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中國
瓜分中國又称瓜分清朝、瓜分風潮,是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取得特權與租界的一連串事件。1896年沙俄以迫日歸還遼東半島有功,誘迫清政府簽《中俄密約》,內有將東三省的鐵路(東清鐵路中東線)修築和經營權給俄國、戰時開放使用港口等條件,在此之後引發列強爭相迫使清朝劃出勢力範圍、租界與租借地的事件,但因美國的疑慮,引發列強之間矛盾而終止。
目录
1 劃分勢力範圍過程
1.1 德意志帝國
1.2 俄羅斯帝國
1.3 大英帝國
1.4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5 大日本帝國
2 門戶開放政策
3 影響
4 参考文献
4.1 引用
4.2 来源
5 参见
劃分勢力範圍過程
德意志帝國
1897年11月,山東發生「曹州教案」,德國出兵佔據膠州灣和膠澳(今青島),隔年迫使清廷簽訂《膠澳租借條約》,德國取得膠州灣99年的租期、鐵路修築權以及採礦權等。
俄羅斯帝國
1898年3月27日,沙俄佯稱助清抗德而將軍艦駛入旅順,事後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條約》,把軍港旅順、商港大連灣租借給沙俄25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續約》,取得東清鐵路南滿線的修築經營權。
大英帝國
英國與清政府分別於1842年8月29日簽訂《南京條約》、1860年10月24日簽訂《北京條約》及《天津条约》,將香港島與九龍半島永久割讓予英國。1898年6月9日,英國與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取得新界99年租約。7月1日,沙俄強租旅順和大連後,借口抵制俄國再與清政府簽訂《訂租威海衛專條》,將威海衛及附近沿岸10英里內的地方租給英國,租期與俄國租借旅大期限相同為25年。亦要求清政府長江流域等不得讓予他國,並請建多條至長江流域的鐵路。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98年3月,要求清政府不得將雲南、廣東、廣西等省讓與他國,並承建法屬越南至雲南昆明的鐵路。1899年11月6日,法國與清政府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廣州灣劃為法國租界,租期99年。
大日本帝國
甲午戰爭後,因《馬關條約》取得臺灣、澎湖後,1898年亦要求福建不得讓予他國。
此時東三省、山東省、長江流域各省、福建省、廣桂滇瓊四省,分別成為俄、德、英、日、法勢力範圍,包含了中國大部分領土。
門戶開放政策
1898年,美國在美西戰爭中,取得菲律賓群島,勢力進入東亞。但中國大部分領土已被列強劃入勢力範圍,使美國政府感到在中國利益受到了威脅,於是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向各國發布照會,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起初各國並沒表示贊成,但英國同意之後,其他各國亦相繼同意。
1899年,美國再次照會各國提出保持中國領土主權完整、保護各國條約及公法上的權利、保障各國在華的商業平等的原則。7月,海約翰宣布各國原則上同意這項決定,但各國仍在鐵路權、採礦權、貸款、對外貿易口岸等問題上與中國談判,而中國則暫免了瓜分之禍與其後的戰爭風險。
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華盛頓會議,其中九國公約再次確認此政策[1]。
影響
門戶開放政策雖使中國免於瓜分,但中國長期受列強欺辱,使地方產生強烈的仇外心理,成為義和團事件的導火線。而掌握清政府大權的慈禧太后借義和團排外,於1900年6月21日以光緒名義向十一國宣戰,引起八國聯軍之役。
参考文献
引用
^ 《中華民國高級中學歷史教科書第三冊》,1996年8月第12版,國立編譯館
来源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酒巻貞一郎. 支那分割論. 啓成社. 1913年 (日语).
中島端. 『支那分割の運命』とその周辺 (一) : 一アジア主義者の選択 (日语). 『支那分割の運命』とその周辺(二) : 一アジア主義者の選択(日文)
內藤湖南. 支那論. 1914年. ISBN 978-4168130038 (日语).
山路愛山. 支那論. 民友社. 1916年 (日语).
参见
- 殖民國家列表
- 新帝國主義
- 殖民地
- 庚子拳亂
- 八國聯軍
- 瓜分波蘭
- 瓜分非洲
- 元清非中國論
- Category:中國分離主義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