實現普選」。[34]三人均公開否定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並稱提名委員會為唯一可以提名行政長官的選舉機構。2014年7月15日,行政長官梁振英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交政制改革報告,啟動政改五部曲的第一部。此外,特區政府亦把政制改革諮詢收集回來的意見整理,同日向公眾發表《二零一七年行政長官及二零一六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公眾諮詢報告》。8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啟動政改五部曲的第二部,完成審議由行政長官梁振英所提交的香港未來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和香港未來立法會選舉訂下框架。



雨傘革命



香港泛民主派和不少市民對此決定強烈不滿,引發長達79日、於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期間發生以佔領市區主要街道爭取普選有真正選擇的雨傘革命,並引發一連串的政治運動和暴力衝突,梁振英令警方平息結束佔領運動,把警方放在對抗示威者最前線,籍親政府及建制的警察工會及鼓動建制社團挑撥警民關係,導致警民關係受到挑戰。



政改方案被大比數否決


雨傘革命結束後,2015年1月7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到立法會啟動第二階段政改諮詢,為期兩個月,諮詢文件以「2017 機不可失」作為宣傳口號。2015年4月22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到立法會宣讀第二階段諮詢結果和公佈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的政改方案,以「2017 一定要得」作為宣傳口號。2015年6月17日,政府正式向立法會提交行政長官產生辦法議案,並於6月18日作出表決。由於33名建制派議員離開會議廳,結果造成8票贊成28票反對的局面,政改方案被大比數否決。



旺角騷亂



宣布放棄連任


2016年12月9日,梁振英召開記者會,宣布因為家庭原因而放棄連任。[54]


2017年2月16日,《星島日報》報導梁振英將於2017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獲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晉身國家領導人,至6月底特首任期屆滿前將兼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和香港行政長官兩個職務。[55]


2017年3月13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閉幕會上,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批評與爭議





香港市民於2013年元旦上街要求梁振英下台,不少參與者為民主派支持者


梁振英上任後爭議不斷,不但與非建制派(泛民主派、自決派、本土派)的關係一直惡劣,且與溫和建制派的關係欠佳,民望一直下挫,就任後觸發多場遊行。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2013年1月2日公佈的調查顯示,梁振英的支持度評分有49.1分(並非支持率,若只計算支持率一直低于三成),[56]處於不合格水平。


2013年香港元旦大遊行,有很多市民遊行要求梁振英下台。民間人權陣線宣稱有13萬人,警方指最高峰時有二萬六千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估計為3萬至3.3萬人[57]與此同時也有支持梁振英的遊行,卻爆出派錢醜聞,新界總商會副宣傳主任蔡志峯被指以每人250至300港元找人參加遊行。[58]主辦團體否認「向遊行人士派錢」,指「涉嫌派錢者及接受金錢人士不是發起團體、其會員及支持者」。鄭耀棠質疑有人混入遊行隊伍插贓嫁禍。[59]時事評論員王岸然撰文指有「地產霸權」與「傳媒惡勢力」企圖「集中力量,盡快趕梁振英下台,以免他有時間藉施政改善民望」,[60]「急於推梁振英下台的只是『地產霸權』」,其他人起哄倒梁則是「給『傳媒惡勢力』設下的議題所帶引」[61]


2013年5月14日,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顯示,梁振英民望跌至上任後的新低,支持率不足三成,只有兩成九,反對率卻高達五成半,以上任十一個月計,其民望評分亦是香港歷任特首同期中最低,被評為「表現失敗」。總監鍾庭耀表示,其民望的下跌,可能受到前廉政專員湯顯明涉嫌行為不當事件、四川雅安地震方捐款1億港元事件,以及碼頭工人罷工事件等影響。[62]


2013年8月15-20日,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所進行「假設明天選舉特首,而你又有權投票,你會唔會選梁振英做特首?」民調,回答「會」的只有25.3%,回答「不會」的則為超過兩倍的56.2%。[63]


2013年8月底,立法會民主派議員范國威(新民主同盟)、毛孟靜(公民黨)、張超雄(工黨)、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保衛香港自由聯盟發言人韓連山及多名社運人士在Facebook發起「抗融合.拒赤化.反盲搶地 一人$100換特首 還香港人一個家」行動,由數百位港人集資於9月3日在《明報》及《都市日報》刊登「反梁」廣告,批評梁振英漠視港人利益,讓自由行陸客「肆虐」香港,破壞香港的文明和秩序,香港人基本生活需要不斷被剝削,已讓港人忍無可忍,表明「換特首是出路」,促請中國中央政府停止干涉香港內部事務;並在臺灣《自由時報》刊登「香港面對嚴重中國化,請台灣引以為鑑」廣告,讓臺灣人明白香港引入中國內地新移民及旅客後港人所面對的苦況,不要讓臺灣被中國內地旅客攻陷。[64][65][66][67]


2013年底,因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梁振英拒絕發牌予香港電視網絡,並以行會保密協議為由,拒絕交代拒發牌原因,他及特區政府的民望全線下挫。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的民調顯示,梁振英的整體表現評分跌至上任後的新低41.7分;對特區政府表現的滿意者僅13.5%,不滿意者達到49.2%。[68]


2013年12月17日,梁振英在北京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會面後,離開人民大會堂正要下樓梯時,突然重心不穩,他立即舉起雙手作平衡,才不致於當眾跌倒[69][70]


2013年12月19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北京與梁振英會面後表示,中央會規範化特首述職,並明確提出三項述職要求,包括特首除了報告政績外,亦要匯報不足;匯報特區政府來年新規劃;以及報告貫徹落實《基本法》取得的進展及當中存在的問題。[71]


2014年10月,梁振英在處理雨傘革命時的表現備受批評,亦被指漠視民意以及利用各種方式打壓示威者的聲音。這促使梁振英的民望跌至上任以來新低。在中大民調中,梁振英的評分跌至38.6分,而港大民調中的評分亦只有38.9分,兩民調的民望均是其上任來新低。[72][73]其中港大民調結果又顯示,有62%人反對其出任特首,支持的只有23%;而在18-29歲的受訪者中,有87%人反對其出任特首,支持的只有8%。[74]


香港電視節目主持褚簡寧曾就梁振英的低民望發表過評論,指梁振英的最大問題是他無法給人可愛和誠實的印象,儘管他的政策幫助了部分基層市民,但他無法擁有大批忠實的支持者。[75]



家庭生活


梁振英在1981年結婚,妻子為律師唐青儀[76],育有一子兩女,分別是長子梁傳昕(1989年5月16日出生)、次女梁齊昕(1991年9月11日出生)和三女梁頌昕(1992年出生)。[16][77]一家五口名字的羅馬拼音的縮寫都是CY,三名子女都已經移民英國。長子梁傳昕和三女梁頌昕同在劍橋大學畢業,分別修讀生物化學和經濟。梁傳昕繼續在劍橋大學修讀博士,研究幹細胞。次女梁齊昕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法律學士學位。[78]


2014年6月下旬,梁齊昕突然在其Facebook上載兩張疑似「自殘照」,其中一張懷疑在浴缸拍攝,清楚見到她左手腕有兩條紅痕。[79]


針對雨傘革命,梁齊昕曾在Facebook寫道她的衣服、鞋子、珠寶都是香港納稅人的錢買的,挑釁抗議民眾。[80]


2015年3月17日,梁齊昕清晨時分突然在facebook留言,聲稱曾遭家暴,被母親梁唐青儀辱罵、掌摑及踢傷,曾想過在禮賓府跳樓自殺,更報警稱遭人用玻璃襲擊受傷。警方召救護車到場,經調查後以無人要送院收隊離開。其間,梁齊昕面容憔悴地三度現身禮賓府露台。梁振英事後首次承認女兒因健康及情緒問題一直要看醫生,籲外界給女兒多一點空間。到3月18日清晨,梁齊昕在其Instagram帳戶表示已離家出走。[81]



著作



  • 《家是香港》

  • 《家是香港(二) · 如果是你的子女》

  • 《家是香港(三) · 奔向未來》



榮譽



勳銜




  • 金紫荊星章(1999年)


  • 大紫荊勳章(2011年)



榮譽博士




  • 西英格蘭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博士(1997年)


  • 香港理工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博士(1998年)


  • 香港嶺南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2009年)



参考文献





  1. ^ 傳媒為梁振英尋根 揭梁父兩房之謎! - 時事 - 時事速報. 東周網【東周刊官方網站】Eastweek.com.hk. 


  2. ^ [1] 【林鄭當選】689被嘲欠7 林鄭「三條七」勢變外號:花名係人哋畀


  3. ^ 洪耀南. 《中共百年 看習近平十年》. 台灣: 新銳文創. 2017-10: 183. ISBN 9789869545204. 


  4. ^ 朱國斌. 《第五次人大釋法:憲法與學理論爭》. 香港城市大學. 2018-04: 293. ISBN 9789629373504. 


  5. ^ 梁振英簡歷. 新華網. [2011年9月19日] (中文(中国大陆)‎). 


  6. ^ Corporate Governance - 2010 Annual Report and Accounts - DTZ Holdings plc. 戴德梁行. [2011年11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3日) (英语). 


  7. ^ 梁振英宣佈辭去戴德梁行亞太區主席. 新华網. 2011年11月24日 (中文(简体)‎). 


  8. ^ 梁振英——能幹聰明積極 黨員風波失分. 明報. 2009年9月7日 [2011年9月19日] (中文(台灣)‎). 


  9. ^ 9.09.1 梁振英宣布參選特首穩中求變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30.,新浪香港轉載星島日報,2011年11月27日


  10. ^ 簡歷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7-06-13.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11. ^ 【號外】梁振英不連任. 蘋果日報. 2016-12-09. 


  12. ^ 七月十四盂蘭節兼特首舊曆生日 鳩嗚團帶梁振英紙紮公仔燒衣. 明報. 2015-08-27. 


  13. ^ 梁振英 獅子山下的獅子,都市日報


  14. ^ 高考考多少分才有机会做香港特首?. 搜狐. 2016-07-18. 


  15. ^ 東周刊,《CY筆名「江晨秧」 曹仁超、梁振英早結緣》,2013年7月10日,46-47。


  16. ^ 16.016.1 梁振英簡介,梁振英個人網站


  17. ^ 歷屆香港傑青.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 [2017-06-02]. 


  18. ^ 梁振英:人生路,世華多媒體轉載明報,2011年9月17日


  19. ^ 梁振英:憑專業知識獲內地器重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0-11.,明報,2011年9月17日


  20. ^ 梁振英稱不沾國家利益,蘋果日報,2011年9月18日


  21. ^ 成立長遠房屋策略諮詢委員會新聞公報. 1999年2月26日.


  22. ^ 江迅. 梁振英香港特首之夢迎接普選陽光. 2011年12月18日.


  23. ^ 梁振英:質疑自由行是錯誤. 2013年1月27日.


  24. ^ CY邀功 「自由行之父」無視港淪陷. 2013年1月28日.


  25. ^ 梁振英駁斥一鋪清袋論東方日報 2011年11月17日


  26. ^ 本會架構. 香港華菁會. [2012年4月26日]. 


  27. ^ 政情:梁振英會否參選特首,now新聞


  28. ^ 梁振英表態願角逐特首. 星島日報. 2010年7月16日 [2011年9月19日]. [永久失效連結]


  29. ^ 09年約見李鵬飛 梁振英已密謀選特首. AM730. 2011年9月5日 [2011年9月19日]. 


  30. ^ 范徐麗泰:愧不敢當鐵三角之首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2-14.,亞洲時報,2011年5月20日


  31. ^ 范太開始考慮是否選特首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7-10.,明報,2011年7月9日


  32. ^ 范太:唐英年行政經驗勝己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2-23.,明報,2011年8月15日


  33. ^ 蔡子強. 破釜沉舟的博弈策略. 明報. 2011年9月15日. [永久失效連結]


  34. ^ 唐英年請辭 孫明揚署任,香港政府新聞網,2011年9月28日


  35. ^ 郭炳湘正式提名梁振英. 文匯報. 2012年2月18日 [2012年4月1日]. 


  36. ^ 温家宝会见梁振英 颁发国务院令. 新华网. 2012年4月10日 (中文(简体)‎). 


  37. ^ 梁盼參加2017特首普選. 明報. 2012年3月23日 [2012年3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9) (中文(台灣)‎). 


  38. ^ 《梁振英:明年私院雙非零配額》,香港《文匯報》,2012年4月17日。


  39. ^ 《醫管局大會通過建議確保本地孕婦優先使用產科服務》,2012年4月26日。


  40. ^ 《當局嚴格執行零雙非政策》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2-31.,香港政府新聞網,2012年12月28日。


  41. ^ 《2001至2014年內地女性在香港生產的嬰兒數目》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7-05-18.,香港保護兒童會


  42. ^ 分拆自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有多種說法,包括「科技局」、「科技通訊局」等


  43. ^ 立法會會議紀錄 2012年6月11日 第4頁及第83頁


  44. ^ 成名:擴大問責制值得支持嗎?. 明報. 2012年6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6) (中文(简体)‎). 


  45. ^ 梁振英﹕「拉布」. archive.i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5). 


  46. ^ 李永達轟梁振英 撰文干預立法會 - 即時新聞 - 要聞 - 20120523.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47. ^ 晴報 2012年5月24日[永久失效連結]


  48. ^ 質疑立會討論過程「拉布」 干預威嚇 梁為改組盡顯霸權 - 蘋果日報 - 要聞港聞 - 20120524.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49. ^ 打尖議案墮馬 梁振英活該,蘋果日報,2012年6月22日


  50. ^ 開拓邊境 創「特區中特區」2012年06月13日 東方日報


  51. ^ 陳茂波:新界東北添港人港地 特首否認割地建雙非城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1-12.新報 2012年9月


  52. ^ 開拓邊境 創「特區中特區」 -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on.cc. 


  53. ^ 隔牆有耳: 貧窮線劃出福利主義爭拗 羅致光:扶貧不用加稅 - 蘋果日報 - 要聞港聞 - 20131109.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54. ^ 【CY放棄連任】梁振英記者會發言全文:我必須照顧好家庭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55. ^ 梁振英三月晉升 任政協副主席. 星島日報. 2017-02-16. 


  56. ^ 港大民研今日發放特首及政府民望數字. 


  57. ^ 《民陣13萬報大數 學者踢爆:3.3萬人》,香港《文匯報》,2013年1月2日。


  58. ^ 派錢挺梁主腦曝光.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6). 


  59. ^ 《嚴詞否認「派錢遊行」 新社聯批抹黑報警》,香港《文匯報》,2013年1月3日。


  60. ^ 《八百泛民示威「挺梁」》,《信報財經新聞》,2012年12月12日。


  61. ^ 《振英之台何時倒?》,《信報財經新聞》,2013年1月2日。


  62. ^ 梁振英支持率跌穿三成. archive.i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30). 


  63. ^ 數表 Table. 


  64. ^ 「一人$100換特首」明日港台兩地登廣告, 蘋果日報 (香港), 2013年09月02日


  65. ^ 港人抗融合拒赤化聲明 台灣登報籲以港為鑑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9-04., 主場新聞, 2013-9-3


  66. ^ 「請台灣引以為鑑」 港網友登報抗議陸客、移民肆虐, ETtoday, 2013年09月3日


  67. ^ 香港中國化 港人盼台灣引以為鑑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9-04., 自由時報, 2013-9-4


  68. ^ 電視發牌民怨燒身 特首港府民望急挫, 美國之音, 2013年11月05日


  69. ^ 梁振英人民大會堂險仆倒. 加拿大星島日報_多倫多中文新聞網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70. ^ 梁振英北京述職幾乎仆倒.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71. ^ 述職規範化 中央提三要求 王光亞:特首須匯報不足_星島日報_加拿大多倫多中文新聞網。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72. ^ 中大民調指梁振英民望創新低. 


  73. ^ 梁振英民望創新低.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74. ^ [港大民研今日發放特首及政府民望數字 http://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1195.html]


  75. ^ 褚簡寧:為何香港人討厭梁振英?. 信報論壇. 


  76. ^ 從特首選戰看中國傳統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1-12.,明報


  77. ^ 梁振英倡訂電費調整機制,東方日報


  78. ^ CY「戀英」送子女留學,蘋果日報


  79. ^ 香港疯传梁振英女儿梁齐昕自残照 或因不堪杜汶泽网络欺辱. 


  80. ^ 梁振英女兒梁齊昕太囂張 po文嗆聲:有種來打我啊. 


  81. ^ 梁振英首認:齊昕病了.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外部連結











  • 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網站(2012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


  • 梁振英的Facebook專頁


  • 梁振英的腾讯微博



參見




  • 梁班子政治醜聞


  •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
    • 梁振英政綱



  • 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 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辯論


  • 全國政協香港地區委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新頭銜
增選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

現任
政府职务
前任:
曾蔭權

Regional Emblem of Hong Kong.svg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12年-2017年
繼任:
林鄭月娥
前任:
鍾士元

Regional Emblem of Hong Kong.svg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召集人
1999年-2011年
繼任:
夏佳理

香港立法會

新頭銜

臨時立法會議員
1996年-1998年

被立法會取代

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排名名單
後於:
馬道立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前任行政長官
前於:
張建宗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Daniel Guggenhe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