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魏武侯 | |
---|---|
概要 | |
姓名 | 魏擊 |
谥号 | 武侯 |
陵墓 | 不詳 |
政权 | 魏國 |
在世 | ? - 前370年 |
在位 | 前395年 - 前370年 |
父 | 魏文侯 |
母 | 不明 |
年号 | 無 |
魏武侯(? - 前370年)中國戰國時魏國統治者。名擊。前396年繼魏文侯位,前370年卒。
目录
1 生平
1.1 嗣位
1.2 立相
1.3 襲鄭
1.4 被齊國攻擊
1.5 向周王室請封
1.6 驟變
1.7 魏趙三年戰爭
1.8 與韓趙聯軍
1.9 廢晉
1.10 伐齊
1.11 擊趙
1.12 攻楚
1.13 去世
2 家庭
3 在位年與西曆對照表
4 參考
生平
魏國太子子擊出行,在路上遇見老師田子方,下車行禮拜見。
田子方(卻)不還禮。子擊很生氣,對田子方說:“是富貴的人能對人自高自大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自高自大呢?”
田子方說:“只能是貧賤的人能對人自高自大,富貴的人怎麼敢對人自高自大呢!國君如果對人自高自大,那麼就要失去國家,大夫如果對人自高自大就將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國家的人,沒有聽說有人用國君的規格對待他的;
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人用大夫的規格對待他的。貧賤的遊士,言語不中聽,行爲不融洽,就穿上鞋子離去罷了,到哪裏去不能(成爲)貧賤的人呢!”
子擊於是向(田子方)道歉。
[1]
嗣位
公元前396年,因其父魏斯逝世後,嗣位為魏侯。
立相
武侯元年(公元前395年),任命齊國公子田文擔任相邦。
襲鄭
武侯三年(公元前393年),遣軍攻擊鄭國。
被齊國攻擊
武侯六年(公元前390年),遭齊國攻擊,失襄陵。
向周王室請封
武侯七年(公元前389年),與齊大夫田和,楚及衛的特使在濁澤舉行高階層會議;應齊公國大夫田和請求,代向周王姬驕請求封爵獲允。
驟變
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田文去世,任命公叔擔任相邦;吳起遭公叔設計,逃亡投奔楚國。
魏趙三年戰爭
武侯十年(西元前386年),趙國公子趙朝作亂,前來投奔,協助攻擊趙新遷之都邯鄲失敗。
武侯十三年(西元前383年),魏趙三年戰爭開始,遣軍攻擊趙,在兔台大敗趙軍。
與韓趙聯軍
武侯十六年(西元前380年),與韓趙二侯國聯合攻擊齊國,大軍抵達桑丘。
武侯十八年(西元前378年),狄部落在澮水大敗邊防軍;與韓趙二國合攻齊國,大軍抵達靈丘。
廢晉
武侯二十年(西元前376年),與韓趙二國聯合罷黜晉公姬俱酒,貶為平民,瓜分其遺領,晉公國覆滅。
伐齊
武侯二十三年(西元前373年),遣軍攻擊齊國,大軍抵達博陵。
擊趙
武侯二十四年(西元前372年),在北藺擊敗趙軍。
攻楚
武侯二十五年(西元前371年),遣軍攻擊楚國,佔領魯陽。
去世
武侯二十六年(西元前370年),魏擊去世,其臣上諡號曰“武”。因在尚未指定魏侯爵位繼承人的情況下逝世,其子魏緩與魏罃開始進行鬥爭,魏國陷於混亂。
家庭
父親
魏文侯魏斯
兄弟
- 中山君魏摯(武侯弟)
公子傾(武侯妹)
公叔痤(或为族兄弟)
兒子
魏惠王魏罃
公子緩魏缓
公子卬魏卬
在位年與西曆對照表
參考
- 韓兆琦,《新譯史記讀本》,台灣,三民書局,2008年2月初版
- 楊寬,《戰國史》,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初版
前任: 魏文侯 |
魏國第二代君主 前395年-前370年 |
繼任: 魏惠王 |
|
^
子擊出,遭田子方於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爲禮。
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去國;
大夫而驕人則失去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
子擊乃謝之。
《資治通鑑》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