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議和








南北议和代表唐绍仪(左),伍廷芳和英国商人李德立合影。


南北議和,或稱1911年南北议和[1],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省份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军事实力派的谈判事件。




目录






  • 1 背景


  • 2 过程


  • 3 后续


  • 4 议和代表暨参赞名单


  • 5 参考文献


    • 5.1 引用


    • 5.2 来源







背景


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興起,清朝調動武昌新軍前往鎮壓,革命黨伺機起事。10月9日早上,共進會領導人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引爆炸彈失敗,俄國巡捕將搜到的名冊旗幟等交給湖廣總督瑞澄。10日清晨瑞澄斬殺涉案的彭楚藩、劉堯臣、楊洪聖等三個新軍的革命黨人,造成武昌新軍革命黨人人自危。夜間,革命黨人程定國、金品臣等因口角爭執,槍擊排長陶啟聖,軍營大亂,軍中的熊秉坤、蔡濟民、吳醒漢等革命黨人立刻率隊衝殺,攻總督轅門,爆發武昌起义,總督瑞澄棄城而走。


10月12日,革命黨拿下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他們俘虜了清軍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黎元洪,並擁立黎元洪為都督。


10月14日,经奕劻、徐世昌、那桐保举监国摄政王载沣两年罢黜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世凯在彰德府养病,繼續託病不就。


10月22日湖南独立、10月23日江西九江独立。


27日任命袁为钦差大臣,袁世凯督师到鄂,驻节孝感萧家港,统率北洋軍向武漢進攻。


29日山西独立。同日新军第二十镇在直隶境内发动滦州兵谏。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称病上奏辞职。


11月1日,摄政王载沣被迫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阁。2日,在北洋军攻下漢口之後,袁世凯便按兵不動,開始暗中與南方革命黨人議和。3日,清政府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6日,宣统帝下詔罪己,释放革命党刺客汪精卫、黄复生。


11月10日袁世凯派舊部劉承恩、副官蔡廷幹(海軍正參領)作為私人代表,赴武昌與革命黨人議和。這是因為黎元洪和革命軍總司令黃興都答應,倘若中華民國成立,將由袁世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11月13日,袁世凯帶衛隊抵京任内阁总理大臣。16日,组成袁世凯内阁。12月6日,袁世凯迫醇亲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归府邸。


12月16日,调冯国璋来接替禁卫军总统,解除良弼禁卫军第一协协统职,调禁卫军炮队支援围剿山西革命军,分散禁卫军力量,又用准备出征的名义把禁卫军调出城外,派段芝贵另编拱卫军,驻扎城內。北京城完全被袁世凯所控制。


12月18日南北议和谈判开始之前,当时关内十八行省都发生过武装起义,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含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十三省宣布独立,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西、山东五省在袁世凯控制下之外,其中山西、山东、甘肃境内宁夏地区曾宣布独立,后被袁世凯军控制。



过程


11月26日,北洋军一举攻克汉阳。同时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有意调停战事,愿意促成袁世凯内阁与黎元洪停战议和,在起义军节节失利的情况下,黎元洪通过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Herbert Goffe,1870-1939)[2]与袁世凯联络,有意停战。


11月30日,袁世凯再派密使刘承恩、蔡廷幹过江,与黎元洪谈判,[3]。同日,各省代表由上海来到武汉,因武昌陷于清军炮火之下,于是借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为会场,召开独立各省第一次代表会议。英国驻汉总领事葛福表示,黎元洪须能代表各省,方可开议。代表会议当日议决:以鄂军政府为中央军政府,请黎元洪以大都督名义,执行中央政务。12月1日,南北双方首先签订了《武汉地区停战协定》,武汉地区于12月3日上午8时至12月6日上午8时停火三天。12月3日,武汉地区停火,进行休战谈判。


12月8日,袁世凯派唐绍仪为总理内阁大臣的全权代表,12月9日,唐绍仪等离京奔赴武汉。同日,各省代表正式推举伍廷芳为民军议和全权总代表,并组织议和代表团,温宗尧、汪精卫、王宠惠、钮永建为参赞,胡瑛、王正廷为湖北特派代表。


12月11日,唐绍仪抵汉口,第二天过江到武昌会晤黎元洪,被告知要他到上海谈判。原来伍廷芳受张謇、赵凤昌等人劝阻,托英驻沪总领事请朱爾典爵士向袁世凯说项,令唐赴沪议和。于是,袁世凯12月13日电令唐绍仪“赴沪讨论”[3]


12月18日,在上海租界南京路工部局市政厅,南北议和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除南北议和代表外,还有英、美、德、法、日、俄等六国驻沪总领事及外商代表李德立。後來達成協議,袁世凱支持逼清廷退位,換取南方各省支持袁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為了防止新生的共和政體遭到內戰或外國軍隊可能的入侵而夭折,孫中山同意袁世凱提出的把中國統一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京政府之下的要求。


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1月11日、17日、19日,南京临时政府接连三次要求列强承认,均无一字答复。1月2日,袁得知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撤销唐绍仪和谈代表的资格。议和谈判暂时中断。



后续


1月16日,袁世凯在下朝的路上,在东华门丁字街,遭到同盟会京津分会组织的炸弹暗杀,炸死袁卫队长等十人,袁幸免遇难,17日袁派人向革命党人表示效忠革命,希望革命党人不要再对其进行暗杀活动。


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清室優待條件》。1月22日,孫中山發表聲明,只要袁世凱贊成宣統退位,自己即行辭職,讓位于袁世凱。袁世凯得到这个保证后,便加紧了逼宫的进程。袁世凯以利害游说和买通庆亲王奕劻和那桐,并以金钱贿赂隆裕太后身边受宠的太监张兰德(人称小德张),威吓隆裕太后,大势已去,如果革命军杀到北京,则皇室一族可能被族滅,而同意让位,则可有优待条件。


1月25日,在袁世凯授意下,段祺瑞率北洋將領49人联名致电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和各王公大臣,提出民军已答应对清朝皇室、貴族及满蒙回藏各族的优待条件,即《北洋五十將乞共和電》,陈情“即此停戰兩月間,民軍籌餉增兵,佈滿各境,我軍皆無後援,力太單弱,加以兼顧數路,勢益孤危”,要求“懇請渙汗大號,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以北洋軍的名義逼迫宣統退位。


1月26日,强硬派的宗社党首领良弼在住宅门口被京津同盟会分会刺客彭家珍炸成重伤,三天后死亡。1月29日,召开清廷御前会议,会上决定推诿,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


2月3日,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京临时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条件。


2月4日,由於宗室、大臣紛紛反彈,袁世凱又授意段祺瑞繼續逼宮,段祺瑞等九名將領,又發《乞共和第二電》,揚言「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即威脅太后與王公們的生命。


2月6日,南京参议院通过清室退位《优待条例》和张謇起草的《清室退位诏书》。优待条例包括:



  • 一,大清皇帝尊号不废,民国政府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

  • 二,民国每年拨四百万元供皇帝支出。

  • 三,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

  • 四,清室的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并由民国派兵保护。

  • 五,德宗(即光绪)崇陵所有产用经费由民国支出。

  • 六,宫内执事之人,继续留用,唯不得招阉人。

  • 七,皇室私有财产,由民国派兵保护。

  • 八,禁军编入民国陆军。




退位詔書


除清室退位优待条例外,还有对清王族及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七条。但其中,“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為袁世凱手下所添加。


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和逼迫下,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接受清室《優待條件》,發布《退位詔書》,宣佈清宣統皇帝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至此,統治了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國正式終結,被中華民國取代與繼承,中國兩千年來的帝制也宣告滅亡。


宣統退位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和设都南京。袁世凱以北京兵變為由,遷都北京。3月8日臨時參議院又通过《临时约法》。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武昌起义之后,在中国有重大利益的外国列强保持了观望态度,并试图从北京政权或武昌政权中寻找到最能符合各方利益的一派来支持。直到此時,各強國才開始陸續承認中華民國。



议和代表暨参赞名单


南方议和代表暨参赞名单:




  • 伍廷芳 民国议和全权代表


  • 钮永键 参赞


  • 温宗尧 参赞 


  • 王宠惠 参赞 


  • 汪精卫 参赞


  • 胡瑛 湖北特派代表 


  • 王正廷 湖北特派代表   

  • 议和代表办事处职员名单:张公室(即张竞生)、李范之、曾广益,以上专任议和事。陈经、虞熙正、关文谌、余沅,以上兼任外交部秘书。沈宝善、何智辉、曾广、蔡序东,以上兼任外交部翻译。谭熙鸿、史丹钦、潘茂昭,以上任电政局特派译电员。


北方议和代表暨参赞名单:




  • 唐绍仪 北方议和全权代表


  • 严修 代表


  • 杨士琦 代表


  • 杨度 参赞


  • 魏宸组 参赞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里记载的北方参赞名单是:欧赓祥、许鼎霖、赵椿年、冯懿同。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唐紹儀與1911年南北議和


  2. ^ 胡榴明:汉口英国总领事馆官邸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8-15


  3. ^ 3.03.1 范福潮:《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前的南北博弈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4-26》【南方周末】2008年9月24日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林海龙 《英国与武昌起义后的南北和谈》 中华文史网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Lambak Kiri

章鱼与海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