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日派































































































































































































2013 英國廣播公司針對各國民眾對日本的態度調查[1]
國家 正面 負面 中立 正負面差

 印尼
82% 9% 9% 73%

 奈及利亞
75% 10% 15% 65%

 巴西
71% 10% 19% 61%

 智利
66% 15% 19% 51%

 美國
66% 20% 14% 46%

 秘魯
64% 15% 21% 49%

 加拿大
61% 23% 16% 38%

 波蘭
59% 9% 32% 50%

 加纳
59% 20% 21% 39%

 英國
59% 27% 14% 32%

 肯尼亚
58% 11% 31% 47%

 德國
58% 29% 13% 29%

 法国
56% 32% 12% 24%

 澳大利亚
53% 36% 11% 17%

 希臘
50% 20% 30% 30%

 土耳其
46% 41% 13% 5%

 日本
45% 9% 46% 36%

 俄羅斯
45% 14% 41% 31%

 巴基斯坦
45% 26% 29% 19%

 埃及
44% 20% 36% 24%

 墨西哥
42% 38% 20% 4%

 韩国
38% 58% 4%
-20%

 西班牙
36% 32% 32% 4%

 印度
33% 15% 52%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
16% 63% 21%
-47%


親日派是指对日本有着强烈好感並有支持行為的一派人,尤其是指對日本的民族、政治與文化有強烈好感並支持者。 某些對日本的藝術、歷史、人物以及各種產品有興趣者也會被戲稱為親日派,但這些人並非嚴格意義的親日派,通常被稱為哈日族。




目录






  • 1 不同的理解


  • 2 各地亲日派


    • 2.1 韩国亲日派


    • 2.2 台灣親日派


    • 2.3 中国大陆亲日派


      • 2.3.1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


      • 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3 参考文献


  • 4 参见





不同的理解



  • 多數台灣獨立運動支持者認為,日本對台灣的統治比中國國民黨對台灣的統治更佳;而有些統派人士會把親日派喚作皇民,但實際上也有親日派、獨派認為皇民化運動中的創氏改名是惡政,而統派概括而論的「皇民說」,反而加深了獨派對統派的反感。通常透過比較日本與國民黨治台政績,是影響台灣人對日觀感的至關因素,但這並不等於認同、支持或無視日本統治者的一切作為。


  • 日本人、西方人的理解的「親日」,是指任何人在一方面或多方面對日本或日本文化有強烈的興趣,或者一個非日本人十分喜愛日本。這個詞偶爾也含貶義,表示一個人對日本的著迷(如小泉八雲)。

  • 對日本文化及日文的了解或熟悉,並不代表親日。




親日派有時候也被用來描述以下群體[原創研究?]


  • 研究日本歷史的學者。

  • 學日語的學生。

  • 研究日本社會的學者。

  • 崇拜日本藝人的群體。

  • 特別地傾向日本的利益的政治人物,或對日態度曖昧的政治人物。


  • 日本迷們,例如日本電視劇、日本電影、日本動畫、日本流行音樂、日本寫真、相撲或日本料理等。



各地亲日派



韩国亲日派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親日派
假名
しんにちは
平文式罗马字
Shinnichiha






















亲日派
諺文
친일파
汉字
親日派


文观部式
chin-ilpa

韓國的亲日派(日語:親日派,韓語:친일파)是指在朝鲜半岛的日本統治时期,与日本统治当局进行合作的韩国人,多称为“韩奸”。在韓國,被認定為親日派的人士會普遍遭受社會大眾的唾棄。2005年8月29日,韩国民族问题研究所和亲日派姓名词典编辑委员会发表了3095名亲日派的名单,韩国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纠明委员会亦评定部分人物为亲日反民族行为者。


部分韓國知名親日派人物:



  • 朴正熙:前韩国总统

  • 部分朝鮮籍日本兵成員

  • 金玉均

  • 朴泳孝

  • 宋秉畯

  • 朝鲜貴族

  • 部分李王家成员

  • 文昌克



台灣親日派



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國民政府展開一系列的反日教育,比較強調日本統治時期的黑暗面、甚至「醜化」之,企圖加深台灣人對日本的惡感,這種反日教育一直進行到親日派的李登輝擔任總統之後才逐漸淡化。而日治當下,有一部份台灣民間人士對日本及日本統治者有負面觀感,另外一些台灣民間人士則對日本人表達中立立場或者是有正面觀感,大部份的知識份子或特別對日本統轄不滿的老百姓則傾向反對日本統治者,但民間雙方存在友好的交流情形;戰後由於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埋下了台灣人消除反日情緒的種子,且在冷戰架構下的政策傾向於聯合日本與西方抵制共產主義勢力之緣故(如白團),聯合國席位保護,反而讓台灣人對同為「分享」自由、人權、法治等理念的日本有較親近的感情。[2][3]許多民調顯示,日本是最獲台灣人喜好的國家之一[4],而因為台灣在對日本的態度比其他日本鄰國還來的友善,所以目前日本一般社會大多對台灣也較有好感。李登輝被認為是臺灣的親日派代表[5]。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方發生地震後,台灣民間、政府更是踴躍捐輸。


由於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日本相近,又受日本統治五十年所影響,生活習慣近似,民間觀光互動交流密切;所以日本次文化在台灣非常盛行,對台灣的主流文化亦有相當的影響力。在台灣,學習日文的人數也僅次於英文,而部分對日本文化非常瞭解並喜愛日本文化的人被稱為哈日族。


安倍晉三和麻生太郎這兩位推動價值觀外交與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日本首相,卸任後訪問臺灣時都表示,日本與臺灣是有自由民主、基本人權以及法治社會等共同價值觀的友好夥伴,形成現在密切的臺日關係。[6][7][8]


一些親日派的臺灣政治人物是媚日。如旅居台灣的日本作家本田善彥在聯經出版發表中文書《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指出有一些日本知識分子冷眼看待媚日言論,認為這些言論只是純粹的機會主義[9]。《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則批評包括李登輝在內的戰後台灣親日派,常因為反對國民黨外來政權、反對『大中國史觀』,故意誇大『日本皇民』史觀以偏概全[10]。民主進步黨台北市議員梁文傑則批評李登輝對日本殖民史不加批判的親日台獨史觀[11]。在台灣,某些黨派的政治人物也常常被敘述為媚日人物。


由於中華民國已憲政民主自由化行之有年,臺灣人擁有自主的思考性,許多日治時期前、日治時期和二戰時期前中後的資訊已經不再是禁忌或秘密,多數臺灣人對於日本的政治、歷史、文化與習俗也會一針見血批評,如日本對於二戰時的惡行避重就輕或否認,如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臺灣的媚日人士與團體,如臺灣民政府、領土爭議-釣魚台列嶼和沖之島爭議和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文化和習慣真相等等,也因此多數臺灣人對於朝鮮民族的團結、愛民族與愛國家的民族性也開始推崇。


現今的臺灣社會,逐漸走向對日本的優劣褒貶分明,不再有著日本就是好OOO的方面要跟日本學習的盲從[原創研究?]


但普遍來說,臺日關係仍然優多於劣,雙方無論是官方、半官方或民間的交流非常頻繁,如雙方旅遊可以90天免簽證。


臺灣知名親日派人物:


  • 李登輝(岩里政男)


中国大陆亲日派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


在抗日战争時期被指为“汉奸”的中華民國政府官员有汪精衛、陳公博、李士群、周佛海和德王、川島芳子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抗日战争后中共内部少有亲日派高官,抗日战争的累累白骨与不同意识形态客观上消除了亲日派的存在。
1960至80年代之間,中蘇交惡,中共開始親向日本,強調中日世代友好、一衣帶水,應共同對抗美國,並以此教育青年們。


1956年毛泽东与访华的前日军中将远藤三郎谈话时说道「你们也是我们的先生,我们要感谢你们。真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你们。」[12][13]


1960年毛泽东對日本文学代表团談話時提到:「……但不能单看这坏的一面,另一面日本帮了我们中国的大忙。假如日本不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不会觉醒起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日本皇军。」「现在谁在教育你们日本人民?是美帝国主义做你们的反面教员,同时它也做我们的反面教员。」「……我们中日两大民族有合作的可能性,也有此必要,因为都受美帝国主义压迫,有共同立场。」[14]


1961年,毛澤東曾對日本社會黨顧問黑田壽男說:「……過去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因此中國人民接受了教育。如果沒有中國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既不能覺悟、也不會團結起來,這樣一來我們現在還在山裡,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劇了。正是因為日本皇軍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對中國人民來說已沒有其它出路了,所以才覺悟起來開始武裝鬥爭,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為以後的解放戰爭創造了勝利的條件。日本壟斷資本和軍閥給我們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謝的話,我倒想感謝日本軍閥。」在談話中,毛澤東還表示了「要區別對待與人民的關係和與政府的關係」、「日本的壟斷資本政府和軍國主義分子應該負責任,日本人民不應該負責任」等意思[15][16]


1964年7月9日,毛泽东与参加第二次亚洲经济讨论会的亚洲、非洲、大洋洲访华代表谈话,谈及南乡三郎:「我们解放後,有一位日本资本家叫南乡三郎,和我谈过一次话,他说:『很对不起你们,日本侵略了你们。』我说:『不,如果没有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略,霸占了大半个中国,全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可能胜利。』事实上,日本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第一,它削弱了蒋介石;第二,我们发展了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军队。在抗战前,我们的军队曾达到过三十万,由於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减少到两万多。在八年抗战中间,我们军队发展到了一百二十万人。你看,日本不是帮了我们的大忙?这个忙不是日本共产党帮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帮的。因为日本共产党没有侵略我们,而是日本垄断资本和它的军国主义政府侵略我们。」[17]
以上断章取义的材料不一定能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所谓“亲日”,毛主席和周总理谈到的“感谢”日本帝国主义,完全不能证明其“亲日”,而是他们的修辞。从谈话的前后文可以看出,“事实上日本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中国得到的的教训是这样的……日本帝国主义是可以打倒的”。编者只引用包含感谢的语句,而不引用真正表达主题思想的语句。


1964年7月10日,毛泽东接见再度访华的日本社会党人士:佐佐木更三、黑田寿男、细迫兼光等的谈话:(文中有三个部份提到感谢日本侵华,以下用a、b、c列出)



a)毛泽东:“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你们,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不了政权。所以,日本皇军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教员,也是你们的教员。......”
佐佐木:“今天听到了毛主席非常宽宏大量的讲话。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我们大家感到非常抱歉。”
b)毛泽东:“没有什麽抱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这一点,我和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两个人有矛盾。”(众笑,会场活跃)
佐佐木:“谢谢。”
c)毛泽东:“......。蒋介石是第一位教会我打仗的人,就是指这一次。一打就打了十年。我们从没有军队,发展到三十万人的军队,结果我自己犯错,这不能怪蒋介石。把南方根据地统统失掉,只好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座的,有我,还有廖承志同志。剩下的军队有多少呢?从三十万减至二万五千人。我们为甚麽要感谢日本皇军呢?就是日本皇军来了,我们和日本皇军打,才又和蒋介石合作。二万五千军队,打了八年,我们又发展到一百二十万军队,有一亿人口的根据地。你们说要不要感谢啊?”[18]



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与《西行漫记》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谈话“.....那些日本人实在好,中国革命没有日本人帮忙是不行的。这个话我跟一个日本人讲过,此人是个资本家,叫作南乡三郎。他总是说:『对不起,侵略你们了。』我说:不,你们帮了大忙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日本天皇。你们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全都起来跟你们作斗争,我们搞了一百万军队,占领了一亿人口的地方,这不都是你们帮的忙吗?”[19]


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等来访日本客人时的谈话摘要:毛泽东说:“……我们要感谢日本,没有日本侵略中国,我们就不可能取得国共合作,我们就不能得到发展,最後取得政权。……我们是有你们的帮助,今天才能在北京见你们。”当田中角荣就“日本侵华给中国人们添了很大麻烦”的说法进行解释的时候,毛泽东说:“那就好了,你们那个增添麻烦的说法就这样解决了?”田中角荣说:“我们打算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改(通过姬鹏飞和大平正芳的进一步会谈,在最後的公报中改成‘痛感日本过去由於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严重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毛泽东说:“如果没有日本侵华,也就没有共产党的胜利,更不会有今天的会谈。……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嘛”。[20][21]


2005年8月16日,《香港蘋果日報》李怡專欄稱: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北京時,周恩來說道:「(戰爭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但有一點也許應該感謝日本:如果沒有八年抗日戰爭,也就不會有中國共產黨的今天[22]。」在1977年,鄧小平訪問日本時表示:「如果不是日本入侵中國,中共也沒有今天。」[22]


六四事件後,由于意识形态的危机,中共转而强调民族主义的论点,并逐渐把焦点集中于日本和美国。中共和民众也逐渐从1980年代的普遍亲日转为以后的反日甚至仇视日本。另一方面,民众受日流影响,仍有相当数量的哈日族。其中,认同大东亚共荣圈,支持日军侵华的人士并不少见。中国网络文化中,多蔑视的称为日杂或精日。



参考文献





  1. ^ BBC World Service poll, Mostly Positive vs. Mostly Negative views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countries. 24,090 citizens in 22 countries, were interviewed face-to-face or by telephone between 6 December 2011 and 17 February 2012.


  2. ^ 兩岸若開戰 日民調多贊成援台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1-28.,自由時報,2010-12-25。


  3. ^ 王院長在第1屆全球民主人權領航東北亞大學生參訪活動開幕式致詞,立法院新聞訊息,2007-04-24。


  4. ^ 台灣學生眼中 日本最友善 中國大陸最不友善[永久失效連結],中央廣播電台,2009-10-01


  5. ^ 張茂森. 日媒質疑 李登輝是否換跑道. 自由電子報. 2007-03-02 [2011-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30) (中文(台灣)‎). 


  6. ^ 安倍晉三:羽田松山直航對亞洲穩定有益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0-20., 中央廣播電臺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2010/10/31


  7. ^ 亞太區域安全會議 重申台灣重要性[永久失效連結], 台灣教會公報, 2011-09-16


  8. ^ 來台慶賀 麻生:不受一中影響, 臺灣時報, 2011-10-11


  9. ^ 徐宗懋. 日本人看台灣人. 中國時報. 2015-08-17 [2015-09-11]. 


  10. ^ 郭正亮. 台灣人不能縱容李登輝的親日史觀. 美麗島電子報. 2015-08-22 [2015-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1). 


  11. ^ 梁文傑. 台獨主張不必依附親日史觀. 美麗島電子報. 2015-08-24 [2015-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1). 


  12. ^ 《大外交家周恩来》上,第210页,王俊彦


  13. ^ 戰後70年 毛澤東曾感謝日本侵略中國


  14. ^ 美帝国主义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7-14.,《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15. ^ 《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2


  16. ^ 《日中關係基本資料集》,日本霞山會


  17. ^ 从历史来看亚非拉人民斗争的前途


  18. ^ 《毛泽东思想万岁》 原文复刻,1969年 (716页版本) p.532 -545


  19. ^ 《毛泽东卷》中,第六篇:与着名美国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该书编者:姜义华,出版者: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年2月第一次出版内容]


  20. ^ Mirrors of History


  21. ^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书中544页的内容:日本内阁首相田中角荣和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九月二十五至三十日访问中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毛接待田中首相的礼遇,一如接待尼克森。毛并认为,他与田中的交谈,较之尼克森更为融洽。当田中为日本大战期间的侵华罪行道歉时,毛说如果没有日本侵华,也就没有共产党的胜利,更不会有今天的会谈。......。]


  22. ^ 22.022.1 李怡. 李怡專欄:真情假意. 蘋果日報. 2005年8月16日 [2010-05-26]. 




参见







  • 亲日查明委

  • 亲日歷史调查委员会

  • 哈日族

  • 反日情绪


  • 日本文化、流行文化


  • 民族主义、沙文主义


  • 东亚、远东

  • 皇民化運動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Lambak Kiri

章鱼与海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