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王家衛 ,BBS (英文名:Wong Kar-Wai ,1958年7月17日- ),祖籍浙江舟山,生於上海,太平绅士,香港電影導演、監製及編劇,擅長文藝電影。根據統計,王家衛的全球累計總票房為1.2億美元。
目录
1 生平
2 题材
3 风格
4 獎項
4.1 香港電影金像獎
4.2 金馬獎
4.3 坎城影展
4.4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4.5 柏林國際電影節
4.6 中國電影金雞獎
4.7 北京國際電影節
4.8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4.9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4.10 亞洲電影大獎
4.11 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大奖
4.12 其他
5 參與作品
5.1 電影
5.1.1 導演
5.1.2 編劇
5.1.3 監製
5.1.4 演員
5.2 執導短片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連結
8 延伸阅读
生平
早期
王家卫於1958年出生于中國上海,5岁时随父母移民香港,後再随父母移民美國。1980年在讀了香港理工学院美术设计系兩年後,便放棄繼續修讀,进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导演训练班,並任制作助理[4] 。其后,受到时任香港无线电视节目部经理的香港著名媒体人甘国亮的垂青,获得大量戏剧创作机会,因此王家卫一直视甘国亮为恩师。
1981年离开無綫電視,投身电影圈任编剧。1980年代王家衛共写过13个电影剧本,憑《最後勝利》获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導演生涯
1987年,王家衛擔任《江湖龍虎鬥》的編劇,讓鄧光榮發現王家衛的才華。
1988年,鄧光榮資助王家衛開拍他的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門》,他啟用了當時剛剛在電影界嶄露頭角的日後影壇巨星:劉德華、張學友和張曼玉出任主角,這部電影上映后獲得成功,亦是王氏風格作品的一個起點。1990年,鄧光榮再度資助王家衛拍攝《阿飛正傳》,拍片耗費4000萬港幣,但票房只有900萬港幣,賣座奇慘,1991年他憑《阿飛正傳》贏得該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1995年憑《重慶森林》再次取得最佳導演獎。1997年,凭借《春光乍泄》获第50届坎城影展最佳导演奖,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香港導演。王家卫获邀担任2006年法国坎城影展的評審團主席,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香港人[5] 。他於2007年11月獲香港公開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6] 。2009年,为纪念张国荣,王家卫耗时4年时间重新剪辑的《東邪西毒: 終極版》,并在世界各地巡回上映[7] [8] 。
2016年6月1日,王家衛私人公司Master China Films Limited配發和發行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100,000,000股股份[9] 。
2016年6月17日,按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根據發行事項發行新股份之公平值約513,500,000港元,原因陳可辛和王家衛收購後評估價值總數[10] 。
题材
王家卫的电影作品通常在处理私密、孤独与困惑的感情问题,他的电影作品也倾向通过光影与语言寓意表现而非明显对抗化。他的题材范围很广,包括武侠、都市、幻想等,但最终的核心都是关于情欲与回忆。在他的电影中,台词往往被精良设计。“你知道喝酒跟喝水的分别吗?酒,越喝越暖;水,越喝越寒。”“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妒忌。”(《东邪西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重庆森林》)
而电影《花样年华》与《2046》则从题材、人物名称、感情主线上是相承的[11] 。《花样年华》中讲述中年人的婚外恋问题,两位试图挽回彼此眷侣的人最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深刻的眷恋;而《2046》中男主角试图找回曾经那份真情,却发现自己早已尘封了感情,只好把自己写到一部名为《2046》的小说中怀念。其中台词久经考究,“當一個人心裡有個不可告人的秘密,他會跑到深山裡,找一棵樹,在樹上挖個洞,將秘密告訴那個洞,再用泥土封起來,這秘密就沒有人知道。”(同时出现在《花样年华》与《2046》中)“去2046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回失去的记忆,因为在2046一切事物永不改变。”“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我很快就适应了这种生活,虽然有时只是逢场作戏,虽然很多都是露水情缘,不过没关系,哪来那么多一生一世。”(《2046》)其中电影《2046》更是用了五年时间拍摄[12] ,被称为“五年磨一剑”[13] 。
风格
王家卫的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喜用緩慢的節奏,配以適當的音樂,帶出電影的氣氛[14] 。他常與杜可風、張叔平合作,被外界稱為鐵三角[15] 。張、杜二人也使王家衛的電影在畫面上更有美感[16] 。杜可風拍攝王家衛的電影時,其摄影手法亦非常獨特,其“手提式”及“半掩式”的手法成為了他們的標誌[17] [18] 。
王家衛鍾情於在他的電影中任用一些具有強烈個人風格以及演技口碑及敬業精神極好的演員,如:梁朝偉、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等都是他作品中的常客;而在他作品的職員表中,更是始終貫徹名單一致的政策;鮮有更改。
王家卫导演的戲大多是沒有預先的劇本[19] ,只在拍攝當日才會給演員台詞,這令演員在觀看影片成品之前也不會知道戲的內容[20] 。甚至有「拍電影的方法有兩種,第二種是王家衛的拍法」之說。直到拍摄《蓝莓之夜》时候,因成本缘故,才开始采用剧本[21] 。王家卫的执导风格,令很多演員在王家卫的電影中也有異常好的演出[22] ,亦有很多演員表示拍過王家卫的電影後演技進步,如張曼玉、章子怡及梁朝偉[23] [24] 。
也都因爲王家衛「慢工出細貨」的緣故,很多電影的拍攝時間都非常長。其中《2046》用了5年時間,而《一代宗師》更加是用了10年。但以上兩片口碑都不俗,而《2046》中梁朝偉和章子怡的更加在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分別奪得影帝和影后。9年後,章子怡再凴《一代宗師》問鼎影后。
王家卫常配戴深色太陽眼鏡示人[25] ,又喜愛吸菸[26] 。
觀眾評論
王家衛的電影,多被形容為浪漫,題材多是探討愛情為主。王家衛导演的電影都是以文藝性質居多,並非大部分人所喜好,更有部分人常批評他的電影沉闷、難懂[27] ,甚至批評故事支離破碎,毫無內容[28] 。但其作品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 爛番茄(Rottens Tomatoes)等網站也都有很好的評價。
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電影
結果
1988年
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編劇
最後勝利
提名
1989年
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導演
旺角卡門
提名
1991年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編劇
阿飛正傳
提名
最佳導演
獲獎
最佳電影
獲獎
1995年
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導演
重慶森林
獲獎
最佳編劇
提名
東邪西毒
提名
最佳電影
重慶森林
獲獎
東邪西毒
提名
最佳導演
提名
1998年
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導演
春光乍泄
提名
最佳電影
提名
2001年
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編劇
花樣年華
提名
最佳導演
提名
最佳電影
提名
2005年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導演
2046
提名
最佳編劇
提名
最佳電影
提名
2014年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導演
一代宗師
獲獎
最佳電影
獲獎
最佳編劇
獲獎
金馬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1年
第28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阿飛正傳
獲獎
最佳劇情片
阿飛正傳
提名
1994年
第31屆金馬獎
最佳改編劇本
東邪西毒
提名
最佳劇情片
重慶森林
提名
最佳導演
重慶森林
提名
1997年
第34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春光乍泄
提名
2000年
第37屆金馬獎
最佳原著劇本
花樣年華
提名
最佳劇情片
花樣年華
提名
最佳導演
花樣年華
提名
2004年
第41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2046
提名
2013年
第50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
一代宗師
提名
2017年
第54屆金馬獎
最佳改編劇本
擺渡人
提名
坎城影展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7年
第50屆坎城影展
最佳導演獎
春光乍泄
獲獎
金棕櫚獎
春光乍泄
提名
2000年
第53屆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
花樣年華
提名
2004年
第57屆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
2046
提名
2007年
第60屆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
藍莓之夜
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4年
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
東邪西毒
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2001年
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最佳短片
花樣年華
提名
中國電影金雞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2013年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導演獎
一代宗師
提名
北京國際電影節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2014年
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導演獎
一代宗師
獲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5年
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導演
東邪西毒
獲獎
最佳編劇
東邪西毒
獲獎
2001年
第7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導演
花樣年華
獲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2005年
第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電影
2046
提名
最佳導演
2046
提名
亞洲電影大獎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2014年
第8届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導演獎
一代宗師
獲獎
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大奖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2014年
第8届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大奖
最佳導演獎
一代宗師
獲獎
其他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影片
結果
1994年
第51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金豹獎
重慶森林
提名
2000年
第13屆歐洲電影獎
環球銀幕獎
花樣年華
獲獎
2001年
第2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
最佳外國電影
花樣年華
獲獎
2001年
第51屆德國電影獎
最佳外國電影
花樣年華
獲獎
2001年
第45屆義大利大衛獎
最佳外國電影
花樣年華
提名
2001年
第5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
花樣年華
提名
2004年
第17屆歐洲電影獎
環球銀幕獎
2046
獲獎
2005年
第49屆義大利大衛獎
最佳外國電影
2046
提名
2000年,憑《花样年华》獲欧洲电影奖最佳非欧洲电影。
2001年,獲香港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29]
2004年,憑《2046》獲欧洲电影奖最佳非欧洲电影。
2006年5月21日,在法國坎城獲法國政府頒授榮譽軍團騎士級勳章,以表揚其對電影業的貢獻,並由法國文化及通信部部長德瓦布爾代表法國總統主持勳章頒發儀式(但大部份中文傳媒錯誤把該奬項翻譯為「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那是另一個法國勳章,由文化部頒授。)[30]
2008年,獲得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遠見獎」[31] 。
2013年,獲法國文化及通信部頒授法國外長交部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頒授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章中最高等級的「司令勳章」,是繼小說家金庸後第二位獲此榮譽的香港人。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親自赴香港將勳章頒授予王家衛導演。
2014年,獲得印度國際影展頒發終身成就獎。
2017年,獲得法国里昂卢米埃电影节頒發卢米埃大獎。
參與作品
電影
以香港當地原始片名為主:
導演
上映日期
电影名称
英文名称
主要演员
1988年
《旺角卡門》
As Tears Go By
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萬梓良
1990年
《阿飛正傳》
Days of Being Wild
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潘迪华、梁朝偉
1994年
《重慶森林》
Chungking Express
林青霞、梁朝偉、王菲、金城武、周嘉玲
《東邪西毒》
Ashes of Time
張國榮、梁家辉、梁朝偉、張學友、林青霞、張曼玉、劉嘉玲、楊采妮
1995年
《墮落天使》
Fallen Angels
黎明、金城武、李嘉欣、楊采妮、莫文蔚
1997年
《春光乍洩》
Happy Together
張國榮、梁朝偉、張震
2000年
《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
梁朝偉、張曼玉
2004年
《2046》
2046
梁朝偉、章子怡、木村拓哉、王菲、巩俐、劉嘉玲、張震
2007年
《藍莓之夜》
My Blueberry Nights
诺拉·琼斯、祖狄·罗、瑞秋·懷茲、娜塔莉·波特曼、大卫·史崔森
2009年
《東邪西毒: 終極版》
Ashes of Time Redux
張國榮、梁家辉、梁朝偉、張學友、林青霞、張曼玉、劉嘉玲、楊采妮
2013年
《一代宗師》
The Grandmaster
梁朝偉、章子怡、赵本山、宋慧喬、張震、小瀋陽、張晉
編劇
上映日期
电影名称
英文名称
备注
1982年
《彩雲曲》
Once Upon A Rainbow
1983年
《空心大少爺》
Just For Fun
1984年
《伊人再見》
Silent Romance
1985年
《吉人天相》
Chase A Futune
1985年
《龍鳳智多星》
The Intellectual Trio
1985年
《小狐仙》
Unforgetable Fantasy
1986年
《我要金龜婿》
The Millionaire Chase
1986年
《神勇雙響炮續集》
Rosa
1986年
《惡男》
Goodbye My Love
1987年
《最後勝利》
Final Victory
1987年
《江湖龍虎鬥》
Flaming Brothers
1987年
《猛鬼差館》
The Haunted Cop Shop
台譯:魁星踢斗
1988年
《猛鬼學堂》
The Haunted Cop Shop 2
台譯:抓鬼特訓班
1988年
《旺角卡門》
As Tears Go By
台譯:熱血男兒
1990年
《再戰江湖》
No Rish, No Gain
1990年
《阿飛正傳》
Days of Being Wild
1994年
《東邪西毒》
Ashes of Time
1994年
《重慶森林》
Chungking Express
1995年
《墮落天使》
Fallen Angels
1997年
《春光乍洩》
Happy Together
2000年
《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
2004年
《2046》
2046
2005年
《愛神》
Eros
包括三段電影,王家衛導演其中《手》
2007年
《藍莓之夜》
My Blueberry Nights
2009年
《東邪西毒: 終極版》
Ashes of Time Redux
2013年
《一代宗師》
The Grandmaster
監製
上映日期
电影名称
英文名称
备注
1988年
《猛鬼學堂》
The Haunted Cop Shop 2
台譯:抓鬼特訓班,执行監製
1993年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Dong Cheng Xi Jiu
1995年
《墮落天使》
Fallen Angels
1997年
《春光乍洩》
Happy Together
1997年
《初纏戀后的二人世界》
First Love the Litter on the Breeze
2000年
《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
2002年
《天下無雙》
A Chinese Odyssey 2002
2003年
《地下鐵》
Sound Of Colors
2004年
《2046》
2046
2007年
《藍莓之夜》
My Blueberry Nights
2013年
《一代宗師》
The Grandmaster
2016年
《擺渡人》
See You Tomorrow
2018年
《撞死了一只羊》
Jinpa
演員
上映日期
电影名称
英文名称
备注
1984年
《君子好逑》
The Other Side of Gentleman
1984年
《伊人再見》
Silent Romance
1988年
《猛鬼學堂》
The Haunted Cop Shop 2
台譯:抓鬼特訓班
1988年
《愛情謎語》
Chaos By Design
2016年
《潮遊鏡花水月》
《The First Monday in May 》
台譯:時尚惡魔的盛宴
執導短片
上映日期
电影名称
备注
2001年
《The Hire: The Follow》
2002年
《Six Days》
2004年
《爱神 (电影) 》
〈手〉一段
2007年
《給康城的情書》
〈I Travelled 9000 km to Give It to You〉一段
2007年
《There's Only One Sun》
参考文献
^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王家卫获颁荣誉博士学位 自爆当年大学都未毕业. 搜狐网>新闻中心>社会新闻>社会要闻>世态万象. 2007年12月13日 [2007年12月13日] (中文(简体)) .
^ 来源:搜狐娱乐;责任编辑:小肥羊. 王家卫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搜狐网>娱乐频道>电影 Movie>电影新闻. 2007年12月13日 [2007年12月13日] (中文(简体)) .
^ 来源:凤凰网娱乐. 王家卫获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戴墨镜穿学士服拍照. 凤凰网>娱乐>明星>港台>正文. 2018年5月25日 [2018年5月25日] (中文(简体)) .
^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王家卫获颁荣誉博士学位 自曝大学都未毕业(图). 新浪网>影音娱乐>电影宝库>正文. 2007年12月13日 [2007年12月13日] (中文(简体)) .
^ 王家卫任戛纳电影节评判团主席,載BBC中文網,2006年1月5日
^ 公開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13/11/2007
^ TOM. <东邪西毒>终极版 张国荣林青霞经典亲热戏被剪. 中国经济网. 2009年5月30日 [2009年6月7日] (中文(简体)) . [永久失效連結 ]
^ 曹诗卉. 《东邪西毒终极版》:王家卫让你“醉死梦生”. 南方网. 2009-03-26 [2009-06-07 ] (中文(简体)) .
^ 根據一般授權發行新股份 及 有關與MASTER CHINA FILMS LIMITED訂立之協議之內幕消息
^ 根據一般授權發行新股份 及 發行事項之會計影響通告
^ 影片《2046》剧情揭秘 延续《花样年华》内容. 北方网. 2004-09-07 [2009-06-08 ] (中文(简体)) .
^ 赵培 寿鹏寰. 独家算账 揭开《2046》拍摄耗时五年的内幕. 法制日报. 2004年10月19日 [2009年6月8日] (中文(简体)) .
^ Jamie Wolf. " 五年磨一劍"的大作 紐約時報長文解密《2046》. 纽约时报. 2004年9月29日 [2009年6月7日] (中文(繁體)) .
^ 史训锋. 诺拉琼斯细谈《蓝莓之夜》 一度"吻"到脖子僵. 新华网. 2007年12月20日 [2009年6月7日] (中文(简体)) .
^ 达娅. 图文:《东邪西毒》 15年后的武林终极期待. 人民网. 2009-03-27 [2009-06-07 ] (中文(简体)) . [永久失效連結 ]
^ 《东邪西毒终极版》:摄影杜可风. 人民网. 2009年3月16日 [2009年6月7日] (中文(简体)) .
^ 镇焰. 杜可风个人资料. 人民网. 2009年3月24日 [2009年6月7日] (中文(简体)) .
^ 评论:曾经的花样年华. 新浪娱乐. 2001年1月10日 [2009年6月7日] (中文(简体)) .
^ 王家卫盛赞张曼玉:她的身体充满语言(图). 新浪读书. 2009-04-08 [2009-06-07 ] (中文(简体)) .
^ Shinning. 王家卫:巨蟹的坚硬与柔软. 新浪网. 2009年3月26日 [2009年6月7日] (中文(简体)) .
^ 赵景然. 王家卫首部英语片《蓝莓之夜》结束美国拍摄. 东北新闻网. 2006-08-17 [2009-06-07 ] (中文(简体)) .
^ 杨采妮羡慕王家卫可掌控一切. 风尚周报. 2009-06-05 [2009-06-07 ] (中文(简体)) .
^ 章子怡《夜宴》演技靠王家衛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8-22.,星島日報,2006年9月10日
^ 中國電影登陸英國 張曼玉:王家衛讓我開竅,東方新聞,2007年3月18日
^ 王家衛獲頒榮譽博士 戴著招牌墨鏡上台[永久失效連結 ] ,載自由時報即時新聞,2007年12月13日
^ 王家卫、章子怡风光亮相戛纳(图). 华商晨报. 2006-05-19 [2009-06-07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0) (中文(简体)) .
^ 刘嘉琦. 《东邪西毒》昨首映 王家卫被批江郎才尽. 东方早报. 2009-03-26 [2009-06-07 ] (中文(简体)) . [永久失效連結 ]
^ 百灵网. 名导绯闻事件:王家卫. 百灵网. 2009-05-22 [ 2009-06-07] (中文(简体)) . [永久失效連結 ]
^ 王家衛獲得特區政府銅紫荊星章,東方新聞,2001年10月14日
^ 王家衛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6-07-21.,明報,2006年5月22日
^ 王家衛獲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遠見獎」,新浪网,2008年10月23日
外部連結
王家卫 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香港影庫上王家卫的頁面(繁体中文)
王家卫在豆瓣電影上的页面(简体中文)
王家卫在时光网的页面(简体中文)
延伸阅读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英文资料
Botz-Bornstein, Thorsten. Films and Dreams: Tarkovsky, Bergman, Sokurov, Kubrick, and Wong Kar-Wai .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Rowman & Littlefield, 2008. ISBN 0-7391-2187-1.
Brown, Andrew M. J. Directing Hong Kong: The Political Cinema of John Woo and Wong Kar-Wai .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in Greater China: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1. ISBN 0-7007-1734-X.
Brunette, Peter, and Kar-wai Wong. Wong Kar-Wai . Contemporary Film Directors. Urbana, Il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5. ISBN 0-252-02992-5, ISBN 0-252-07237-5.
Redmond, Sean. Studying Chungking Express . Leighton Buzzard: Auteur, 2004. ISBN 1-903663-30-X.
Teo, Stephen. Wong Kar-Wai: Auteur of Time . World Directors. London: BFI, 2004. ISBN 1-84457-028-2, ISBN 1-84457-029-0.
Wong, Kar-wai, Yichang Liu, and Kar-wai Wong. Tête-bêche: A Wong Kar Wai Project . Hong Kong: Block 2 Pictures, 2000. ISBN 962-86051-1-9.
Wong, Kar-wai, and Tony Rayns. Wong Kar-Wai on Wong Kar-Wai . London: Faber, 2002. ISBN 0-571-19397-8.
其他语言资料
Aleksandrowicz, Joanna. Pomiędzy obrazem a wskazówkami zegarów: o estetyce nietrwałości w filmach Wong Kar-waia . Kraków: Rabid, 2008. ISBN 83-60236-30-5. (波兰文)
Alovisio, Silvio, Vanessa Durando, and Micaela Veronesi. Le ceneri del tempo: il cinema di Wong Kar Wai . Piombino (LI): Traccedizioni, 1997. ISBN 88-7205-096-0. (意大利文)
Gliatta, Leonardo. Wong Kar-Wai: [saggio critico, foto, filmografia, dichiarazioni del regista, antologia della critica] . Roma: D. Audino, 2004. ISBN 88-86350-77-5. (意大利文)
Jousse, Thierry. Wong Kar-Wai . Les petits cahiers. Paris: Cahiers du cinéma, 2006. ISBN 2-86642-457-3, ISBN 2-240-02519-0. (法文)
Schnelle, Josef, and Rüdiger Suchsland. Zeichen und Wunder das Kino von Zhang Yimou und Wong Kar-Wai . Marburg: Schüren, 2008. ISBN 3-89472-438-2. (德文)
王家衛導演作品
電影
旺角卡門(1988)
阿飛正傳(1990)
東邪西毒(1994)
重慶森林(1994)
墮落天使(1995)
春光乍洩(1997)
花樣年華(2000)
2046(2004)
愛神·手 (2004)
藍莓之夜(2007)
一代宗師(2013)
電視劇
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
1946–1975
Georges Huisman (1946、1947、1949)
安德烈·莫洛亚 (1951)
Maurice Genevoix (1952)
让·谷克多 (1953、1954)
馬瑟·巴紐 (1955)
Maurice Lehmann (1956)
安德烈·莫洛亚 (1957)
Marcel Achard (1958、1959)
喬治·西默農 (1960)
Jean Giono (1961)
古垣鉄郎 (1962)
Armand Salacrou (1963)
弗里茨·朗 (1964)
奥丽维亚·德哈维兰 (1965)
索非娅·罗兰 (1966)
Alessandro Blasetti (1967)
André Chamson (1968)
盧奇諾·維斯孔蒂 (1969)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1970)
蜜雪兒·摩根 (1971)
Joseph Losey (1972)
英格丽·褒曼 (1973)
René Clair (1974)
珍妮·摩露 (1975)
1975–2000
田纳西·威廉斯 (1976)
羅伯托·羅塞里尼 (1977)
艾倫·帕庫拉 (1978)
佛蘭西絲·莎崗 (1979)
柯克·道格拉斯 (1980)
Jacques Deray (1981)
Giorgio Strehler (1982)
William Styron (1983)
狄·保加第 (1984)
米洛斯·福曼 (1985)
薛尼·波勒 (1986)
伊夫·蒙当 (1987)
Ettore Scola (1988)
溫·韋德斯 (1989)
貝納多·貝托魯奇 (1990)
羅曼·波蘭斯基 (1991)
傑哈·德巴狄厄 (1992)
路易·馬盧 (1993)
克林·伊斯威特 (1994)
珍妮·摩露 (1995)
弗朗西斯·科波拉 (1996)
伊莎贝尔·阿佳妮 (1997)
马丁·斯科塞斯 (1998)
大衛·柯能堡 (1999)
吕克·贝松 (2000)
2001年至今
麗芙·烏曼 (2001)
大卫·林奇 (2002)
巴提斯·謝侯 (2003)
昆汀·塔伦蒂诺 (2004)
艾米尔·库斯图里察 (2005)
王家卫 (2006)
斯蒂芬·弗里尔斯 (2007)
西恩·潘 (2008)
伊莎貝·雨蓓 (2009)
蒂姆·伯顿 (2010)
罗伯特·德尼罗 (2011)
南尼·莫莱蒂 (2012)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2013)
珍·康萍 (2014)
喬爾·柯恩、伊森·柯恩 (2015)
乔治·米勒 (2016)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尔 (2017)
凯特·布兰切特 (2018)
第2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
1960年代
1962 陶秦 · 1963 李翰祥 · 1965 李行 · 1966 李翰祥 · 1967 李嘉 · 1968 白景瑞 · 1969 白景瑞
1970年代
1970 張曾澤 · 1971 丁善璽 · 1972 李行 · 1973 程剛 · 1975 劉藝 · 1976 張佩成 · 1977 張曾澤 · 1978 李行 · 1979 胡金銓
1980年代
1980 王菊金 · 1981 徐克 · 1982 章國明 · 1983 陳坤厚 · 1984 麥當雄 · 1985 張毅 · 1986 吳宇森 · 1987 王童 · 1988 羅啟銳 · 1989 侯孝賢
1990年代
1990 嚴浩 · 1991 王家衛 · 1992 王童 · 1993 李安 · 1994 蔡明亮 · 1995 侯孝賢 · 1996 姜文 · 1997 陳果 · 1998 陳沖 · 1999 許鞍華
2000年代
2000 杜琪峯 · 2001 關錦鵬 · 2002 陳果 · 2003 劉偉強、麥兆輝 · 2004 杜琪峯 · 2005 周星馳 · 2006 陳可辛 · 2007 李安 · 2008 陳可辛 · 2009 戴立忍
2010年代
2010 鍾孟宏 · 2011 許鞍華 · 2012 杜琪峯 · 2013 蔡明亮 · 2014 許鞍華 · 2015 侯孝賢 · 2016 冯小刚 · 2017 文晏 · 2018 张艺谋
最佳新導演 · 最佳原著劇本 · 最佳改編劇本 · 最佳劇情片 · 最佳紀錄片 · 最佳創作短片 · 最佳動畫長片 · 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 終身成就獎
第10·14·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1980年代
1982 方育平 · 1983 許鞍華 · 1984 方育平 · 1985 嚴 浩 · 1986 張婉婷 · 1987 方育平 · 1988 林嶺東 · 1989 關錦鵬
1990年代
1990 吴宇森 · 1991 王家卫 · 1992 徐 克 · 1993 張之亮 · 1994 爾冬陞 · 1995 王家卫 · 1996 許鞍華 · 1997 陈可辛 · 1998 陳 果 · 1999 陳嘉上、林超賢
2000年代
2000 杜琪峯 · 2001 李 安 · 2002 周星馳 · 2003 劉偉強、麥兆輝 · 2004 杜琪峯 · 2005 爾冬陞 · 2006 杜琪峯 · 2007 譚家明 · 2008 陈可辛 · 2009 許鞍華
2010年代
2010 陳德森 · 2011 徐 克 · 2012 許鞍華 · 2013 梁樂民、陸劍青 · 2014 王家卫 · 2015 許鞍華 · 2016 徐 克 · 2017 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 · 2018 許鞍華
最佳電影 · 最佳導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新演員 · 最佳編劇 · 專業精神獎 · 終身成就獎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1980年代
1982:張堅庭(胡越的故事)
1983:邱戴安平(投奔怒海)
1984:張堅庭(表錯七日情)
1985:孔良(似水流年)
1986:陸劍明、鄧榮銾(錯點鴛鴦)
1987:黎傑、邱戴安平(地下情)
1988:羅啟銳(秋天的童話)
1989:聶宏風、邵國華、陳嘉上、葉廣儉(三人世界)/邱戴安平、李碧華(胭脂扣)
1990年代
1990:張之亮、陳錦昌(飛越黃昏)
1991:陳文強(廟街皇后)
1992:麥當雄、蕭若元(跛豪)
1993:黃仁逵、吳滄洲、張之亮(籠民)
1994:爾冬陞(新不了情)
1995:杜國威(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996:陳文強(女人四十)
1997:岸西(甜蜜蜜)
1998:杜國威(南海十三郎)
1999:陳慶嘉、陳嘉上(野獸刑警)
2000年代
2000:張艾嘉/關皓月(心動)
2001:陈果(榴槤飄飄)
2002:岸西(男人四十)
2003:麥兆輝、莊文強(無間道)
2004:韋家輝、游乃海、歐健兒、葉天成(大隻佬)
2005:爾冬陞(旺角黑夜)
2006:游乃海、葉天成(黑社會)
2007:譚家明、田開良(父子)
2008:韋家輝、歐健兒(神探)
2009:呂筱華(天水圍的日與夜)
2010年代
2010:羅啟銳(歲月神偷)
2011:彭浩翔、麥曦茵(志明與春嬌)
2012:陳淑賢(桃姐)
2013:梁樂民、陸劍青(寒戰)
2014:鄒靜之、徐皓峰、王家卫(一代宗師)
2015:麥兆輝、莊文強(竊聽風雲3)
2016:翁子光(踏血尋梅)
2017:龍文康、伍奇偉、麥天樞(樹大招風)
2018:張艾嘉、游曉穎(相愛相親)
最佳電影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新演員 · 新晉導演 · 最佳編劇 · 最佳導演 · 專業精神獎 · 終身成就獎
第1·7屆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
1990年代
1994 王家衛 · 1995 爾冬陞 · 1996 陳可辛、陳嘉上 · 1997 陳 果 · 1998 杜琪峯 · 1999 杜琪峯
2000年代
2000 王家衛 · 2001 許鞍華 · 2002 陳可辛 · 2003 杜琪峯 · 2004 爾冬陞 · 2005 杜琪峯 · 2006 杜琪峯 · 2007 許鞍華 · 2008 許鞍華 · 2009 麥兆輝、莊文強
2010年代
2010 蘇照彬 · 2011 姜 文 · 2012 鄭保瑞、林超賢 · 2013 杜琪峯 · 2014 陳 果 · 2015 徐 克 · 2016 周星馳、黃 進 · 2017 張艾嘉 · 2018 陳 果
最佳電影 · 最佳導演 · 最佳編劇 · 最佳男演員 · 最佳女演員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票選五十大華語導演(統計至2010年8月)
1-10
01 侯孝賢 · 02 楊德昌 · 03 王家衛 · 04 李 安 · 05 胡金銓 · 06 張藝謀 · 07 蔡明亮 · 08 李 行 · 09 許鞍華 · 10 陳凱歌
11-20
11 關錦鵬 · 12 李翰祥 · 13 費 穆 · 14 徐 克 · 15 賈樟柯 · 16 陳可辛 · 17 宋存壽 · 18 姜 文 · 19 吳宇森 · 20 周星馳
21-30
21 萬 仁 · 22 杜琪峰 · 23 王 童 · 24 劉偉強 · 25 張作驥 · 26 麥兆輝 · 27 袁牧之 · 28 張 毅 · 29 蔡楚生 · 30 吳永剛
31-40
31 孫 瑜 · 32 田壯壯 · 33 曾壯祥 · 34 程小東 · 35 陳 果 · 36 許冠文 · 37 羅 維 · 38 鄭君里 · 39 白景瑞 · 40 魏德聖
41-50
41 唐書璇 · 42 謝 晉 · 43 婁 燁 · 44 張 徹 · 45 陶 秦 · 46 馮小剛 · 47 莊益增 · 48 顏蘭權 · 49 易 文 · 50 陸 川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BIBSYS: 2018175
BNE: XX1363531
BNF: cb140045660 (data)
CiNii: DA13150006
CONOR: 80480355
FAST: 414249
GND: 124482171
ISNI: 0000 0001 0864 0510
LCCN: n98022936
NDL: 00554465
NKC: js20021028003
NLA: 36731338
NNL: 002199747
SELIBR: 235028
SUDOC: 035583681
ULAN: 500329932
VIAF: 3406477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