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禪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无著 世亲 鸠摩罗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
|
經籍舉要
阿含經(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坛经
|
|
|
佛教主題
|
《十地經論》,作者世親,為《十地經》(即《華嚴經》〈十地品〉)的註釋論書。漢傳佛教地論宗的根本論書。
简介
本書闡明菩薩修行成佛的十個階段,稱為十地。
由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漢譯,共十二卷。在魏晉南北朝時,出現專研此論的僧侶,他們被稱為地論師。
大正新修大藏經·释经论部、毗昙部
|
---|
|
釋經論部 |
四阿鋡暮抄解 · 三法度论 · 分别功德论 ·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 大智度论 · 金刚般若论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 金刚仙论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 十住毗婆沙论 · 十地经论 · 大宝积经论 ·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 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 · 涅槃论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 遗教经论 · 佛地经论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 ·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 · 大乘四法经释
|
|
---|
|
毘曇部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 施设论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 众事分阿毗昙论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 阿毗昙八犍度论 · 阿毗达磨发智论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 阿毗昙毗婆沙论 · 鞞婆沙论 · 舍利弗阿毗昙论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 阿毗昙心论 · 阿毗昙心论经 · 杂阿毗昙心论 · 阿毗昙甘露味论 · 入阿毗达磨论 · 五事毗婆沙论 · 萨婆多宗五事论 · 阿毗昙五法行经 · 阿毗达磨俱舍论 ·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 俱舍论实义疏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
---|
|
唯識
|
---|
|
教義 |
心王 - 心所 - 烦恼 - 末那識 - 阿賴耶識 - 種子 - 薫習 - 三類境 - 一水四見 - 三自性(遍計所執性 - 依他起性 - 圓成實性) - 轉識 - 唯识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 五位百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 百法明門
|
|
---|
|
僧 |
印度 |
弥勒 - 無著 - 世親 - 徳慧 - 安慧 - 陳那 - 無性 - 護法 - 戒賢 - 法称 - 寂護 - 蓮華戒 - 师子觉
|
---|
|
中国 |
真諦 - 玄奘 - 窺基 - 慧沼 - 智周 - 圆测
|
---|
|
日本 |
道昭 - 智通 - 智鳳 - 行基 - 義淵 - 玄昉 - 徳一 - 真興 - 貞慶 - 良遍 - 光胤
|
---|
|
---|
|
经 |
六经(华严经 - 解深密经 - 阿毘達磨大乘經 - 密严经 - 楞伽經 - 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
---|
|
論 |
十一部论(瑜伽師地論 - 显扬圣教论 - 大乘庄严经论 - 集量論 - 摄大乘论 - 十地經論 - 分别瑜伽论 - 观所缘缘论 - 唯識三十頌 - 唯識二十論 - 辩中边论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 其他(成唯識論 - 大乘百法明门论 - 大乘五蕴论 - 大乘法苑義林章 - 述記 - 了義燈 - 演秘 - 同学鈔 - 観心覚夢鈔) |
---|
|
学派 |
瑜伽行唯識学派 - 無相唯識派 - 有相唯識派
|
---|
|
宗派 |
法相宗:大慈恩寺 - 兴福寺 - 薬師寺、北法相宗:清水寺、聖徳宗:法隆寺、摄论宗、地論宗
|
---|
|
Portal:佛教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