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單那
佛教 |
---|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禪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无著 世亲 鸠摩罗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
宗派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漢傳 藏傳 |
經籍舉要 阿含經(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坛经 |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佛塔列表 |
相關主題 艺术 制度 历史 組織 批評 |
佛教主題 |
富单那(梵语、巴利语:bhūtana或bhūta、bhūtaḥ,印地語:bhūt,藏语:'byung po,义爲已生的、存在、众生、鬼等[1][2];一说作pūtana、pūtanaḥ,藏语:srul po,义爲臭秽、热臭、臭者),又作布单那、布怛那、富多那、富多罗、富陀那、补单那,意译臭饿鬼、熱病鬼、災怪鬼(怪、恠通用)等[3];印度神话中的一类鬼,佛教认为是饿鬼道众生中福最胜者[4],是四大天王所统帅的八部鬼众之一,即广目天王的眷属,或持国天王的眷属[3]。
目录
1 词源
2 迦吒富單那
3 参见
4 註释
词源
富单那的词源有两个:
bhūtana或bhūta,也作bhūtaḥ,原义爲“已存在的”、“生成的”、“生物”,也指“鬼”、“鬼魅”、“幽灵”,来自原始印欧语词根*bheu、*bhu-,和英语be、波斯语budan等是同源词。现代印地语爲bhūt,在英语中转写为bhut或bhoot,印度鬼辣椒即以此为名。
pūtana或pūtanaḥ ,义爲“臭秽”,作名词时译为“臭者”。佛教认为其身体污秽、极臭,会给人畜带来热病、災害[5][3]。
迦吒富單那
迦吒富單那鬼(梵語:Katabhūtana或Kaṭapūtana)是富单那鬼的一种,意译爲极臭鬼、奇臭鬼[3][2]。
参见
- 八部眾
- 餓鬼#八部鬼众
註释
^ 《巴汉词典》【bhūta】,《简要巴汉辞典》【bhūta】,《梵汉语汇》【bhūta】,《翻译名义大集》【bhūtaḥ】
^ 2.02.1 《佛学大辞典》【迦吒富单那】(异类)又作迦吒布单那Katabhūtana,又Kaṭapūtana,译曰奇臭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吒布怛那,旧言竭吒富呾那,此云极臭鬼,或言奇臭鬼也。”慧琳音义十八曰:“羯吒布但那鬼,唐云叫噪作灾怪鬼。”首楞严经曰:“迦吒富单那。”梵语杂名曰:“迦吒布单那。”
^ 3.03.13.23.3 《佛光大辭典》【富單那鬼】富單那,梵名 Pūtana。為鬼神之一種。又作富多那鬼、布怛那鬼。意譯作臭鬼、臭餓鬼。又稱熱病鬼、災恠鬼。此鬼與乾闥婆皆為持國天之眷屬,守護東方。依護諸童子陀羅尼經載,富多那鬼外形如豬,能使孩童在睡眠中驚怖啼哭。又據慧琳音義卷十二、卷十八所述,富單那鬼為餓鬼中福報最勝者,其易極為臭穢,能予人畜災害。另有名為迦吒富單那(梵 Kata-pūtana)之鬼,與富單那鬼為同類。〔守護大千國土經卷下、翻梵語卷七、翻譯名義集卷六、孔雀經音義卷上、大佛頂陀羅尼勘註〕 p4929
^ 《佛学大辞典》【布怛那】(異類)Pūtana,又作富多那,富單那,布單那,富陀那。譯為臭餓鬼。餓鬼中之最勝者。玄應音義二十一曰:「布怛那舊云富單那,或作富多那,此義云臭,是餓鬼中勝者也。」慧琳音義十二曰:「布單那或富陀那,皆不正音也。此云臭穢,雖身形臭穢,是餓鬼中福之最勝者。」
^ 《佛教哲学大词典》【富单那】梵语putana的译音。亦写做富多那、布怛那、富陀那,饿鬼之一。译为臭饿鬼、热病鬼、灾怪鬼。<法华经>陀罗尼品第二十六(法第六八三页)所举出恶鬼之一。于<玄应音义>第二十一卷(卍三十五?二?一四六丁)及<慧琳音义>第十二卷(大正第五十四卷第三八一页)是谓,身极臭且污秽,但在饿鬼中却是福运最出色者。御书显佛未来记(第五二八页)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