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之死



















蔣經國逝世與喪禮

Daxi Mausoleum 2014.jpg

蔣經國於大溪的陵寢

参与者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府及中國國民黨要員、全國軍民
地点
 中華民國臺北市
日期
1988年1月13日至1988年2月

1988年1月13日下午3時50分,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蔣經國因心衰竭在臺北市七海寓所逝世,享年78歲。蔣去世後,副總統李登輝依《中華民國憲法》繼任總統,此後中國國民黨內引發一連串的權力鬥爭;最終李登輝順利接掌中國國民黨主席,全面接掌黨政權力。




目录






  • 1 背景


  • 2 驟逝


  • 3 身後


  • 4 參考資料


  • 5 參見





背景


蔣經國總統晚年多病,主要是糖尿病日漸惡化引起視網膜模糊、腎臟發炎和雙腿肌肉壞死。這使得其後來必須藉由輪椅代步。[1]:437臺北榮民總醫院診治,認為其血糖含量很難恢復正常。[1]:437


1976年10月2日,宋美齡函電蔣經國:「……唯一方法祗有多休息與不為已甚彥云養病如養虎盼毋可勿視……母九月卅日」[2]


1982年2月3日,蔣經國總統在進行左眼視網膜手術後,意識到健康問題嚴重,開始將軍權完全交給郝柏村負責(讓其出任參謀總長)。蔣經國視力出現問題,直至逝世前一段時間,曾多次入院做眼部手術,病情嚴重。[1]:416


1987年10月10日,由於長期糖尿病引起之足部末梢神經炎,手術後雙足無力,首次公開以輪椅代步,主持國慶大典。[3]:526


1988年1月2日,鄭南榕創辦的《人權時代週刊》205號以封面照片報導蔣經國左眼已經瞎掉,[4]顯示其糖尿病的惡化。並在1月9日《人權時代週刊》206號中報導〈蔣經國大限已近〉。[5]



驟逝


1988年1月1日,蔣經國坐在輪椅上主持中樞會議。[3]:5271月13日早上7時30分,在七海寓所起床後突感身體不適。[3]:527有輕度噁心嘔吐現象,經醫生檢查後,其血壓、脈搏和體溫皆正常,由於未進食早餐,隨即以靜脈注射方式補充營養。下午1時55分,大量吐血。[3]:527蔣經國迅速休克及心臟呼吸衰竭。雖經醫療小組立即以心肺復甦搶救,延至下午3時55分心臟停止跳動,瞳孔散大,因心衰竭病逝於七海寓所,享壽77歲。


副總統李登輝則是在總統府會客室接見外客時,由秘書蘇志誠報告蔣經國的機要秘書王家驊來電請李登輝到七海官邸,李登輝到時蔣經國已經逝世。[6]日後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對談時曾表示「他就算罹患了那樣的重病,也沒想到自己會就此結束生命。所以,臨終的父親沒有對兒子留下任何像是遺言的訊息。」[7]


晚上8時8分,在司法院院長林洋港監誓下,中華民國副總統李登輝依《中華民國憲法》宣誓繼任中華民國總統。晚上8時45分,電視台中斷正常節目廣播,公佈蔣經國逝世及李登輝宣誓繼任總統之消息[8][9]


蔣經國逝世後,官方公布宣稱是由蔣經國的機要秘書王家驊記下的蔣經國遺囑,全文為:







1988年1月,作家李敖以「遺囑上的見證人簽名是到靈堂才簽的」為由,向台北市地檢處以偽造文書罪名告發時任總統李登輝,與五院院長俞國華、倪文亞、林洋港、孔德成、黃尊秋等人偽造蔣經國遺囑。同年3月,台北地檢處偵查終結,認為沒有犯罪的刑責,予以結案[10]。根據繼任總統的李登輝回憶,事實上他與在場的僚屬及家屬俞國華、郝柏村、沈昌煥、蔣孝勇等人確認,證實蔣經國並未留下遺囑。因此李登輝與眾官員、家屬,依據蔣經國平常的發言、思想,在官邸討論遺囑內容後,由王家驊繕寫在十行紙上,以便數小時後公布。[6]:49由於當時遺囑並未有蔣經國本人簽名、而且是由王家驊寫在市面文具店常見的金山牌信紙上,而非公文用紙,因此公布時曾一度遭到民間雜誌質疑「偽造遺囑」。然而在李登輝2001年的回憶錄出版前,國民黨一直宣稱該份遺囑為真。



身後


1月14日,設靈堂於台北榮民總醫院「懷遠堂」,遺像前擺放著宋美齡致送之十字架花圈。[3]:527俄籍妻蔣方良坐輪椅攜子女多次往靈堂行禮拜祭。[3]:5271月22日,移靈台北市圓山忠烈祠,供民眾瞻仰遺容,一週間前往者逾百萬之眾,一百零一歲之張群亦坐輪椅前往,臥病十八年之長子蔣孝文也由人攙扶靈前跪祭。[3]:5271月30日,舉行大殮,奉厝桃園縣大溪鎮「頭寮賓館」。[3]:527


李登輝追思蔣經國[11]:238,並致贈輓聯哀悼:「厚澤豈能忘,四十年汗盡血枯,注斯土斯民始有今日;遺言猶在耳,億萬人水深火熱,誓一心一德早復中原。」[12]黃少谷對蔣經國輓聯云:「憂患久相隨,論事陳情,許我言無不盡;治平時在念,拯民救國,痛公志有未申。」[13]:206


蔣經國逝世後,如同蔣中正決定靈柩暫厝在桃園縣大溪鎮慈湖陵寢,蔣經國靈柩也暫厝於距離不遠的大溪陵寢。不過兩者都希望待來日光復大陸,再奉安於南京紫金山。[14]:134[15]:621988年,為紀念蔣經國,中華民國作曲家黃友棣特別編寫組曲《蔣經國紀念歌》。2004年1月,蔣方良曾經提議將蔣中正與蔣經國陵墓改移到位於臺北縣汐止市的國軍示範公墓。遷移儀式最初訂在2005年春季,由於蔣方良於2004年逝世,負責整起儀式的蔣經國長女蔣孝章直到2005年冬季才正式進行。


蔣經國逝世,宣告統治台灣近40年的蔣家時代正式告終,蔣家走入歷史,李登輝其後全面接掌黨政軍權力,自此台灣民主化、本土化,並于1989年正式解除黨禁,1991年首次全面改選國大代表,1992年首次全面改選立法委員,1994年全面恢復民選地方自治,1996年首次舉行總統直選,李登輝順利連任,台灣在1987年蔣經國解嚴後10年內完成民主化。



參考資料





  1. ^ 1.01.11.2 茅家琦. 《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3. ISBN 9789570517965. 


  2. ^ 蔣經國. 《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上). 臺北: 國史館. 2009. ISBN 9789860195903.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3. ^ 3.03.13.23.33.43.53.63.7 王成斌等主編 (编).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4).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4. ^ 《人權時代週刊》205號. 1988. 


  5. ^ 《人權時代週刊》206號. 1988. 


  6. ^ 6.06.1 鄒景雯採訪. 《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 臺北: 印刻出版. 2001. ISBN 957-2044-30-3. 


  7. ^ 司馬遼太郎. 《台湾紀行》. 朝日新聞社. 1994: 500.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8. ^ 早晨心臟病發 下午吐血告不治 蔣經國昨猝然去世 台島局勢益受矚目 國民黨三軍戒備 宣佈禁止聚眾集會遊行. 《大公報》. 1988-01-14: 1.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9. ^ 蔣總統逝世李登輝即繼任 決遵守憲法增進全民福祉. 《華僑日報》. 1988-01-14: 1.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10. ^ 告李登輝偽造蔣經國遺囑 李敖選總統支持兩岸統一和談.ETtoday.2018-03-18


  11. ^ 蔣經國. 《蔣經國的一生》. 漆高儒.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91-03-31. ISBN 9578506074. 以李登輝來說,在「百日追思感言中」,就有這樣一段:民國七十一年七月,經國先生蒞臨中興新村,是他生前最後一次視察台灣省政,在召見各廳處長、省府委員和中部各縣市長、議長談話後,他帶著那一貫的笑容說:「李主席,你知道為什麼請你擔任省主席嗎?」登輝未及回答,他緊接著說:「為民服務最重要的就是忠誠,我知道你做人處事都很有誠意,所以希望你用真心誠意來民眾服務。」推心置腹的信任與期許,登輝永生難忘。 


  12. ^ 馬英九. 〈永懷經國先生〉. 《中國評論月刊》. 2009-04-12. 


  13. ^ 蔣經國. 《蔣經國的一生》. 漆高儒.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91-03-31. ISBN 9578506074. 


  14. ^ 陳布雷等編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 


  15. ^ 《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九輯




參見



  • 對蔣經國的評價

  • 蔣經國政府

  • 蔣經國日記

  • 七海寓所

  • 頭寮陵寢

  • 蔣中正

  • 宋美齡

  • 中國國民黨

  • 中華民國歷史

  • 中華民國國軍

  • 中華民國憲法

  • 中華民國政治

  • 中華民國總統

  • 李登輝

  • 俞國華內閣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Daniel Guggenhe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