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40冲锋枪
















































































































PPD衝鋒槍
ППД-34/38/40

PPD-34.JPG
PPD-34-38 SMG.JPG
上:PPD-34
下:PPD-34/38

类型
冲锋枪
原产地
 蘇聯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35年—1941年
使用方
參見使用國
参与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者
瓦西里·捷格加廖夫
研发日期
1934年
生产日期
1934年-1942年[1];於1940年產量最多
制造数量
包括各種型號:大約90,000 枝
衍生型

基本规格
重量

长度
788毫米(31.02英吋)

枪管长度

273毫米(10.75英吋)



子弹
7.62×25毫米
(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槍子彈)
口徑
7.62毫米(.3英吋)
枪管
1根,外圍由穿孔式隔熱罩英语Barrel shroud所包覆
枪机

发射模式
半自動、全自動
射速

枪口初速
490米/秒(1,607.61英尺/秒)
有效射程
200公尺(218.72码)[2]
供弹方式

瞄具
機械瞄具:固定金屬照門和準星
瞄準基線:244 毫米(9.61 英吋)

PPD英语:Pistolet-Pulemyot Degtyaryova,俄语: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ёт Дегтярёва,意為:捷格加廖夫手提式機槍),是苏联在1934年的制造的7.62毫米口徑冲锋枪。此槍先由初期型的PPD-34改進成為中期型的PPD-34/38和後期型的PPD-40。發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子彈,使用木製槍托,開放式槍機,使用者可以選擇射擊模式。




目录






  • 1 歷史


  • 2 使用國


  • 3 參見


  • 4 資料來源


  • 5 參考文獻


  • 6 外部連結





歷史




PPD-34/38




上:裝上25 發可拆卸式彈匣的PPD-34
下:裝上71 發可拆卸式彈鼓的PPD-34/38




左邊的游击队士兵裝備了PPD-40


此冲锋枪是由苏联的設計師瓦西里·捷格加廖夫,仿製德国的MP18“伯格曼”和MP28“伯格曼”冲锋枪。PPD所使用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子彈則是參考毛瑟C96手枪發射的7.63×25毫米毛瑟彈。PPD可使用較為靈活的25 發可拆卸式彈匣或容量較大的71 發可拆卸式大型彈鼓供彈,該彈鼓仿製自芬兰的M1931索密衝鋒槍。[3]


1935年,PPD成為了第一枝於苏联红军之中服役的冲锋枪,[4]並命名為PPD-34,雖然此時還不是大量生產型。生產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直到1937年;在1934年只生產了44 枝,1935年更只生產了23 枝;在1937年生產量才提高至1,291 枝,隨後在1938年和1939年分別是1,115 枝和1,700 枝。[5]當時PPD被包括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的內部部隊以及邊防警衛的單位等採用。[6]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1939年,PPD已經完全退役,隨後的工廠訂單亦因國防工業人民委員會英语People's Commissariat of Defence Industry of the USSR的指令而被迫取消;雖然由於瓦西里·捷格加廖夫與斯大林有著良好的個人關係,並在兩人的親自干預以後,而令這個決定迅速扭轉。[5][7]1939年,蘇芬冬季战争期間,由於嚴重缺乏個人自動武器,甚至導致庫存中的费德洛夫M1916自动步枪重新投入服役。[8]


在1938年至1940年之間,PPD透過進一步修改後被命名為PPD-34/38和PPD-40,並引入了細微的變化,主要目的是使其更易於生產。大規模生產於1940年開始,該年生產了81,118 枝。然而,大量生產PPD-40的勞動力和資源成本在經濟而言卻過於昂貴,大部份的金屬部件是以金屬銑削的方式製造製造。[5]由於PPD-40過於複雜和生產成本高昂,儘管於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曾經使用,但最終於1941年,它被更為優秀和便宜的PPSh-41所取代。[6]PPSh-41在蘇聯自動武器製造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新轉化為大規模引進的沖壓式金屬部件,特別是機匣;PPSh-41還具有槍口上揚英语Muzzle rise補償器,使其精度比PPD顯著提高。1941年,PPD只生產了5,868 枝,相比以下PPSh-41卻生產了98,644 枝,而在次年更生產了約1,500,000 枝。[5]


被芬蘭軍隊所繳獲的PPD亦在冬季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继续战争)中被沿海部隊、國防民警衛隊和預備役所使用,並且納入庫存直到約1960年。而被德意志國防軍繳獲的PPD-34/38和PPD-40衝鋒槍則分別命名為MP.715(r)和MP.716(r)。


許多類似PPD的衝鋒槍也是由成千上萬的蘇聯游擊隊英语Soviet partisans隊員當中的槍砲技工以半手工的方式所製造。這些槍支,即使延至1944年仍在生產,仍然使用銑削製造,因為金屬沖壓需要在游擊隊所不可用的大型工業設施才能使用。沒有一個堅定的數字能表示大約生產了多少枝,但至少存在著六支游擊隊的槍械技工各自生產其型號系列。其中之一是已知的已經在大約兩年之間產生了28 枝這樣的衝鋒槍。[9]



使用國




在蘇聯電影中出現的蘇軍士兵手持PPD-40




波羅的海艦隊的水手與PPD-40(左、中)及PPSh-41(右)




  •  阿尔巴尼亚[10]


  •  芬兰[11][12]


  •  納粹德國


  •  朝鲜[12]


  •  菲律賓自治領:二戰和Hukbalahap叛亂期間被Hukbalahap共產主義戰士所採用。


  •  中華民國:抗日战争时由苏联援助3000支。


  •  蘇聯:被苏联红军和蘇聯游擊隊英语Soviet partisans所採用。[13]


  •  西班牙:型號為PPD-34,在西班牙內戰中被西班牙共和軍所採用。



參見



  • 冲锋枪

  • 託卡列夫M1927衝鋒槍英语Tokarev Model 1927

  • PPSh-41冲锋枪

  • PPS衝鋒槍

  • 索米M1931冲锋枪

  • ZK-383衝鋒槍

  • 俄羅斯槍械列表



資料來源









  1. ^ "В декабре 1942 г. из-за сложности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ППД был снят с вооружения РККА и е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было прекращено"
    КПСС и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советских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Коллектив авторов). 2е изд. М., Воениздат, 1967; стр.277



  2. ^ Modern Firearms - PPD-40. World.guns.ru. [2012-10-24]. 


  3. ^ Chris Bishop. 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Sterling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2: 260. ISBN 978-1-58663-762-0. 


  4. ^ 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 Дегтярева ППД-34, RU, [August 25, 2008] (俄语) [永久失效連結]


  5. ^ 5.05.15.25.3 (俄文)Болотин, Давид. 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трелкового оружия и патронов. Полигон. 1995: 105–112. ISBN 5-85503-072-5. ;1936年的數字並沒有報告


  6. ^ 6.06.1 Degtyarov PPD-34, PPD-34/38 and PPD-40 submachine gun (USSR), World, RU: Gun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8) 


  7. ^ Mikhail Kalashnikov. The Gun that Changed the World. Polity. 2006: 40. ISBN 978-0-7456-3692-4. 


  8. ^ Monetchikov, Sergei.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втомата [The History of Russian Assault Rifle]. St. Petersburg: Military Historical Museum of Artillery, Engineers and Signal Corps. 2005: 18–19. ISBN 5-98655-006-4 (俄语). 


  9. ^ Сергей Плотников, "Партизанские Самоделки", Оружие 2000/4, pp. 46-51


  10. ^ Jones, Richard D.; Ness, Leland S (编). Jane's Infantry Weapons 2009/2010 35th. Coulsdon: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January 27, 2009. ISBN 978-0-7106-2869-5. 


  11. ^ Machinepistols part 2, Finnish Army ARMY 1918–1945, Jaegerplatoon, [2011-04-26] 


  12. ^ 12.012.1 McNab, Chris. 20th Century Military Uniforms 2nd. Kent: Grange Books. 2002. ISBN 1-84013-476-3. 


  13. ^ Modern Firearms – PPD-40, World, RU: Guns, 2011-01-24 [2011-04-26] 




參考文獻



  • (简体中文)—《现代兵器》雜誌2012年第08期:双头鹰之剑


外部連結




  • (英文)—Basic notes on PPD-34 and PPD-40 - in Russian language


  • (英文)—ППД-1934 - PPD-34, PPD-38 and PPD-40 - in Russian language


  • (英文)—Finnish Army Submachine Guns


  • (英文)—Modern Firearms—Degtyarov PPD-34, PPD-34/38 and PPD-40 submachine gun


  • (英文)—Military, Security and Civilian Guns and EquipmentPPD SMG


  • (俄文)—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Вооружений-

    • ППД - 34 (Пистолет - пулемет Дягтярева образца 1934 года)

    • ППД - 40 (Пистолет - пулемет Дягтярева образца 1940 года)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