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林







李福林


李福林(1872年-1952年),字登同,中国广东廣州海珠區大塘村(原番禺縣大塘鄉)人。曾任建國粵軍第三軍軍長,第五軍軍長,兼任廣東全省警務處長、廣東全省民團統率處督辦、廣州市市政廳廳長、廣州市市長等職。




目录






  • 1 生平


  • 2 家宅


  • 3 歇後語


  • 4 參考資料


  • 5 外部链接





生平


李福林年少時曾進私塾入學數年,之後出入綠林為寇,往往手持洋油燈的燈筒,乘夜充作手槍行劫,同伴稱他為“李燈筒”,縣署緝拿不獲,遂懸賞3,000元取其人頭,李福林逃亡到南洋,在新加坡結識了孫中山,其後加入了中國同盟會,曾參與鎮南關起義等多次革命。辛亥革命之後在廣州附近聚眾數千,稱為「福軍」。


1917年發生護法運動,孫中山到廣州任「大元帥」;福軍為「大元帥府」親軍,李福林為親軍總司令。


1924年李被選為廣州市長,同年發生廣州商團暴亂。之後福軍亦曾助攻陳炯明。


1925年國民革命軍成立,福軍編為第五軍,李福林任軍長;同時兼任國民政府政治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委員。1926年北伐時第五軍主力留守廣州河南;惟十六師隨第一軍進入江西。


1927年曾聯合張發奎在廣州反對蔣介石,同年12月中國共產黨發動廣州暴動,李仍駐守河南,即參予鎮壓。事後李福林解職回鄉,之後退隱以務農渡日;在香港及廣州都有農莊,平時居住香港大埔區的「康樂園」(該處在1980年代後改建成住宅區)。


1938年,日軍策劃進攻廣東時,曾試圖透過李福林收買廣東將領,意圖在虎門登陸進攻廣州。李一方面報告軍統,又透過陳策將此事報告余漢謀,李、余二人合演反間計,擊斃數百名登陸日軍及偽軍。李福林因此獲青天白日勳章。日軍攻佔香港時,先遣部隊即前往大埔搜捕李福林。李剛巧於前晚往九龍飲宴未返, 即離港到重慶。


1949年,廣州被中共佔領前夕,李全家遷往香港。50年代初赴臺灣開會期間,心臟病發,於是回港醫治,1952年病逝香港,終年79歲。臨終前,他吩咐家人後事不能讓親友贈送花牌,因為如果他們送花牌,出殯隊伍十天也走不完。



家宅


李福林莊園,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新滘鎮(今屬江海街)大塘村,莊園原名厚德圍,佔地13334平方米,俗稱「二十畝」。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如小島般四面環水,佔地1200平方米,有主樓、耕仔樓、水榭、釣魚台、門樓等建築。主樓在島中心,坐北向南,為混凝土構築的西式房屋,採用拱門卷窗,首層正門為花崗石門框,頂層四角有桃出牆外約1米的偲望台,四周及樓底部有偲望孔。主樓兩旁沿湖邊建曲尺形兩層的「耕仔樓」,是工人、護衛人員的宿舍。莊園四周是果樹,環境清幽。現只剩下主樓,其餘部分在近二十年來分別發展為大型小區和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


李福林公館建築位於寶崗大道一號,原為李福林駐軍據點,佔地約1000平方米。民國十年李福林於此地興建房屋、花園,以作為軍隊總部,又稱「福軍總部」。公館為四層西式洋樓,正門是四柱弧形拱門,正中二、三樓窗戶是突出方框裝置,易於採光。其餘窗戶上端以白色弧形圖案裝飾,窗台​​下外牆以白色方框線條襯托。一至三樓內走廊呈長條形,以白色羅馬柱連接弧頂層見疊出;四樓屋頂略低,走道頂部直直長長,而走道兩頭及兩側房間均設有大小不一的陽台。整座建築形如飛機,似飛向北方,據說寓意李福林堅信北伐勝利之意。南面原有空地圍成花園,廣種果木。公館建築現作為中共海珠區委辦公樓,經修繕保護,其內外結構依然完好,曾有《三家巷》等多部電影在此取景。


李福林家族在香港康樂園持有第十五街1至3號洋房,花園佔地10,000平方呎,上蓋為兩層面積共5,267平方呎的子母屋,是康樂園三大董事屋之一,於2002年9月獲一家印尼財團洽購,雙方達成3,000萬港元的交易協議[1]


李福林體育館位於大埔安祥路2號。



歇後語


廣州有條歇後語:李福林睇報紙(李福林看報紙)——倒轉來。據傳李福林某日獨自返回軍部辦公室,剛好有數名參謀官在閱報議論。李福林好奇上前,其中一位參謀不知道他並不識字,隨手將報紙遞給李福林,當他接過就假裝看報,可是他卻將報紙倒轉了也不知[2]



參考資料





  1. ^ 李福林後人售康樂園故居


  2. ^ 广州方言故事【李福林睇报纸——倒转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6-10.




外部链接




  • 我的鄰居--李福林[永久失效連結]


  • 李福林正傳[永久失效連結]

  • 李福林二三事

  • 李福林:“燈筒”起家鬧革命

  • 李福林在香港墓地 康樂園將軍塚與富豪居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章鱼与海女图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