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
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 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 Monarchie (德語) Osztrák-Magyar Monarchia (匈牙利語) | |||||||||||||||||||||||||||||
---|---|---|---|---|---|---|---|---|---|---|---|---|---|---|---|---|---|---|---|---|---|---|---|---|---|---|---|---|---|
1867年-1918年 | |||||||||||||||||||||||||||||
國旗 (1869−1918) 紋章 (1915−1918) | |||||||||||||||||||||||||||||
格言:Indivisibiliter ac Inseparabiliter (拉丁語) “不離不棄” | |||||||||||||||||||||||||||||
国歌:Kaiserhymnen 《帝皇頌》 | |||||||||||||||||||||||||||||
1914年的奥匈帝国 | |||||||||||||||||||||||||||||
首都 | 維也納(第一)[1]与布達佩斯 | ||||||||||||||||||||||||||||
常用语言 | 官方: 非官方 捷克語[2]、波蘭語、克羅地亞語、羅馬尼亞語[3][4]、斯洛文尼亞語、斯洛伐克語、烏克蘭語、盧森尼亞語、意第緒語、塞爾維亞語、波斯尼亞語[5][6] | ||||||||||||||||||||||||||||
宗教 | 東正教、羅馬天主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遜尼派(1908年后) | ||||||||||||||||||||||||||||
政府 | 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身合國政合國 | ||||||||||||||||||||||||||||
皇帝兼國王 | |||||||||||||||||||||||||||||
• 1848–1916 |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首) | ||||||||||||||||||||||||||||
• 1916–1918 | 卡爾一世与四世(末) | ||||||||||||||||||||||||||||
奧地利首相 | |||||||||||||||||||||||||||||
• 1867—1871 | 弗里德里希·冯·博伊斯特(首) | ||||||||||||||||||||||||||||
• 1918 | 海因里希·拉瑪什(末) | ||||||||||||||||||||||||||||
匈牙利宮相 | |||||||||||||||||||||||||||||
• 1867–1871 | 安德拉希·久洛(首) | ||||||||||||||||||||||||||||
• 1918 | 哈迪克·亚诺什(末) | ||||||||||||||||||||||||||||
立法机构 | 奧地利帝國議會 匈牙利王國議會 | ||||||||||||||||||||||||||||
• 上议院 | 奧地利上議院 匈牙利貴族院 | ||||||||||||||||||||||||||||
• 下议院 | 奧地利眾議院 匈牙利眾議院 | ||||||||||||||||||||||||||||
历史时期 | 普奧戰爭至第一次世界大戰 | ||||||||||||||||||||||||||||
• 1867年折衷方案 | 1867年3月1日 | ||||||||||||||||||||||||||||
• 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 1918年10月28日 | ||||||||||||||||||||||||||||
• 斯-克-塞国独立 | 1918年10月29日 | ||||||||||||||||||||||||||||
• 塞尔维亚吞并伏伊伏丁那 | 1918年11月25日 | ||||||||||||||||||||||||||||
• 解体 | 1918年11月11日 | ||||||||||||||||||||||||||||
• 解体条约1 | 1919年及1920年 | ||||||||||||||||||||||||||||
面积 | |||||||||||||||||||||||||||||
1910年 | 676,615 km2 | ||||||||||||||||||||||||||||
1914年 | 676,615 km2 | ||||||||||||||||||||||||||||
人口 | |||||||||||||||||||||||||||||
• 1907年 | 48592000 | ||||||||||||||||||||||||||||
• 1910年 | 51390223 | ||||||||||||||||||||||||||||
• 1914年 | 52800000 | ||||||||||||||||||||||||||||
货币 | 萊茵盾 奧匈帝國克朗(1892–1916) | ||||||||||||||||||||||||||||
| |||||||||||||||||||||||||||||
今属于 |
| ||||||||||||||||||||||||||||
1)《聖日耳曼條約》簽於1919年9月10日;《特里亞農條約》簽於1920年6月4日。 |
奧匈帝國[註 1](德語: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語: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7][8],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9],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10],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11]。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12];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13][14]。
目录
1 建立
2 政府结构
3 外交
4 领土
4.1 领土的大致划分
4.2 本土行政區劃
4.3 城市规模
4.4 国内宗教
4.5 民族區域分佈
5 經濟
6 軍事
6.1 兩大防衛軍
6.2 軍政部門
6.3 問題
6.4 軍隊和兵團
6.4.1 步兵
6.4.2 炮兵
6.4.3 騎兵
6.4.4 獵兵
6.5 奧匈帝國海軍
7 解體
7.1 解體後的國家
7.2 解體後遺留問題
8 旗帜与纹章
8.1 旗帜
8.2 纹章
9 參見
10 備註
11 参考文献
11.1 引用
11.2 书籍
建立
奥地利历史 |
---|
早期历史
|
哈布斯堡时期
|
战间期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后奥地利
|
专题
|
历史系列条目 | ||||||||||||||||||||
---|---|---|---|---|---|---|---|---|---|---|---|---|---|---|---|---|---|---|---|---|
匈牙利历史 | ||||||||||||||||||||
早期历史
| ||||||||||||||||||||
中世纪
| ||||||||||||||||||||
近代早期
| ||||||||||||||||||||
近代晚期
| ||||||||||||||||||||
现代
| ||||||||||||||||||||
专题史
| ||||||||||||||||||||
匈牙利主题 | ||||||||||||||||||||
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原因是一種和解。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單一制國家(1804年—1867年),而且是淩駕於普鲁士之上、能左右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統一步伐的中歐霸主。[15]但19世纪中叶,这个帝国的国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奧薩戰爭使它喪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奧地利歷史領土、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联之外,雖然德國地區和意大利地區從來就不是奧地利的領土、但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透過王室聯姻和佔據神聖羅馬帝國與德意志邦聯的主導地位的方法(作為永久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德意志邦聯主席國)來控制非本國領土地區並把她們加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隨著德國和意大利的統一,奧地利失去了全部在中歐的勢力範圍,因為自己和德國俄國是盟友而意大利王國和法國德國亦是盟友關係、所以奧地利已經不能再插手已經被層層聯盟關係所捆綁住的自己原本的勢力範圍(除普魯士外的整個德國,尤其是南德、意大利的倫巴地-米蘭和威尼斯地區、俄國的小波蘭地區、被法國保證中立的瑞士),進而只能轉向由孱弱不堪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控制的巴爾幹地區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奧地利帝國境內的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尤其是以匈牙利貴族為代表),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造成了空前的叛亂。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國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匈牙利的馬扎兒民族是奧地利帝國中第二大民族,而且它的面積占了帝國的約二分之一;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和防止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脫離奧地利獨立,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不得不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安撫性質的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
一些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与所有民族主義領導份子谈判、来建立一个联邦国家,因為他们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讓匈牙利勢力大為增強、並且遭到其餘民族更強大更激烈的反对和不滿。當時,斯拉夫民族為中心的其他少數民族(這裡的『少數』並不代表她們的民族數量真的很少、而是指無法向主流民族一樣擁有自由平等的權利)亦曾要求參予政權,建立多元政府。以下是各種解決方案(其中順序為帝國內地位高低的排序):
- 二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
- 三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安德拉西設想的方案)
- 三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所有斯拉夫人、費迪南大公設想的方案)
- 五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羅地亞人)
- 五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奧地利帝國境內捷克人與波蘭人+匈牙利帝國境內克羅地亞人與羅馬尼亞人)
- 七元帝國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羅地亞人+波蘭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
- 七元帝國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蘭人+克羅地亞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和烏克蘭人等所有其餘民族)
但以上這些方案基於奧地利皇室和匈牙利貴族的反對,因為奧地利的德意志人擔心給予太多民族的自治權會導致他們最終獨立成新的國家,而匈牙利貴族則擔憂其他民族把自己和奧地利德意志人的權力瓜分走,所以除了第一種方案以外、其餘的都遲遲無法生效以至於最終被廢除。弗朗茨·约瑟夫无法忽视從瑪利亞特蕾莎時期開始就在奧地利境內一直保有特殊地位的匈牙利大贵族势力,而这些擁有眾多私人軍隊和地產農奴的大贵族們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在這之上的一概否決;在百般妥協之下、而奥匈二元帝国遂正式成立。[16]匈牙利的大贵族們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来证明匈牙利在帝国内的特权,他们还要求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这个议会设立的法律在历史上归属匈牙利王国的地区有效,保证匈牙利人(尤其是其大中小贵族和市民阶层的精英學者、藝術家音樂家、資本家商人)在其中占多数,而国内众多的罗马尼亚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数民族则和舊奧地利帝國甚至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的時候一樣、基本上无权。
政府结构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加利西亚和克罗地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17],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
兩个议会各派出一个代表团,各六十人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及其他議案討論,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不過總括來說,議會的聯席是沒有甚麼真正的權力,因為它僅能互相提出照會,在奧、匈兩代表團兩次照會均無法達成共識時,才分別進行表決,由始至終它都不能對中央的事務進行共同辯論及質詢。
行政上,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非議會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征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
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资源。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在帝國組成初期,奧地利部份負擔帝國總體開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負擔百分之三十。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匈牙利负担比率仅上升到36.4%。[18]
外交
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部长经常进行外交关系谈判、磋商。[19]奥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区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态度也稍不相同。布达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国的扩大会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响变小。不过,帝国政府与德国在1879年结成德奥同盟,对付俄罗斯的同盟,则受到两个地区政府的欢迎,因为它们都将俄罗斯看作最大的军事威胁。
按1878年柏林条约,奥匈帝国于1878年8月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08年10月它正式被并入帝国。这块地方被作为双方共同管理地区,并被配属于财政部管理。为解决这个不正常的状况,一些维也纳的政治家考虑将这块地区,与帝国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占多数的地区,合并为帝国的第三个地区。当地的克罗地亚人可能较为亲近维也纳,而非布达佩斯。
领土
奥匈帝国正式名称 | |
---|---|
汉语: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的领地 德語: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 匈牙利語:A 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 意大利語:I Regni e le Terre rappresentate nel Concilio Imperiale e le Terre della Corona di Santo Stefano 英语:The Kingdoms and Lands Represented in the Imperial Council and the Lands of the Holy Hungarian Crown of Saint Stephen |
领土的大致划分
- 内莱塔尼亚
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包括斯洛文尼亚等奥地利大公国历史领土);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波希米亚、摩拉维亚等原神圣罗马帝国成员国,以及自波兰和威尼斯共和国所得之加里西亚、伊斯特利亚滨海省份及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 外莱塔尼亚
莱塔河以东的部分、即匈牙利王國;但不僅包括匈牙利本土,而且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等匈牙利王国历史领土。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聖史蒂芬王冠领』。聖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国王,他后来被尊为圣人。
直轄區:波斯尼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新吞併的領土,是德國為奧國在普奧戰爭中丟失的意大利領土而做的補償。吞併后奧匈超越俄羅斯帝國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成為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勢力,間接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租界:天津奧租界
在當時中国清朝,奥匈帝国还佔有它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租界—1030亩的天津奥租界。雖然簡稱為“奧租界”,但實際上租界內的建築物全是模仿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而建造的。奥匈帝国曾以此为八国联军中的奥军基地镇压义和团之乱。
海外领地:弗朗茨·约瑟夫群岛
1873年奥匈帝国探险家发现位于北冰洋的一个群岛,并以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命名,但未派人驻守。
本土行政區劃
内莱塔尼亚的王国和帝國领地:
奥匈帝国内的王国及国家: 内莱塔尼亚[20]:1. 波希米亚,2. 布科维纳,3. 卡林西亚,4. 卡尼鄂拉,5. 達爾馬提亞,6. 加利西亚,7. 滨海省份,8. 下奧地利,9. 摩拉維亞,10. 萨尔茨堡,11. 西里西亚,12. 施蒂利亚,13. 提羅爾,14. 上奧地利,15. 福拉尔贝格;外莱塔尼亚[21]:16. 匈牙利王国,17.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帝国直辖省份:18.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
奥地利大公国(包括上奧地利和下奧地利,Erzherzogtumen Österreich Österreich ob der Enns und unter der Enns)
施蒂利亚公国(Herzogtum Steiermark)
蒂罗尔伯国和前阿尔卑斯地区(Gefürstete Grafschaft Tirol und Land Vorarlberg)
萨尔茨堡公国(Herzogtum Salzburg)
波希米亚王冠领地,由以下诸邦构成:
波希米亚王国(Königreich Böhmen)
摩拉維亞侯国(Markgrafschaft Mähren)
西里西亚公国(Herzogtum Ober- und Niederschlesien)
伊里利亚王国(Königreich Illyrien),由以下诸邦构成:
卡林西亚公国(Herzogtum Kärnten)
卡尼鄂拉公国(Herzogtum Krain)
滨海省份(Österreichisches Küstenland),1861年再度分割为
戈里齐亚与格拉迪斯卡伯国(Gefürstete Grafschaft Görz und Gradisca)
伊斯特利亚侯国(Markgrafschaft Istrien)
的里雅斯特帝国自由市(Reichsunmittelbare FreiStadt Triest)
- 達爾馬提亞王国
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Königreich Galizien und Lodomerien),包含
- 克拉科夫大公国
布科维纳公国(Herzogtum Bukowina)
外莱塔尼亚和王國領地:
匈牙利王国,包含
-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 阜姆(里耶卡)自由市(Stadt Fiume)
- 波斯尼亞帝國直轄區:
波斯尼亚属于独立的帝国直辖省份,由匈牙利和奥地利共同管理。
城市规模
资料来源:奥匈帝国1910年人口普查。[22]
排名 | 城市名 | 人口 |
---|---|---|
1. | 維也納 | 3,668,322人 |
2. | 布達佩斯 | 2,883,630人 |
3. | 布拉格 | 2,032,026人 |
4. | 布爾諾 | 1,951,886人 |
5. | 克拉科夫 | 1,825,737人 |
6. | 的里雅斯特 | 1,529,510人 |
7. | 利沃夫 | 1,026,113人 |
8. | 格拉茨 | 751,781人 |
9. | 塞格德 | 518,328人 |
10. | 苏博蒂察 | 394,610人 |
11. | 德布勒森 | 190,764人 |
12. | 切尔诺夫策 | 87,100人 |
国内宗教
地区/宗教 | 全国 | 内莱塔尼亚 | 外莱塔尼亚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
天主教 | 76.6% | 90.9% | 61.8% | 22.9% |
新教 | 8.9% | 2.1% | 19.0% | 0% |
东正教 | 8.7% | 2.3% | 14.3% | 43.5% |
犹太教 | 4.4% | 4.7% | 4.9% | 0.6% |
伊斯兰教 | 1.3% | 0% | 0% | 32.7% |
[23]
民族區域分佈
德意志人 | 24% |
马扎尔人 | 20% |
捷克人 | 13% |
波兰人 | 10% |
乌克兰人 | 8% |
罗马尼亚人 | 6% |
克罗地亚人 | 5% |
斯洛伐克人 | 4% |
塞尔维亚人 | 4% |
斯洛文尼亚人 | 3% |
意大利人 | 3% |
在帝国的两个部分起支配作用的两个民族其实都是少数民族:在奥地利部分,日耳曼人只佔36%,而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数。
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同时在匈牙利部分,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统治挑战。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还争取与新成立的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王国合并。
相对于在奥地利部分的日耳曼统治者来说,匈牙利的统治者更不愿交出他们的权利。但1868年,在他们获得自主权一年后,他们授予克罗地亚王国部分自主权。
奥匈帝国内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语言的问题。哪些语言是官方语言或官用语言总是一个问题。少数民族总是希望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教育他们自己的语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奥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亚将捷克语和德语作为同等的内部官方语言,结果受到整个帝国日耳曼民族主义者的抨击。最后这位首相被解任。
經濟
在其存在的51年間,奧匈帝國的經濟發展很快。經濟GDP總量佔世界7.5%(美15.0%、整個英聯邦14.8%(英國本土為10.7%)、德13.3%、法10.5%、俄5.1%、中國清朝4.9%、日4.1%、意3.9%、土耳其3.7%、比利時2.5%、荷蘭2.3%、瑞典(包括挪威)2.0%、西班牙1.7%、葡萄牙、1.2%、丹麥1.1%、瑞士1.0%),世界第五。技術的改進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在這51年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播到整個帝國。舊的封建主義制度不斷消失。維也納附近、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捷克和布達佩斯是經濟發展的中心。19世紀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
整個帝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差相當大。總的來說西部的發展比東部高得多。20世紀初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高。從1870年到1913年,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45%。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英國1.00%,法國1.06%,德國1.51%),這個發展速度是比較高的。但國家的經濟發展的來說還是落後於其它國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較晚。英國的數字約是奧匈帝國的三倍,德國是它的兩倍。這個粗的比較還無法體現帝國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性。
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1841年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從維也納出發在西部建立了一個鐵路核心。此時政府認識到鐵路的軍事意義,因此開始在其建設上大量投資。布拉格、布達佩斯、克拉科夫、威尼斯、格拉茨、盧布爾雅那和布拉迪斯拉發都被聯入鐵路網。到1854年為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達2000公里,其中約60-70%為國有。由於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亞戰爭帝國政府為解決其經濟困難開始將其鐵路出售給私人投資者。
從1854年到1879年幾乎所有的鐵路建設都是由私人投資完成的。在奧地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7952公里,在匈牙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5839公里。許多新的地區被連入鐵路網,現有的鐵路網被連接到一起。在此之前奧匈帝國的主要運輸工具是船運,鐵路網的發展使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得以協調。
1879年後政府開始慢慢地重新將鐵路網國有化。其主要原因是1870年代的經濟蕭條使私人企業對鐵路的投資減緩了,無法滿足政府的要求。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修建了25000公里鐵路,大多數是補充已有的鐵路網。在東部也建立了新的鐵路。一些地區一直到此時才接通鐵路。鐵路網大大地降低了帝國內的運輸費用,為其內部經濟打開了新的市場。
軍事
随着普奧戰爭的战败,奧地利帝国在德意志維持300多年的絕對影响力、受到普魯士的取代,並最終永遠放棄整個德意志地區的宣稱權和領導權;在這以後,帝国开始努力向巴尔干方面扩展影响力,企图攫取土耳其退出东欧后的留下的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前土耳其占领地区。这就使得帝国和其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以斯拉夫人守護者自诩的俄羅斯帝國反目成仇;所以奧匈不得不把自己绑到德国的战车上,来对抗疆域廣闊無邊、人口龐大眾多的沙皇。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帝国在19世纪的最后50年中無論工業、商業還是金融業都有了大幅提升;以致到了战前,帝国仍然依靠着广阔的领土(欧洲第二)、庞大的人口(5200万,欧洲第三)、豐富的資源、極速發展的經濟和不弱的軍事工业实力(世界第五),所以在表面上依然是欧洲列強乃至世界強國之一;正是这种繁榮曇花一現的閃耀在世紀末的維也納、还有德国對奧匈力挺到底的堅持,使帝国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争中,然后被战争击得粉碎、甚至完全回歸萬劫不復的自滅。
兩大防衛軍
反映到具体军事部署上,则是将原来作为后备军使用的“地方防卫军”(Landwehr)升格到正规军的位置,而由于该升格是和匈牙利自治同时开始的,所以,匈牙利得以被允许建立自己的“地方防卫军”(Honvéd)。因此,到了战前,帝国陆军就由如下三部分部队构成:
- 奧地利皇家禁衛軍(BewaffneteMacht / Wehrmacht)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Kaiserlich Königliche Landwehr,这里的皇家、是指奥地利皇帝,王、指的是波希米亚国王;然而波希米亚仅有王国之名,却没有如匈牙利一般的自治权)。这是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又称内莱塔尼亚地区)的地方防卫军,虽然被称为地方防卫军,然而却具备野战能力,只是根据法律规定,其部署和作战有一定地域限制,不像帝国国防军可以在帝国任意区域部署和作战。
帝国国防军的各团经常调换驻地,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国防军士兵和当地居民建立过于深厚的友好关系,使得发生叛乱的时候无法放手镇压这一政治考虑,这也是由帝国国防军的角色决定的,和地方防卫军不同,它是直属于皇帝的机动性打击力量,这一点,在总动员前更加明显,由出生于效忠哈布斯堡皇室的贵族的军官们和基本上出生于同样效忠皇室的下级公务员家庭的士官们指挥的帝国国防军,不仅仅是威慑民变的力量,根据从来没有公开表述但是私下心照不宣的官方看法,它更是威慑作为其补充力量使用的地方防卫军的力量,特别是那些处于不稳地区的地方防卫军,这些部队由心怀不满的当地人组成,由具有分离主义倾向的乡绅们指挥,被看作是对于帝国政府的一种超过民变的威胁,因为他们拥有组织和武器,而且是合法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动员淹没的是帝国国防军而不是被认为不稳,被视为威胁的地方防卫军。总动员令下达后,大批的帝国臣民们被补充进帝国国防军,使帝国国防军从30万膨胀到近200万,然而结果却是灾难性的,那些由于长期培养而效忠皇室的贵族军官和下级士官以及常备军士兵被动员部队的人海所淹没,成为孤岛,大量包含着来自具有分离情绪的民族的士兵的部队迅速丧失战斗力,經常拒战、投降和叛变,只有那些由来自上下奥地利地区和匈牙利马扎尔地区的士兵组成和补充的部队才具备水准之上的战斗力。
- 匈牙利王家警衛軍(Honvéd)
其使命和性质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一样,是帝国的匈牙利部分(外莱塔尼亚地区)的地方防卫军,也属于正规野战部队。在军事行政管理方面,帝国国防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战争部直接统辖,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由同样设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地方防卫部管辖,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由设在佩斯港(现在布达佩斯的一部分,港口区域)的匈牙利地方防卫部管辖,而这两个地方防卫部,共同统于维也纳的帝国战争部。在军令指挥体系方面,由这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帝国陆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总参谋部指挥。
这些部队士兵大多来自本乡本土,下级指挥官就是当地人,语言问题不严重,因此到了战争后期,地方防卫军的战绩明显好于帝国国防军。战争后期,估计是吸取了这种经验,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又被划分为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和王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地方防卫军。其实,早在1868年,根据适用于克罗地亚的“小平权法案”(相对于适用于匈牙利的“大平权法案”,根据该法案匈牙利取得了和奥地利同等的地位),克罗地亚语就已经成为匈牙利地方防卫军中的克罗地亚单位的指挥和勤务语言。
与帝国国防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防卫军,这些为了保卫本乡本土而战的部队经常死战到底,成为战争后期帝国陆军的支柱,其代表就是蒂罗尔地方射手部队,他们是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一部分,是蒂罗尔(奥-意)边境地区的地方部队,在战前仅有四个团建制,在意大利对奥宣战后的边境战役中,这只小部队坚守奥意边境,迟滞意大利著名的阿尔卑斯山地步兵和庞大得和自己不成比例(150:1)的意大利主力部队的进攻,为奥匈大部队和德国援兵南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若不然,奥匈在1915年就崩溃了,因此,卡尔一世继位后,赐予蒂罗尔射手部队“皇家射手部队”荣誉称号。然而地方防卫军毕竟不是帝国主力部队,对其部署和使用颇多法律限制,例如上述的蒂罗尔地方射手部队,就被蒂罗尔州议会明确限定只能参加保卫蒂罗尔或者在战略上对保卫蒂罗尔有利的战斗,因此在后来对意大利的进攻作战中,该部队一度袖手旁观,直到帝国战争部曲解引申了法律条文,宣称对意大利的进攻作战是属于“在战略上对保卫蒂罗尔有利的战斗”,才得以调动其参战。由此可见,虽然地方防卫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却只能进行防御作战,或者小纵深的进攻作战。
軍政部門
从军政和军令向上引出的两条线,共同指向一个人:理论上的帝国军队最高统帅: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然而实质上,由于帝国已经立宪,君主对帝国战争部长的影响力已经不如帝国宰相,更由于君主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已经垂垂老矣,军令指挥权实质上是由总参谋长在行使,在战争初期灾难性的惨败之后,军令指挥权又落到了德国顾问手中,这种情况,在老皇帝驾崩后有所改变,继位的皇帝卡尔一世年富力强,又是颇有经验和成就的野战军官,这使他拿回了部分军令指挥权。
帝国战争部部长在理论上高于帝国总参谋长,其属下除了总参谋长外,还包含各兵种总监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帝国军官团团长(荣誉性职务,荣誉上的全国军官之首),军事建筑总工程师,军医委员会(注意其主任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不是一个职务,该委员会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部也不是一个部门),战地宗教军官总监,军事技术委员会以及各行政性部门。
虽然是内阁部门,然而帝国战争部长却必须是现役军人。帝国战争部将帝国划分为数个军管区,每个军管区一般驻扎或者预计总动员后将建立一个辖数个师和辅助部队的作战军,军管区司令由该军军长兼任,军管区司令部由四部分组成:
戰時參謀部:由军参谋长担任主任,负责军事事务。
军事建筑部:负责军事建筑事务。
後勤经理部:负责后勤和军事经济事务。
後勤辅助部:包含军炮兵旅长,军法处长,战地救护主任,军事宗教事务委员会(由于帝国各民族信仰极为庞杂,因此各教会和教派都有自己的随军神职人员,包括随军牧师,随军拉比,随军伊玛目)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
問題
帝国国防军的作战团按照其作战指挥语言的不同,分为奥地利(德意志)团和匈牙利团两种。这种粗疏的划分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帝国民族众多,语言混杂,一个军官不可能通晓帝国所有20余种语言(据说只有皇帝一人能够说全这些语言,不愧为帝国统一象征和联结纽带)。
于是,只要是从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征来的士兵,一概分入使用德语为指挥语言的奥地利团,而不管他是否是波希米亚人或者意大利人;从帝国匈牙利部分征来的兵一概分入使用匈牙利语为指挥语言的匈牙利团,而不管他是否是罗马尼亚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或者斯洛文尼亚人。这种情况到总动员后更加恶化,大批操各种语言的农民被填入军队中,发展到最后,甚至到了连排长也无法让他所搜罗来的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人全部听懂他发令的地步,整个基层作战指挥趋于瓦解,整个帝国国防军,预期中的帝国主力部队变成了一头患有神经末梢麻痹绝症的庞大怪兽,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更遑论作战了。
奥匈帝国军队中的捷克和德意志民族的军人素質最為優秀,可是由于战绩不佳,再加经战争检验显得不合时宜、不符合实战需要;到了1915年,帝国战争部取消了所有部队的历史性荣誉称号和附属标志,直接按照编号来称呼部队。
这也是奥匈帝国这种中世纪体制应付现代民族国家间战争的一种无奈的折中反应。和中世纪的皇家雇佣兵战争不同,现代民族国家间的战争要求动员大批国民参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不建立自己的动员体制,奥匈帝国将被敌人潮水般涌来的服普遍义务兵役的部队人海所淹没,所以必须建立自己的动员体制,建立自己的后备和预备部队,可是,这些部队的忠诚却由于没有民族认同感的维系而十分脆弱,尤其是奥匈帝国军队中的波兰和乌克兰民族的军人。
軍隊和兵團
帝國國防軍的四大陸軍師:
- 哈布斯堡禁衛軍(所屬奧地利)
- 王室警衛軍(所屬匈牙利)
- 波希米亞軍(所屬現在的捷克,德國的西里西亞地區因為傳統意義上仍是波希米亞的一部份,所以在一戰時、德國的西里西亞軍統一併入奧匈的波希米亞軍)
- 波斯尼亞軍(所屬現在的波赫)
- 動員
帝国的军事官僚队伍并不缺乏人才,萨多瓦的战败,反倒使帝国迅速吸收了其原来的敌人普魯士、现在的盟友德意志帝國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总参谋部和大规模动员体系。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奥匈动员计划是:动员令下达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的男子立即转入帝国国防军现役、服地方防卫军替代性预备役的士兵转入地方防卫军现役、地方后备队的后备人员则集中训练负责整补战时兵力损失。
奥匈兵役法规定,所有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须服普遍义务兵役,年满21周岁的健康男性经由征兵局挑选和分配,在帝国国防军部队服现役3年,然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7年,然后在地方防卫军中再服现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卫军中服为期10年的“替代性预备役”(每年服役数星期)。在帝国国防军中服现役期满的士兵可以继续服为期一年的志愿兵役,服志愿兵役期间有工资和入读随营初等军校的机会,技术部队和海军鼓励服志愿兵役。其他所有未被征入国防军,预备军和地方防卫军的年满19周岁,不满43周岁的男子,必须在地方后备队服后备役。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
奥匈动员计划是,动员令下达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的男子立即转入帝国国防军现役,服地方防卫军替代性预备役的士兵转入地方防卫军现役,地方后备队的后备人员则集中训练,负责整补战时兵力损失。
奥匈帝国的动员和整补体制和德国不同,它没有设立和每个团同一编号的补充团来负责该团的兵力补充,而是采用了以预备军,补充营,补充区和“地方后备队”四者相结合的复杂体制。动员期间,奥匈帝国国防军建立的新部队较少,主要是使用预备军人员填充各现有部队,主要是各部队不满员部分和某些团下属的补充营。该营拥有全部军官,大部分士官和少量士兵,动员令下达后的兵力展开期,该营被用预备军人员填满后,大部分跟随该团作战,少部分则编成新团。每个团将补充营填满投入战斗后,立刻建立新的补充营,用来接收和训练后方补充来的新兵,这些动员后新建的补充营留驻团的原驻地,由其团所属的补充区所属的地方后备队人员进行补充,通常是完成训练后立刻成建制加入原所属团作战并且再建立新的补充营,战时最高记录是有一个帝国国防军的匈牙利团使用过20个补充营,如果算上它在动员前所拥有的4个营的话,再假设该团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拥有4个营(就算满员),则该团也相当于全灭5次了,这说明奥匈军队的战损之巨大简直不可思议。
步兵
奥匈兵役法规定,所有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须服普遍义务兵役,年满21周岁的健康男性经由征兵局挑选和分配,在帝国国防军部队服现役3年,然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7年,然后在地方防卫军中再服现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卫军中服为期10年的“替代性预备役”(每年服役数星期)。在帝国国防军中服现役期满的士兵可以继续服为期一年的志愿兵役,服志愿兵役期间有工资和入读随营初等军校的机会,技术部队和海军鼓励服志愿兵役。其他所有未被征入国防军,预备军和地方防卫军的年满19周岁,不满43周岁的男子,必须在地方后备队服后备役。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步兵部队如下:
- 62个奥地利步兵团
- 40个匈牙利步兵团
- 4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步兵团(1908年帝国新吞并的地区,为了这个地区,赔上了王储,甚至整个帝国)
- 28个战地步兵营
- 1个波黑战地步兵营
- 4个蒂罗尔步兵团(注意,这是属于帝国国防军的部队,和上文提到过的,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不是一支部队)。
炮兵
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实力最强,兵种最齐全。其軍隊素質,就算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首屈一指。但一戰开始的时候,奥匈炮兵储存了大量炮兵、卻沒有相應的充足彈藥補給;更糟糕的是,奥匈最大的兵工厂-斯科达兵工厂虽然产能还有富裕,却没有储存原材料;结果战争开始后,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兵工厂生产大炮的原材料迅速耗尽。奥匈炮兵之前在俄罗斯和巴尔干的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损失,这使得奥匈炮兵的大炮到1915年意大利参战的时候近乎枯竭,以致于几乎不能在意大利前线上部署一门大炮的地步。帝国战争部疯狂地搜罗一切还能打响的重火器来装备它的炮兵部队,那些没有制退复位器的老式火炮被重新下发到部队,甚至一门1861年生产的65毫米铜制山地加农炮也被拉到了前线。近300名俄罗斯战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门炮拉上了海拔3905米的阿尔卑斯山奥尔特勒峰。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炮兵部队如下:
- 42个野战加农炮团
- 14个野战榴弹炮师(营级建制)
- 11个乘骑炮兵师(营级建制)
- 14个重榴弹炮师(营级建制)
- 11个山地炮兵团
- 6个要塞炮兵团
- 10个独立要塞守备炮兵营
騎兵
奥匈帝国的骑兵部队也是分别隶属帝国国防军,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王家匈牙利防卫军。骑兵团分为三种:骠骑兵、枪骑兵、龙骑兵。然而实质上到了开战的时候,这三种骑兵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没有区别;这些名字仅仅是在歷史上的一种區分方法而已,和實際部隊已經毫無關係。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騎兵部队如下:
- 16个骠骑兵团(到了1916年,由于战马的奇缺,所有骠骑兵团改为“骠骑兵射手团”,实质上就是步兵团。)
- 10个枪骑兵团(按照传统,这些枪骑兵都是从奥属波兰地区征募来的,其编制和骠骑兵团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 15个龙骑兵团(全部是从上下奥地利区域和波希米亚地区招募,龙骑兵团的编制同骠骑兵和枪骑兵。)
獵兵
所谓战地猎兵部队,和德国将猎兵作为宪兵使用不同,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其实就是轻步兵部队,由于传统上这些部队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猎人,所以有此名字。和普通步兵不同,战地猎兵部队要求具备深入敌后,游击作战,不依赖重火器支援,不参与大兵团作战等任务。同时,部分战地猎兵部队实际上是山地轻步兵部队,这些部队从传统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习惯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于经常打猎而枪法出色,而且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执行山地渗透,袭扰等任务的不可多得的优秀部队。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獵兵部队如下:
- 29个独立战地猎兵营
- 4个蒂罗尔猎兵团(这四个团和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4个团共同构成帝国的山地部队。)
- 4个波斯尼亞獵兵团(1882年,帝国战争部正式将波黑划分为4个补充区;然后于1885年将连扩展成营,1889年又把营扩展成两个营;1892年再度将每个营扩编成两个营,此時四个团所需的16个营就全部构建完成了;1894年,建立团部和补充营后,4个波黑步兵团构建完成。)
奧匈帝國海軍
奥匈帝国海军存在于1867-1918,是奥匈帝国的海上力量。德文正式名称为Kaiserliche und Königliche Kriegsmarine,即帝国与皇家战争海军,简写为k.u.k.Kreigsmarine。奥匈帝国海军继承自奥地利帝国海军,1867年奥地利帝国改称奥匈帝国时海军也随之改名。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不再拥有海岸线,于是帝国海军不复存在。(今天奥地利有在多瑙河巡航的水上部队,但隶属于联邦警察,而非海军建制了。)
- 皇家海军学院
奥匈帝国海军的人才教育系统非常完善,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海军开办了一些院校,在这些院校中设置了相当多的课程,为培养海军军事人员提供了有力保证。本章节仅详细介绍三所院校,其中两所专门培养士官人才,另外是海军军官学校,专门为海军培养海军军官。
皇家希夫荣根学院:皇家希夫荣根学院位于西贝尼克,是一所海事学院。学院的课程分三年完成,课程主要传授基本的军事理论、基本的海军常识和比较简单的海军专业知识,学生在校属的船只和场地上进行实际操练。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将会成为初级士官,依据成绩的好坏,毕业生将成为军需官、水兵、一等兵和二等兵。毕业之后所有的学生(当然也就是现任的初级士官)将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
皇家机械学院:皇家机械学院位于普拉,学院的课程分三年完成。学院只为校内这些将成为士官的学生们设立了两种专业:电机学和电气工程学。该学院声誉极高,事实上它是当时欧洲最好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毕业生的晋升方式与皇家希夫荣根学院基本一致,但是有所不同的是,皇家机械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后马上就可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皇家大洋学院:皇家大洋学院坐落于里耶卡,主要为海军培养军官。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为十五岁或十六岁。毕业生将直接晋升为海军军官下士,以下士身份服役一段时间后可以晋升为高级候补军官,大部分海军军官都是毕业于皇家海洋学院。如果海军需要更多的海军军官,那么海军还可以公开在高中毕业生中选招海军军官。这些毕业生将参加十八个月的培训课程,包括十个月的理论培训和八个月的海上实习。课程期间这些学生被定为候补军官。课程培训结束后,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将会成为海军后备军下士。这些地方大学选出来的都是些非全责军官,一般在军中任工程人员、医务人员或者教职人员。
解體
1918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已展開了整整四年,而战事对同盟國越来越不利。虽然四年的戰爭中奥匈帝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最佳时機,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這麽多不同的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因為戰爭使经济发展停止,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
1918年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隨之。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國。最終,奥匈帝国在1918年11月3日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匈牙利王國,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卡爾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屬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霍尔西成为执政者。解体后的原奥匈帝国领土被新生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波兰、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继承。
解體後的國家
(有些國家只是一部份屬於奧匈)
国家政权 | 主要民族 | 备注 | 今属国家 |
---|---|---|---|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 德意志人 | 从奧匈独立出来。继承了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正式国号叫做奥地利共和国。 | 奥地利 |
匈牙利民主共和国 | 匈牙利人 | 从奧匈独立出来。特里亚农条约对于匈牙利领土的切割造成其国民后续的不满。[24] | 匈牙利、 斯洛伐克、 克罗地亚、 塞爾維亞、罗马尼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烏克蘭等都获得了部分领土。 |
南斯拉夫王国 | 南斯拉夫人 | (获得奧匈领土) | 现在又繼續解體成 塞爾維亞、 蒙特內哥羅、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克罗地亚、 斯洛維尼亞、 馬其頓、 科索沃(未获广泛承认) |
波兰第二共和国 | 波兰人 | (获得奧匈领土) | 波蘭、 烏克蘭 |
罗马尼亚 | 罗马尼亚人 | (获得奧匈领土) | 羅馬尼亞 |
意大利王国 | 意大利人 | (获得奧匈领土) | 義大利 |
解體後遺留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四分五裂。对战胜国来说,按照美國總統伍德罗·威尔逊宣布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多個民族国家是必然發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最初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因為當初不少人认为奥匈帝国的解體,不但無助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反而只會使这个地区的局勢更不稳定。后来這些不穩定的局勢果然成爲了法西斯納粹和共產主義滲入的源頭。
虽然奥匈分裂出的国家表面上遵从民族自决,但实际民族疆界的划分极其混乱不堪(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而且有些直到战前都拥有过完整历史疆界国家(例如匈牙利)惨遭肢解,而有些组成民族不同、本不应草率合并的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却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属於他们领土。这些民族和历史疆域的划分非但没有使得东欧和巴尔干人民过上自给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这些小国專注於互相攻擊,以至於很多国家走上法西斯或者共产等集权主義的道路,给了苏联和纳粹德国更多可乘之机。
这些国家中大部份的基础工农建设、财政贸易结构、教育军事体系基本沿用奥匈的老路,却又因为国内市场迅速萎缩、原料人力严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奥匈时代那样各司其职的进行产业分工。虽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便利条件,但因为政治上的敌对和高额的关税壁垒而不能发挥原本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家虽然从奥匈帝国获得了独立,但无论从国际地位、经济状况(这一点除捷克以外)、和军队实力都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相提并论,有些国家人民(例如:在波蘭的烏克蘭人、在南斯拉夫的克羅地亞人)的生活水平和國際地位甚至還不如在奥匈还存在时候。加之很多国家刚独立,民族主义的气焰正浓、为本國争取利益而不擇手段,结果让今后直至现在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以前這些小國還能由於自己的皇帝和國王有著自己國家人的血統而感到統一和自豪,到放到遠遠不及奧匈的現在、重新躋身世界大國已經是個遙不可及的幻想。这比在統一狀態下的奥匈种下的苦果更加难以调解。
旗帜与纹章
旗帜
尽管奥匈帝国没有官方的共同国旗(奥地利地区使用黑黄旗,匈牙利地区使用带有匈国徽的红白绿三色旗),在需要使用国旗时,奥匈帝国通常使用在1869年设计的旗帜代替国旗使用,地位等同于国旗。但是,奥匈帝国海军直到1918年仍在使用他们从1787年就开始使用的奥地利舰艏旗。
奥匈海军使用的奥地利舰艏旗
1869年设计的旗帜
1915年设计的舰艏旗(未使用)
军旗(未使用)
匈牙利皇家海军旗
奥地利帝国国旗
匈牙利王国国旗
纹章
奥匈帝国的“国徽”存在着多种版本。
奥匈共用的小国徽(至1915)
共用小国徽(1915–1918)
共用的大国徽(至1915)
共用大国徽(1915–1918)
同样地,奥、匈两部分拥有自己的纹章。
奥地利小国徽(1915–1918)
奥地利大国徽(1915–1918)
匈牙利大国徽(至1915)
匈牙利大国徽(1915–1918)
參見
- 哈布斯堡君主國
- 奧地利帝國
- 匈牙利王國
備註
^ 舊譯奧斯馬加(匈牙利語音譯),正式名稱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德語: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匈牙利語: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
参考文献
引用
^ Citype – Internet – Portal Betriebsges.m.b.H. Austro-Hungarian Empire k.u.k. Monarchy dual-monarchic Habsburg Emperors of Austria. Wien-vienna.com. [11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23日).
^ Austria.(2010).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In April 1897 he issued a famous language ordinance that introduced Czech as a language equal to German even in the“inner service”—i.e.,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 http://www.google.com/search?tbm=bks&hl=com&q=%22official+languages+of+austria+hungary%22&btnG=
^ [1]
^ Volkszählung vom 31. Dezember 1910, veröffentlicht in: 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 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 Wien 1911.
^ Thomas's Glassware Tour: Languages in Austria-Hungary 1910. Thomasgraz.net. [11 September 2011].
^ Austria-Hungary – LoveToKnow 1911. 1911encyclopedia.org. [5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9日).
^ Headlam, James Wycliffe. Austria-Hungary. (编) Chisholm, Hugh. 大英百科全書 3 第十一版. 劍橋大學出版社: 2–39. 1911年.
^ Minahan, James. Miniature Empires: 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ly Independent States, p. 48.
^ " Jayne, Kingsley Garland. Bosnia and Herzegovina. (编) Chisholm, Hugh. 大英百科全書 4 第十一版. 劍橋大學出版社: 279–286. 1911年.
^ Microsoft Encarta: The height of the dual monarchy
^ Schulze, Max-Stephan.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ia-Hungary's Machine-Building Industr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p. 295. Peter Lang (Frankfurt), 1996.
^ Publishers' Associatio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The Publisher, Volume 133. 1930: 355.
^ Contributors: Austria. Österreichische konsularische Vertretungsbehörden im Ausland; Austrian Information Service, New York. Austrian information. 1965: 17.
^ Seton-Watson, R. W. "The Austro-Hungarian Ausgleich of 1867."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19.53/54(1939): 123–40.
^ Tihany, Leslie C. "The Austro-Hungarian Compromise, 1867-1918: A Half Century of Diagnosis; Fifty Years of Post-Mortem."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2.2(1969): 114–38.
^ Analysis: Austria's troubled history. BBC News. 3 February 2000.
^ Günther Kronenbitter: "Krieg im Frieden". Die Führung der k.u.k. Armee und die Großmachtpolitik Österreich-Ungarns 1906–1914. Verlag Oldenbourg, Munich 2003, ISBN 3-486-56700-4, p. 150
^ F.R. Bridge, From Sadowa to Sarajevo: The Foreign Policy of Austria-Hungary 1866-1914(1972)
^ "Britannica 1911". 1911encyclopedia.org. Retrieved 24 March 2012.
^ "Britannica 1911". 1911encyclopedia.org. Retrieved 24 March 2012.
^ Kogutowicz Károly, Hermann Győző: Zsebatlasz: Naptárral és statisztikai adatokkal az 1914. évre. Magyar Földrajzi Intézet R. T., Budapest 1913, S. 69, 105.
^ 来源:1910年12月31日的人口普查,刊于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维也纳,1911年。
^ Tucker, Spencer; Priscilla Mary Roberts (2005).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1 ed.). ABC-CLIO. p. 1183. ISBN 978-1-85109-420-2. "Virtually the entire population of what remained of Hungary regarded the Treaty of Trianon as manifestly unfair, and agitation for revision began immediately."
书籍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Jászi, Oszká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Habsburg Monarch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 Macartney, Carlile Aylmer The Habsburg Empire, 1790–1918, New York, Macmillan 1969.
- Mark Cornwall(ed.)The Last Years of Austria–Hungary in Exeter Studies in History.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Exeter. 2002. ISBN 0-85989-563-7
- Sked Ala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Habsburg Empire, 1815–1918, London : Longman, 1989.
- Taylor, A.J.P. The Habsburg monarchy, 1809–1918 : a history of the Austrian Empire and Austria-Hungary, London : Penguin Books in assoc. with Hamish Hamilton, 1964, 1948
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ed.: Rudolf Rothaug), 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 Vienna, 1911.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