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








人体胃肠道:
1=食管,2=胃, 3=十二指肠, 4=小肠, 5=盲肠, 6=阑尾, 7=结肠, 8=直肠, 9=肛门
(正面视图)


阑尾(拉丁語:Vermiforme appendix,cæcal appendix,vermix,或appendix),是一個單一開口的管狀器官,連接到盲肠,它在人類胚胎時間就開始發展出來。它是一個由結腸形成的袋狀結構,所在位置接近於小腸與大腸的接合處。


一如其他消化道,阑尾也有相似的结构:空腔和肠壁的结构,但阑尾容易发炎,造成所谓的阑尾炎(別称为盲肠炎)。而阑尾切除手术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它的名稱來接於「拉丁語:Vermiforme」,意思是形狀如蟲的。在靈長總目所屬的動物中,都擁有這個器官,在人類以及與人類血緣接近的靈長類動物中,闌尾比原始靈長類更為發達。在雙門齒目有袋類、單孔目動物中,也獨立演化出類似器官,但是它的形狀與大小則依物種而有所不同。



形狀及位置


人類闌尾長度平均11公分,但是範圍從2公分至20公分都有。外科手術移除過的闌尾,最長記錄是在薩格勒布的26公分。外直徑一般是0.5公分到1公分。闌尾位於腹腔右下方,接近骻骨位置。其根部連接大腸的位置可對應到體表右下腹的麥克伯尼氏點(McBurney's point)。



生理功能


日本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通訊英语Nature Communications》刊載[1],動物實驗顯示,闌尾能向腸道儲存及提供免疫細胞,發揮了保持腸內細菌平衡的作用。[2]闌尾不具消化功能(可能與免疫力有關)。



参考文献





  1. ^ Generation of colonic IgA-secreting cells in the caecal patch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4-10


  2. ^ 虫垂は無用の長物にあらず、免疫に重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サイエンスポータル 2014-4-11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