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大學




坐标:22°22′44.9″N 114°12′41.4″E / 22.379139°N 114.211500°E / 22.379139; 114.211500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香港恒生大學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Hang Seng University Logo (Badge Only).svg
校训
博學篤行
创建时间
1980年:成立恒生商學書院
 英屬香港
2010年:改組恒生管理學院
2018年:正名香港恒生大學
学校类型
認可私立大學
校董會主席
鄭慧敏
校長
何順文教授
副校长
方梓勳教授 常務副校長
許溢宏教授 副校長(學術及研究)
方永豪博士 副校長(機構發展)
曹虹教授 協理副校長(傳訊及公共事務)
教师人數
192
学生人數
4,952(2017/18學年)[1]
校址
 香港新界沙田小瀝源行善里(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東側)
校區
市郊
总面积
4.43公頃
老校名
恒生商學書院
恒生管理學院
昵称
恒大、HSUHK
网站
http://www.hsu.edu.hk





香港恒生大學全貌




大學內的N座教學行政大樓及D座利國偉教學大樓(右)


香港恒生大學(簡稱恒大英语: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前稱恒生管理學院。由恒生商學書院改組而成。大學由五個學院組成(包括商學院、傳播學院、決策科學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和翻譯學院),現有約5,000名全日制學生及約200名全職教師。


2018年10月30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恒生管理學院正名為大學,成為第二間私立大學。[2]校方其後於11月8日舉行正名啟動禮。




目录






  • 1 歷史


    • 1.1 三三四學制改組


    • 1.2 正名大學




  • 2 院系設置


    • 2.1 主要教職員


      • 2.1.1 主管及行政要員


      • 2.1.2 商學院


      • 2.1.3 決策科學學院


      • 2.1.4 傳播學院


      • 2.1.5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2.1.6 翻譯學院






  • 3 學術架構


    • 3.1 課程




  • 4 科研


    • 4.1 概況


      • 4.1.1 商學院


      • 4.1.2 傳播學院


      • 4.1.3 決策科學學院


      • 4.1.4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4.1.5 翻譯學院






  • 5 近期發展


  • 6 新校園發展計劃


    • 6.1 第一期


    • 6.2 第二期


    • 6.3 第三期




  • 7 設施


    • 7.1 M 座教學行政大樓(Main Building)


    • 7.2 N 座教學行政大樓(New Building)


    • 7.3 A 座何善衡教學大樓(A Building)


    • 7.4 D 座利國偉教學大樓(D Building)


    • 7.5 B 座李兆基綜合大樓(B Building)


    • 7.6 C區 偉倫廣場


    • 7.7 F區 香港恒生大學賽馬會住宿書院




  • 8 資料與統計數字


    • 8.1 校園面積


    • 8.2 學生人數


    • 8.3 入學申請統計


    • 8.4 學士課程一年級學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


    • 8.5 教授資歷




  • 9 學生組織


    • 9.1 大專部學生會


    • 9.2 學生會




  • 10 事件


    • 10.1 「恒管牆」風波


    • 10.2 恒大電郵帳戶被Google停用




  • 11 著名校友


  • 12 公共交通


  • 13 注腳


  • 14 參見


  • 15 外部链接





歷史



香港恒生大學的前身——恒生管理學院在2010年由恒生商學書院成立。同年5月,學院根據《專上學院條例》註冊成為認可專上學院,並於同年9月開辦工商管理副學士、工商管理副學士先修、工商管理(榮譽)學士、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及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3]與此同時,原本由恒生商學書院開辦的工商管理副學士及工商管理副學士先修課程亦於2010年9月起由學院接辦。



三三四學制改組




恒生管理學院時期校徽




已批予學院的廣善街空置地,其外圍已掛上學院的橫額(2011年5月)


2010年代初,港府推行三三四學制,當最後一屆預科生於2012年畢業後,恒生商學書院的預科課程將不復存在。由於根據《教育條例》註冊的學校無權頒授學位,恒商決定根據《專上學院條例》,改組恒生管理學院,全面發展為大專院校,大規模進行校園擴建工程。[4]


始於學院未成立時,恒商管理層已積極向政府申請毗鄰現有校舍的土地,其中一幅面積約5,600平方米的土地於2010年12月獲批,並於2011年4月1日正式轉交學院。預料建於該幅土地的教學大樓啟用後,校園總面積將由15,000平方米增至40,000平方米。除該幅用地外,學院已獲政府批出合共五幅土地,用以擴充校園及改善現有設施之用。


恒生管理學院成立典禮於2011年1月28日舉行,由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及校董會主席兼任校監梁高美懿主持,當天同時舉行恒生商學書院30周年慶典。[5]


2011年6月25日,恒生管理學院慶祝成立一周年,同時舉行傳播學院成立慶禮,為2011/12學年新開辦的新聞及傳播學士課程準備。[6]同時,協理副校長曹虹教授正式上任傳播學院院長。由於新高中學制下再無會考畢業生,在新學制下的畢業生則毋須修讀先修課程即可以直接就讀副學士課程,原有的一年制工商管理副學士先修課程於同年9月起停辦;與此同時,開辦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7]。同年12月9日,副學士及副學士先修課程之畢業典禮以恒生管理學院的名義舉行,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女士獲得邀請出席。


2012年,恒生管理學院開辦英國語文(榮譽)學士。


2014年,恒生管理學院開辦5個學士課程,包括數據科學及商業智能學(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管理學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課程、企業管治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課程、金融分析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課程及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榮譽)學士學位課程。


2015年,恒生管理學院開辦中文(榮譽)學士。並計劃於2016至17學年起計劃推出亞洲研究及創意計算學兩個學士課程[8]



正名大學


恒生管理學院於2017年向政府提交升格為私立大學之申請。[9][10]同年,學院邀請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進行評審,並認為學院已達到私立大學的應有水準。[11]


2018年10月30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正式批准恒生管理學院的申請,恒生管理學院正式正名為大學。[11]



院系設置










  • 商學院

    • 會計學系


    • 經濟及金融學系[永久失效連結]

    • 市場學系




  • 傳播學院[永久失效連結]
    • 新聞及傳播學系







  • 決策科學學院

    • 數學及統計學系

    • 供應鏈管理學系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中文系

    • 英文系

    • 通識教育系

    • 電子計算系







  • 翻譯學院

    • 恒生管理管學院商務術語翻譯系統

    • 恒生管理管學院商務翻譯中心


    • 翻譯學系[永久失效連結]






主要教職員




學術架構



課程


學院所有課程均獲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審批認可。所開辦的課程列表如下:


四年制本科課程



  • 工商管理(榮譽)學士課程(2010/11學年起)

  • 供應鏈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課程 (2010/11學年起)(大學聯招課程編號:JSSH01)

  • 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2010/11學年起)

  • 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2011/12學年起)

  • 英國語文(榮譽)學士課程(2012/13學年起)

  • 數據科學及商業智能學(榮譽)理學士課程(2014/15學年起)(大學聯招課程編號:JSSH04)

  • 管理學工商管理(榮譽)學士課程(2014/15學年起)

  • 企業管治工商管理(榮譽)學士課程(2014/15學年起)

  • 金融分析工商管理(榮譽)學士課程(2014/15學年起)

  • 管理科學與資訊管理(榮譽)學士課程(2014/15學年起)(大學聯招課程編號:JSSH05)

  • 中文(榮譽)文學士課程(2015/16學年起)

  • 應用及人本計算學(榮譽)文學士課程(2016/17學年起)(大學聯招課程編號:JSSH03)

  • 亞洲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2016/17學年起)

  • 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2016/17學年起)

  • 文化及創意產業(榮譽)文學士課程(2017/18學年起)

  • 精算及保險(榮譽)理學士課程(2017/18學年起)(大學聯招課程編號:JSSH02)

  • 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榮譽)學士課程(2018/19學年起)


修課式研究生課程



  • 翻譯文學碩士(商務與法律)(2016/17學年起)

  • 創業管理理學碩士(2018/19學年起)

  • 策略傳播文學碩士(2018/19學年起)

  • 環球供應鏈管理理學碩士(2019/20學年起)

  • 翻譯文學碩士(電腦輔助翻譯)(2019/20學年起)


2014/15學年為最後一屆開辦副學位課程(當時只開辦兩年制工商管理副學士課程),副學位課程已於2016/17學年起停辦。而因應新高中學制的實行,一年制工商管理副學士先修課程已於2011年9月起停辦。



科研



概況


恒生管理學院認為研究必須具備至少四項元素,包括研究的創新性、相關性、影響力以及其推動優質教學的能力。學術研究在現今的高等教育、學院使命以至學術生活層面上。



商學院


策略性研究領域:


  • 會計及財務研究

    • 企業社交網絡(“OSN”)

    • 責任型投資管理及金融市場穩定性



  • 行為研究

    • 國際及跨文化管理研究

    • 消費者研究 - 集中探討文化及可持續性議題



研究項目一覽(由研究資助局資助):



  • 創業與革新 - 迎難而上 營商有道

  • 消費者口碑內容和口碑場合的相配性:多元方法研究

  • 電視節目植入式廣告的監管及效果研究

  • 文化混搭的心裡接受機制:文化禮貌的影響效用

  • 團隊認知多元化與創造力:團隊學習與包容的作用



傳播學院


策略性研究領域:



  • 商業新聞

  • 企業傳訊


研究項目一覽(由研究資助局資助):



  • 從編輯室到課室—彌合香港財經新聞實踐與教育差距之研究

  • 媒體、專家、知識政治:「旅遊業承載力」的社會風險



決策科學學院


策略性研究領域:



  • 商業分析及優質供應鏈

  • 大數據中的數據挖掘與知識修復


研究項目一覽(由研究資助局資助):



  • 廣義多目標規劃及其在投資組合選擇問題中的應用

  • 以整合模型的方法提升香港港口的競爭力​

  • 基于模型的非監督式圖像分割方法

  • 敏感性問题中的新项目計數技術:理論與方法

  • 供應鏈脫碳 - 行業最佳實踐與研發碳足跡工具組

  • 透過香港強積金和英國個人儲蓄帳戶分析投資者的系統性偏見

  • 應用統計學研討會系列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策略性研究領域:



  • 文藝及語言

  • 文學及其他藝術

  • 亞洲研究

  • 數位人文


研究項目一覽(由研究資助局資助):



  • 從哲學的觀點看︰情緒與心情的交互影響

  • 回流港人的早期父職經驗:夫妻關係、親子和工作

  • 探索香港自資高等教育環境中英語教師的評估實踐及學生對此的看法

  • 脫敏數據過濾以優化加密雲數據庫系統的查詢處理

  • 關於二維矩陣排樣問題及長寬比例的考量

  • 任務型教學中的次序,類型和條件問題:直接任務表現和長期英文水平發展的研究

  • 武威漢代醫簡釋文校訂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翻譯學院


策略性研究領域:



  • 商業法律翻譯

  • 電腦與商務翻譯

  • 財經翻譯

  • 商務傳譯


研究項目一覽(由研究資助局資助):


  • 檢視現行法律系課程以推動香港法庭使用廣東話審訊


近期發展


學院已經提交正名大學的申請,評審局已在2018年派員到校評審。2018年10月30日通過行政會議,正式升格為香港恒生大學。



新校園發展計劃




興建中的何善衡教學大樓(2012年5月)




B 座學生康樂活動中心正興建中,後方的何善衡教學大樓已建成(2013年5月)




2013年9月啟用的利國偉教學大樓



第一期


  • 2011年9月,學院校園發展第一期動工,並開始在位於牛皮沙街、廣善街及行善里旁的地盤,分別興建一座教學大樓、一座學生活動及康樂中心、毗鄰現有教學主樓的一座綜合大樓及其他相關設施。學院預計第一期工程於2012年年底前竣工。


第二期


  • 恒生管理學院 F 區賽馬會學生舍堂:學院亦成功獲批另一塊位於行善里、毗鄰主校舍及大老山隧道的土地,並擬興建一座學生及教職員宿舍,以提供1,200個學生宿位及20個教職員宿舍。恒管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港幣二億元興建賽馬會學生舍堂。舍堂由三幢不同高度的建築組羣而組成,分為四個書院,依山而建,毗鄰主校園,提供約四百間房間,可容納約一千二百名宿生。每三至四名學生共享一個房間,每個房間內設有獨立洗手間及浴室設備

  • 為貫徹校園規劃的整體設計,學生宿舍F區地段將會延續校園A座至D座之建築設計,部份外牆會以玻璃幕牆及陶瓷板組件建成。另外,超過百分之三十之基地面積將會以園林綠化覆蓋,包括垂直及天台的綠化園林設計。部份舍堂走廊及公共設施的照明系統的電源將以精密光伏太陽能板提供。

  • 舍堂榮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綠建環評」(BEAM PLUS)1.2 版「新建建築暫定鉑金級」認證。宿生需以 「一卡通」 進出每座舍堂及宿舍單位。每個宿舍單位配置有自動調節分體式空調系統,並採取用者自付模式,透過「一卡通」 支付使用空調費用。此卡亦可用以支付使用自助洗衣設備費用。而所有舍堂進出口、每座大門、升降機大堂等均設置安全監控系統。

  • 為豐富學生的舍堂生活,每座舍堂大樓低層地下均設置活動室,供學生聚會及舉辦各種團體活動、會議及糖水聚會等。舍堂亦設有自修及娛樂室、儲物及洗衣房、信箱及大堂管理處及戶外休憩廣場。


第三期


  • C1區 : 待恒生管理學院賽馬會學生舍堂竣工後,至今屹立三十多年的學生及教職員宿舍將會拆卸,改建為新教學綜合大樓,當中設有教室講台,以配合校園的擴展及滿足日後的教學需求。

  • C2區 : 以延續C1區的新教學綜合大樓,原址的M座教學行政大樓也會改建為新教學大樓,當中同樣設有教室講台,以配合校園的擴展及滿足日後更多的教學需求。另外,學院擬在新學生及教職員宿舍落成後拆卸現有的教職員宿舍,並在原址興建另一座教學大樓。學院預計第三期工程將於2019年前竣工。


設施


全部建築物均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設計,其中M座由王歐陽已故合伙人歐陽昭設計,其餘由現任合伙人林炳康設計。




教職員宿舍及游泳池




學院禮堂




有恒軒-教職員/學生餐廳




元舍堂(Old Hall)內的庭園


(依照各大樓落成先後次序排列)



M 座教學行政大樓(Main Building)



  • 2/F:教職員/學生餐廳(Asia Pacific)、游泳池、露天籃球場、教職員/學生宿舍

  • 3/F:新聞及傳播學系電視錄影廠、銀行櫃員機

  • 4/F:學院禮堂、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辦公室

  • 5/F:教職員辦公室

  • 6/F:成長輔導中心

  • 7/F:語言研習室、電腦室、資訊科技學習中心、多用途活動室、健身室

  • 8/F:電腦室、翻譯工作室、資訊科技服務中心

  • 9/F:教學室

  • 10,11/F:演講廳


M 座教學行政大樓於1980年建成,亦即恒生商學書院(恒生管理學院的前身)創校的同一年。


自創校以來,恒生商學書院的工商管理文憑、工商管理副學士學位及其他專業課程,在學界及商界甚具口碑,過程都在M 座教學行政大樓進行。校方於2012和2013年為這座樓宇內的教學及行政辦公室和教學室作重新分配,以配合相繼落成的A座何善衡教學大樓和D座教學行政大樓。



N 座教學行政大樓(New Building)



  • G/F:新聞及傳播學系電視錄影廠、新聞及傳播學系電台廣播錄音室、學生校誼室、就業輔導處、學生事務處、大專部學生會會室、學生活動中心

  • 2/F: 電腦室

  • 2/F – 4/F: 教學室

  • 5/F: 演講廳


N座教學行政大樓於2008年建成,位於地下的電視錄影廠、電台廣播錄音室主要為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的學生提供先進尖端的教學設施。



A 座何善衡教學大樓(A Building)




A 座地下




4樓教學室



  • G/F: 香港恒生大學圖書館(參考圖書館):參考及指定參考館藏、24小時研習區、學習共享空間、特藏室、列印室、小組討論室;咖啡閣Crema Café、學生福利合作社圖書館(24小時自修室、討論室、特別館藏室)

  • 1/F: 香港恒生大學圖書館(借閱圖書館):流通、期刊及CFA&CPA館藏、學習共享空間、研習室、小組討論室、電子學習室、電腦室、自修區、個人自修室

  • 2/F: 香港恒生大學圖書館(多媒體圖書館):多媒體館藏、小組視聽室;語言學習中心、決策科學科技實驗室、教學室、平台花園草地戶外休憩處、語言學習中心

  • 3/F:教學室、電腦室

  • 4/F: 馮堯敬堂即時傳譯會議廳、金融交易實驗室、財富管理培訓中心、翻譯及傳譯實驗室、教學室、演講廳

  • R/F:天窗、屋頂花園


A 座何善衡教學大樓於2012年9月17日正式啟用。


教學樓低層設有圖書館,內設參考及指定參考館藏及學習共享空間,並於考試期間設24小時開放的自修室;中層為教學室、多媒體館藏及語言學習中心和決策科學科技實驗室;頂層設有金融交易實驗室、財富管理培訓中心及備有即時傳譯設備的會議廳─馮堯敬堂。



D 座利國偉教學大樓(D Building)



  • 2/F: 演藝廳、平台花園

  • 2/F – 6/F: 教學室

  • 3/F: 多媒體培訓中心、廣播培訓中心、影片剪接培訓中心

  • 4/F: 平台花園

  • 5/F: 翻譯學院及傳播學院辦公室

  • 6/F: 決策科學學院辦公室

  • 7/F: 商學院辦公室

  • 8/F: 高級管理層辦公室、學院會議廳、香港恒生大學博物館


D座教學行政大樓已竣工,並於2013年9月2日正式啟用。


大樓低座設有可容納四百多人的頂尖級演藝廳,以供國際會議、展覽及表演之用。大樓另設有教學室、廣播培訓中心、多媒體培訓中心、學系及行政辦公室。頂層設置高級教職員辦公室及學院會議廳。



B 座李兆基綜合大樓(B Building)



  • G/F:室內游泳池、餐廳

  • 1/F: 多用途活動室、音樂室、中菜廳

  • 2/F: 健身室、舞蹈室、室內運動場

  • 3/F: 學生會評議會會室、學生會幹事會會室、學生會編委會會室、各系系會、學會會室、平台花園

  • R/F: 屋頂花園


B 座李兆基綜合大樓(康樂活動中心)於2013年10月17日竣工,並於2013年11月4日分階段開放及啟用。


大樓設有六條線道的全天候室內恆溫游泳池、學生組織會議室、上下兩層的餐廳及室內運動場。室內運動場可用作排球場、羽毛球場及籃球場等等。康樂活動中心另設有健身室、多用途活動室、舞蹈室及音樂室,並於屋頂設置有機蔬菜種植場,綠化竹林優閑活動空間。此項目設有兩條連接橋,分別通往校園籃球場及偉倫廣場以至A座何善衡教學大樓。



C區 偉倫廣場


偉倫廣場為一個綠色的露天廣場及庭院,設有林大輝鐘樓及分層流水瀑布。整項工程已於2014年3月初竣工並開放使用。



F區 香港恒生大學賽馬會住宿書院




賽馬會住宿書院


學生舍堂為香港恒生大學推行全人教育的重要部分,恒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港幣二億元,興建香港恒生大學賽馬會住宿書院。住宿書院由三幢不同高度的建築組羣而組成,依山而建,毗鄰主校園,提供約四百間房間,可容納約一千二百名宿生。配合校園發展計劃,三幢高低不同建築組羣學生住宿舍堂採用了類似「住宿書院 RC」的模式,結合了生活與學習。住宿書院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綠建環評」(Beam Plus) 1.2版「新建建築暫定鉑金級」認證。


為貫徹校園規劃的整體設計,學生宿舍F區地段將會延續新校園A座至D座之建築設計,部份外牆會以玻璃幕牆及陶瓷板組件建成。每三至四名學生共用一個房間,每個房間內設有獨立洗手間及浴室設備。另外,超過百分之三十之基地面積將會以園林綠化覆蓋,包括垂直及天台的綠化園林設計。部份住宿書院走廊及公共設施的照明系統的電源將以精密光伏太陽能板提供。住宿書院坐落於高低山脈層次分明的高地平原。


宿生需以 「一卡通」 進出每座住宿書院及宿舍單位。每個宿舍單位配置有自動調節分體式空調系統,並採取用者自付模式,透過「一卡通」 支付使用空調費用。此卡亦可用以支付使用自助洗衣設備費用。而所有住宿書院進出口、每座大門、升降機大堂等均設置安全監控系統。


為豐富學生的住宿書院生活,每座住宿書院大樓低層地下均設置活動室,供學生聚會及舉辦各種團體活動、會議及糖水聚會等。住宿書院亦設有自修及娛樂室、儲物及洗衣房、信箱及大堂管理處及戶外休憩廣場。[12]


此項目已於2015年9月竣工並開放宿生使用。



  • 博文書院(Mosaic College

  • 康活書院(Wellness College

  • 樂群書院(Amity College

  • 綠延書院(Evergreen College



資料與統計數字



校園面積












































區域/大樓
區域面積(平方米)
樓面面積(平方米)
A
5,650
11,595
B
26,659
6,679
C
1,199
D
14,310
M
14,695
N
3,305
F
7,721
14,525

總面積

40,030

66,308


學生人數















課程
學生


學士課程
4,622
1,985 (42.9%)
2,637 (57.1%)


入學申請統計















申請數目(包括高年級學士課程申請)
申請人數(學士課程一年級)
取錄通知數目
學士課程一年級新生
14,556
12,848
2,692
1,086

  • 包括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及「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學位課程的申請人


學士課程一年級學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平均成績
17


教授資歷





擁有博士學位的教授
99%




整體師生比例(截至2018年8月31日)
1:21.5


學生組織


恒生管理學院設有兩個學生會,其中大專部學生會隸屬於恒管校方,而學生會(原名:本科部學生會)則為獨立註冊社團。



大專部學生會


恒生管理學院大專部學生會,為唯一代表全體恒生管理學院副學士及副學士先修課程學生的組織,所有學生均為當然會員。該會前身為恒生商學書院大專部學生會;2010年恒生管理學院成立,大專部學生會亦併入該院編制。


每年學期初,所有會員均可組成約二十人的候選內閣參與學生會選舉,並進行拉票活動。問政大會於十月下旬舉行,並於當日透過全體會員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新一屆幹事會,而交職典禮則於每年十一月舉行。




學生會


恒生管理學院學生會,為唯一代表全體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之組織,所有學生繳交會費後均為該會會員。該會於2010年9月開始籌備成立,並於同年11月舉行第一屆幹事會及系會選舉。


該會第一屆幹事會就職典禮於2011年3月29日舉行。2011年度,學生會設有幹事會,料於翌年該會方可成立其他組織(如:學生評議會)。


與大專部學生會不同,該會乃直接向香港警務處註冊為合法社團,而非隸屬於恒生管理學院校方的。


2014年會名由恒生管理學院本科部學生會改為恒生管理學院學生會


恒生管理學院學生會由學生會幹事會、學生會評議會及學生會編輯委員會組成,以上三學生團體均受會員大會監察。學生會評議會組成方法如下:學生會現屆代表5名、學生會上屆代表1名、編委會現屆代表1名、編委會上屆代表1名、各系系會代表各1名(共10系)、學社聯會代表3名(未成立)、民選評議員共2名。





事件



「恒管牆」風波




設於學院二樓的恒管牆,留言者激烈討論校政。列明只供本科生留言


2010年12月,一班自稱學院教職員的網民成立「恒管牆」網站,批評學院管治不當。[13]


2011年3月,部份本科課程的學生指控學院管理層九宗罪,包括學院管治中學化、由沒有博士學位的原中學教師擔任科主任、學院打壓自論自由等[14]。就此,本科部學生會舉行恒管論壇,期間包括校長崔康常、商學院院長蘇偉文等管理層均有發言[15],惟未能平息部份學生的不滿。[16]


但有學生不同意學生的不滿,並在恒管牆貼上的文章,批評學生不懂珍惜眼前的機會。


2011年4月,本科部學生會開始於學院二樓設置「恒管牆」,即類似其他院校的民主牆,讓本科課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17]


其後,校董會專責小組完成調查「九宗罪」指控,就此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議,並獲校董會接納。相關改革將分兩階段進行,包括新設常務副校長、副校長(組織發展)及副校長(課程發展)職位,進一步把學士和副學士課程的管理分開。根據校董會致全體學生的信件,崔康常校長將專責處理學院土地及經費發展事宜,而學院行政事務則由常務副校長全權處理。[18]


2011年5月,校董會宣佈由翻譯學院院長方梓勳教授兼任常務副校長一職,李天生教授則暫時兼任副校長(課程)一職,直至公開招聘完成為止。而副校長(組織發展)一職目前亦待公開招聘,預料會在8月到任。


教職員及學生組織大致對校董會的改革方案表示接受[18][19],風波至此大致平息。惟仍有學生在網上恒管牆投稿,表示擔心崔康常校長在改革後仍會越權干預學院行政。


2012年12月,「恒管牆」網站成立兩年,傳出校董會希望崔康常校長提早離任的消息,雙方並就提早解約的條件進行商討。


2012年12月21日,崔康常校長提早解約的傳聞,從傳媒披露得以證實,當天也是崔康常校長在任的最後一天。


2013年5月28日,教職員收到不滿陳副校的電子郵件,但管理層並未作出回應。



恒大電郵帳戶被Google停用


恒大於2018年11月21日晚上7時許收到報告指學校所有的Google電郵戶口被停止使用,Google稱學校電郵戶口連續寄出垃圾電郵,疑遭黑客入侵,遂關閉所有師生之電郵帳戶,眾多學生和教師擔心無法下載教學文件,影響上課。


22日早上11時許,學校的Google電郵服務恢復正常,Google解釋因為最近啟動了一個新機制,防止高風險的群組濫發電郵,卻錯誤影響了恒大,Google支援中心就事件表示歉意並承諾會改善機制。恒大稱對事件感抱歉,並承認「不應過度依賴Google」。[20][21]


同日晚上7時許,再次發生同樣事件。並於當天晚上10時許修復。



著名校友



  • 何泳芍:2018年香港小姐


公共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牛皮沙街及廣善街







注腳





  1. ^ 自資專上教育平台[永久失效連結]


  2. ^ 恒生管理學院取得大學名稱. www.GOV.HK. 2018-10-30 [2018-10-30] (中文(香港)‎). 


  3. ^ 恒生管理學院簡介


  4. ^ 恒商斥四億擴校轉型私大 香港星島日報


  5. ^ The 3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Ceremony of Hang Seng School of Commerce cum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Hang Seng Management College. www.hssc.edu.hk. 28 January 2011 [31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0) (英语). 


  6. ^ 恒管設新聞與傳播學院(大公網)


  7. ^ 恒管今年首辦新聞傳播學士


  8. ^ 恒管將增設四學士課程 《成報》 2015年3月7日


  9. ^ 恒生管理學院擬明年申請正名為私立大學. 信報. 2016-06-07 [2016-07-20]. 


  10. ^ 恒管明年暑假申大學正名. 雅虎香港. 東方日報. 2016-06-08 [2016-07-20]. 


  11. ^ 11.011.1 恒管學院正名大學.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8-10-30. 


  12. ^ 校園發展計劃及設施. 恒生管理學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9月5日). 


  13. ^ 恒管牆:恒生管理學院非官方網站


  14. ^ 恒管學生冀改革管理層


  15. ^ 恒管師生論壇吐怨氣


  16. ^ 《不要再說謊了》


  17. ^ 《實體恒管牆的意義》


  18. ^ 18.018.1 恒管改架構 學士副學士「分家」(星島日報)


  19. ^ 恒管學生組織建基地有望 6月1日星島日報


  20. ^ Google啟動新機制 錯誤累恒大電郵帳戶被停用. 東網. 2018-11-22. 


  21. ^ 恒生大學全校師生電郵帳戶昨晚疑遭黑客入侵 至今早回復正常. 香港01. 2018-11-22. 




參見



  • 恒生商學書院

  • 恒生銀行

  • 香港專上教育



外部链接






  • 香港恒生大學官方網站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