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
文人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類群概念,它是指儒家文化圈中傳統的知識分子,是具備一定文學修養的作家、詩人,又稱為墨客、读书人、書生、雅士等,當中“文人墨客”两个称谓常合并在一起。除了知識、學問外,文人還兼有藝術修養,如琴棋書畫等。
與文人相對的概念是武人。
目录
1 價值觀
2 負面評價
3 参考文献
4 參見
價值觀
中國傳統「學而優則仕」,故此文人的理想是當官(士大夫);而「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出自宋代范仲淹[1],意思是即使不能救國,至少也能救人。
負面評價
清初顾炎武厌恶“文人”,常引宋人刘挚之言:“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
参考文献
^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的來歷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11-09-01.
參見
- 名士
- 儒生
- 書生 (朝鮮)
- 士大夫
- 文人畫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