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








坐标:28°11′46″N 112°58′20″E / 28.19611°N 112.97222°E / 28.19611; 112.97222





















































































































































































长沙市

Changshajianying.jpg
长沙市风光,由上至下顺时针分别为:
湘江城市天际线、月湖公园、
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爱晚亭
简称
别称
星城

Location of Changsha Prefecture within Hunan (China).png
长沙市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概览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南省
行政区类型
省会、地级市
下级行政区
6市辖区1县2县级市
市委书记
胡衡華
市长
陈文浩
政府驻地
岳麓区
毗邻
湖南株洲、湘潭、娄底、益阳、岳阳
江西宜春、萍乡
城市精神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地理
经纬度
28°11′46″N 112°58′20″E / 28.19611°N 112.97222°E / 28.19611; 112.97222
总面积
11,820 km²
- 排名
市州第10位
- 市区面积
1,939 km²
- 建成区面积(2016)

375


[1] km²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温(1971-2000)

18.6 ℃

年降水(1971-2000)

1,352.4 mm

年日照(1971-2000)

1,560.8 h
人口
总人口(2017)

791.81 万人
- 佔湖南省比例
11.8 %
- 排名
全省第1位
- 市区人口(2016)
432 万人

- 城镇人口(2015)

388.6 万人
人口密度
648 人/km²
- 市区人口密度
2160 人/km²
官方语言
普通话
方言
湘语(长沙话)
经济

GDP(2017)

10535.51亿 元(本币)
1,560.4亿 美元(汇率)
3002.43亿 国际元(平价)
- 佔湖南省比例
30.46 %
- 排名
全省第1位 (2016)
内地第13位  (2016)
人均GDP
135,389   元
20,052   美元(汇率)
38,616   国际元(平价)
- 排名
全省第1位 (2016)
内地第13位 (2016)
市区GDP(2017)

5800.2亿 元(本币)
人类发展指数
0.824( 极高 [2]
其他
时区
UTC+8(东八区)
市树
香樟
市花
杜鹃
邮政编码
410xxx
电话区号
+86 (0)731
車牌號碼
湘A

網站:长沙市政府门户网

长沙市(湘语長沙話:tsã1333 sɿ21;普通话:Chángshā shì),古又名潭州,别称星城,因地理特色和历史缘由而有“山水洲城”、“屈贾之乡[3]”之名,又因岳麓书院而有“潇湘洙泗[4]”之誉。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省会,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5]、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6]。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湘浏盆地西缘,辖6市辖区、1县、2县级市。总面积11,820平方公里,主要人口为汉族,母语以新湘语长沙方言为主,浏阳市地区则通用赣语宜浏方言[7]


长沙有着两千多年的原址城建史[8],“长沙”一名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逸周书·王会》[9]。秦代始设长沙郡,西汉时期建立长沙国,五代时期长沙为南楚都城。北宋时期设立的岳麓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10],留下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佳句。清末时长沙为中国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一[11],近代则成为了中国一大重要政治革命中心。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黄兴等人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口号在长沙创立华兴会,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核心人物也在此求学和开展政治运动。长沙于1937年成为抗日战争后方,迎来发展鼎盛期,但其后的“文夕大火”以及四次长沙会战摧毁了长沙的城建和经济基础,对其现代史造成了深重影响[12]


经过数十年恢复期,长沙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加速发展。2015年长沙设立了中国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13],数据显示,长沙是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中国GDP总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城市[14],多项相关人均指标亦常年位居中西部省会第一[15][16]。长沙已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医药和新材料6大产业集群[17],此外还以传媒、出版为特色产业,湖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简称湖南卫视)收视率和影响力常年占据中国大陆省级卫视榜首[18][19]。长沙有着杂交水稻育种、国内首台激光3D打印机等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设有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计算设备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20]。2016年,长沙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铁路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21]


2017年11月1日,长沙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22]




目录






  • 1 历史


    • 1.1 史前时代


    • 1.2 先秦时代


    • 1.3 古代


    • 1.4 近代


    • 1.5 现代




  • 2 地理


    • 2.1 气候


    • 2.2 自然资源




  • 3 政治


    • 3.1 现任领导


    • 3.2 行政区划




  • 4 人口


  • 5 民族


  • 6 经济


    • 6.1 农业


    • 6.2 第二产业


    • 6.3 第三产业


    • 6.4 经济合作




  • 7 交通


    • 7.1 铁路


    • 7.2 地铁


    • 7.3 磁浮


    • 7.4 城际铁路


    • 7.5 公路


    • 7.6 出租车


    • 7.7 水路交通


    • 7.8 航空




  • 8 教育


  • 9 宗教和語言


    • 9.1 宗教


      • 9.1.1 佛教與道教


      • 9.1.2 基督宗教




    • 9.2 語言




  • 10 文化


    • 10.1 特产与民俗


    • 10.2 饮食


    • 10.3 传媒


    • 10.4 休闲娱乐


    • 10.5 考古发掘


    • 10.6 文化积淀




  • 11 旅游与休闲


    • 11.1 国家级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


    • 11.2 历史文化街区


    • 11.3 历史文化村镇




  • 12 体育


  • 13 公共卫生


  • 14 人物


  • 15 对外交流


    • 15.1 友好城市


    • 15.2 领事机构




  • 16 注释


  • 17 参考文献


    • 17.1 引用


    • 17.2 来源




  • 18 外部链接


  • 19 参见





历史




史前时代


距今20余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已有人类活动[23];约公元前5000年,长沙地区人类已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聚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2500年,长沙地区已进入原始农业社会,有着石家河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征[24][25]



先秦时代





四羊方尊


据记载,长沙地区夏属三苗国[26],后华夏族征服三苗族,三苗人或迁徙,或融入古越族人,长沙地区成为扬越人居住地,得名“”,意为湘江两岸白沙如带,而“”实为古越语发语词或虚敬词,加之于前始得名“长沙[27][28],长沙地名由来另有星宿说影响较大,即长沙一名对应轸宿中的附星“长沙”星,长沙别称“星城”也由此而来。但二十八宿体系创立较晚,因此该假说应为后人附会[29]


商中期开始,经过多次战争,“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并向其臣服纳贡。《逸周书·王会》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营建洛邑竣工,各诸侯与方国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是“长沙”这一地名最早可考的史籍记载。


  • 古越文化与荆楚文化

长沙古越人居住半地穴式房屋,以石器为工具,过着刀耕火种的氏族生活。商中后期长沙地区受中原影响,进入青铜器时代,到西周后期出现了铜锄、铜插(即耙);而且还制造出了精美的青铜容器、乐器。长沙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工艺精湛,有着鲜明的古越族特色,以四羊方尊和大禾方鼎等为代表。


春秋后期,楚国南征并占领了湖南全境,楚人代替越人入主了长沙地区,并建造了长沙城,楚文化最终替代了古越文化。长沙自此作为楚国粮仓和军事重镇达800年。楚人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先进生产工具,使长沙进入了铁器时代,并结束了商周以来的原始社会状态,得以跨越奴隶社会而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



古代




长沙楚墓人物御龙帛画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


  • 秦代设置长沙郡

秦国灭楚国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以长沙为中心,在北至湖北以南、南逾南岭、东临江西西北、西接沅水流域的范围内建立了“长沙郡”,面积接近今天的湖南省。长沙郡为秦代36郡之一,以湘县(今长沙市)为郡治。长沙自此作为一个明确的行政区划正式纳入中国的政治版图。


  • 两汉时期长沙国与长沙王

西汉刘邦称帝后于公元前202年封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秦代的原长沙郡建长沙国,湘县改名临湘县,作为国都,为湖南历史上首个诸侯国。长沙国从公元前202年起至公元37年废除,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


吴氏长沙国时期是长沙古代史上一段辉煌时期。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前元四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记载了"长沙乃二万五千户耳"的户籍数,可知此时长沙已是一座约十来万人口的城市。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墓主辛追为吴氏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其遗体为世界上已知保存时间最长的不腐湿尸,墓中的素纱襌衣展示了西汉的纺织技术巅峰,随葬品T型帛画为现存最早的描写西汉生活的大型作品。


吴氏长沙国: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丞相,由朝廷直接委任。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到公元前156年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共传5代,历时46年。

刘氏长沙国:公元前155年(景帝前元二年)复置长沙国,封庶子刘发为长沙王。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到西汉灭亡,共传7代,历时164年。

公元10年(新朝王莽始建国二年),长沙国改名“填蛮郡”,临湘县改名“抚睦县”。公元26年(建武二年),光武帝刘秀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公元29年,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此步对刘秀统一天下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元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废长沙国,改为长沙郡。




长沙出土文物





走马楼东吴简牍




  • 三国至隋代

三国时期长沙属东吴,当时的长沙郡,行政范围基本局限于湘江以东地带,上隶属荆州,下有县、乡、里。190年(初平元年)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长沙太守孙坚起兵会盟,长沙由此也是东吴孙氏发迹之地。


西晋时期,荆湘地区战略地位提高,307年(永嘉元年),晋怀帝司马炽从荆州分出8郡另立湘州,以临湘为治所。湘州改制为长沙建制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由于长沙地理位置的重要,长沙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其地位与作用更加巩固。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以长沙有昭潭,改湘州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改临湘县为长沙县,此为长沙县名之始。隋炀帝时废除潭州而复置长沙郡,以长沙县为郡治。隋代长沙郡跨越湘江至湘中地区,奠定了从此直到清代长沙建置的基本规模。


  • 唐代潭州与湖南观察使治所



为纪念杜甫而建的长沙杜甫江阁


唐太宗贞观时期唐全国划为10道,潭州属江南道,后属江南西道。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从长沙县中再次分出浏阳县,自此后,长沙县名不再改变[30]


唐代以前的长沙社会发展整体落后于中原地区,经过三国、两晋和南朝长达400年的经营开发,到唐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历任官员的治理,赶上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此时的长沙人丁昌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771年(大历六年)时任潭州刺史的张谓写下了《长沙土风碑铭》;诗人杜甫游长沙时写下的《清明》一诗中对长沙有着“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齿膝”的描绘。此时的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陶瓷工艺,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波斯湾国家[31]


“安史之乱”后,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以衡州(今衡阳)为治所设置了湖南观察使,768年(大历三年)治所迁往潭州,“湖南”一词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首次出现。然而迁治却引起了武将们的不满。770年(大历五年),湖南兵马使臧玠发动兵变,表明分裂割据势力已经在湖南兴起。


  • 楚国王都

907年(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马殷在湖南建国,以长沙县为国都,楚国成立,史称南楚或马楚,成为五代时期十个封建割据国家之一。927年(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马殷改潭州为长沙府,治所设长沙县。马楚政权时期,长沙以及湖南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32]这期间楚国与北方各个政权的贸易以茶叶为主,湖南的茶叶从此全国闻名。
951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楚国灭于南唐大将边镐,湖南重新回到军阀割据状态。


  • 宋元明清时期的潭州



岳麓书院


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废长沙府,复置潭州,长沙县为州治。宋代是长沙历史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长沙作为湖南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更为巩固,行政区划基本定形。长沙城坊市界限被打破,奠定了至清末的城市格局,此时长沙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了中原地区,北宋诗人张祁所写《渡湘江》一诗中有“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之句。976年(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为今日湖南大学前身。朱熹、张拭在长沙讲学,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史称“朱张会讲”,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大盛事,长沙由此成为湖湘文化中心。1067年(治平四年)长沙(今大西门)八景台建成,荆南转运判官宋迪绘“潇湘八景”图,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即在长沙橘子洲头一带。


南宋初,湖南民族、军阀矛盾尖锐,动乱不已,此时潭州为沿江6大帅府之一,有宰相李纲、张浚,大将韩世忠、王理、岳飞等先后来到过长沙。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爱国词人辛弃疾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在长沙建立了飞虎军;宋末,湖南安抚使李芾抗元,都为长沙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


1277年(元世祖至元十四年),改潭州为潭州路;1329年(天历二年),元文宗以“潜邸所幸”,改潭州路为天临路;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九月,改天临路为潭州府。元代长沙商贸繁荣,《元史·食货志》载,当时扬州的商船,溯江而上,“远及长沙”。《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载的元代沿长江的新兴商业大城市中便有潭州。


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潭州府更名长沙府,隶于湖广布政使司。明代长沙府提出“聚四方之财,供一方之利”的战略,耗巨资开河通商。洞庭湖区素以粮食产量高闻名,加之长沙宋代以来商业的不断发展,明后期,长沙成为中国四大茶市之一,清代又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之首,清末成为中国五大陶都之一[33]


清代承袭明制,仍设长沙府。清初,湖南属湖广总督和湖广布政使司,总督、布政使均驻武昌。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广为湖广左、右布政使司,长沙属于右司;1723年(雍正元年),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治所长沙;次年,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湖南正式成为中国本部18行省之一。清初长沙经济因战乱一度停滞,乾隆年间开始又获得了较大发展[34]。清同治《长沙县志》记载了清代长沙商品流通的盛况:“秋冬之交,淮商载盐而来,载米而去;其贩卖皮币玉玩好,列肆盈廛,则皆江苏、山陕、豫章、粤省之客商。……北客西陕,其货毡皮之属,南客苏杭,其货绫罗古玩之属,繁华垄断,由南关内至臬署前,及上下坡子街为盛。”此外,长沙今日街巷格局和街巷名也至迟在明末已定型[35]



近代





橘子洲美孚洋行




烧毁全城的文夕大火


长沙现代化萌芽于1840年,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近代以来长沙逐步成为中国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涌现出了大批历史人物。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在此组建湘军。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领袖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率军攻打长沙,以失败告终,同年9月西王萧朝贵战死于长沙。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9月,维新派谭嗣同等人在时任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创办了新式学校时务学堂,以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为戊戌变法时期最早建立的新式学校之一。次年又在长沙发起维新团体南学会,开湖湘风气之先。


1904年(光绪三十年)2月15日,黄兴、宋教仁等人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宗旨在长沙秘密成立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次年与兴中会联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04年同年,清政府根据《中日通商行船续约》第十款规定,开放长沙为通商口岸,5月18日,长沙正式开埠。开埠后的长沙商业更加繁荣,纺织、火柴、电气、冶金、机车、印染、面粉等近代工业开始发展,并且成为了中国八大手工业城市之一[36]。然而新的生产方式和外国资本的进入加速了农民的破产,外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910年春,由于粮食歉收,米价飞涨,长沙爆发了轰动一时的抢米风潮,外国领事住宅、洋行、邮局、教堂、大清银行、海关等被悉数捣毁,事件最终以英、美、法、德各国联合清政府镇压告终,也反映了清末社会矛盾之尖锐。


武昌起义后,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等率新军革命士兵和会党举义,占领长沙城,湖南军政府成立。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护国运动。同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中共早期核心人物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1920年,毛泽东、何叔衡等新民学会骨干成员在长沙秘密组建了湖南地区共产主义小组,为日后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何键所部第35军第33团团长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兵变,袭击湖南省共产党党部、总工会、农民协会等共产党机关,捕杀共产党员和左倾人士100余人,宣布拥护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为"马日事变",是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公开合流的信号。


辛亥革命后的长沙现代化继续发展,如1912年湖南都督府参议吴作霖筹建的裕湘纱厂即为湖南近代轻工业代表。1914至1917年,长沙拆除城垣,仅留天心阁一段。1936年,粤汉铁路长沙段通车。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沿海地区人口被迫内迁,长沙人口暴增,成为抗日战争的后方,迎来发展鼎盛期。但就在随后的1938年,为响应国民政府“焦土抗战”政策,长沙当局误纵大火焚城,史称文夕大火。这场大火中,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共计5.6万余栋,经济损失约10亿元,长沙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毁坏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中央日报》社论:“长沙近30年来,物质、人力欣欣向荣。全国都市中,充实富庶,长沙当居首要。百年缔造,可怜一炬”。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更在此展开了四次长沙会战,重创了长沙的民生与经济,古城长沙一时间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市民生计艰难。


抗战结束不久,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1949年夏,解放军渡江逼近长沙。时任湖南省主席陈明仁与程潜宣布投降,长沙免于战火。



现代



从湘江西岸眺望长沙沿江楼群

长沙湘江东岸天际线


1949年8月5日,长沙市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毛泽东早期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城市,被视为是革命圣地,但由于过去的战争破坏和薄弱的产业基础,建国初期一度经济发展缓慢。1982年,国务院公布长沙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沙陆续重建了被战争毁坏的历史古迹,如1983年重建的天心阁,1986年重建的岳麓书院。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长沙经济同沿海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总量一度跌落至省内第二,于90年代方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下深圳视察途经湖南,在长沙接见湖南领导人时要求“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经济发展要快一点,总要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1980年长沙制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于1994年提前超额完成[37]


21世纪初以来,长沙的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多次引发关注。2004年,国家首次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将长沙所在的中部地区划入国家战略版图,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塌陷”的政策不平衡局面得到扭转。随着长沙和邻近的株洲市、湘潭市一体化速度加快,长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逐渐成为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2007年年底,长沙、湘潭、株洲组成的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同年长沙成立了大河西先导区。2015年,湘江新区获批成为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地理




长沙市区卫星图





梅溪湖桃花岭水库


长沙位于中国的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省的东部偏北。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江西萍乡接壤。总面积为11,81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939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306.39平方千米(2011年数据,含望城[38])。位于浏阳境内的大围山七星岭海拔1607.9米,为辖域最高处;位于桥驿镇的黑麋峰海拔590.5米为城区至高点;位于乔口镇湛湖海拔23.5米为全市最低点。湘江为长沙最重要的河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境内长度约75公里。湘江把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文化教育为主。2001年10月10日,市政府驻地由河东藩正街迁至河西观沙岭,力在发展河西的经济以平衡长沙两岸。


地图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丘陵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各占四分之一。土壤以板页岩风化物为主,夹有红土、砂砾岩等土壤。



气候


































长沙
氣候圖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74

 

9

3


 

 

91

 

11

5


 

 

143

 

16

9


 

 

178

 

22

15


 

 

202

 

27

19


 

 

224

 

30

23


 

 

154

 

34

26


 

 

108

 

33

25


 

 

83

 

29

21


 

 

67

 

24

16


 

 

79

 

18

10


 

 

50

 

12

5


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量單位為毫米(㎜)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典型特点。长沙距海较远,又位于冲积盆地,边缘地势高峻,向北倾斜,北方冷空气可深入聚集,冬季比同纬度地区稍冷,而夏季比同纬度地区更热,是江南“四大火炉”之一。1951-2013年日最高温≥40℃天数7天[39]。长沙年平均气温为17.7℃。1月最冷,平均5.2℃,极端最低气温-11.3℃(1972年2月9日马坡岭站),望城坡站1972年2月9日曾录得-12.0℃。7月最热,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6℃(1953年8月13日马坡岭站、2003年8月2日望城坡站),马坡岭站2003年8月2日曾录得41.1℃。全年无霜期平均275天,积雪日为6天。东西山势高耸,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51.4毫米,东部山区高达1600-2200毫米,西部为1400-1600毫米,年平均雨日151天。长沙降雨不均匀,3~5月平均降雨日数有49.4天,约占全年总降雨日数的35%。夏季降水不均,旱涝无定。秋冬降水明显减少。长沙地区日照时数达1541.9小时.作物生长期长。冬春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全年保持着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因此长沙的冬季并不萧索,常绿的阔叶树,如香樟、女贞等仍然葱笼滴翠,唐代杜荀鹤有诗云:“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滞湘”。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除湘江外,还有15条汇入湘江的支流,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和沩水河。最大的水库为宁乡市境内的黄材水库和浏阳市境内的朱树桥水库。







































































































































































长沙市(1987-2015年)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26.9
(80.4)
30.6
(87.1)
32.7
(90.9)
36.1
(97)
36.3
(97.3)
38.2
(100.8)
39.7
(103.5)
40.6
(105.1)
38.2
(100.8)
35.1
(95.2)
30.9
(87.6)
24.9
(76.8)
40.6
(105.1)
平均高温​℃(℉)
8.5
(47.3)
11.1
(52)
15.5
(59.9)
22.2
(72)
26.9
(80.4)
30.2
(86.4)
33.6
(92.5)
32.7
(90.9)
28.5
(83.3)
23.5
(74.3)
17.6
(63.7)
11.6
(52.9)
21.8
(71.2)
每日平均气温​℃(℉)
5.2
(41.4)
7.6
(45.7)
11.5
(52.7)
17.7
(63.9)
22.5
(72.5)
26.0
(78.8)
29.4
(84.9)
28.3
(82.9)
24.1
(75.4)
18.9
(66)
13.1
(55.6)
7.6
(45.7)
17.7
(63.9)
平均低温​℃(℉)
2.8
(37)
5.0
(41)
8.7
(47.7)
14.5
(58.1)
19.2
(66.6)
23.0
(73.4)
26.0
(78.8)
25.2
(77.4)
21.0
(69.8)
15.6
(60.1)
9.9
(49.8)
4.6
(40.3)
14.6
(58.3)
历史最低温​℃(℉)
−9.5
(14.9)
−11.3
(11.7)
−2.3
(27.9)
1.9
(35.4)
8.9
(48)
13.1
(55.6)
18.9
(66)
16.7
(62.1)
11.8
(53.2)
2.4
(36.3)
−2.8
(27)
−10.3
(13.5)
−11.3
(11.7)
平均降水量​㎜(英⁠寸)
73.6
(2.898)
90.7
(3.571)
142.6
(5.614)
177.6
(6.992)
202.4
(7.969)
224.2
(8.827)
153.6
(6.047)
107.8
(4.244)
82.9
(3.264)
67.1
(2.642)
79.2
(3.118)
49.7
(1.957)
1,451.4
(57.142)
平均降水日数​(≥ 0.1 mm)
13.6
14.4
17.4
16.1
15.9
14.2
10.0
10.1
8.6
9.5
9.1
9.9
148.8
平均相对湿度​(%)
80
80
80
78
78
80
73
77
79
77
77
75
77.8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63.7
59.5
79.3
110.0
138.3
147.4
233.6
205.9
149.4
137.2
116.6
101.0
1,541.9
来源: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注:长沙的国际交换站已于1987年从马坡岭迁到望城坡






自然资源





湘江干流由南向北纵贯长沙城




长沙市中心的年嘉湖


土地资源


全市辖区面积1.1819万平方公里,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7亩。长沙土壤种类多样,可划分9个土类、21个亚类、85个土属、221个土种,总面积1366.2万亩,其中,以红壤、水稻土为主,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70%与25%。其余还有菜园土、潮土、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矿产资源


长沙矿产种类繁多,尢以非金属矿独具特色。已查明的有铁、锰、钒、铜、铅、锌、硫、磷、海泡石、重晶石、菊花石、煤等50余种,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菊花石,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海泡石,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的永和磷矿,等等。其中大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16处,矿点300多处。


水文资源


长沙市的河流大都属湘江水系,支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302条,其中湘江流域289条。按支流分级:一级支流24条,二级支流128条,三级支流118条,四级支流32条;另有13条属资江水系;形成相当完整的水系,河网密布全市。年平均地表径流量82.65亿立方米,径流深550~850毫米。湘江流经长沙市的常年径流量年均692.50亿立方米,全年可通航。全市水能蕴藏量24.53万千瓦,地下水总储量9.35亿立方米/年,为长沙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但现仅利用16.72%。长沙水文特征:水系完整,河网密布;水量较多,水能资源丰富;冬不结冰,含沙量少。


林木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1774.2万亩,其中林地930.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47%,森林覆盖率49.98%,林木绿化率53.6%。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21008939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19902702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4.73%;疏林蓄积9657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05%;四旁树蓄积629976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3.00%;散生木蓄积450762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2.22%[40]



政治



现任领导
















































长沙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Danghui golden.svg
中国共产党
长沙市委员会
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长沙市人民政府

市长

Char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logo.svg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长沙市委员会
主席
姓名

胡衡华[41]

程水泉[42]

胡忠雄[43]

文树勋[44]
民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籍贯

湖南省衡南县
湖南省益阳市
湖南省澧县
湖南省隆回县
出生日期
1963年6月(55歲) 1965年1月(53歲) 1966年1月(52歲) 1965年1月(53歲)
就任日期
2017年7月 2017年1月 2018年2月 2017年1月


行政区划



1912年以前,湖南省治、长沙府治、长沙及善化两县县治同在长沙。1912年裁长沙、善化两首县入长沙府,1913年再裁府留县。1933年(民国22年)设“长沙市”,市、县分治,市设区;1959年望城县并入长沙县,同年长沙县划归长沙市管辖;1977年长沙县拆分为长沙和望城二县,长沙辖二县;1983年宁乡和浏阳划归长沙管辖。1996年,市辖区调整,撤销东南西北与郊区五区,重新设立芙蓉、天心、岳麓、开福和雨花五区。2011年,撤销望城县设立望城区,原望城县所辖行政区域为长沙市望城区行政区域。2017年4月,撤销宁乡县,设立宁乡市,以原宁乡县的行政区域为宁乡市的行政区域,宁乡市由湖南省直辖,长沙市代管[45]


长沙市现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 市辖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

  • 县级市:浏阳市、宁乡市

  • 县:长沙县


























































































































































长沙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46]
区划名称
汉语拼音
面积[47]
(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行政区划[48]
街道


社区
行政村
430100 长沙市
Chángshā Shì 11,815.96 岳麓区 410000 94 68 6 724 765
430102 芙蓉区
Fúróng Qū 42.68 东屯渡街道 410000 13 67 5
430103 天心区
Tiānxīn Qū 137.40 青园街道 410000 14 71 13
430104 岳麓区
Yuèlù Qū 538.83 望岳街道 410000 16 2 95 57
430105 开福区
Kāifú Qū 188.73 芙蓉北路街道 410000 16 98 9
430111 雨花区
Yǔhuā Qū 292.20 圭塘街道 410000 12 1 131 13
430112 望城区
Wàngchéng Qū 951.07 高塘岭街道 410200 10 5 40 97
430122 长沙县
Chángshā Xiàn 1,755.62 星沙街道 410100 5 13 83 114
430181 浏阳市
Liúyáng Shì 4,997.35 关口街道 410300 4 26 2 85 237
430182 宁乡市
Níngxiāng Shì 2,912.09 玉潭街道 410600 4 21 4 54 220
注:岳麓区的麓谷街道和望城区的雷锋街道实际由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辖。


人口




长沙城区范围规划



根据宁乡炭河里遗址的文物考古的推测,长沙在商朝和西周时由外来民族带来了先进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为扬越、楚人,楚之先民为九黎、三苗,有“群蛮上承三苗之绪,下开长沙武陵之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沙先民不断地参与中国民族融合的大流,逐渐形成了主体民族——汉族。长沙在历史中形成了几次人口高峰,也曾因为战乱而人烟荒芜。如在五代十国之马楚时期建立的繁荣,在末年的争权夺势的斗争中逐渐荒芜。两宋时长沙发展了大量人口,却在南宋末年英勇的抗元斗争失败后再次被屠城。明朝朱元璋攻打长沙导致大多数当地居民的伤亡,于是又有了“江西填湖广”之说。至今还有很多长沙人声称祖籍江西,包括刘少奇、胡耀邦等名人。明清时期长沙人口稳步攀升,到了民国时期城市人口已经约30多万。不幸的是“文夕大火”以及长沙会战使得长沙再次成为废墟。抗日战争结束后流亡外地的长沙人以及其它各地移民来到长沙,重新把长沙建立成湖南最大的城市。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初步结果显示,长沙市常住人口7,08.46万人,占湖南常住人口的10.8%居第3位,人口密度608人/公里2;男女性别比为102.8比100;其中市区常住人口3,66.36万人,占总人口的51.35%;全市户籍人口6,58.87万人,占全省户籍人口的10.50%;净流入人口558230人,占户籍人口的9.36%。按受教育程度分,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22.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72.4%,文盲率0.68%。全市共有2,104,622个家庭户,家庭户人口6,097,929人,占总人口的86.57%;家庭平均人口规模3.04人。年龄构成上,14岁及以下人口955,887人,占总人口的13.57%;15-64年人口5,452,222人,占77.4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36,009人,占总人口的9.03%[49]。2010年,长沙年末常住人口704.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76.58万人,占67.69%;乡村人口227.49万人,占32.31%;6个市辖区人口361.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8.42万人,城镇人口占市辖区人口的88.07%[50];2012年年末户籍人口668.44万人,其中6个市辖区户籍人口308.4万人,非农业户籍人口260.12万人,其中6个市辖区非农业户籍人口208.5万人。


2016年末,长沙市常住总人口772.8万人。据公安部门统计,2016年末全市实有人口约1020余万人。[51]


























































































































































长沙市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与年末户籍人口数据
区(县)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49]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52]
年末户籍人口[53]
年末非农业户籍人口[54]
人口数 比重 密度 人口数 比重 2000 2011 2011
总计 7,044,118 100 596 6,138,719 100 5,831,894 6,566,185 2,418,105
市辖区 3,617,469 51.35 1,883 2,809,222 45.76 1,754,142 2,967,851 1,993,663
芙蓉区 523,730 7.43 12,271 390,074 6.35 313,987 409,726 372,622
天心区 475,663 6.75 6,487 396,827 6.46 356,518 398,395 360,766
岳麓区 801,861 11.38 1,488 409,939 6.68 314,706 630,265 372,943
开福区 567,373 8.05 3,006 423,645 6.90 376,771 426,620 341,403
雨花区 725,353 10.30 6,295 502,388 8.18 392,160 550,721 470,103
望城区 523,489 7.43 550 686,349 11.18 713,953 552,124 75,826
县(市) 3,426,649 48.65 346 3,329,497 54.24 3,363,799 3,598,334 424,442
长沙县 979,665 13.91 491 774,707 12.62 735,402 803,861 107,363
宁乡市 1,168,056 16.58 401 1,247,218 20.32 1,307,804 1,423,524 155,408
浏阳市 1,278,928 18.16 256 1,307,572 21.30 1,320,593 1,370,949 161,671


民族




长沙汉回村清真寺
































































长沙市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55]
历次人口普查
总人口
其中: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
族别数[56]
普查
年份
普查
顺次
人口 占总人口
比重(%)
长沙 全国
2000年 第五次 6,138,719 48,564 0.791 46 55
1990年 第四次 5,490,729 17,995 0.328 39 55
1982年 第三次 4,803,511 6,018 0.125 25 55
1964年 第二次 3,514,573 2,937 0.084 16 54
1953年 第一次 3,296,055 989 0.030 8 38

长沙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分散杂居。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为回族、土家族和苗族。开福区捞刀河镇汉回村为全市主要少数民族回族的集中聚居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长沙共有少数民族人口48,564人,占全省少数民族的0.76%,少数民族口数居湖南第8位;占地区人口的0.69%;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6个民族分布。全市土家族人口18,503人,占地区总人口的0.26%,占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38.10%,为第1大少数民族。苗族人口11,140人,占地区总人口的0.16%,占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22.94%,为第2大少数民族。本市另一主要少数民族回族人口4,085人,占地区总人口的0.06%,占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41%,为第3大少数民族。侗族人口3,357人,占地区总人口的0.05%,占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6.91%,为第4大少数民族。人口过2千的还有瑶、满和壮3民族,分别达到2,853、2,078和2,040人,占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为5.87%、4.28%和4.20%;蒙古和白2民族人口过千人,分别达到1,192和1,048人,占地区少数民族比重为2.45%和2.16%。彝、布依、朝鲜、土、维吾尔和藏6民族人口过2百,黎和畲族2民族人口过1百,仡佬与纳西等15个民族人口过10人,其余14个民族在10人以下,其中有5个民族分别仅有1人[57]




经济





梅溪湖,是湖南湘江新区建设的核心区域











































































































































2011年长沙市主要经济指标[58]
区(县)
GDP(百万元)
人均GDP(元)
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
(百万元)
城镇居民
人均
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
人均
纯收入
GDP
(本币)
GDP
(美元)
人均
GDP
(本币)
人均
GDP
(美元)
全市 561,933 87,003 79,530 12,313 42,578 27,687 13,400
市区 354,012 54,811 97,437 15,086 12,474
芙蓉区 69,838 10,813 132,749 20,553 2,330 30,457 23,324
天心区 46,463 7,194 97,388 15,078 2,072 27,088 20,843
岳麓区 54,667 8,464 67,761 10,491 1,435 26,580 12,517
开福区 47,245 7,315 82,884 12,833 2,257 28,541 20,218
雨花区 103,055 15,956 141,628 21,928 2,686 29,680 22,183
望城区 32,743 5,069 62,293 9,645 1,694 25,372 13,723
县区 213,005 32,979 62,056 9,608 8,004
长沙县 78,995 12,231 80,356 12,441 4,195 25,152 14,241
宁乡市 63,795 9,877 54,648 8,461 2,038 21,768 11,539
浏阳市 70,215 10,871 54,769 8,480 1,771 24,914 13,191


长沙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速度一度相对缓慢,逐渐落后于沿海城市。经过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迅速发展,差距渐渐所缩小。GDP总量由1998年的542.85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300.71亿元,占全省的28.57%,人均GDP达50,336元(合7,248美元)。到2013年,全市GDP总量7,153.13亿元(合1,155.59亿美元),人均GDP达到99,570元(16,085.62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83.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6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13元,均居中部各市之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1.97亿元,仅次于武汉,列中部经济区第二位;旅游业总收入达1006.30亿元,入境旅游总收入居中部城市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98.93亿美元,增长13.8%,其中出口总额61.66亿美元,增长19.2%;进口总额37.27亿美元,增长5.9%[59]



农业


长沙粮食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农户家庭经营占大多数。2010年全市粮食产量250万吨占全省的8.78%,其中水稻产量235万吨。油料作物以山茶和油菜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烟草、花卉,主要水果品种有柑桔、葡萄、桃李,浏阳为长沙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大型牲畜以生猪、黄牛和山羊为主,生猪饲养慢慢转入小型规模化经营,农户家庭饲养和小型规模化养殖大致对半;黄牛和山羊以农户散养或小型规模饲养为主;本地家禽蛋类经营以农户散养和规模经营大致对半;奶类以牛奶为主,生产以小型规模经营为主。2010年,全市猪肉产量56.86万吨,牛肉与羊肉产量分别为1.36和1.23万吨,禽肉产量9.12万吨,蛋类5.20万吨,牛奶产量6802吨[60]。长沙水产以专业养殖为主,水产品为淡水鱼类,鱼类品种以草鱼、鳙鱼(雄鱼)、鲫鱼、鲤鱼和鲢鱼为主(包括鳝鱼、泥鳅、虾),甲壳类(龟和鳖)。2011年,长沙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3.38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36.83亿元,牧业增加值81.40亿元,林业增加值11.28亿元,渔业增加值9.1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4.75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7,220家[60]













































































































































































































































































































主要年份长沙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指标 单位 1965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2年
地区生产总值(本币) 百万元 702 1,685 10,240 71,534 178,348 454,706 639,991
地区生产总值(美元) 百万美元 1,001 2,720 8,641 21,772 67,170 101,385
人均生产总值(本币) 194 370 1,871 11,699 28,131 66,443 89,903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美元 220 497 1,413 3,434 9,815 14,242
辖区内财政总收入 百万元 10,965 25,248 84,820
辖区内财政总收入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5.33 14.16 18.65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百万元 3,445 10,806 31,428 49,065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5.79 7.46 8.87 7.67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百万元 4,143 13,305 40,333 61,659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5.79 7.46 8.87 9.63
粮食产量 万吨 101.01 189.81 264.13 262.33 262.28 250.14
工业总产值 百万元 797 2,385 11,770 62,049 130,062 548,77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百万元 352 772 5,139 34,930 74,857 181,208 245,471
进出口总额 百万美元 1,644 2,683 6,089 8,693
其中:出口总额 百万美元 1,051 1,595 3,551 5,17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03 143 721 3,005 4,908 11,206 13,40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占人均GDP比重
% 53.09 38.65 38.54 25.69 17.45 16.87 16.8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6 327 1,770 7,530 12,434 23,347 30,288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占人均GDP比重
% 111.34 88.38 94.6 64.36 44.2 35.14 33.69
年末户籍总人口 万人 365.73 458.23 550.05 583.19 620.92 650.12 660.62
年末常住总人口 万人 613.87 639.3 704.07 714.66
市区 公里² 177.07 352.00 367.00 556.33 556.33 958.80 1,909.86
建成区 公里² 20.93 53.04 101.00 118.82 167.70 272.39 321.60
高等学校数 9 8 21 23 45 48 50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万人 1.94 1.89 4.60 12.56 39.44 50.83 52.32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 亿元 826 2,322 6,428 8,800.66


第二产业


长沙拥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即位于大河西先导区内的长沙高新产业开发区(长沙高新区)、位于星沙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开区)、位于大河西先导区内宁乡市的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乡经开区)和位于浏阳的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浏阳经开区)。


  • 长沙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10月,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是国家科技部批复的全国第九个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已跻身全国84个国家级高新区第16位,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高新区中名列第6。区内聚集了15家世界500强企业,分别是日立、斯伦贝谢、远大铃木、华润集团、诺基亚、摩托罗拉、思科系统、戴尔、爱立信、万宝盛华、伊藤忠、富士康、联强国际、霍尼韦尔、福斯。区内的中联重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排名世界机械工业50强第10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威胜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能源计量设备供应商;长城信息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高新电子显示设备供应商; 中电48所是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供应商,自主研发生产的光伏制造设备占国产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市场份额的80%。

  • 长沙经开区长沙县星沙,其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在中西部16个国家开发区中位居第二,在投资金额上位居前三,仅次于重庆两江新区和成都中国-新加坡工业园区,近三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以33.2%的速度递增。2005年底,入驻长沙的21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韩国乐金、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中粮集团、伊莱克斯、法国达能、法国道达尔、荷兰飞利浦、日本三菱、德国博世、日商岩井、日本三井物产、易初莲花,共13家入驻星沙。区内的山河智能为国家“863”计划项目产业化基地,在中国工程机械综合经济指数排名中居第七位,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代表;三一重工自1994年成立以来,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商,也是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中市值最高的企业。

  • 宁乡经开区位于大河西先导区的规划区,于2002年11月由湖南省政府批准设立,区内有工业企业总数236家,规模企业达到213家,有青岛啤酒、台湾宏全、湘电集团、杉杉股份、三一重工等上市公司投资企业18家,并拥有加加酱油、圣得西、忘不了、美怡乐等21个中国名牌与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品牌数量居中部地区县级之首。

白沙集团龙头企业长沙卷烟厂为中国最大的烟草生产商之一,2004年度纳税545,514万元,列全国所有纳税企业的第13位[61]。中联重科为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主要企业,内地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三菱汽车、德国博世、广汽长丰、北汽福田等汽车企业,使长沙成为中国南方一个新的汽车生产基地。伊莱克斯、LG-飞利浦-曙光、日立电器、远大集团等大额投资,也使长沙电子制造业开始有了较大起色。2008年,长沙市的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100亿元,第二产业的比重正式超过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长沙市经济实力提升历程
(GDP总量:亿元;人均GDP:元)

年份 GDP
(本币)
GDP
(美元)
GDP
购买力平价

人均GDP
(本币)

人均GDP
(美元)
人均GDP
(购买力平价)
2012 6,399.91 1,013.85 1,528.08 89,903 14,242 21,466
2010 4,547.06 671.70 1,152.32 66,443 9,815 16,838
2008 3,300.71 475.26 863.83 50,336 7,248 13,174
2005 1,783.48 217.72 517.31 28,131 3,434 8,160
2000 715.34 86.41 217.28 11,699 1,413 3,554
1995 332.75 39.85 100.36 5,930 710 1,789
1990 102.40 21.41 49.94 1,871 391 913
1980 23.17 15.47 18.93 496 331 405
1978 16.85 10.00 370 220



长沙九龙仓国际中心(IFS),其中T1高452米,是目前湖南省最高建筑



第三产业


长沙是中西部城市中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高收入带动了消费。从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到五一广场一带,为长沙的商业核心区域。长沙的“洗脚城”(足浴按摩店)数量和密度在大中城市中处于前列,有人戏称长沙为“脚都”。餐饮业也呈现爆满态势,无论是街头小吃还是酒店排挡,都拥有大批的客源。酒吧业繁荣,著名的有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国际连锁超市先后在长沙拥有一家和多家分店,知名的国内或省内连锁超市有新一佳、步步高、家润多等也纷纷参与竞争,苏宁和国美等电器专营超市均设有多家分店,星巴克也于2010年9月16日在长沙王府井百货一楼和东塘平和堂百货两家门店同时开业,除此之外,乐和城店,步行街店,通程广场店也陆续开业。目前皇冠假日、喜来登、希尔顿、亿豪、香格里拉、万豪和豪生都已经或将在长沙新开酒店。传媒业也全国闻名,以湖南卫视、金鹰节和体坛周报为代表。


中国本土动漫在长沙发展很快,这也让政府决心打造动漫之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批准建立的九家动画产业基地中,长沙占有两家。长沙也拥有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四个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之一(另三地为北京、上海和成都),该基地也是唯一以卡通动画为特色的国家基地。2005年11月曾举办长沙卡通艺术节。


近百年来,随着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出色表演,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与确认。星沙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位于星沙的湖南湘绣城成为全国首家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正式授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经济合作


长沙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建设的核心城市,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中心城市,主城区与株洲市、湘潭市相距均不足40公里。长沙正在加速创建“一小时经济圈”,同时长沙也加入了武汉经济协作区,与各个中部经济区城市进行经济合作。湖南也加入了广东为龙头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接受粤港澳三地的经济辐射以及其它省份的合作。



交通


长沙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中国南方重要的高铁枢纽,陆、水、空交通皆较发达、便利。



铁路





长沙火车站





京广高速铁路长沙南站


长沙与株洲、湘潭形成共同铁路枢纽,京广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渝长厦高速铁路(建设中)和长株潭城际铁路等高铁城铁在长沙交汇,另有京广铁路、石长铁路等原有普铁干线。目前长益常高速铁路、呼南高速铁路已进入规划。


总投资986亿元的武广客运专线(武汉—长沙—广州)已于2009年底建成(2005年在长沙首先动工),并延伸至北京形成京广高速铁路。杭长客运专线(杭州—南昌—长沙)也于2014年12月全线通车,长昆客运专线2014年已经通车长沙至怀化新晃段,共同形成沪昆高速铁路。2009年批复规划渝长客运专线。长沙市目前有2个铁路客运站,分别是京广铁路上的长沙站和武广客运专线上的长沙南站。长沙南站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共同构成国家级交通枢纽,正在建设中的渝长客运专线也有可能引入长沙南站。货运站有一等货运站长沙北站。长株潭城际铁路于2016年12月通车。



地铁




长沙地铁路线图



2014年4月29日2号线一期开通,成为中国大陆第1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2015年12月28日西延线与一期线路正式贯通运营,新增车站4座,总长延伸至26.57公里;2016年6月28日1号线一期开通,总里程已达50.14千米。截止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地铁项目有3号线一期工程、4号线一期工程以及5号线一期工程。


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3.55公里,主体呈南北向;全段北起开福区政府站,沿芙蓉北路向南,穿越浏阳河、新河三角洲,进入黄兴路由北向南,经劳动路回到芙蓉路,向南过南三环后止于尚双塘站;全线共设地下站19座和高架站1座。2号线一期工程连同西延线全长26.57公里,主体呈东西向,西起梅溪湖西站,横跨湘江,于五一广场站与1号线交汇,连京广高铁长沙南站,东至光达站,设23个地下站点[62]



磁浮





長沙磁浮快線



长沙磁浮快线又称长沙中低速磁浮线,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于2014年5月正式开工,于2015年底建成,2016年5月6日起投入载客试运营。线路正线全长约18.7公里,全部采用高架铺设。初期将建设长沙南站、㮾梨站和黄花机场站3座车站,设计最高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试运营初期全程运行19分30秒。



城际铁路




城铁开福寺站站台



长株潭城际于2010年6月30日开工建设,长株潭城际铁路以长沙火车站为中心,大致分为三大段即长沙市区段、长潭段和长株段,含长沙部分西延线全长104.36公里。长沙市范围内覆盖六个市辖区和长沙县,设湘江西、麓谷、尖山、谷山、八方山、观沙岭、开福寺、长沙站、树木岭、香樟路、湘府路、洞井、先锋、芙蓉南、暮云共15个车站,长沙站东西广场与地铁2号线、开福寺站、先锋站与地铁1号线、树木岭站与规划地铁3号线、观沙岭站与规划的地铁5号线均设有换乘站点。长沙市区段分为三部分,即长沙站至暮云段(已开通)、长沙站至谷山段(西段)、谷山至湘江西段(西延线)。长沙站至谷山路段全长13.22公里,线路自长沙站北端引出,并行京广铁路于德雅路前以隧道方式进入地下(“湘江隧道”),向西下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住宅区、东风路、芙蓉北路后沿开福寺路西行,穿过湘江后,沿杜鹃路经长沙市政府北侧至雷锋大道。长沙站至暮云段线路自长沙站南端引出,在城东以隧道方式进入地下,沿树木岭路、圭塘河,经省植物园西侧至汽车南站,线路下穿南三环后出隧道沿老107国道、芙蓉南路引入暮云站,沿线设树木岭、香樟路、湘府路、洞井、先锋、芙蓉南站点。谷山至湘江西段共9.022公里,沿线设3个车站,分别是位于岳麓区的尖山站,位于高新区的麓谷站和位于望城区的湘江西站[63],拟在未来对接规划中的长益常城际铁路和长厦铁路,以及通过新建联络线的方式,经乌山接轨站接入石长铁路[64]。暮云-湘潭段线路自暮云站引出,跨京广铁路入湘潭境内;暮云-株洲段线路自暮云站引出,沿京广铁路东侧入株洲境内[65]



公路


城区主干道有五一路、芙蓉路、韶山路、中山路、劳动路、黄兴路、湘江路、潇湘路、人民路和“六桥三环”。六桥三环:橘子洲大桥(一桥)、银盆岭大桥(二桥)、猴子石大桥(三桥)、三汊矶大桥(四桥)、黑石铺大桥(五桥)、月亮岛大桥(六桥)、一环线、二环线、三环线。由于跨越主城区的湘江一、二、三桥的过江交通流量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造成长沙交通拥堵,也长期为市民诟病[66]。现在六桥三环已完全贯通。通过二环线、三环线[67]、长沙大道、金洲大道、枫林西路等,将长沙县和宁乡市渐渐融入长沙城区。长永高速使浏阳市距离长沙不到一小时的车程。长沙也在城市的东南西北各设立了长途汽车站,在长沙火车站设立了长株潭客运汽车站。


截止2010年底,长沙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306.54千米,公路密度达到129.51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286.94千米。另有3条国道、14条省道和106条县道密集分布,等级公路总里程为12346.90千米。[68]连接和贯穿长沙城区的高速公路有京港澳、长永、长吉(即长张)、长潭西、绕城、机场和长株高速等。作为渝长高速一段的长吉高速在湖南境内也已全线贯通。长浏高速公路也正在修建,西端连接既有的长永高速公路,向东经过浏阳市区后,通过大围山区延伸到江西省。京珠高速公路复线的一段长株高速公路也即将建成通车。长潭西线高速公路更是将长沙河西与湘潭市区的通勤时间缩短至20分钟。连接长沙国道有106国道、107国道和319国道。



出租车


起步价:白天起步2公里内8元,夜间(22:00一次日5:30)2公里内10元;车公里价:白天2公里以上续程单价每公里为2.0元,夜间(22:00一次日5:30)2公里以上续程单价每公里为2.40元。
低速计时收费:在时速12公里/小时(含12公里/小时)以下,累计每满2分钟计费1元,停车等候计费纳入低速计时收费。


空驶费:以乘客乘车地点为起点,凡单程载客13公里以上,从13公里开始,车公里价按公里运价的50%加收空驶费,乘客回程仍乘坐同一辆车返回时,不得收取空驶费。


即时电召服务费:3元/次,即时电召是指乘客从约车到用车在1小时内完成的电话召车业务。



水路交通


湘江穿过长沙,并连接洞庭湖和长江主流。长沙有湘江千吨级航道和有全国最大的内河主枢纽港——霞凝新港。目前已建成一、二期,港口吞吐量达1100多万吨,其中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36万标箱,重件杂货350万吨。[69]



航空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航站楼


长沙的民用机场有黄花国际机场。黄花国际机场位于长沙东郊的长沙县黄花镇,距离市区约22公里,有机场高速和长永高速直达。机场可直航境内45个主要城市和法兰克福、洛杉矶、马累、曼谷、首尔、大阪、新加坡等境外城市,2009年初开通了直航台北的航线,2014年6月开通直航德国法兰克福的航线,2014年12月开通直航美国和洛杉矶的航线。2008年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为845.48万人次,在全国机场排名14位,居青岛、大连、海口、沈阳之前。至2009年11月,黄花国际机场的年度旅客吞吐量第一次突破1000万人次,全年达1128万人次,排名第13位,2013年黄花国际机场吞吐量突破1600万人次,达16,007,212人次,成为全国第十二个旅客吞吐量达到1600万人次的枢纽机场。2014年黄花国际机场吞吐量突破1800万人次。



教育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主条目:长沙教育


长沙的教育,具体数据方面,2004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9所,普通高中92所,初中学校255所,普通小学1433所。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32.94万人,在读研究生2.2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2.99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6.58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1.8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79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初中入学率100%。


长沙的中等基础教育在湖南省内有较高知名度。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有长沙四大名校之称,其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和教育质量等都处于领先水平,且均为百年老校。历年进入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的毕业生占全省很大比例。长沙市一中和湖南师大附中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上多次获得金牌[70],奖牌数位居全国前两位。近几年长郡中学的高考成绩在湖南全省均名列前位。雅礼中学为美国耶鲁大学校友组织雅礼协会创办,以英语教学闻名。


长沙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拥有4所211工程“重点大学”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71],有3所进入985工程[72],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第三。国防科技大学是最好的军事院校,在计算机领域十分突出。中南大学在材料、机械、冶金、医学和桥梁隧道工程等领域研究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以“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而夺得空缺6年之久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湖南大学的前身是岳麓书院,其土木建筑、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位居全国前列。湖南师范大学其前身是国立师范学院,目前为湖南省属高校的龙头,其文、理科在全国具有一定实力。



宗教和語言




潮宗街教堂




麓山寺大雄宝殿



宗教


长沙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俱全,有宗教教职人员近300人,受洗和皈依的信徒數万人,信众10万人以上。麓山寺、开福寺、密印寺、石霜寺、云麓宫 、戴公庙、河图观、青阳山道院、清真寺、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城北堂11处宗教场地被列为省级以上重点宗教活动场所,麓山寺、开福寺、密印寺、石霜寺均为千年古刹,其中麓山寺和开福寺还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麓山寺、开福寺、密印寺、陶公庙、天主教堂、基督教城北堂和基督教北正街教堂等7处宗教活动场所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沙作为省会城市,既是市级宗教团体所在地,亦是省级宗教团体的所在地,宗教界人士相对集中[73]



佛教與道教


長沙一帶的佛教與道教信仰一向都十分興旺。民國時期,長沙有古开福寺、麓山寺、華林寺、上林寺、洪恩寺、谷山寺、杲山禅寺和桐溪寺譽為「長沙八大叢林」。後因為經歷文夕大火、四次長沙會戰、文化大革命等劫難,很多寺廟慘遭毀滅,近些年來,有一小部份寺廟得到重建,如谷山寶林寺[74]。目前,長沙城内最大的寺庙是开福寺,其歷史悠久,每年香火十分旺盛。另外岳麓山上有古麓山寺;洪山庙地区有洪山寺;宁乡有密印寺等,都是长沙地区重要的佛教庙宇。长沙人也爱去衡山的南岳大庙烧香朝拜,多以祈福为目的。而位于长沙县榔梨镇的道教聖地陶公庙,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洗心禅寺



基督宗教


清末民初時期,長沙就已經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的传教士進行傳教了。但近代,長沙地區教案頻傳,基督宗教一度陷入低谷。进入2000年以后,基督教新教影响扩大,尤其在乡村地区广为传播,信众呈逐年增加趋势,发展较快。



語言


长沙方言属新湘语长沙话,主要以长沙市内五区和望城区、长沙县的方言为代表。长沙话可以与新湘语的其他地区(湘潭、株洲、益阳、岳阳、衡阳、娄底等市的部分区域)无障碍互相通话,仅有口音和少量用语区别;也可以基本听懂西南官话片区(如省内的常德、张家界,省外的四川、重庆,广西等)的大部分方言。由于古代楚地巫风炽烈,长沙一带有一些与其它地方不同的《忌讳》;如旧时早饭之前忌说“龙”“虎(方言读fu)”“鬼”“梦”四字。码头帮里如谁早上起来不小心说了“昨晚做了个梦”之类的话,就得罚为大家付早餐以消除可能带来的一日坏运。早餐常吃的豆腐、腐乳等食物叫成“水片子”、“猫乳”等。老虎称“大虫”,“府正街”作“猫正街”,“灯笼”成“亮壳子”等等。不过新一代的长沙人已经很少有这种忌讳。




长沙市六区和长沙县以外的地区,如宁乡市也说新湘语,但口音有别于市区长沙话;浏阳市说赣语浏阳方言、客家话,靠近长沙市区方向乡镇说长沙话。


长沙方言逐渐受到普通话影响,用语有逐渐向官话靠拢的趋势。八九十年代出生至今的一代长沙人,因父母辈来自外地比例急剧增加,很多习惯用语逐渐消失,口音和老一辈长沙人产生明显区别,也更接近普通话。如“监督”从“Gan Dou”变为“Jian Dou”、“讲”从“Gang”变为“Jiang”。但同时因湖南本地电视电台对保留部分长沙方言的节目,以及在餐饮业、零售业等有宣传需求,如“娭毑”、“霸蛮”、“呷饭”[75]、“何解咯(O Gai Lo)”等老长沙话的用语颇为流行。



文化




沙坪湘绣博物馆




青山祠戏剧街内的湘剧壁画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长沙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省会城市中惟一的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市。湘剧和花鼓戏为主要流行剧种。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7个,其中,湖南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博物馆13个,其中,湖南省博物馆中的马王堆汉墓陈列享誉中外;档案馆14个。广播电视保持较高发展水平,2004年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8%。


全市共有旅游区(点)66处,其中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4A级旅游区(点)4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水利风景区2处。城内共有47处名人墓冢、33处文化遗址、30处古墓、25处名人故居、13处近现代纪念地、6处古城遗址。



特产与民俗


长沙最重要的特产是“长沙三绝”,即湘绣、棕编(另一说为中国红瓷器)和菊花石雕。湘绣的起源和发展都在长沙县(今开福区沙坪一带),为四大名绣之一。长沙也建有湘绣博物馆以供研究、参观和销售。菊花石产于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天然生有白色的菊花图案,其雕品为长沙的一大特色。中国红瓷器最早出现于1100年前的晚唐长沙窑,但包括之后出现的瓷器在内,都没有纯正的红色。1998年底,尹彦征在长沙才研制出纯正的红瓷器,并在长沙隆平高科技园建立了中国红陶瓷工艺园。


浏阳有“花炮之乡”的美称,其生产的花炮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销售。


长沙过汉族的所有节日,其中一些节日有地方特色。也在一些日子有很多特有的民俗。陶公庙庙会为赶集的一大特色。农历三月三时,长沙人都有地菜煮鸡蛋的习俗;五月五涂雄黄酒,熏艾叶挂艾叶;腊月初八煮腊八豆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这些习俗逐渐淡化,但在郊县依然保持。立夏时有吃立夏粳之习。惊蛰时农家于暗处点灯,用石灰撤房屋四周及潮湿暗角。小孩点燃一个个爆竹,丢向屋角墙下,边丢边喊:“凉蛰惊蛰,炸得虫蚁笔直”。长沙过去流行的湘剧,是最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剧种。当今湘剧既缺少年輕一輩的傳承,又缺乏青少年群众为主的市场,逐渐走向没落。而長沙花鼓戲雖然也缺乏年輕一輩的傳承,但仍在流行,長沙花鼓戲使用的戲劇語言多為長沙方言與官話的混合。




长沙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



饮食





坡子街湘味美食一条街





火宫殿小吃:姊妹团子、糖油粑粑、小笼包、豆皮、蒸南瓜、排骨玉米汤




超级女声总决赛第一轮现场




长沙小吃的代表:臭干子(即臭豆腐)


长沙的饮食品种很多,本地小吃和湘菜最为流行。同时长沙人也爱吃很多外地名菜,因此全国各地的饮食也经常风靡一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贵州啤酒鸭、重庆火锅、广东水果粥等。


随着农家乐的兴起,自1990年代前后长沙开始推出各种土菜系列,代表性口味有剁椒鱼头、烟熏腊肉、抱盐鱼等;风味小吃最著名的为臭豆腐、黄鸭叫、灯芯糕,以及近期开始流行的口味虾、鸭脖等。著名的土菜馆有辣椒炒肉,潭州瓦罐等。


长沙的小吃,种类众多,符合湖南当地的口味,很多小吃为长沙所独有。临街小吃店是吃小吃的主要场所。火宫殿以及坡子街美食一条街集中了长沙众多的美食百年老店,是感受长沙传统美食文化的集中地带。每到晚上,坡子街、南门口等地前来吃小吃的人们络绎不绝;即使过了深夜12点,来吃夜宵的人依然令街道火爆异常。尤其有名的夜宵区域在南门口到劳动广场之间一条步行十分钟即可穿过的路上,两旁餐馆林立。其中最有名的是“五娭毑臭干子”和在马益顺巷口的臭豆腐摊。


主要的当地湘菜有:浏阳蒸菜、乡里腊肉、剁椒鱼头、酱椒鱼头、宁乡口味蛇、辣椒炒肉、黄鸭叫、毛家红烧肉、四方坪土鸡、潭州瓦罐、竹香鱼、浏阳火焙鱼等。


主要的当地小吃有:长沙臭豆腐、糖油粑粑、口味虾、口味蟹、口味田螺、口味鸡、口味田鸡、鸭舌、鸭脖、荷兰粉、猪血、白粒丸、炖猪脚、兰花干子、油豆腐、刮凉粉、米粉、唆螺、麻辣捆鸡、香菜凉拌腰花等。著名小吃有:无名粉店的粉,杨裕兴面、向群锅饺、文记四合一。


最为出名的两条小吃街:坡子街小吃街(火宫殿也在其中) 和 南门口。



传媒


长沙的媒体力量是不可以被忽视的,国内主流媒体“湖南电视台”就坐落在长沙市开福区马栏山,除此之外长沙户外传媒、报纸杂志传媒、数字网络传媒近年来更是节节高升,长沙娱乐传媒已渐渐成为中国大陆、乃至世界的强势媒体。
湖南卫视为中国大陆年收入和收视率最高的地方电视台,网罗了一大批著名主持人和媒体工作者。其主要作品有《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电视剧《还珠格格》等。“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的成功举办和《大長今》、《恰同学少年》、《丑女无敌》、《一起来(又)看流星雨》等电视剧的播出又进一步提升了影响力。湖南经济电视台为湖南本土最受欢迎的电视台之一,其收视率和支持度都与湖南卫视不相伯仲。湖南经视注重本土观众,所以经常有带有湖南地方特色的节目播出。如综艺节目《越策越开心》、家庭剧《一家老小向前冲》等。2010年又与青海卫视联合推出一档选秀节目《花儿朵朵》,它是2010年新装改版试播后推出的一档全民选秀活动,旨在挖掘优秀人才,提供平台。中国的本土动漫在长沙的发展也很快,这也让政府决心打造动漫之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批准建立的九家动画产业基地中,长沙独占两家。湖南卫视在2016年《亚洲品牌500强》中超越日本放送协会和凤凰卫视,仅次于中国中央电视台而位列电视媒体品牌第二[76]


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长沙为永久举办地,金鹰奖为中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长沙发行的有影响力的报纸有当地报纸《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潇湘晨报》,全国性报纸《体坛周报》和《今日女报》,都曾多次获得“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体坛周报》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开始转向互联网发展,各大报纸纷纷推出了电子网页版,使市民阅读效率更高,获取信息渠道更便捷,其中《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潇湘晨报》、《长沙晚报》、《星辰在线》电子版深受市民喜爱。同时各种长沙生活网和长沙分类信息网、红网也不断涌现,共同繁荣着长沙互联网经济。




橘子洲江神庙





化龙池酒吧街区



休闲娱乐


长沙的娱乐业十分具有特色。由于消费观念的不同,长沙人在娱乐方面投入很大资金。足浴按摩店遍布全城,密度之大让人称为“脚都”,从2010年后有所好转。长沙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大大小小几十家酒吧,具有代表性的酒吧为魅力四射、水木年华等。现在化龙池和太平街也是娱乐的好地方,这两个地方主要以小型清吧、演艺吧为主。夜总会也是场场爆满,以田汉大剧院和欧阳胖胖歌舞厅最具特色,内容有杂技、歌舞表演、相声小品、特技表演等等。夜总会和歌舞厅的发展,丰富了市民的夜生活,并成为长沙媒体娱乐业的强劲的推动力,为长沙培养了众多本土人才,提供了很多媒体娱乐发展的素材。


长沙的公园有世界之窗、烈士公园、月湖公园、橘子洲公园、岳麓山公园、南郊公园、晓园公园、省森林植物园、天心阁(天心阁公园)、王陵公园等。世界之窗是长沙最大的游乐园。


长沙人重视生活品质,多具有超前消费观念,储蓄率相对较低,而在餐饮和休闲娱乐方面的支出较多。这种消费观也使得许多商家愿意落户长沙。[77]




唐制长沙窑釉下褐彩葡萄纹三耳棱口壶



考古发掘


长沙地下文物丰富,重要的考古发现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宁乡炭河里遗址的青铜器,长沙走马楼简牍,春秋战国楚墓,铜官窑等。以下列举重要的历史纪录。



  • 世界最早的铸铁件——春秋晚期铁凹形锄和铁鼎,铸造于春秋晚期(约前6、7世纪)。

  • 世界最轻的丝织品——素纱襌衣,长沙马王堆出土。重仅49克(一说48克),由于丝纤度非常细,现代工艺无法仿制。

  • 世界最早的印花织物——印花绸被面,战国楚墓出土。参见 中国古代印染

  • 世界最早的毛笔——长沙左家公山出土,制作于战国时期。

  • 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实物——西汉《五星占》和《天文气象杂占》,长沙马王堆出土。注2

  • 世界最早的釉下彩瓷器——长沙窑出土,长沙窑也因此被认为是釉下彩发源地[78]

  • 世界最多的简牍出土——长沙走马楼一次出土三国吴简14万余枚,超过历年出土的简牍数量之和。

  • 中国最早的钢制品——春秋晚期钢剑,长沙杨家山出土;

  • 中国最早的性医学著作——马王堆汉墓房中书,有《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等共六种。

  • 中国最大的商代铜铙——商代象纹大铜铙,宁乡出土,重220.76公斤。

  • 中国最大的商代方尊——四羊方尊,宁乡出土,高58.3厘米,重约34.5公斤。

  • 中国最大的商代铜瓿——宁乡出土。通高62.5厘米,口径58厘米,腹径89厘米,重55公斤。

  • 中国最早的金属称量货币——1959年宁乡出土的商代铜铙中藏有224只小青铜斧,具有货币功能。注3

  • 中国第一条标准的汽车公路——长潭(长沙至湘潭)公路,于1913年修建。注4



文化积淀





贾谊故居


屈贾之乡,是长沙的别称。意思是凭吊屈原和贾谊的地方。


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被陷害,流落在沅湘一带(岳阳汨罗附近)。屈原依然对国家的安危念念不忘,写了许多著名诗歌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军攻破。屈原悲愤难抑,写了最后一篇诗歌《怀沙》后,自投汨罗江。


101年后(公元前177年),另一位著名的文人贾谊也来到了长沙。和屈原一样,他也怀才不遇,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在长沙的三年,他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两篇代表作。回到长安后四年,他因为梁怀王坠马而死,终日自责,郁郁而终。


两位著名文人的遭遇同在长沙度过,令后人感叹不已。司马迁在史记中列有《屈原贾生列传》。唐朝的杜甫凭吊后作诗《发潭州》、《清明》。刘长卿有《长沙过贾谊宅》。李商隐有《潭州》。多表达了他们对怀才不遇的感慨。长沙北的汨罗江边,现有屈原祠,始建于汉代。长沙城里有贾谊故居。



旅游与休闲





岳麓书院




毛泽东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古开福寺




位于北辰三角洲的长沙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


城区有可供参观游览的景观景点50多处,辖区县(市)也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相邻地区主要旅游景点如韶山毛泽东故居和南岳衡山、岳阳楼、桃花源等都是到长沙后可以及时旅游的地方。


长沙最重要的景点是:岳麓山及其附属景点、岳麓书院、天心阁、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等)、湖南第一师范、刘少奇故居、长沙滨江文化园(包括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规划展示馆、长沙图书馆和长沙音乐厅等“三馆一厅”建筑群)等。




  • 文化古迹: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开福寺、古麓山寺、云麓宫、天心阁、北津城遗址、长沙窑遗址、走马楼简牍、白沙古井、禹王碑、陶公庙、浏阳文庙。

  • 风景区:岳麓山、橘子洲、世界之窗、湘江风光带、森林植物园以及山鹰潭度假村和石燕湖度假村,大围山森林公园、道吾山风景区、灰汤温泉和黑麋峰景区。

  • 纪念地:城区有烈士公园、清水塘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船山学社、新民学会旧址、湖南第一师范、贾谊故宅、李富春故居、爱晚亭、黄兴墓、蔡锷墓;雷锋纪念馆、黄兴故居、朱镕基故居、杨开慧故居、胡耀邦故居,刘少奇故居及纪念馆, 曾国藩墓、左宗棠墓、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谭嗣同故居及纪念馆。





船山学社





湖南省博物馆(老馆厅)



国家级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处:

岳麓山—橘子洲、长沙市花明楼景区。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7处:

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石燕湖生态旅游公园、湖南省博物馆、雷锋纪念馆、大围山和天心阁。长沙也因此成为中南地区拥有AAAA级旅游区最多的城市。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1处:湖南湘绣城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包括岳麓山、岳麓书院和橘子洲);



  • 国家森林公园3处: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大围山森林公园和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 国家水利风景区3处:

长沙湘江水利风景区(湘江风光带)、千龙湖、金洲湖湿地公园、黄材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

岳麓书院(长沙市区,第三批)、黄兴故居和墓(分别位于长沙市区和长沙县,第三批)、刘少奇故居(宁乡,第三批)、铜官窑遗址(望城区,第三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浏阳,第一批)、谭嗣同故居(浏阳,第四批)、蔡锷墓(长沙市区,第六批)、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长沙市区,第六批)、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长沙市区、第六批)





太平街历史街区





白沙古井



历史文化街区


由于八年抗战、文夕大火和破四旧,长沙城区古建筑古文物几乎损失殆尽。1978年大陆推行改革开放以来,城区建设发展较快,但没有完整考虑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目前尚不存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完整的麻石街仅存4条。近几年开始关注对古城区的抢救,设立了五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性抢救,这些街区为




  • 太平街;


  • 潮宗街;


  • 化龙池;


  • 小西门;


  • 天心阁历史文化街区。





靖港古镇





陶公庙



历史文化村镇


2004年2月确定的“长沙地区历史文化村镇”共计7个:




  • 铜官镇,古镇,地处长沙城北湘江下行东侧约30公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就有铜官陶器;三国时为吴蜀分界处。


  • 沈家大屋,位于浏阳龙伏镇捞刀河畔的新开村。新开村清代流传下来的村落保存完整,古民居建筑达3万平方米以上,保存完好的居民建筑群以沈家大屋为核心与精华。


  • 靖港镇,古建筑面积超过五千平方米,古代主要军事重镇,昔日淮盐主经销口岸和湖南四大米市之一。


  • 文家市,北伐战争时期和国共内战时期的历史见证,有刘家祠堂、河口大屋等地的大量红军的宣传标语。


  • 榔梨镇注1,陶公庙与庙会,庙会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与八月十七,每届庙会持续时间为十天左右。


  • 沩山,地处宁乡西部,素有“小西藏”之称。主要建筑有密印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兴盛时僧侣多达千余人。


  • 大围山镇,老街保存完好,宁静、古朴,素有“小上海”之称。



体育




贺龙体育场


长沙体育事业发展良好,跳水、体操、羽毛球及举重等为长沙的传统体育强项,代表過中国在世界获得金牌。


1996年在长沙举办了第一届亚洲体操锦标赛。2003年举办了中国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城运会上,长沙市运动员共取得金牌19枚,金牌数位列79个参赛城市的第5位。2004年全市举办县以上运动会28次,同比增加1倍。年末拥有体育运动学校61个,公共体育场馆52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为153人,等级裁判员发展人数为60人。体育设施建设齐全,2003年10月7日在贺龙体育场馆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和增扩功能齐备的辅助设施形成的“贺龙体育文化中心”(“新世纪文化中心”)正式落成,成为长沙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1983年,在贺龙体育场开始举办的“贺龙杯”足球邀请赛,湖南队在5届中都取得了不错的名次。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湖南当年有第一支男足甲B球队湖南金象。当年最后一轮击败火车头队保级成功。1995年4月更名湖南莱孚队,在21轮再次对火车头队的比赛中发生球迷骚乱事件,受到严厉处罚并最终降级。之后长沙在长达8年的时间没有一支甲级球队,处于足球的低潮期。直到2004年,长沙通过收购的方式拥有了第一支男足甲级球队湖南湘军,2004年和2005年均留在甲级。2006年湖南湘军降级,但中超球队沈阳金德由于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于2007年2月12日拆除,沈阳市已经没有可以承办中超赛事的体育场,所以中国足协在12月26日同意俱乐部将主场迁往湖南长沙,长沙第一次拥有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最高级别的球队。2009年湖南省的另一支球队——湖南湘涛夺取了中国足球乙级联赛的冠军,升入2010年的中甲联赛,这也是湖南足球历史上的第一个全国联赛冠军。2011年,长沙金德离开湖南成为广州富力,湘涛成为了目前湖南唯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


篮球方面,湖南财经学院获得1999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亚军。




素有“南湘雅”美誉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长沙有熊倪、唐九红、陆莉、刘璇、李小鹏、鲍春来等世界顶级运动健将,在世界级比赛中获得多枚金牌,其中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79]現今效力中超及亞冠盟主廣州恆大的黃博文都是出生於長沙市。


2009年,湖南省决定以长株潭三市名义申办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但未能成功。



公共卫生


长沙市所辖的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长沙县、望城区、宁乡市为血吸虫疫区。市卫生局已制定《长沙市血吸虫病综合防治规划纲要(2011-2015年)》,展开了开展查(灭)钉螺、灭蚴、查病、化疗等防治工作,[80]力争到2014年底以行政村为单位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81] 2015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66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4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妇幼保健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6.96万人,增加0.2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56万人,增加0.13万人;注册护士3.24万人,增加0.16万人.卫生机构床位6.60万张,增加0.2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99万张,增加0.25万张。[82]



人物




左宗棠




金岳霖


先秦以及秦汉时期,长沙离中原偏远,在楚国则为重要城市,在秦汉时期是楚文化鲜明的地区。也因为此,长沙也成为屈原、贾谊等人当时或贬或流放的地方。汉朝建立长沙国后,长沙作为湖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文化得到沉淀,东汉开国君主刘秀和更始帝均为长沙王刘发之后代。汉末三国时,吴大帝孙权之父孙坚曾任长沙太守,于乱世中活跃一时;而东吴的奠基人孙策死后也被追谥为「长沙桓王」。众多文人墨客曾到过长沙,如张仲景、黄忠、孙思邈、杜甫、朱熹等人或在长沙长住或影响深远。长沙多出书法家,唐代怀素、宋代欧阳询和清代何绍基以及齐白石(原籍长沙府湘潭县,今属湘潭市湘潭县)的作品让人称道。


自清朝末年曾国藩始一直到当代,长沙以及湖南全省开始了人才辈出的时代。在当时的长沙府各县,涌现了一大批著名人士,对整个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重要人物有:


长沙府(市)及长沙县、善化县:黄兴、杨开慧、朱镕基、田汉、李富春、许光达、肖劲光、金岳霖、徐特立、雷锋、陈寅恪、章士钊等;


宁乡县:刘少奇、何叔衡、谢觉哉;




朱镕基


浏阳县:胡耀邦、王震、欧阳予倩、谭嗣同、宋任穷;


湘乡县:曾国藩、蔡和森;


湘阴县:左宗棠、任弼时;


湘潭县:毛泽东、齐白石、彭德怀、杨度、陈赓、谭政;


醴陵县:左权、陈明仁、程潜、何健;


益阳县:胡林翼、周立波。


攸县:谭震林。
大部分名人故居和墓葬都得以保存,因为行政区划的变动,部分长沙府所属县如湘乡、湘潭、益阳、湘阴等被划入长沙府撤消后新成立的地市,如湘潭、益阳、娄底和岳阳等。


当今和平年代,以前军事家和革命家辈出的长沙,新出的名人逐渐集中到科技、体育、文艺、娱乐媒体方面。


著名人物有:朱镕基、李铁映、黄仁宇、熊倪、何炅、刘璇、袁隆平、谭盾、廖凡、李谷一、龙永图、勞思光、李澤厚、易中天、韩少功、何立伟、杨伯峻、张艺兴等。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截至2017年6月,长沙市共与境外23个国家的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城市
国家
缔结时间

布拉柴维尔市

 刚果(布)
1982年8月9日

鹿儿岛市

 日本
1982年10月30日

圣保罗市

 美國
1988年5月9日

武吉知马市镇

 新加坡
1994年4月10日

弗雷堡市

 瑞士
1994年6月10日

泽西市

 美國
1995年11月29日

普罗鲁阿市

 義大利
1997年9月26日

蒙斯市

 比利時
1998年5月14日

龟尾市

 韩国
1998年10月19日

奥克兰市

 美國
1999年3月22日

普罗鲁阿市

 新西蘭
2000年2月24日

贝尔德朗市(与浏阳市)

 巴西
2000年10月25日

金伯利市

 南非
2002年9月25日

恩德培市

 乌干达
2003年4月14日

新鲁滨市

 德國
2004年5月20日

罗瓦涅米市

 芬兰
2004年11月3日

乌里扬诺夫斯克市

 俄羅斯
2006年1月19日

奥本市

 澳洲
2006年3月20日

安那波利斯市

 美國
2008年10月25日

维多利亚市

 加拿大
2011年12月2日

旧金山市

 美國
2014年6月26日

奥佛斯市

 冰島
2016年10月25日

莫吉廖夫市

 白俄羅斯
2017年6月30日

塞伊奈约基市

 芬兰
2017年12月12日


领事机构



















领事机构
协议确定时间
开馆时间
领区
馆址
领馆车辆号牌

 老挝驻长沙总领事馆
2017年9月14日
2017年12月23日

湖南、湖北、河南、贵州
芙蓉区解放东路300号华天大酒店10楼
未知

  • 另外,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荷兰、芬兰、奥地利、比利时、克罗地亚、希腊、西班牙、瑞典、波兰、立陶宛、捷克等16个国家在长沙设有签证中心。


注释




  • 注1:“㮾梨”之“㮾”,音同“朗”(lǎng),原字应为“上朗下木”。“lǎng”字在政府公文统一写为“榔”,其它不规范写法还有“塱”、“朗”。


  • 注2:《扁鹊内外经》为最早所记载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为传流至今的最早的中医学著作,但均未发现最早的实物。


  • 注3: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在河南安阳等地出土的商代晚期铜贝为同一时期最早的金属货币。


  • 注4:公路的建设受到很多外部因素影响,直到1921年才全线通车。中国最早的非汽车公路无法考证。参见[1]。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存档副本. [201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1). 


  2. ^ 存档副本 (PDF). [2017-04-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4-16). 


  3. ^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 北宋·王禹偁《谭州岳麓书院记》:谁谓潇湘?兹为洙泗。谁谓荆蛮?兹为邹鲁


  5.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7-06-30. 国务院,国发〔2017〕11号


  6. ^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目录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4-10.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委员会


  7. ^ 张振兴:《中国语言地图集》北京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70539


  8. ^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古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岳麓书社,2016


  9. ^ 逸周书·王会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7-08. 中文百科在线


  10. ^ 南宋·范成大《石鼓山记》:天下有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


  11. ^ 长沙大学长沙文化研究所:《古代长沙商业之繁荣及其原因初探(下)》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 第1期


  12. ^ 雷晶:1800-1949年长沙现代化进程研究.湘潭大学,2008


  13. ^ 中国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正式挂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8-01-31. 凤凰财经,2015年05月24日


  14. ^ 长沙GDP10年增长460% 增速领跑全国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8-23. 人民网财经


  15. ^ 中国产业信息 行业频道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8-01-31.


  16. ^ 长沙人口规模现状和发展趋势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8-01-31.长沙市统计局 2017-06-29


  17. ^ 长沙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研究 长沙市统计局,2017-10-16


  18. ^ 2009-2017年电视台收视率排行榜 湖南卫视连续九年第一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1. 2018-01-14


  19. ^ TV地标(2017)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发布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1.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7-12-07


  20. ^ 长沙概况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8-01-31. 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


  21. ^ 中国首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铁路开通试运营(组图)中国新闻网.2016年05月06日


  22. ^ 湖南长沙成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1. 中国新闻网2017-11-01


  23. ^ 李鄂权:长沙发现的旧石器.《湖南考古辑刊》.1994


  24. ^ 彭雪开: 长沙地名源流考.《长沙大学学报》第30卷第6期


  25. ^ 长沙县志[M].北京: 三联书店,1995年12月


  26. ^ 《战国策·魏策一》: “昔有三苗之后,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韩诗外传》纠正为“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川。”


  27. ^ 《路史》:“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


  28. ^ 彭雪开: 长沙地名源流考.《长沙大学学报》第30卷第6期


  29. ^ 《善化县志》:“星以沙而得名,非沙以星而得名也”


  30. ^ 长沙县志[M].北京: 三联书店,1995年12月


  31. ^ 《长沙市志》


  32. ^ 马楚王都. 星辰在线. [2017-04-10]. [永久失效連結]


  33. ^ 郑佳明:《长沙历史风云》湖南文艺出版发行


  34. ^ 雷晶:1800-1949长沙现代化进程研究.2008


  35. ^ 长沙城建大事记(公元前475年—公元1949年).《湖南文献》2015年第2期


  36. ^ 段锐:城市记忆与社会变迁:长沙工业文化遗产初探.《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37. ^ 《长沙市志》


  38. ^ 存档副本. [2012-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39. ^ 长沙气象资料.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2013年5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2). 


  40. ^ 肖建武.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森林建设耦合关系研究——以长沙市为实证. 《生态经济》. 2013, (11): 189-1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41. ^ 胡衡华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5). 


  42. ^ 程水泉当选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国经济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5). 


  43. ^ 胡忠雄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44. ^ 长沙市十二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名单(主席文树勋). 中国经济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5). 


  45. ^ 国务院批准宁乡撤县改市,由湖南省直辖长沙市代管. 澎湃新闻. [2017-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2). 


  4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47. ^ 长沙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 《长沙统计年鉴2017》.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7年8月. ISBN 978-7-5037-8210-7. 


  4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7》.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7年5月. ISBN 978-7-5037-8122-3. 


  49. ^ 49.049.1 2010年湖南与长沙人口普查数据分别出自《长沙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5-16.与《2010年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


  50. ^ 2010年年末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2011》》


  51. ^ 2016年长沙市统计公报[永久失效連結]


  52. ^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年末人口数据相同,来源于《长沙统计年鉴2003》及其以后各个年份统计年鉴:2008年区县(市)户籍人口数据参见《长沙统计年鉴2009》。


  53. ^ 年末户籍人口数据参考《长沙统计年鉴2012》 存档副本. [201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54. ^ 年末非农业户籍人口数据参考《长沙统计年鉴2012》 存档副本. [201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55. ^ 长沙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数据来源于长沙市统计局:《长沙市少数民族人口状况浅析》(2003年8月27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年10月21日,.


  56. ^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民族族别数参见《我国56个少数民族的识别过程》(施联朱)


  57.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出自湖南省统计局/人口服务网(子网)-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31.,分县人口数据参考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库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5-10.


  58. ^ 2011年度长沙全市总体指标来源于长沙市统计局/2011年区、县(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0-21.;参考《长沙统计年鉴2012》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5-09.


  59. ^ 存档副本. [2014-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2). 


  60. ^ 60.060.1 2010年与2011年长沙市农业经济数据,参考《2011年长沙统计年鉴》与《2012年长沙统计年鉴》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7-14.


  61. ^ 2004年度中国纳税五百强排行榜[全名单]. 世界商业报道. 2005-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9). 


  62. ^ 总投资221.71亿元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3-18.


  63. ^ 长株潭城铁西延线进入施工高峰期 预计明年底通车. 红网.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1). 


  64. ^ 长株潭城铁西延线拟对接石长铁路. 新浪湖南. 2017-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1). 


  65. ^ 搜狐网:长株潭城际铁路昨日(2010-6-30)动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5-18.


  66. ^ 长沙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 人民网. 2011-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7. ^ 姚毅. 世纪梦圆——写在长沙“六桥三环”全面贯通之时. 长沙晚报. 200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68. ^ 参见:《湖南统计年鉴2011》


  69. ^ 长沙市霞凝新港二期工程投产[永久失效連結]


  70. ^ 长沙市一中国际金牌榜(长沙市第一中学国际奥赛金牌榜).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201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3). 


  71. ^ 211工程大学名单. 中国教育在线.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72. ^ “985工程”院校名单. 腾讯教育. 2005-05-04 [201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73. ^ 长沙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长沙市宗教方面基本情况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3-06.


  74. ^ 長沙重塑千年寶寧寺 大雄寶殿將創5項世界紀錄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8-06.


  75. ^ 长沙方言词典. 长沙里手. [201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76. ^ 2016年《亚洲品牌500强》:湖南广播电视台跃居亚洲电视媒体品牌第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8-01-31. 人民网2016年09月28日


  77.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99826/[永久失效連結]


  78. ^ 郝建英:《初探湖南的现代陶艺》《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年 第4期


  79. ^ 奥运湘军的“天路历程”. 湖南省体育局. 2007-03-27. 


  80. ^ 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长血地办发〔2013〕1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急性血吸虫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2-25.


  81. ^ 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卫生局等单位《长沙市血吸虫病综合防治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2-25.


  82. ^ 长沙统计信息网--长沙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4-17.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部分资料来源于《长沙市志》,1999年1月第一版·ISBN 978-7-5438-2048-7

  • 最新数据来源于《长沙统计年鉴》

  • 《王会篇》,《逸周书》


  •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史记》

  • 长沙市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年

  • 谢建辉 主编:《中国长沙 留住历史的文脉》,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6月。

  • 温福钰 主编:《长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8月

  • 长沙窑课题组 组编:《长沙窑》,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10月

  • 《湖南省地图册》,湖南省地图出版社,2006年

  • 长沙市人民政府:《长沙概况:历史沿革》

  • 陈先枢:《长沙历史文化之最》

  • 长沙市统计局:《长沙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长沙名人,《星辰资料库》,《星辰在线》


  • 湘城人文,《名城长沙》,《星辰在线》


  • 历史风云,《星辰在线》

  • 陶公庙庙会


  • 美食专题,《长沙里手》

  • 长沙市统计局:《2008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外部链接






  • 长沙政府网


参见




  • 长沙 (消歧义)

  • 长沙历史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