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其它同名政党,請見“
苏联共产党 (消歧义) ”。
苏联共产党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创始人
弗拉基米尔·列宁
成立
1917年4月24日
解散
1991年11月6日
前身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继承者
无(法律上)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自称) 苏联共产党 (1992年)(自称)
党报
《真理报》
青年组织
全联盟列宁主义青年共产主义联盟
先锋组织
弗拉基米尔·列宁全联盟先锋组织
党员
1900万(1986年)
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政治立场
极左翼
欧洲组织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1956年)
国际组织
共产国际(1919年–1943年)
口号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соединяйтесь!)
党歌
《国际歌》
官方色彩
红色 黄色
苏联政治 政党 · 选举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苏联共产党
党章
馬克思列寧主義、斯大林主义
集体领导制、民主集中制
代表大会(二十八大)
總書記:伊瓦什科(末任)
中央委員會
中央组织局
中央监察委员会
中央审计委员会
政府
国家宪政体制
法律
全联盟法律
加盟共和国法律
自治共和国法律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决定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元首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末任)
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末任)
蘇聯總統會議
各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
各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
国家执行机关
部长会议
主席:西拉耶夫(末任)
第一副主席:韦利奇科 、多古日耶夫 (末任)
部长会议各部 、委员会
各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
各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
地方各级执行委员会
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
經濟
農業
消費品
五年計劃
柯西金改革
科学技术
统一配给
历史
十月革命与内战时期
新经济政策时期
斯大林时期
赫鲁晓夫缓和期
停滞期
蘇聯解體
国防·国际关系
国防部
苏联武装力量
战略火箭军
陆军
国土防空军
空军
海军
边防军
内务部队
外交部
苏联外交
第三国际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苏联主题
共產黨
欧洲
挪威红党
挪威共产党
瑞典共产党 (1995年)
瑞典共产党 (2005年)
芬兰共产党 (1994年)
丹麦共产党
爱沙尼亚共产党 (1990年)
拉脱维亚社会党
立陶宛社会主义人民阵线
白俄罗斯共产党
乌克兰共产党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共产党
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
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共产党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
德国的共产党
波兰共产党 (2002年)
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
斯洛伐克共产党
匈牙利工人党
罗马尼亚社会党
保加利亚共产党 (1996年)
斯洛文尼亚社会党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工人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工人共产党
塞尔维亚共产党
塞尔维亚南斯拉夫新共产党
黑山南斯拉夫共产党
马其顿共产党
马其顿铁托左翼力量联盟
阿尔巴尼亚共产党 (1991年)
阿尔巴尼亚十一月八日共产党
希臘共產黨
不列颠共产党
苏格兰共产党
爱尔兰工人党
爱尔兰共产党
荷兰新共产党
比利时工人党
瓦隆-布鲁塞尔共产党
卢森堡共产党
法国共产党
西班牙共产党
加泰罗尼亚共产党人
加利西亚人民联盟
葡萄牙共產黨
瑞士劳动党
奥地利共产党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
意大利共产党 (2016年)
马耳他共产党
已消亡
芬兰共产党
冰岛共产党
冰岛人民团结党-社会党
丹麦共同路线
法罗共产党
梅梅尔工人党
西白俄罗斯共产党
西乌克兰共产党
蘇聯共產黨
鞑靼斯坦共和国共产党
德国共产党
德国社会主义倡议
波兰共产党
波兰工人党
波兰统一工人党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匈牙利共产党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
罗马尼亚共产党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南斯拉夫左翼
希腊共产党(国内派)
希腊左翼
北爱尔兰共产党
泽西共产党
根西共产党
爱尔兰工人党 (1962年)
荷兰共产党
比利时共产党
弗拉芒共产党
布列塔尼共产党
加泰罗尼亚统一社会党
加泰罗尼亚共产党人党
巴斯克祖国共产党
瑞士共产党
意大利共产党 (1921年)
意大利共产党人党
意大利共产党 (2014年)
阜姆共产党
的里雅斯特自由区共产党
圣马力诺重建共产党
圣马力诺联合左翼
已放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瑞典左翼党-共产党人
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
德国统一社会党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保加利亚共产党
科索沃人民运动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大不列颠共产党
荷兰社会党
意大利共产党
圣马力诺共产党
亚洲
日本共產黨
中国共产党
越南共產黨
老撾人民革命黨
緬甸共產黨
菲律宾共产党 (1930年)
菲律宾共产党
帝汶社会党
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印度共产党
印度革命社会党
印度共产党(毛主义)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
不丹共产党(马列毛)
孟加拉国工人党
孟加拉国共产党
斯里兰卡人民解放阵线
斯里兰卡共产党
巴基斯坦共产主义工农党
阿富汗共产党(毛主义)
哈萨克斯坦共产主义人民党
哈萨克斯坦共产党
吉尔吉斯斯坦共产党人党
塔吉克斯坦共产党
乌兹别克斯坦共产党
土库曼斯坦共产党
阿塞拜疆共产党
阿尔扎赫共产党
格鲁吉亚统一共产党
阿布哈兹共产党
南奥塞梯共产党
亚美尼亚共产党
伊朗人民党
伊拉克共产党
库尔德斯坦共产党-伊拉克
民族解放阵线-巴林
巴林民主进步论坛
叙利亚共产党 (巴格达什派)
叙利亚共产党(统一)
叙利亚人民意志党
黎巴嫩共产党
约旦共产党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
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
巴勒斯坦人民党
以色列共产党
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
土耳其共产党 (2001年)
土耳其人民解放党
土耳其革命共产党
土耳其马列主义共产党
土耳其革命人民解放党-阵线
库尔德斯坦革命党
库尔德斯坦共产党
已消亡
奄美共产党
冲绳人民党
朝鲜共产党
朝鲜新民党
北朝鲜共产党
北朝鲜劳动党
南朝鲜劳动党
图瓦人民革命党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新疆民主革命党
西藏共產黨
臺灣共產黨
印度支那共产党
柬埔寨共产党
泰國共產黨
缅甸红旗共产党
掸邦共产党
南洋共产党
馬來亞共產黨
北加里曼丹共产党
马来西亚共产党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
法属印度共产党
印度共产党(马列)
尼泊尔共产党
巴基斯坦共产党
伊朗共产党
沙特阿拉伯民主大会
也门革命民主党
叙利亚-黎巴嫩共产党
叙利亚共产党
以色列共产党 (1948年)
塞浦路斯共产党
土耳其共产党 (1920年)
土耳其工人党
土耳其联合共产党
土耳其共产党 (2014年)
已放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朝鲜劳动黨
蒙古人民革命黨
柬埔寨人民革命党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
也门社会党
叙利亚共产党(政治局)
库尔德斯坦工人党
非洲
埃及共产党
突尼斯工人党
阿尔及利亚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
摩洛哥民主道路
马里非洲争取民主和独立团结
马里劳动党
布基纳法索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梅特巴
布基纳法索沃尔特革命共产党
科特迪瓦革命共产党
科特迪瓦无产阶级共产党
多哥共产党
贝宁共产党
贝宁马列主义共产党
乍得争取团结和社会主义行动
苏丹共产党
南苏丹共产党
肯尼亚社会民主党
喀麦隆人民联盟
安哥拉共产主义共同体党
马达加斯加独立大会党
留尼汪共产党
博茨瓦纳马恩列斯运动
南非共产党
南非经济自由战士
莱索托共产党
斯威士兰共产党
已消亡
埃及共产党 (1922年)
埃及共产党 (1958年)
利比亞共產黨
阿尔及利亚共产党
摩洛哥共产党
摩洛哥解放与社会主义党
加那利群岛共产主义统一党
法属西非非洲独立党
塞内加尔共产党
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
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
尼日利亚社会主义工农党
尼日利亚共产党
布隆迪工人党
桑给巴尔非洲-设拉子党
安哥拉共产党
莫桑比克共产党
马尔加什共产党
纳米比亚共产党
南罗得西亚共产党
斯威士兰共产党 (1994年)
已放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突尼斯共产党
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先锋党
摩洛哥进步与社会主义党
塞内加尔民主联盟/争取劳动党运动
塞内加尔独立和劳动党
布基纳法索争取人民民主组织-劳动运动
贝宁人民革命党
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
全埃塞俄比亚社会主义运动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
埃塞俄比亚工人党
刚果劳动党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劳动党
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
大洋洲
澳大利亚共产党 (1996年)
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
奥特亚罗瓦社会党
奥特亚罗瓦共产党
新西兰共产主义联盟
新西兰马克思主义团结组织
已消亡
澳大利亚共产党
澳大利亚革命社会党
新西兰共产党
新西兰社会主义团结党
新西兰工人党
新西兰工人党 (2002年)
美洲
加拿大共产党
加拿大共产党(马列)
美國共產黨
美国争取社会主义和解放党
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美国工人世界党
墨西哥社会主义人民党
墨西哥社会主义人民党 (1997年)
墨西哥共产党 (2011年)
危地马拉劳动党 (2005年)
萨尔瓦多共产党 (2005年)
洪都拉斯改革党
洪都拉斯共产党 (2011年)
尼加拉瓜共产党
哥斯达黎加人民先锋党
巴拿马人民党
古巴共产党
海地新共产党(马列)
多米尼加工人党
波多黎各共产党 (2010年)
瓜德罗普共产党
马提尼克共产党
哥伦比亚共产党
哥伦比亚共同替代革命力量
委内瑞拉共产党
圭亚那人民进步党
厄瓜多尔马列主义共产党
厄瓜多尔共产党
秘鲁共产党
秘鲁共产党-红色祖国
秘鲁共产党 (光辉道路)
巴西共产党
玻利维亚共产党
巴拉圭共产党
智利共产党
阿根廷共产党
阿根廷共产党(非常代表大会)
乌拉圭共产党
乌拉圭三月二十六日运动
已消亡
加拿大劳工-进步党
美国黑豹党
墨西哥共产党
墨西哥统一社会党
危地马拉劳动党
萨尔瓦多共产党
洪都拉斯共产党
古巴人民社会党
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
牙买加共产党
海地共产党
海地共产主义者统一党
多米尼加共产党
波多黎各共产党
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产党
苏里南共产党
已放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尼加拉瓜社会党
牙买加工人党
巴西的共产党
共产主义主题 有国会席位的共产主义政党列表 左翼国际政党组织列表
苏联共产党 (俄语: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缩写为КПСС ;拉丁化:Kommunistíčeskaja pártija Sovétskovo Sojúza )是原苏联的唯一合法执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之一。
该党的前身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形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但此时两派都没有建立自己独立的组织。1912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机构,但并未正式决裂。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正式独立建党,取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 。1918年,布尔什维克党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简称俄共(布) ;1925年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简称联共(布) ;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 ,简称苏共 。
苏联共产党的历任实际最高领导人分别为:列宁、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时任俄羅斯總統叶利钦下令停止该党活动,并没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全部党产,苏共中央驻地所在的大楼也在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的一个小时后被查封;在这以前,它一直是苏联的执政党。苏联解体之后,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及独立後的加盟共和國共产党所继承。
目录
1 名稱
2 黨歌
3 组织结构
4 簡史
5 加盟共和国分支
6 后继政党
6.1 原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主权國家
6.2 原为苏联领土一部分的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國家
7 历届党代会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
10 参见
名稱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形成了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维克两个派别。
1912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各自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组织机构,但未正式决裂。
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正式分裂,此後布爾什維克成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Рабо́чая Па́ртия (большевико́в), РСДРП(б) )。
191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更名為俄国共產黨(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隨著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乌克兰陷入内战状态,布尔什维克在烏克蘭的党组织组成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烏克蘭語:Комуністична Партія (більшовиків) України ,“Komunistychna Partiya (bilshovykiv) Ukrayiny”),1920年代,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重新并入俄共(布)。
1925年,俄共(布)更名為全聯盟共產黨(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俄语:Всесою́зная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缩写ВКП )。
1952年,联共(布)更名為蘇聯共產黨,简称苏共。
黨歌
蘇聯共產黨黨歌的旋律跟後來的蘇聯國歌旋律幾乎一樣,同是由亞歷山德羅夫作曲,填詞則由列别捷夫·库马契負責。下為黨歌歌詞:
俄語歌詞
罗马字母拼音
中文译词
Страны небывалой свободные дети,
Сегодня мы гордую песню поём
О партии самой могучей на свете,
О самом большом человеке своём.
ПРИПЕВ:
Славой овеяна, волею спаяна,
Крепни и здравствуй во веки веков
Партия Ленина, партия Сталина
Мудрая партия большевиков!
Страну от Кремля создала на земле ты
Могучую Родину вольных людей.
Стоит как утёс государство Советов,
Рожденное силой и правдой твоей.
ПРИПЕВ
Изменников подлых гнилую породу
Ты грозно сметаешь с пути своего.
Ты гордость народа, ты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а,
Ты сердце народа и совесть его.
ПРИПЕВ
И Маркса и Энгельса пламенный гений
Предвидел коммуны грядущий восход.
Дорогу к свободе наметил нам Ленин
И Сталин великий по ней нас ведёт.
ПРИПЕВ
Strany nebyvaloy svobodniye deti,
Segodnya my gorduyu pesnyu poyom
O partii samoy moguchey na svete,
O samom bol’shom cheloveke svoyom.
CHORUS :
Slavoy oveyana, voleyu spayana,
Krepni i zdravstvuy vo veki vekov
Partiya Lenina, partiya Stalina
Mudraya partiya bol’shevikov!
Stranu ot Kremlya sozdala na zemlye ty
Moguchuyu Rodinu vol’nykh lyudey.
Stoit kak utyos gosudarstvo Sovetov,
Rozhdennoye siloy i pravdoy tvoey.
CHORUS
Izmennikov podlykh gniluyu porodu
Ty grozno smetayesh’ s puti svoyego.
Ty gordost’ naroda, ty mudrost’ naroda,
Ty serdtse naroda i sovest’ ego.
CHORUS
I Marksa i Engel’sa plamennyi geniy
Predvidel kommuny gryadushchiy voskhod.
Dorogu k svobode nametil nam Lenin
I Stalin velikiy po ney nas vedyot.
CHORUS
史無前例的國度與自由的孩子們,
今天我們將唱著為之驕傲的歌曲。
是有關我們國家強大的黨,
是有關我們最了不起的人。
(副歌)
將榮耀圍繞著我們當中,
讓我們變得更強,讓我們永續生存。
列寧的黨,斯大林的黨
明智之黨布爾什維克!
您在我們國家的土地創造了克里姆林,
自由的人民與強大的祖國。
我們的蘇維埃堅硬如石,
由您真實的力量。
(副歌)…
卑鄙的奸賊是骯髒之種,
藉由我們的力量擦拭你的手。
您是人民的自豪與智慧,
人民和他們的良心。
(副歌)…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
構想了未來的人民公社。
列寧概述了我們的自由之路,
並且斯大林領導了我們。
(副歌)…
组织结构
苏共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其代表大会(全联盟党代会),视历史年代不同,每1-5年召开一次,但1939-1952年没有召开除外。由党代会选出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选出政治局。斯大林时期政治局选出的总书记成为党内最高职位[1] 。1952年“总书记”称号被改为“第一书记”,“政治局”改称“主席团”,直到1966年勃列日涅夫时期重新改回旧名。
理论上党内最高权力机关是全联盟党代会,但是实际上所有行政权力都由党总书记掌握。
下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关是党的各级委员会(党委,партком )。党委的领导是选举产生的“党委书记”(секретарь парткома )。企业、事业机构、集体农庄也拥有自己的党委。高层党委有相应的简称:区级的区党委(райком ),州级的州党委(обком ,旧称省党委(губком )),市级的市党委(горком )等等。
党的最低一层组织单位叫做“党的基层单位”(первичная партийн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或者“党小组”(партийная ячейка )。任何党员超过三人以上的单位中都要成立党小组。党小组的领导机关叫做“基层委员会”(党局,партийное бюро, партбюро ),基层委员会由选举产生的基层党委书记领导(党局书记,секретарь партбюро )。
在较小的党小组中,书记经常是其所在的工厂、学校、医院等的带职员工。较大的党组织则经常由一名“脱产书记”(освобожденный секретарь )领导,其工资由党费支付。1970年代苏联加盟共和国党员比例如下:
俄羅斯联邦:7.2%
烏克蘭:5.35% (1976)
摩尔多瓦: 3.43% (1975)
塔吉克:少於3%
全苏联平均:5.935% (1974)
黨員
在苏联建立初期,党员是先进性的代表。但在20世纪中期后,党员的身份成为一种特权,广大普通党员中的一小部分变成苏联社会中的一个精英或者特权阶层,享受广大苏联公民无法享受的特殊待遇,诸如可以在货品充足的商店内购物,购买外国商品,住房上的特别照顾,享用郊外避暑别墅或者度假地,能够出国旅游,送子女到名校上学,让子女获得优良工作机会(包括入党本身)等。不加入共产党而要进入苏联统治与管理精英阶层实际根本不可能。
但是党员身份也有其风险,特别是1930年代斯大林的大清洗便是针对该党。党员身份是不公开的。要入党必须通过各种委员会批准,个人历史也会被仔细调查。在苏联建立之后出生的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入党成为个人一般都要度过的几个人生阶段之一。儿童会加入少先队,随后在14岁时退出进入共青团,最后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表现出拥护服从党纪党章,或者有合适的后台,就能成为共产党本身的党员。不过党员也有尽义务的责任。共青团员与苏共党员不但要交纳团费党费,还要完成制定的任务与“社会工作”(общественная работа )。
1918年苏共约有200,000名党员。1920年代后期在斯大林领导下,苏共发起了一场从劳动阶级和农村地区大规模招收新党员运动(“列宁征募”),意图在于使党“无产阶级化”,同时斯大林也尝试以人数上超过老布尔什维克以减少他们的影响力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1925年苏联1.47亿人中有1,025,000名党员[2] 。1927年在密集的入党运动下党员人数上升至1,200,000人[3]
。
至1933年,苏共党员人数为350万,但经过大清洗之后1939年党员人数降至190万。1989年苏联共产党党员人数为1900万,大约占苏联全国成年人口的10%。超过44%的党员成分为产业工人,12%为集体农庄庄员。苏共在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的14个设有地方党组织。但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直到1990年之前没有独立的党组织,党务由苏共中央直接负责。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013年6月13日訪問莫斯科的猶太博物館和寬容中心時表示,第一屆蘇聯政府其組成是80-85%的猶太人。
簡史
蘇聯共產黨從當初1912年的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的布爾什維克派發跡,蘇聯共產黨大致上可以分為下列階段;最初的布爾什維克黨生存在密秘活動以及流亡的歲月中,在俄國十月革命的時候,武力解散了俄國立憲會議並結合了其他政黨的力量成為執政黨並進而建立蘇聯,30年代蘇聯共產黨在斯大林的領導之下展開了大清洗,在漫長的冷戰期間歷經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時期,最後戈尔巴乔夫執政的時期開始改革,卻也在1991年導致蘇聯瓦解。
加盟共和国分支
苏联加盟共和国
共产党分支
俄罗斯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产党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产党
爱沙尼亚共产党(苏共)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共产党
立陶宛
立陶宛共产党
立陶宛共产党(基于苏共纲领)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产党
乌克兰
乌克兰共产党
摩尔达维亚
摩尔达维亚共产党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共产党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产党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共产党
哈萨克
哈萨克共产党
吉尔吉斯
吉尔吉斯共产党
塔吉克
塔吉克共产党
乌兹别克
乌兹别克共产党
土库曼
土库曼共产党
卡累利阿-芬兰
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共产党
后继政党
原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主权國家
國家
後繼政黨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
蘇聯共产党 (1992年)
爱沙尼亚
愛沙尼亞民主勞動黨
爱沙尼亚共产党 (1990年)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社會黨
立陶宛
立陶宛民主勞動黨
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
白俄羅斯共產黨
烏克蘭
乌克兰社会党
烏克蘭農民黨
乌克兰共产党
摩尔多瓦
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產黨
格鲁吉亚
格魯吉亞共產黨
亞美尼亞
亚美尼亚民主党
亚美尼亚共产党
哈萨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共產黨
吉尔吉斯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共產黨人黨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共產黨
乌兹别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人民民主黨
土库曼斯坦
土庫曼斯坦民主黨
原为苏联领土一部分的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國家
國家
後繼政黨
德涅斯特河沿岸
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共產黨
阿布哈茲
阿佈哈茲共產黨
南奥塞梯
南奧塞梯共產黨
阿尔扎赫
阿爾扎赫共產黨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共產黨
历届党代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第六次代表大会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七次代表大会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八次代表大会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九次代表大会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
参考文献
^ Kevin McDermott, Stalin: Revolutionary In An Era of Wa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41-43.
^ Chetyrnadtsatyi s"ezd Vseoyuznoi Kommunisticheskoi Partii (b), p. 52.
^ Organisational report of the Cenral Commite: Pyatnadtsatyi s"ezd Vesoyuznoi Kommunisticheski Partii-(b), pp. 100-3. This number includes probationary members.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苏联共产党
Executive Bodi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1917–1991)
苏共二十七大会议流程(1986年)
参见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
共产党联盟-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 (1992年)
苏联共产党 (2001年)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1995年)
和平与社会主义问题
苏联共产党
组织结构
代表大会
代表会议
总书记
中央政治局
中央书记处
中央委员会
组织局
中央监察委员会
中央审计委员会
共青团
先锋队
《真理报》
代表大会
第一次(1898)
第二次(1903)
第三次(1905)
第四次(1906)
第五次(1907)
第六次(1917)
第七次(1918)
第八次(1919)
第九次(1920)
第十次(1921)
第十一次(1922)
第十二次(1923)
第十三次(1924)
第十四次(1925)
第十五次(1927)
第十六次(1930)
第十七次(1934)
第十八次(1939)
第十九次(1952)
第二十次(1956)
第二十一次(1959)
第二十二次(1961)
第二十三次(1966)
第二十四次(1971)
第二十五次(1976)
第二十六次(1981)
第二十七次(1986)
第二十八次(1990)
各共和国分支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白俄罗斯
布哈拉
爱沙尼亚
格鲁吉亚
卡累利阿-芬兰
哈萨克
花剌子模
吉尔吉斯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摩尔达维亚
俄罗斯
塔吉克
外高加索
突厥斯坦
土庫曼
乌克兰
烏茲別克
苏联主题
历史
时间轴 · 俄国革命(二月 · 十月) · 俄国内战 · 苏维埃俄罗斯 · 苏联成立条约 · 新经济政策 · 大清洗 · 东方战线 · 苏德战争 · 冷战 · 赫鲁晓夫解冻 · 去斯大林化 · 1965年改革 · 停滞时代 · 经济改革 · 开放政策 · 解体
政治
宪法 · 法律 · 选举 · 外交 · 内阁 · 政府 · 共产党 · 苏共中央 · 政治局 · 集体领导 · 苏共大会 · 部长会议 · 领导人 · 苏共中央总书记 · 部长会议主席 · 总统 · 党组织 · 最高苏维埃 · 意识形态 · 最高法院
地理
行政区划 · 欧洲俄罗斯 · 乌拉尔山 · 西伯利亚 · 西西伯利亚平原 · 高加索山(北高加索 · 外高加索) · 里海 · 中亞細亞
经济
农业 · 中央银行 · 能源政策 · 五年计划 · 发明 · 苏联卢布 · 交通
人口学
苏联人 · 语言 · 苏联工人阶级 · 宗教 · 犯罪 · 1989年人口普查
文化
建筑(斯大林式建筑 · 赫鲁晓夫楼) · 文学 · 芭蕾 · 戏剧 · 电影 · 音乐 · 体育 · 宣传 · 列宁主义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赫鲁晓夫主义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新思维 · 互联网
象征
苏联国旗 · 各加盟共和国国旗 · 蘇聯國徽 · 各加盟共和国国徽 · 苏联国歌 · 各加盟共和国国歌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BNF: cb11866780s (data)
GND: 2016004-5
ISNI: 0000 0001 2369 340X
LCCN: n80126146
NKC: olak2002159814
NNL: 000152257
SELIBR: 121495
SUDOC: 026416824
VIAF: 141204994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