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战争与军事 |
---|
軍事史
|
戰場
|
武器
|
軍事戰術
|
軍事作戰
|
軍事戰略
|
大战略
|
軍事組織
|
军人
|
政治與後勤學
|
軍事法律
|
相關
|
列表
|
戰爭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個組織和組織之間的有組織性的武裝衝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的意志(通常是政治意图),通过多次大规模对决使敌人失去抵抗的力量,这样的行为就是战争[1]。兵法是在战争中作戰的方式,沒有战争的情形稱為和平。
一些学者不认同战争一定和政治有关,有些战争出现时间比政治、国家还要早。所以约翰·基根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定义有局限性,只适用于文明社会,他给出的定义是:「战争一向是文化的表现,往往是文化形态的一个决定因素,在某些社会是文化本身[2]」。
若從開戰開始計算死亡的人數,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約在6,000萬至8,500萬之間。若以人口比例來看,巴拉圭戰爭是近代歷史殺傷力最強的戰爭,殺死了巴拉圭60%以上的人口。依照史迪芬·平克的說法,理查德·斯莫利在2003年將戰爭列為接下來50年間人類10大問題中的第6個[3]。
目录
1 戰爭類型
2 史前戰爭
3 世界大戰
4 21世紀的國與國戰爭
5 冷战后国内武装冲突最频繁的国家
6 世界上最大的战争(根据死亡人数统计)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連結
9 参见
戰爭類型
戰爭必須包括一定程度的對抗,而且需藉由軍隊使用武器及其他军事技术与装备,配合軍事戰術、軍事戰略以及後勤。軍事家在軍事史有關戰爭的研究目的在於找到戰爭理念,並設法簡化為軍事學。
現代的軍事學在建立一戰爭相關的軍事政策前,會先考慮以下的因素:戰爭中作戰的環境、國家武力在戰爭中的角色、以及部隊需使用的武器。
非對稱作戰是在二個規模有顯著差異的軍隊之間的戰爭。非對稱作戰有時會用游擊戰來克服兩軍隊規模及武器裝備上的差異。
化學戰是指蓄意以化學藥品作為武器的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使用毒氣作為化學武器,造成約130萬人的死亡,其中有超過10萬人是平民。在大戰後有上萬平民及軍人因為化學武器造成的肺部、皮膚及腦部損傷而死亡[4],後來訂定許多協議禁止使用化學武器,非致命性的化學武器,例如催淚彈及胡椒噴霧廣為使用,但有時也會造成人員死亡。
內戰是指衝突的雙方是在同一國或同一政治實體內,衝突的目的可能是爭奪國家或是政治實體的控制權,或是其中一方要尋求獨立。
常規戰爭是為公開地使用傳統戰爭武器和戰場戰術去戰勝敵人,一般不會採用核子武器、生化武器或是化學武器,頂多只會為戰爭的目的及策略,進行局部的佈署。- 全球戰爭是指戰爭已不只是在直接衝突的國家及地區之間,而是影響全世界[5],像第二次世界大戰及越戰都是這類的例子。全球戰包括世界大戰以及跨國戰爭,後者是指局部幾國發生戰爭,但在其他國家也已產生敵對的情勢[6]。
核战争是利用核武器為主要的攻擊武器,而不是像在傳統戰爭中因為戰略或戰術上的需求而使用核武器。
非常規戰爭和常規戰爭相反,是使用非一般作戰的方式達到軍事的勝利。
史前戰爭
由於史前時代的人類是群居生活,以幾十人或幾百人的部落形式來,而且部落與部落之間的交流還不太多,所以當時戰爭的規模十分地小,因此與近代的戰爭相比,簡直是天淵之別。而且當時人類除了木材和石塊外,還不懂得如何善用其他存在於地球上的各種物質,以致史前戰爭使用的武器十分落後,所以很多時候就只是使用木棍和石斧來作戰。
後來,人類為了捕殺一些大型和行動迅速的動物來維生,就發明了弓箭、槍矛和彈弓此等的攻擊範圍較遠的武器。這為史前的戰爭帶來了一種新革命。
世界大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戰
21世紀的國與國戰爭
- 2001年-2014年:阿富汗戰爭
- 2002年-2007年:象牙海岸革命戰爭
- 2003年-2011年:伊拉克戰爭
- 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
- 2011年:利比亞內戰
- 2011年-現在:敘利亞內戰
冷战后国内武装冲突最频繁的国家
数据来自联合国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即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
- 年均国内武装冲突超过1,000次: 苏丹 、 南蘇丹 、 布隆迪 、 阿富汗 、 马里
- 年均国内武装冲突500-1,000次: 贝宁 、 賴索托 、 科索沃(已停戰)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已停戰) 、 多哥
- 年均国内武装冲突100-500次: 伊拉克(戰爭狀態) 、 塞爾維亞(已停戰) 、 巴基斯坦 、 中非 、 乌干达 、 卢旺达 、 海地 、 印度 、 哥伦比亚 、 尼泊尔 、 俄羅斯 、 叙利亚(戰爭狀態) 、 阿塞拜疆(名義上仍為戰爭狀態)
注:
苏丹年平均国内武装冲突峰值达到3,125次,为近20年来之最。
阿富汗在1990年-2013年间,国内武装冲突导致超过375万人因屠杀、饥饿、流行疾病等原因丧生,近700万人致残,伤亡数量居世界之最。
塞爾維亞在90年代的前南斯拉夫国内武装冲突中,塞族、克族、穆族、阿族等各方共动员正规军达225万人,为世界之最,現已停戰。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解体前的人口峰值为2,300多万人。
世界上最大的战争(根据死亡人数统计)
生命损失最昂贵的10大战争中的其中3场,均已在上个世纪发动。这些包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蒙古征战,其中9場涉及到了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總死亡人数達到7,000万以上,超过了所有其他战争死亡人数。主要有两个因素,武器科技的進步以及近代在整体人口增长上的显著发展。
- 7,000萬-8,500萬: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参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 - 4,000萬-6,500萬:
蒙古征战(13世纪,参见蒙古人西征和鞑靼入侵)[7][8][9][10]
- 3,600萬-4,000萬:
三國战争(184年-280年) - 2,800萬:
德蘇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1941年-1945年) - 2,500萬:
明清战争(1616年-1662年)[11]
- 2,000萬: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参见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 - 2,000萬:
太平天国及捻军同清朝及英法联军的战争(中国清代,1850年-1872年)[12]
- 2,000萬:
中國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1937年-1945年)[13]
- 1,600萬:
川楚教乱(中国清代,1794年-1804年) - 1,300萬:
安史之乱(中国唐代,755年-763年)[14]
- 1,000萬:
戰國的历次战争总和(中国戰國前453年-前221年) - 800萬-1,200萬:
同治陕甘回变(1862年-1877年) - 750萬:
第二次國共內戰(1947年-1949年)[15]
- 700萬-2,000萬:
帖木儿帝国征战(1370年-1405年) - 500萬-900萬:
俄国内战和协约国武装干涉(1917年-1922年)
参考文献
^ [德]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译林出版社. 2010年4月: 第3–4页. ISBN 9787-544711869.
^ [英]约翰·基根. 《战争史》. 商务印书馆. 2010年1月: 第14页.
^ "Top Ten Problems of Humanity for Next 50 Years", Professor R. E. Smalley, Energy & NanoTechnology Conference, Rice University, May 3, 2003.
^ D. Hank Ellison. Handbook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arfare Agents, Second Edition. CRC Press. 2007-08-24: 567–570. ISBN 0-8493-1434-8.
^ James, Paul; Friedman, Jonathan. Globalization and Violence, Vol. 3: Globalizing War and Interven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6.
^ James, Paul; Sharma, RR. Globalization and Violence, Vol. 4: Transnational Conflic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6.
^ White, Matthew. Atrocities: The 100 Deadliest Episodes in Human History. New York, NY: W. W. Norton. 2012: 271, 578 [2014-05-17]. ISBN 9780393345230.
^ McEvedy, Colin; Jones, Richard M. Atlas of World Population History. New York, NY: Puffin. 1978: 172. ISBN 9780140510768. 使用|accessdate=
需要含有|url=
(帮助)
^ Ping-ti Ho, "An Estimate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Sung-Chin China", in Études Song, Series 1, No 1, (1970) pp. 33–53.
^ Mongol Conquests. Users.erols.com. [2011-01-24].
^ McFarlane, Alan: The Savage Wars of Peace: England, Japan and the Malthusian Trap, Blackwell 2003, ISBN 978-0-631-18117-0,
ISBN 978-0-631-18117-0 – cited by White
^ Taiping Rebellion – Britannica Concise. Concise.britannica.com. [2011-01-24].
^ http://www.bbc.co.uk/history/worldwars/wwtwo/nuclear_01.shtml
^ Selected Death Tolls for Wars, Massacres and Atrocities Before the 20th Century. Users.erols.com. [2011-01-24].
^ http://necrometrics.com/20c1m.htm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战争 |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战争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War zone safety |
- 論國人對國防與戰爭應有的認知
- Correlates of War Project
- Customary IHL Database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Complex Emergency Database (CE-DAT) – Database on the human impact of conflicts and other complex emergencies.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website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database – Treaties and States Parties- The human face and cost of war—see post Tet Offensive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ntry
- World War I primary source collection
参见
- 孫子兵法
和平 - 正义
军事 - 军事家
军事行动:战争 > 战役 > 戰鬥
- 海戰
冷战 - 军备竞赛
- 内战
- 武装冲突
武器 - 兵器
- 中国战争史
斗争、竞争
- 世界戰爭列表
- 宗教战争
- 戰場
- 戰地記者
- 戰士
- 車輪戰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