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勋伯格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勋伯格 | |
---|---|
原文名 | Arnold Schönberg |
出生 | 1874年9月13日 维也纳 |
逝世 | 1951年7月13日(76歲) 洛杉矶 |
国籍 | 奥地利 |
知名作品 | 歌剧《摩西与亚伦》、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有弦乐队版)、管弦乐《五首管弦乐曲》、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声乐与乐队《古雷之歌》、《华沙幸存者》、朗诵与室内重奏《月光下的彼埃罗》、四首弦乐四重奏、数十首钢琴小品 |
所属时期/乐派 | 浪漫主义,20世纪第二维也纳乐派 |
擅长类型 | 管弦乐,声乐曲,舞台音乐,室内乐,键盘乐 |
师从
| |
学生/受影响人物
|
阿诺德·勋伯格(德語:Arnold Schönberg,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后改姓氏写法为Schoenberg,奥地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曾向亞歷山大·策姆林斯基學習作曲,其後並迎娶策氏之妹為妻。
生平
勋伯格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在於他開創了第二維也納樂派、編寫《和聲學》(1911)、提出《十二音列理論》(1923),深遠地影響了二十世紀音樂的後續發展。
勳伯格創造性的十二音體系中的特殊音樂構造、律動關係更為複雜艱深,這十二個音符,可以按照任意順序排成一個序列,但不能存在重複現象。一個序列進行完畢之後,下一個序列不是對上一個序列的簡單重複,而是通過複雜而嚴格的順序原則再次出現。勳伯格的創作動力源自個人純粹的心裡欲求而非以公眾公認的習慣性審美倫理為轉移,他勇敢的探索始終一往無前。勳伯格使半音獲得與全音同等地位的十二音體系,作為嶄新方法論的誕生,動搖了西方傳統經典音樂美學體系的基礎。[1]
起初,勋伯格受19世纪末德奥浪漫派作曲家的影響,創作風格被歸類為浪漫派晚期的半音主義,1908 年結識畫家康定斯基,並和他共同舉辦享譽一時的藍騎士畫展,兩位藝術家在創作理念上交相刺激影響,而開啟了勋伯格音樂創作上著名的表現主義時期,在此期間,勋伯格的音樂創作,慢慢由浪漫晚期的複雜調性轉為無調音樂,無調音樂時期維持大約十五年,於1923年,正式提出他的十二音列理論,正式進入他的十二音列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之后的多年里,勋伯格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思考音乐结构上,1911年他开始执教于柏林和维也纳。1933年,纳粹指责其音乐颓废,是毒害德国青年的垃圾,把身为犹太人的作曲家赶出了其任教8年的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此后勋伯格定居于美国,前后在波士顿和洛杉矶任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勋伯格不再信仰天主教,而改信犹太教,他始终关注自己同胞的命运,终于在1947年,凭着一种无法竭止的情感于12天裡一气呵成地写完了包括全部歌词和音乐的杰作《华沙幸存者》,这部为朗诵、男声合唱以及管弦乐队而作的作品仿佛是作曲家灵魂深处的巨大悲鸣,象征着一个犹太人的全部尊严。作曲家晚年创作了几部完整系列的12音作品,摩西与亚伦是其最后一部歌剧,可惜作曲家逝世时尚未完成,故演出时通常略去第三幕。此外,勋伯格还是一位画家,其中他的自画像最为著名。
勋伯格與其最重要的兩大弟子魏本和貝爾格在音樂史上被稱作「第二維也納樂派」,以有別於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的「第一維也納樂派」。
主要作品
- 《昇华之夜》(Verklärte Nacht,1899年)
- 《古雷之歌》(Gurrelieder,1900年-1911年)
- 《期待》(Erwartung,1909年)
- 《五首管弦乐曲》(Five Orchestral Pieces,1909年)
- 《月光小丑》(Pierrot Lunaire,1912年)
- 《五首钢琴曲》(1923年)
- 《钢琴组曲》(Piano Suite,1923年)
- 《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1942年)
- 《华沙的幸存者》(Survivor from Warsaw,1947年)
- 《摩西与亚伦》(Moses und Aron,1926年-1932年,未完成)
参见
-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阿诺德·勋伯格 |
|
|
^ 勋伯格著,《勋伯格:风格与创意》(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12月。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