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

新石器時代的匕首,在Toulouse 博物館

匕首
匕首指双刃短剑,全長約在10~30cm左右。中國最早在夏代就出現,一開始為青銅製,到了戰國時期因鐵器的發達改用鋼鐵製。一般作为近战防備武器,可以对目标投擲或突刺。
匕首也是中國歷代刺客所愛用的武器,著名成語「圖窮匕現」即是刺客將匕首藏在地圖的卷軸裡以刺殺別國君王的行動,荊軻刺秦王便是一個例子。
外語
現代人常常把英文的「Dagger」翻成匕首,而「Dagger」来自拉丁文「Daca」,指「Dacian knife」。
参考资料
- Schulze, André(Hrsg.): Mittelalterliche Kampfesweisen. Band 3: Scheibendolch, Schwert und Schild. - Mainz am Rhein. : Zabern, 2007. - ISBN 3-8053-3750-2
参见
- 小刀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匕首 |
|
![]() |
这是一篇與军事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