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




无机化学中,硫化物指电正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与硫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都可看作氢硫酸的盐。由于氢硫酸是二元弱酸,因此硫化物可分为酸式盐(HS,氢硫化物)、正盐(S2−)和多硫化物(Sn2−)三类。


有机化学中,硫化物(英文:Sulfide)指含有二价硫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有机硫化物可包括:硫醚(R-S-R)、硫酚/硫醇(Ar/R-SH)、硫醛(R-CSH)、硫代羧酸(S取代羧基中的一个或两个O,如R-CO-SH、R-CS-SH)和二硫化物(R-S-S-R)等。参见有机硫化合物。




目录






  • 1 合成


  • 2 物理性质


  • 3 化学性质


    • 3.1 水解


    • 3.2 灼烧


    • 3.3 氧化


    • 3.4 酸碱性




  • 4 多硫化物


  • 5 分析


  • 6 应用


    • 6.1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7 参见


  • 8 参考资料





合成


无机硫化物通常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 单质直接化合,例如:

C + 2S -1123~1223K→ CS2


  • 硫酸盐或高价硫化物的还原,例如:


Na2SO4 + 4C -1373K→ Na2S + 4CO

In2S3 + 2H2 → In2S + 2H2S


  • 溶液中或高温的复分解反应,例如:


FeCl2 + H2S → FeS↓ + 2HCl

3SiO2 + 2Al2S3 -1373K→ 3SiS2 + 2Al2O3


  • 以硫代酸盐为原料制取,例如:



(NH4)2MoO4 + 4(NH4)2S + 4H2O → (NH4)2[MoS4] + 8NH3.H2O

(NH4)2[MoS4] + 2HCl —Δ→ MoS3 + H2S + 2NH4Cl


  • 高价硫化物加热分解,例如:

MoS3 -→ MoS2 + S


物理性质



































































Al2S3


GeS
灰黑

P4S5
亮黄

CdS


Ga2S3


SnS2


P4S10


HgS
红/黑

In2S3
黄/红

SnS
棕黑

As4S4


MnS
绿/肉

InS
酒红

PbS


As4S6


MoS3
红棕

Tl2S3
蓝黑


As4S10
淡黄

RuS2
灰蓝

Tl2S



Sb2S3
橙红

FeS2



Bi2S3
棕黑

硫化物大多含有鲜艳的颜色,见右表。[1] 除此之外,MoS2、Re2S7、FeS、CoS2、NiS、PtS2、Cu2S、CuS和Ag2S等过渡金属硫化物都是黑色的。


金属的酸式硫化物都可溶于水,但正盐中只有碱金属硫化物和硫化铵可溶。一般地讲,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可通过阳离子极化力(离子电荷数/离子半径,Z2/r)的大小来预测。阳离子极化能力的增强,将导致化合物共价性的增加,极性减小,因而溶解度也降低。



化学性质



水解


金属硫化物在水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解:



S2− + H2O → HS + OH

HS + H2O ⇌ H2S + OH


H2S的pKa分别约为:pKa1 = 6.89 和 pKa2 = 19±2,[2] 因此金属硫化物溶液会呈不同程度的碱性,而碱金属的硫化物溶液的碱性更是可以与相应的氢氧化物匹敌。


S2−不能在水中存在,也无法在超高浓度的CsOH溶液中存在。[3]



灼烧


灼烧硫化物矿物时可能发生两种反应:[4]


  1. 硫化物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硫则转化为二氧化硫。例如由方铅矿制取铅时有一步为:

2PbS + 3O2 → 2PbO + 2SO2

  1. 硫化物被氧化为相应的可溶硫酸盐。

以上两步都是冶炼金属时,转化硫化物矿石的重要方法。



氧化


硫化物中-2价的硫具有还原性,视条件不同可被氧化为硫、亚硫酸盐和硫酸盐等。


S + 2e = S2−; -0.407V[5]


酸碱性


硫化物和相应的氧化物类似,其酸碱性随周期和族的变化也和氧化物的类似,但硫化物的碱性不如氧化物强。































[6]
H2S NaHS Na2S As2S3
As2S5
Na2S2
H2O NaOH Na2O As2O3
As2O5
Na2O2
碱性 碱性 两性 酸性 碱性


同周期元素最高氧化态硫化物从左到右酸性增强;同族元素相同氧化态的硫化物从上到下酸性减弱;同种元素的硫化物中,高氧化态的硫化物酸性更强。因此As2S5酸性强于Sb2S5,而Sb2S5的酸性则要强于SnS2和Sb2S3



多硫化物



多硫化物是含有多硫离子Sn2−的化合物,n=2,3,4,5,6,...,9。多硫化物可由硫在硫化物溶液中煮沸制得,其溶液一般都为黄色,且颜色随n值的增加而加深。


多硫离子类似于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但不及过氧离子氧化性强:



S22− + 2e = 2S2−; Eo = -0.476V

HO2 + H2O + 2e = 3OH; Eo = 0.87V


多硫化物酸化时即放出硫化氢和硫:


Sn2− + 2H+ → H2S + (n-1)S

多硫离子还可作配体。例如Na2Sn作用于(η5-C5H5)2TiCl2时,会生成含有TiS5环的配位化合物。



分析



点滴法[1]

点滴法是鉴定S2−和HS离子的灵敏方法,其步骤为:在点滴板上混合可溶硫化物的碱性溶液和1%的硝普酸钠Na2[Fe(CN)5NO](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若试样中存在S2−离子则会出现不同深度的红紫色,灵敏度1:50000。其机理可能是[Fe(CN)5(NO)S]4−离子的生成。

除此之外,向点滴板中加入试液、浓盐酸、几颗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晶体和0.1mol/L氯化铁溶液,若在2~3分钟后出现蓝色,也可证明硫离子的存在。机理是生成了蓝色的亚甲基蓝。



应用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硫化氢系统是传统且较广泛的分析阳离子的方法,主要依据各离子硫化物溶解度的显著差异,将常见的阳离子分成五组。





























简化的硫化氢系统分组方案[7]
组试剂
HCl
0.3 mol/L HCl, H2S
或 0.2~0.6 mol/L HCl
TAA,加热
NH3 + NH4Cl
(NH4)2S 或
TAA,加热
/
组的名称
I组
银组
盐酸组
II组
铜 锡组
硫化氢组
III组
铁组
硫化铵组
IV组
钙钠组
可溶组
组内离子
Ag+
Hg22+
Pb2+
II A
Pb2+
Bi3+
Cu2+
Cd2+
II B
Hg2+
As(III,V)
Sb(III,V)
Sn(II,IV)
Al3+ Mn2+
Cr3+ Zn2+
Fe3+ Co2+
Fe2+ Ni2+
Ba2+ K+
Ca2+ Na+
Mg2+ NH4+


由于H2S气体毒性大,且储存不便,故一般多以硫代乙酰胺(CH3CSNH2,TAA)水溶液作沉淀剂。


  • 在酸性溶液中TAA水解产生H2S,可替代H2S:

CH3CSNH2 + H+ + 2H2O ⇌ CH3COOH + NH4+ + H2S↑

  • 在氨性溶液中水解生成HS,可替代(NH4)2S:

CH3CSNH2 + 2NH3 ⇌ CH3-C(-NH2)=NH + NH4+ + HS

  • 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S2−,可替代Na2S:

CH3CSNH2 + 3OH ⇌ CH3COO + NH3 + H2O + S2−

硫化物的其他应用还有:




  • 二硫化钼是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由于含硫有机化合物(如噻吩)会使普通氢化催化剂中毒,因此二硫化钼可用于催化含硫有机物质的加氢反应。


  • 硫化镉可用于制作光电池。


  • 硫化铅被用于制作红外感应器。


  • 多硫化钙、多硫化钡和多硫化铵是杀菌剂和杀虫剂。


  • 二硫化碳在工业上被用作溶剂。此外,二硫化碳也被用来制取四氯化碳,有机化学中则用二硫化碳来插入-C(=S)-S-基团。


  • 硫化锌和硫化镉被用来制造荧光粉,高纯度的硫化镉是良好的半导体。


  • 三硫化四磷用于制火柴和烟火。


  • 十硫化四磷用于制杀虫剂、润滑油添加剂和浮选剂。


  • 硫化钠被大量用于硫化染料的制造、有机药物和纸浆的生产等。


  • 硫化钙和硫化钡被用来制造发光漆。



参见


  • 有机硫化合物


参考资料





  1. ^ 1.01.1 张青莲等。《无机化学丛书》第五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2. ^ Giggenbach, W. (1971). Inorg. Chem. 10:1333. Meyer, B.; Ward, K.; Koshlap, K.; & Peter, L. (1983). Inorganic Chemistry 22:2345. Myers, R. J. (1986).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3:687.


  3. ^ P. M. May, D. Batka, G. Hefter, E. Königsberger, D. Rowland. Goodbye to S2− in aqueous soluti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8, 54 (16): 1980–1983 [2018-05-21]. ISSN 1359-7345. doi:10.1039/c8cc00187a (英语). 


  4. ^ Greenwood, N. N.; Earnshaw, A. (1997).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nd Edition, 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 ISBN 0-7506-3365-4.


  5. ^ J.A.迪安。《兰氏化学手册》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ISBN 7-03-010409-9


  6. ^ 宋天佑,徐家宁,程功臻编。《无机化学》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ISBN 7-04-015582-6


  7. ^ 华中师范大学等编。《分析化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ISBN 7-04-009140-2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章鱼与海女图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