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直隶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北直隶 | |
---|---|
基本资料 | |
简称 | 北直 |
朝代 | 大明 |
上级 | 六部 |
行政区类别 | 非行政区 |
辖境 | 今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
方言 | 官话 |
毗邻 | 山东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河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历史 | |
原称 | 北平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设立始年 | 洪武九年(1376年) |
行政 | |
政府官署 | 北平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洪武二年至永乐元年) 无(自永乐元年始) |
驻地 | 北平府(洪武二年至永乐元年) 无(自永乐元年始) |
下级行政区 | 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 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 大名府、永平府、延庆州 保安州 |
北直隶,明朝的地理名词,原稱北平,并设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北平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和北平等处都指挥使司管理。永乐五年起改称北直隶,为八府、二直隶州统称,與南直隸並稱,是明朝南北两大直辖区之一。
目录
1 沿革
2 辖境
2.1 顺天府
2.2 保定府
2.3 河间府
2.4 真定府
2.5 顺德府
2.6 广平府
2.7 大名府
2.8 永平府
2.9 延庆直隶州
2.10 保安直隶州
3 参考文献
沿革
- 元代直属于中书省,称为腹里。洪武元年分别设置北平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同年北平府、永平路改属山东行中书省,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改属河南行中书省;
- 洪武二年,专设北平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设北平承宣布政使司。
-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淪陷,惠帝於真定另設平燕承宣布政使司,負責未受燕王控制之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政務。
- 永乐元年燕王朱棣入主金陵,于北平府建北京,并称行在;同年裁北平布政使司,所辖直属北京行部,同时北平府更名顺天府。十九年迁都北京,改北京为京师,罢北京行部,所辖各府直属六部,俗称北直隶。
- 洪熙元年,复改京师为北京行在。
- 正统六年,复改北京行在为京师[1]。
辖境
顺天府
元代为大都路。洪武元年(1368年),改置北平府,同年属山东行省,二年改属北平行省;永乐元年,定为北京,为行在,同年更名顺天府,十九年(1421年),永乐迁都,改北京称京师;洪熙元年(1425)复称北京行在,正统六年(1441年)复称京师。府城分为大兴县与宛平县[2]。
- 下辖县
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香河县
- 下辖散州
通州(領三河縣、武清縣、漷縣、寶坻縣)、霸州(領文安縣、大城縣、保定縣)、涿州(領房山縣)、昌平州(領密雲縣、順義縣、懷柔縣)、蓟州(領玉田縣、豐潤縣、遵化縣、平谷縣)
保定府
元代时为保定路。洪武元年改置保定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北平行中书省。府城驻清苑县。
- 下辖县
清苑县、满城县、安肃县、定兴县、新城县、雄县、容城县、唐县、庆都县、博野县、蠡县、完县、遂县
- 下辖散州
祁州(領深澤縣、束鹿縣)、安州(領高陽縣、新安縣)、易州(領淶水縣)
河间府
元代为河间路。洪武元年改置河间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府城驻河间县。
- 下辖县
河间县、献县、阜城县、肃宁县、任丘县、交河县、青县、兴济县、静海县、宁津县
- 下辖散州
景州(領吳橋縣、東光縣)、沧州(領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
真定府
河北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時期 | 旧石器时代 | ||||||||||
新石器时代 | |||||||||||
夏 | 红山文化 夏家店下層文化 东夷 玄鸟氏 有易氏 商部落 | ||||||||||
商 | 燕亳 孤竹国 | ||||||||||
周 | 燕国 孤竹国 令支 无终 山戎 鮮虞 | ||||||||||
春秋 戰國 | 燕国 孤竹国 中山国 代国 赵国 齐国 | ||||||||||
秦 | 广阳郡 渔阳郡 右北平郡 辽西郡 上谷郡 代郡 恒山郡 巨鹿郡 赵郡 | ||||||||||
漢 | 幽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 ||||||||||
三國 | 幽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袁绍势力 | ||||||||||
晉 | 幽州 冀州 后赵 前燕 前秦 后燕 | ||||||||||
南北朝 | 鲜卑 北魏 幽州 燕州 平州 安州 定州 瀛洲 冀州 相州 东魏 北齐 | ||||||||||
隋 | 河北道 | ||||||||||
唐 | 河北道 河朔三镇 | ||||||||||
五代 | 燕 后梁 后唐 后晋 後漢 后周 | ||||||||||
宋 辽 金 | 辽朝 燕雲十六州 河北東路 河北西路 北京路 中都路 | ||||||||||
元 | 中书省 大都路 上都路 永平路 保定路 河間路 真定路 顺德路 广平路 | ||||||||||
明 | 北直隶 | ||||||||||
清 | 直隶省 | ||||||||||
中華民國 | 河北省 察哈尔省 热河省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冀察政务委员会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河北省 | ||||||||||
元代时为真定路。洪武元年改置真定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
- 下辖县
真定县、井陉县、获鹿县、元氏县、灵寿县、藁城县、栾城县、无极县、平山县、阜平县、行唐县
- 下辖散州
定州(領新樂縣、曲陽縣)、冀州(領南宮縣、新河縣、棗強縣、武邑縣)、晋州(領安平縣、饒陽縣、武強縣)、赵州(領柏鄉縣、隆平縣、高邑縣、臨城縣、贊皇縣、寧晉縣)、深州(領衡水縣)
顺德府
元代时为顺德路。洪武元年改置顺德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
- 下辖县
邢县、沙河县、南和县、任县、内丘县、平乡县、钜鹿县、广宗县、唐山县
广平府
元代时为广平路。洪武元年改置广平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今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
- 下辖县
永年县、曲周县、肥乡县、鸡泽县、广平县、成安县、威县、邯郸县、清河县
大名府
元代时为大名路。洪武元年改置大名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三十一年徙治府东八里。
- 下辖县
元城县、大名县、魏县、南乐县、清丰县、内黄县、濬县、滑县、东明、长垣
- 下辖散州
开州(領長垣縣、東明縣)
永平府
元代时为永平路。洪武元年属山东行省,二年改置平滦府,同年改属行省;四年更名永平府。今河北省盧龍縣,(今隸屬於河北秦皇島市)。
- 下辖县
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
- 下辖散州
滦州(領樂亭縣)
延庆直隶州
元代时为龙庆州[无倚郭]属大都路。洪武元年改属永平路,三年复改属北平府,后废;永乐十二年于隆庆卫置隆庆直隶州,直属六部;隆庆元年更名延庆直隶州。
- 下辖县
- 永宁县
保安直隶州
元属上都路顺宁府,洪武四年废,并废倚郭永兴县;永乐十三年于保安卫城复置保安直隶州,直属六部;景泰二年自涿鹿山下徙治东北雷家站。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明史/卷40
^ 《明史》(卷40):“京师《禹贡》冀、兗、豫三州之域,元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四月分属河南、山东两行中书省。二年三月置北平等处行中书省,治北平府。先属山东、河南者皆复其旧。领府八,州三十七,县一百三十六。八月置燕山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北平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元年正月建北京於顺天府,称为“行在”。二月罢北平布政使司,以所领直隶北京行部;罢北平都指挥使司,以所领直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十九年正月改北京为京师。罢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直隶后军都督府。卫所有实土者附见,无实土者不载。罢北京行部,直隶六部。洪熙初,仍称行在。正统六年十一月罢称行在,定为京师。府八,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一十六。为里三千二百三十有奇。府州县建置沿革,俱自元始。其沿革年月已见《元史志》者,不载。其未见《元史志》及明改元旧,并新增、新废者,悉书。北至宣府,外为边地。东至辽海,与山东界。南至东明,与山东、河南界。西至阜平,与山西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三十三万四千七百九十二,口一百九十二万六千五百九十五。”
^ 《明史》(卷40):“顺天府元大都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八月改为北平府。十月属山东行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三年四月建燕王府。永乐元年正月升为北京,改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闰七月诏建北京宫殿,修城垣。十九年正月告成。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门八:正南第一重曰承天,第二重曰端门,第三重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宫城之外为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门六:正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门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皇城之外曰京城,周四十五里。门九:正南曰丽正,正统初改曰正阳;南之左曰文明,后曰崇文;南之右曰顺城,后曰宣武;东之南曰齐化,后曰朝阳;东之北曰东直;西之南曰平则,后曰阜成;西之北曰彰仪,后曰西直;北之东曰安定;北之西曰德胜。嘉靖三十二年筑重城,包京城之南,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门七:正南曰永定,南之左为左安,南之右为右安,东曰广渠,东之北曰东便,西曰广宁,西之北曰西便。领州五,县二十二。弘治四年编户一十万五百一十八,口六十六万九千三十三。万历六年,户一十万一千一百三十四,口七十万六千八百六十一。”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