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基诺族
總人口

2.09万
分佈地區

 中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民族乡
語言

基诺语
宗教信仰

万物有灵
相關民族

彝族,傣族

基诺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於1979年6月被官方正式「發現」确认為少數民族[1]。基诺为自称,民国時期之前汉释其为攸乐,意思为“尊敬舅舅的民族”,为云南地区特有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0,899人,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


基诺一称来自其主要聚集区基诺山,清地理志称此山为攸乐山,故清档中多以攸乐人为其称谓。




目录






  • 1 历史


  • 2 人口分布


    • 2.1 各地基诺族人口分布




  • 3 文化


    • 3.1 语言文字


    • 3.2 宗教信仰


    • 3.3 文学


    • 3.4 艺术




  • 4 传统习俗


    • 4.1 服饰


    • 4.2 饮食


    • 4.3 婚丧


    • 4.4 禁忌


    • 4.5 节日




  • 5 来源参考





历史


民族意识上,他们以为自己是诸葛亮伐南中孟獲的軍人后人。


有关基诺人最早的记录为明末清初,因基诺山地区盛产普洱茶故在此时有大量汉地商人来往,并借此向推广了相并的农业生产式艺。


清雍正七年,中央曾在此筑有砖城,屯兵500,但后因瘅气甚恶故而裁撤,此后该地区以土司制度,设有攸乐土司后因该地区的傣族土司用武力对合合并统治。民国时期设有保甲长但多以傣人为头目,故该地区有发生以基诺人为首的多民族暴动,后以车里县县长撤职查办,并免3年税赋收局。



人口分布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其余分布毗邻地区。



各地基诺族人口分布




文化


基诺人,多以经营打铁、竹篾编织、纺织、酿酒、木工等为主要劳动,同该地区其它民族一乐爱歌舞,所以相对多的保留有丰富的神话传说、故事和诗歌。比较广的有两部《玛黑和玛妞》、《女始祖尧白》均为其的创世神话*(分另为:创人的兄妹成婚,与尧白造天地,撒茶)。


此外还有:《宝刀和竹笛》、《猴子和人》、《大姐和四妹》等。


基诺人还有丰富的叙事歌、山歌、贺新房歌、哄娃娃歌、儿歌等,使用的主要乐器有口弦、毕吐鲁、洞箫、二胡、七柯(用7个竹筒组成,有7个音阶)、塞吐(大鼓)、硭和钹等。


此外由于该地区有丰富的竹林故,其对竹子的加工工艺也是十分的优秀。



语言文字


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过去多靠刻木记事。



宗教信仰


基诺族为自然神崇拜,阿匹额额为其主神崇拜,并以为创世神。



文学



艺术



传统习俗



服饰


基诺族男女皆自小戴大耳环,耳环眼很大,认为耳环眼的大小,代表着勤劳与否。基诺族男子的裤子宽大,白色无领外衣;女子挽发高髻,头上戴三角形尖帽,身上背麻布袋,在白背心上刺有各种图案,外着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基诺族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纹的土布。



饮食


日食三餐,主食为大米。



婚丧



禁忌



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
日期
中文名
由长老定(多在农历腊月)
特毛且(过年)


来源参考





  1. ^ Bradley Mayhew; Korina Miller; Alex English. South-West China. Lonely Planet. 1 January 2002: 421–. ISBN 978-1-86450-370-8. The Jinuo, sometimes known as the Youle, were officially 'discovered' as a minority in 1979. 


  2. ^ 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