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線新聞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香港有線新聞有限公司 | |
---|---|
i-CABLE News Limited | |
![]() | |
公司類型 | 有限公司 |
成立 | 2006年1月3日(2006-01-03) |
代表人物 | 趙應春(執行董事) 黃餘發(新聞總監) 呂雲生(助理新聞總監) |
總部 | ![]() |
標語口號 | 公信力始終如一 走在事實最前線(facebook專頁) |
产业 | 電視廣播 |
產品 | 新聞 |
母公司 | 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 |
网站 | 有線新聞網站 |
香港有線新聞有限公司(英语:i-CABLE News Limited),是香港一家電視新聞機構,2006年在香港有線電視重組集團架構時成立[1],播映和製作新聞報道、財經及其他資訊節目。
香港有線電視於1993年10月31日啟播時,只有有線新聞台一條新聞頻道,播放各類型新聞資訊節目;後來逐漸增設多條自製新聞資訊頻道。有線新聞現時是香港最大的電視新聞網絡,提供五條收費新聞資訊頻道給予香港有線電視播映。
此外,部份節目亦會於有線第1台及香港開電視播映。
2015年12月31日,新聞台轉用全新直播室,並採用高清拍攝、製作和播放。到2016年11日28日,推出高清財經資訊台。惟只有訂購高清服務用戶才可享受16:9畫面。
有線新聞除了官方網站,還設有facebook專頁,每天由新聞部直接上載重點新聞,予沒有付費訂購有線電視的觀眾與網民[2]。
目录
1 頻道
1.1 現有頻道
1.2 曾播映頻道
2 主要平台
2.1 有線財經資訊台
2.2 有線新聞台
3 其他頻道播映時段
3.1 有線第1台新聞時段
3.2 香港開電視新聞時段
3.3 香港國際財經台新聞時段
4 有線新聞中心
4.1 直播室
4.1.1 現有直播室
4.1.2 已停用的直播室
4.2 戶外攝影機
5 口號
6 團隊編制
7 成員
7.1 粵語部員工
7.2 香港國際財經台員工
7.3 前員工
8 舉辦活動
9 著作
10 榮譽
11 音乐
12 採訪事件
13 参考文獻
14 外部連結
頻道
現有頻道
有線天氣台(第6頻道)提供香港及世界各主要城市天氣資訊。
有線重點新聞台(第107頻道)播放重點新聞報道,每小時更新,每節為10分鐘。
有線財經資訊台(第108/151頻道,前稱有線電視新聞一台),交易日二十四小時提供香港、亞洲、歐洲及美國等財經金融分析及報道。假日播放時事及資訊節目。
有線新聞台(第109/152頻道,前稱有線電視新聞二台),二十四小時播映高清新聞報道,並直播突發事件的最新情況。
有線直播新聞台(第110/153頻道)直播大型事件、記者會及香港立法會會議。
曾播映頻道
有線港島交通台(第4頻道)
有線九龍交通台(第5頻道)
有線新界交通台(沙田及荃灣)(第4頻道)
有線新界交通台(屯門公路)(第5頻道)
主要平台
有線財經資訊台
於1995年6月1日啟播,2006年1月重組並易名為現時名稱。該台在港股交易日重點直播股市實況,亦設有報道美國股市的節目,並於香港交易所設有直播室,假日則播放資訊節目。其主要競爭對手為now寬頻電視的now財經台及無綫電視的無綫財經·資訊台。
有線財經資訊台的自製節目包括:
交易時段財經節目:
|
晚間時段財經節目:
|
周六周日資訊節目:
|
有線新聞台
有線新聞用作大型直播的車輛
該台是全球首個24小時以粵語報道即時新聞的頻道。除了高清報道本地及國際新聞外,各節新聞內容一般還包括財經、體育及天氣消息等。該台成立後,香港各電視台紛紛效法,成立自己的新聞台,包括now寬頻電視的now新聞台、TVB新聞台及無綫電視的無綫新聞台。
新聞報道每半小時播映一次,報道本地及國際新聞(20:00,20:30,22:00及22:30首節報道國際新聞),於每小時00及30分開始播映。各節新聞時段如下:
Cable早晨:Morning Cable(星期一至五07:00-09:00,星期六、日同一時段為《有線新聞》時段)
有線新聞:Cable News(06:00-19:00、21:00-22:00及01:00-06:00)
新聞最前線:1900 News/1930 News(19:00-20:00)
國際最前線:International News(20:00-21:00、22:00-23:00)
有線中國組:China Report(星期一至五21:30-22:00,星期六、日同一時段為《有線新聞》時段)
十一點最前線:2300 News(23:00-23:30)
十一點半最前線:2330 News(23:30-00:00)
午夜最前線:2400 News(星期一至五00:00-00:30及星期六、日00:00-01:00)- 有線中國組重播:Rerun of China Report(星期二至六00:30-01:00、09:40-10:00及12:10-12:30)
各節新聞報道內容包括:
|
|
|
|
當突發事件、記者會、特別活動或儀式發生和進行時,新聞台會暫停播映以上新聞環節,並由主播和記者即時透過直播畫面,作即時的旁述和報道。
其他頻道播映時段
有線第1台新聞時段
節目 |
播放時間 |
播放日期 |
---|---|---|
Cable早晨 |
07:00 - 09:00 |
星期一至五 |
有線新聞 |
09:00 - 09:30 |
星期一至五 |
12:00 - 13:00 | ||
18:00 - 19:00 | ||
07:00 - 10:00 |
星期六、日 |
|
12:00 - 12:30 | ||
03:30 - 04:00 |
每日 |
|
05:00 - 07:00 | ||
15:00 - 15:30 | ||
交易所直播室 |
16:00 - 17:00 |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
商品有價 |
17:30 - 18:00 |
星期一至四港股交易日 |
新聞最前線 |
19:30 - 20:00 |
每日 |
八點有線財經 |
20:00 - 20:30 |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
有線中國組 |
21:30 - 22:00 |
星期一至五 |
十點有線財經 |
22:00 - 22:30 |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
午夜最前線 |
00:00 - 00:30 |
每日 |
樓盤傳真 |
23:00 - 00:00 |
星期六 |
至FIT男女 |
10:00 - 11:00 |
星期日 |
香港開電視新聞時段
節目 |
播放時間 |
播放日期 |
---|---|---|
Cable早晨 |
07:00 - 09:00 |
星期一至五 |
開市埋位 |
09:00 - 10:00 |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
13:00 - 14:00 | ||
交易所直播室 |
10:00 - 10:30 |
|
14:00 - 14:45 | ||
16:00 - 17:00 | ||
財經即時睇 |
10:30 - 11:00 |
|
12:00 - 12:30 | ||
15:00 - 15:30 | ||
窩輪攻略 |
11:00 - 12:00 |
|
外匯先機 |
14:45 - 15:00 |
|
商品有價 |
15:30 - 16:00 |
|
大行報告 |
17:00 - 17:30 |
|
有線新聞 |
06:00 - 07:00 |
星期一至五、星期六至日不定期播放 |
07:00 - 08:00 |
星期六至日不定期播放 |
|
12:30 - 13:00 |
每日 |
|
18:00 - 18:30 |
不定期播放 |
|
18:30 - 19:00 | ||
21:00 - 21:30 | ||
21:30 - 22:00 | ||
新聞最前線 |
19:00 - 19:30 |
每日 |
十一點最前線 |
23:00 - 23:30 |
不定期播放 |
十一點半最前線 |
23:30 - 00:00 |
每日 |
國際最前線 |
20:00 - 20:30 |
不定期播放 |
20:30 - 21:00 | ||
22:00 - 22:30 | ||
22:30 - 23:00 | ||
拉近文化 |
10:00 - 10:30 |
星期日 |
Sunday有理講 |
18:00 - 19:00 |
香港國際財經台新聞時段
節目 |
語言 |
播放時間 |
播放日期 |
---|---|---|---|
財經視界 Market Express |
普通話 |
10:00 - 10:30 |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
11:30 - 12:00 | |||
14:00 - 14:30 | |||
15:30 - 16:00 | |||
投資朋友圈 Money Buzz |
10:30 - 11:30 |
||
14:30 - 15:30 | |||
中環說 Wealth Touch |
11:15 - 11:30 |
逢星期二、四《投資朋友圈》時段內播出 |
|
15:15 - 15:30 | |||
Main News |
英語 |
20:00 - 20:30 |
每日 |
Late News |
23:00 - 23:30 |
||
Talk The Walk |
20:30 - 21:00 |
星期六 |
|
All About Money |
20:30 - 21:00 |
星期日 |
有線新聞中心

有線新聞中心─荃灣海盛路9號有線電視大樓地下
位於荃灣海盛路9號有線電視大樓地下,佔地40,000呎,耗資港幣一億五千萬元興建,採用數碼化新聞製播系統製作新聞及節目,2002年4月8日啟用,由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主持啟用儀式[3]。
在中國北京和廣州設有記者站,並有駐當地記者隨時在當地或附近地區進行採訪。
直播室
現有直播室
荃灣新聞中心內設有三個直播室,分別為用作虛擬場景、新聞台的高清直播室及財經資訊台的直播室。
- 交易所直播室:位於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堂,是財經資訊台的節目交易所直播室、財經即時睇的主持場地。
- 中環直播室:原本位置設於愛丁堡廣場碼頭,但由於受到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影響,直播室在2006年1月搬遷至中環會德豐大廈,面積約5,000平方呎,是港島新聞中心所在地,並設有錄影室。2017年4月20日,永升亞洲將成為有線寬頻大股東後,九龍倉於同月28日決定將其停止運作[4] 。永升亞洲之後提供德輔道中遠東發展大廈一個單位替代,惟樓面比上一代直播室小得多。
已停用的直播室
- 尖沙咀直播室(1993年-2001年):原本位置設於海港城近廣東道位置,不過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搬遷至海運大廈3樓。到了2001年配合商場翻新工程而停用。
- 沙田直播室(1993年-1996年):原本位置設於沙田中心連接好運中心行人天橋旁。1996年停用後變為日本城,在1998年變更為優之良品。
戶外攝影機
有線新聞在香港各區如銅鑼灣、中環、尖沙咀、沙田、深井、葵涌及有線電視大樓設立戶外攝影機,於新聞台的天氣消息時使用,透過這些可伸縮遙控的攝影機觀察戶外即時的情況,於突發新聞時亦會使用。到2015年12月,於山頂設立另一部戶外攝影機。
新聞台以前設有交通消息環節,攝影機便用來拍攝路面情況。
口號
有線新聞,最快最新(1998年-2006年11月)
走在事實最前線(At the Forefront of Facts)(2006年11月至今)
公信力始終如一(2014年至今)
團隊編制
有線電視主播為香港新聞界第一代全職主播,會被調派到採訪組或國際新聞組等崗位培訓。相反,記者一般不會在直播室內報道新聞,胡天衡等曾為例外的安排。主播除報道新聞,亦會撰寫對答和天氣稿。其中關善茹及王巧擔任有線新聞台主播達20年。亦有已離職第一代主播間中參與財經資訊台資訊節目主持,如容婉華及莊安宜。
主播組現分為總主播、首席主播、高級主播及主播;採訪組則分為總採訪主任、採訪主任、助理採訪主任、首席記者、高級記者及記者。
2009年12月,有線寬頻網站為主播設立官方網誌,取代以往舊網頁的「精英檔案」,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不過,瀏覽及留言人數不高,加上社交平台和討論區興起,該網站於2016年11月關閉。
記者主要在香港採訪,但當有重要事件發生時,亦會被派到外地採訪。財經記者主要在交易日主持財經資訊台的股市節目,以及旁述財經新聞,較少外出採訪。
中國組記者輪留派駐北京和廣州記者站;有線中國組從2007年開始,新聞播出時省略駐站(地方名)記者,統稱為中國組記者在(地方名)報道;而記者站的工作人員也會被派到其他省份採訪。
成員
粵語部員工
管理層 | ||||
---|---|---|---|---|
趙應春 (執行董事) |
黃餘發 (新聞總監) |
呂雲生 (助理新聞總監) |
陳潤芝 (直播新聞台主管) |
高劍青 (社交平台主管) |
主播 | ||||
王春媚 (總主播) |
王巧 (首席主播) |
關善茹 (首席主播) |
張曉雯 (首席主播) |
游安怡 (首席主播) |
劉紫鳳 (首席主播) |
何靜雯 (高級主播) |
陳海雯 (高級主播) |
陳雅怡 | 李淑欣 |
張淑嫻 | 林善懿 | 陳書君 | 陳洛鈞 | |
港聞組採訪主任 | ||||
曾楚群 (採訪主任) |
李秋玲 (採訪主任) |
林妙茵 (採訪主任) |
林穎茵 (採訪主任) |
黃慶州 (採訪主任) |
陳婉婷 (助理採訪主任) |
||||
港聞組記者 | ||||
鄭穎瑩 (首席記者) |
王雪梅 (高級記者) |
冼程峰 (高級記者) |
陳耀忠 (高級記者) |
黃浩賢 |
邱蔚怡 | 林家晴 | 陳惠恩 | 馬情晴 | 陳自穎 |
劉浩廷 | 潘耀昇 | 梁嘉怡 | 譚曉彤 | 郭詠昕 |
杜茗慧 | 曾詠珊 | 游俊華 | 謝馨怡 | 王紀堯 |
鄭凱文 | 詹芷雅 | |||
突發組記者 | ||||
王家光 (高級記者) |
梁家聲 (高級記者) |
廖貴華 | 鄭漢成 |
|
中國組採訪主任 | ||||
司徒元 (總採訪主任) |
黃麗萍 (助理採訪主任) |
|||
中國組記者/主持 | ||||
呂熙 (首席記者) |
黃慧茹 (首席記者) |
陳浩暉 | 徐文傑 | 林杰倫 |
曾海琪 | 王寶熒 | 翁维恺 | 廖迪莎 | 林寶珠 |
鄭綺琪 | ||||
國際新聞組編輯主任 | ||||
陳嘉佩 (執行制作主任) |
林嘉樂 (編輯主任) |
張偉聰 (編輯主任) |
何珮詩 (助理編輯主任) |
詹可揚 (助理編輯主任) |
王思敏 (助理編輯主任) |
馬志勇 (助理編輯主任) |
|||
國際新聞組記者 | ||||
雷懿 | 吳慧詩 (高級記者) |
翁惠玲 (高級記者) |
郭詩雅 (高級記者) |
李健恩 (高級記者) |
胡元珺 (高級記者) |
李佩珊 (高級記者) |
林靜儀 (高級記者) |
徐俊軒 | 鍾苑珊 |
盧曉珊 | 林穎嫺 | 謝天麗 | 伍璟宜 | 鄭皓璟 |
李冠霖 | 李偉達 | 何敏心 | ||
財經組編輯主任/採訪主任 | ||||
顏寶剛 (總編輯主任) |
黃國希 (副總編輯主任) |
林靜雯 (編輯主任) |
李小慧 (編輯主任) |
陳國文 (編輯主任) |
陳愛幗 (編輯主任) |
冼潤棠 (編輯主任) |
袁雅詩 (採訪主任) |
||
財經組記者/主持 | ||||
李錦妍 (首席記者) |
吳若瑜 (首席記者) |
蔣沛妍 (首席記者) |
李燕芬 (高級記者) |
鄭俊英 (高級記者) |
王澆樺 (高級記者) |
利文傑 (高級記者) |
唐海汶 | 楊欣欣 | 范穎琛 |
徐梓傑 | 黃啟俊 | 李嘉俊 | 鍾卓恆 | 劉映 |
嚴俏婷 | 韓佩衡 | |||
體育組 | ||||
蔡富華 (主管) |
陳漢威 (首席記者) |
林普斯 (高級記者) |
郭海𣿭 |
林佩雯 |
新聞刺針 | ||||
羅淑儀 (採訪主任) |
楊量傑 (首席記者) |
馮惠儀 (首席記者) |
莫志樑 (高級記者) |
錢瑋琪 (高級記者) |
梁昊賢 | 梁可瑩 | 鄭佩珊 | ||
節目組 | ||||
蘇啟智 (主管) |
蘇永權 (編輯主任) |
周雪瑩 (監製) |
鄭少鵬 (監製) |
|
小事大意義 | ||||
敖玉美 (監製) |
周嘉穎 | 楊嘉莉 | 鄭悅童 | |
至FIT男女 | ||||
吳嘉佩 (高級記者) |
何智盈 | 曾健鋒 | 張詠欣 | |
拉近文化 | ||||
張靜文 (高級記者) |
區嘉穎 | 鄧穎賢 | ||
導播/編輯 | ||||
洪莉茜 | 鄺文德 | 潘鎮寧 | 任璧瑩 | 莫子鋒 |
黃沅琦 | 陳詩敏 | 黃兆強 | 朱健耀 | 霍泓澄 |
李家欣 | 何佩文 | 陳煥誠 | 黃智民 | 麥彥康 |
布宇文 | 許振榮 | 郭志榮 | 朱華強 | 陳孝凌 |
鄭智豪 | 曾潔美 | 黃瑤筠 | 黃煥明 | 叢健溢 |
劉曉暉 | 莊國強 | 梁偉賢 | 吳穎灝 |
香港國際財經台員工
主管 | ||||
Edna Tse/謝燕娜 (英語新聞主管) |
||||
採訪主任及編輯主任 | ||||
Raymond Yeung/楊偉雄 (英語新聞採訪主任) |
段潔 (普通話助理財經編輯主任) |
|||
英語新聞編輯及記者 | ||||
Harminder Singh/盛浩文 (首席編輯) |
Isabel Wong/王蘊賢 (高級記者/主播) |
Carain Yeung/楊家穎 (記者/主播) |
Riley Chan/陳皓晴 (記者/主播) |
Yupina Ng/吳婉瑩 (記者/主播) |
Sarah Wong/黃婉君 (記者/主播) |
Seher Asaf (記者) |
|||
普通話財經新聞編輯及記者 | ||||
衛鏡伊 (首席記者/主播) |
史禕瑋 (高級記者/主播) |
唐素姣 (記者/主播) |
孫鑫淼 (記者/主播) |
劉雅文 (記者/主播) |
劉裕龍 (記者/主播) |
前員工
以下內容可能並沒有來源根據,請自行判斷以下內容的可信性及真確性。
近況:轉投無綫新聞 | |||||||
潘澧瑤 | 陳劍邦 | 伍嘉文 | 馮德雄 | 吳子敏 | 范寶琼 | 張健栢 | 陳小燕 |
何敏心 | 李嘉惠 | 曾善璘 | 林美嫦 | 袁沅玉 | 徐奇暉 | 胡若靈 | 宋紫晧 |
藍可盈 | 簡惠宜 | 彭芷敏 | 朱少倫 | 古廣榮 | 敖璐斯 | 曾熙雯 | 于樂琳 |
陶俊民 | 江志偉 | 黃珊 | 丘紫薇 | 陳國建 | 蕭梓恒 | 陳焜傑 | 顧芷筠 |
陳至君 | 朱家怡 | 曾曉婷 | 陳佩霞 | ||||
近況:轉投now寬頻電視新聞 | |||||||
徐蕙儀 | 黃凱迪 | 羅錦萍 | 李臻 | 羅志輝 | 陳偉利 | 鄭麗矜 | 蕭詩詠 |
宋貴玲 | 梁宙然 | 游瑋珊 | 杜福良 | 林中義 | 吳翠珊 | 戚家瑩 | 張君熙 |
林穎 | 吳志賡 | 郭灝然 | 李彤茵 | 黃逸懿 | 劉皓韶 | 李家旻 | 林碧君 |
近況:轉投香港電台 | |||||||
葉雅媛 | 羅宇光 | 張寶華 | 周萬聰 | 宋邵聰 | 汪溟曦 | 彭德章 | 林漢山 |
鍾慧敏 | 黃雅宇 | 陳月慧 | 俞芷玲 | 蔡淑儀 | 蕭洛汶 | 王濱南 | 盧珮珊 |
范巧如 | 陳亮均 | 陳健佳 | 封艷明 | ||||
近況:轉投商業電台 | |||||||
潘志謙 | 梁璟盈 | 胡威俊 | 鄺富城 | 關紹亨 | 蔡穎兒 | 何婉廷 | 馬希文 |
近況:轉投新城電台 | |||||||
譚善晉 | 黃寶儀 | 曾偉絲 | 陳振安 | 許秋霞 | 張穎茵 | ||
近況:轉投蘋果日報 | |||||||
梁美寶 | 江川 | 胡凱文 | 吳美茸 | 黃珮琳 |
|||
近況:轉投東方日報 | |||||||
鄒文妮 | 羅暉翔 | 陳遠東 | 羅燕雲 | 劉景輝 | 吳朗謙 | 龐倩茹 |
|
近況:轉投ESPN | |||||||
朱巧娟 | 關家昌 | 馮錦明 | 郭子龍 | ||||
近況:無綫電視藝員 | |||||||
龔嘉欣 | 鄭家輝 | 吳紀恩 (TVB體育台節目主持) |
崔錦棠 (TVB體育台節目主持) |
李潤庭 | |||
近況:鳳凰衛視 | |||||||
蕭莉 (鳳凰衛視香港台) |
|||||||
近況:王冠一財經頻道 | |||||||
王沛淇 | 朱恩蓓 | 李懿德 | 林淑琪 | 何慧琴 | 郭伊妮 | 林海容 | |
近況:轉投其他傳媒機構 | |||||||
陳慧兒 (成報) |
李岸傑 (耀才財經台) |
吳浣鍶 (明報) |
趙也正 (澳門電台) |
胡燕泳 (香港經濟日報) |
呂啟思 (香港經濟日報) |
潘惠霞 (深圳電視台) |
吳曉東 (傳真社、亞洲圖片通訊社) |
勞美美 (耀才財經台) |
林彥邦 (香港01) |
何敬淘 (香港經濟日報) |
劉雅艷 (文匯報) |
黃欣怡 (香港經濟日報) |
吳宛盈 (星島日報) |
吳光熙 (香港01) |
譚凱韻 (資本雜誌) |
鄭詩亭 (成報) |
陳立志 (亞洲電視) |
林宛廷 (信報財經新聞) |
麥景智 (體路) |
邱家威 | 葉子寧 | 胡力汉 (自由亚洲电台) |
黃瑞華 (香港經濟日報) |
近況:移民海外 | |||||||
陳保華 (移民) |
陳立恩 (移民) |
楊捷 (移民澳洲) |
陳金華 (移民加拿大多倫多) |
徐偲維 (移民美國邁阿密) |
梁潔娥 (移民英國-在一家大學任教) |
||
近況:金融、地產、保險及建築業界 | |||||||
蔡玉蓮 (香港置業公關) |
勞嘉琪 (永明金融) |
鄭映雪 (中國銀行(香港)企業事務總監) |
蔡靜雯 (新世界發展副公共事務總監) |
顧國泰 (屋之島營運總監) |
彭敏惠 (德意志銀行) |
黃雅文 (新世界發展) |
許作權 (長江實業傳播媒介事務副總經理) |
蘇蕙蘊 (荷蘭合作銀行) |
崔海珊 (HBOS香港分行) |
周文華 (渣打銀行) |
林潔華 (英國保誠) |
高綺雯 (德意志銀行) |
龔偉怡 (新鴻基地產) |
張綺婷 (恒隆地產公關人員) |
邱文華 (信和集團) |
陳浚泰 (嘉里建設公共傳訊及推廣主管) |
徐家莉 (太古地產公關人員) |
唐穎欣 (法國巴黎銀行附屬公司常務董事) |
王靜茵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 |
尹敏妍 (德國商業銀行公關人員) |
郭皓昕 (渣打銀行) |
謝得雋 (新世界發展機構傳訊總經理) |
鄭俙璇 (恒隆地產公關) |
夏智勇 (恒基兆業公關) |
霍婷婷 (法國巴黎銀行權證零售代表) |
蔡展翔 (法國興業銀行) |
張敬之 (英國保誠) |
羅秀英 (新鴻基地産副機構發展總監) |
關碧儀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亞太區企業傳訊部主管) |
曾安遜 (安聯) |
麥恬昕 (財經公關) |
近況:學術機構 | |||||||
郭倩雯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講師) |
李慧嫻 (香港公開大學助理公共傳訊及推廣主任) |
潘福炎 (珠海書院傳播學系導師) |
徐佩瑩 (香港大學傳訊總監) |
容婉華 (Focus Kids Multi Learning Centre 創辦人及課程總監) |
呂秉權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 |
黃世鴻 (升學) |
張樂衡 (升學) |
張宏艷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處長) |
楊德立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
張家凝 (升學) |
趙麗如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 |
梁子康 (香港科技大學) |
許銘駿 (職業訓練局屬下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公關人員) |
李凱怡 (升學) |
鄧韻芝 (中華廚藝學院公關人員) |
黃潔慧 (香港中文大學) |
高芳婷 (香港大學) |
林佑達 (珠海學院) |
謝彩雲 (香港中文大學) |
黃淑玲 (香港浸會大學) |
羅曉鈞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 |
許婷婷 (元朗信義中學) |
蔡浩然 (香港浸會大學) |
譚紹興 (嶺南大學) |
林建誠 (修讀神學) |
何富豪 (香港公開大學) |
張婉玲 (香港科技大學) |
彭珏榆 (香港大學) |
|||
近況:政府及政治/公營機構 | |||||||
吳雪文 (醫院管理局) |
余嘉敏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
譚潔琳 (香港警務處) |
黃佩婷 (平等機會委員會副傳媒關係主任) |
劉家業 (香港警務處) |
祁知重 (民政事務總署聯絡主任) |
黎宛穎 (香港政府新聞處) |
佘掌毅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副傳媒關係主任) |
黃樂欣 (香港政府新聞處) |
王詠國 (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公共傳訊及推廣總經理) |
廖淑明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機構傳訊總監) |
鄔凱寧 (香港警務處) |
蔡文健 (入境事務處) |
盧頌萱 (醫院管理局) |
葉碧燊 (香港金融管理局) |
顏偉鴻 (政府產業署) |
顏銘暉 (香港貿易發展局) |
王沛然 (通訊事務管理局) |
呂榮淳 (香港機場管理局傳媒關係總經理) |
鄺美鳳 (瑪麗醫院公關) |
趙可兒 (香港警察) |
胡天衡 (機場管理局) |
劉芷欣 (機場管理局) |
譚嘉恒 (監警會) |
劉顯輝 | 黎桂蘭 | ||||||
近況:其他 | |||||||
梁麗嫦 (匡智會) |
李振東 | 鄧美玲 (合誠汽車公關) |
陳嘉怡 (澳門旅遊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公關部) |
胡國威 (facebook開設胡•說樓市專頁) |
陳家珍 |
劉韻清 (大律師) |
陳芳婷 (港鐵項目傳訊總經理) |
陳意映 (香港總商會公共傳訊及推廣總經理) |
楊可恩 (匡智會) |
繆美詩 (銘善顧問有限公司總監) |
馬秀荃 (九龍巴士公關) |
楊玉珍 (電能實業公共 事務總經理) |
趙汝傑 (香港賽馬會) |
施樂秋 |
高詠聰 (九龍巴士) |
徐月娥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傳媒關係經理) |
冼焯偉 (香港迪士尼樂園公關) |
梁慧思 (金牌大風公關人員) |
陳慧明 (環球唱片公關人員) |
黃凱欣 (長春社) |
賀祉蕙 (防止虐待兒童會公共關係主管) |
黃志康 (中電集團公共事務主任) |
黃穎嘉 (香港賽馬會) |
余安琪 |
鄭源源 (法蘭克福展覽中心) |
江麗群 (港鐵公共關係經理) |
陳樂遙 (GLO Travel) |
張佩嬋 |
黃詠妮 |
林月晶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
李恩恩 (意大利Gucci公關) |
古素蘭 (澳門銀河娛樂) |
嚴敏璣 (執業律師) |
楊詠然 |
袁曉東 (躍達汽車公共關係總經理) |
袁敏玉 |
溫貝思 |
馮佩樂 (澳門銀河酒店) |
馮穎琪 |
梁淑儀 (鑽的行政總裁) |
林韻妮 (通用磨坊公共關係總經理) |
陳洛明 (健康國際) |
楊梓聰 (Puma) |
林紫童 (家庭計劃指導會公關人員) |
李安琪 (新世界第一渡輪公關) |
莊安宜 (家庭主婦) |
鄭朗澄 (中國移動) |
黃碧文 (新雅文化事業公共關係總經理) |
張文豪 (海聯供應公關) |
古治雄 (專欄作家) |
鄭閩菁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
陳倩茹 (香港言聽中心言語治療師) |
王婉心 (港鐵傳媒關係總經理) |
曾詩敏 (金都酒店公關總經理) |
蔡穎芯 (香港迪士尼樂園) |
劉家發 | 溫日文 (永利澳門渡假村公共事務總經理) |
黃敏燕 |
郭婉婷 (香港善導會) |
黃嘉如 (香港約會創辦人) |
林伽遙 (司儀) |
魏綺珊 (糊塗劇班創辦人) |
張惠萍 (香港約會創辦人) |
巫凱宜 (九龍巴士公關) |
麥素碧 (香港賽馬會副新聞主任) |
羅瑩芝 (天比高創作夥伴) |
陳冠鋒 (保良局) |
譚善彤 (美贊臣) |
黃曉盈 | 張慧慈 (培訓導師) |
李展鵬 (新順福傳播媒介、娛樂事業、政府部門及廣告代理關係主管) |
胡家欣 (維特健靈) |
羅慧沁 | 劉曉婷 |
盧佩儀 |
黃秀英 (煤氣公共事務總監) |
梁靖雯 (公關) |
劉錦輝 (昂坪360) |
林子恒 (香港航空) |
近況:未明或待業 | |||||||
袁銘輝 | 薩文 | 周庭 | 羅燦 | 林定勤 | 余蔡惠君 | 盧嘉穎 | 楊曉楓 |
陳俊彥 | 覃恒亮 | 容逸富 | 潘詠兒 | 李健生 | |||
近況:*巳去世或退休 | |||||||
*楊子江 |
劉家韾 | *梁靜雯[5] |
*李汶靜 |
劉國華 | *歐溥澍 |
李明昌 |
舉辦活動
有線新聞在每年年終,均會與商業電台和星島日報合辦「十大新聞選舉」[6],另外亦會與香港各大媒體合辦「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活動」[7],讓市民選出自己心水新聞。亦有與香港電台、經濟日報和消費者委員會舉辦「(生肖)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8]。又為「最佳管理培訓獎」比賽的合作媒體[9]。與香港證監會合辦比賽包括「投資智叻闖三關」和「你我的投資故事」比賽。
此外,有線新聞也曾舉辦各類型講座和論壇,包括「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新聞最前線」論壇、「亞洲新世代」講座、與明報合辦的「傳媒與國情教育」講座及「投資者教育講座系列」、財經樓盤講座、「09應對海嘯研討會」、「海嘯一年:浮游泡沫中」、歷屆自行主辦立法會選舉選前論壇──「直選擂台」和「功能組別選舉論壇」等。
2009年7月,莊安宜、王巧、關善茹、王靜茵、王春媚、王沛然、曾美華、張曉雯、游安怡及劉紫鳳十位主播為其著作《有線主播點線面》於香港書展舉行簽名會。
著作
- 《至FIT男女之常見都市病》,嘉出版2005年2月初版,ISBN 962-8832-980
- 《再見女主播──離開,是為了回來的風景》,張宏艷著,天窗出版2005年11月初版,ISBN 988-98328-5-2。
- 《神州穿梭記者眼》,蔡淑儀、鄧美玲、胡力漢、吳曉東、呂秉權、黃淑玲合著,明窗出版社2006年7月初版,ISBN 962-8918-55-9
- 《穿梭背後》,有線電視中國組著,明報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ISBN 978-962-8994-77-9
- 《有線主播點.線.面》,莊安宜、王巧、關善茹、王靜茵、王春媚、王沛然、曾美華、張曉雯、游安怡及劉紫鳳著,明報出版社2009年7月初版,ISBN 978-988-8026-20-3。
- 《中國龍頭企業領袖》,蔡展翔著,明報出版社2009年12月初版,ISBN 978-988-8027-03-3。
榮譽
- 有線新聞於2001年起在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中,幾乎每次都高於本地其他競爭對手無綫新聞及亞視新聞。
- 前新聞一台節目《香港社區網》的《有朋自遠方來》獲2000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優異獎;財經資訊台節目《拉近文化》的《藝星之「朽木雕塑王天仁」賀佩華》獲2007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銅獎;另《時事寬頻》及《神州穿梭》近年多次獲得獎項。
- 2003年10月,記者張寶華的《追問中央欽定特首,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探討中國痲瘋病人人權問題》及《追問粵港合作問題,廣州市長斥港傳媒惟恐天下不亂》;蘇啟智的《疫症蔓延前——廣東/香港》、《泥土黎民系列之賣血鄉及鄉債》及《天下第一難》在第一屆香港中大新聞獎中分別獲頒傑出表現獎和大獎[10]。
- 2007年12月,三個專題報道,包括張宏艷的《日本對談系列》、呂秉權的《神州穿梭——切胸之痛》和林建誠的《追蹤走私魚》,獲頒第三屆中大新聞獎[11]。
- 2008年,中國組記者呂秉權憑「四川大地震之豆腐渣工程」榮獲亞太廣播聯盟(ABU)新聞組大獎[12]、憑「四川大地震之豆腐渣工程」榮獲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特別報道組銅獎、憑「四川大地震之北川瓦礫下的女孩」獲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突發新聞組優異獎。林建誠憑「四川大地震之險遇泥石流」獲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影像新聞組銅獎。
- 2017年,有線新聞3段新聞報道及新聞刺針報道《屋苑管理系列 - 垃圾桶圍標 / 天價會議記錄》分別榮獲第17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 影像(短片) 金銀銅獎及影像(長片)銀獎。[13]
- 2017年,新聞刺針兩個報道,包括莫志樑的《香港有個尼泊爾記者》及楊量傑的《立法會選舉大埔票站三百票之謎 》,榮獲第21屆人權新聞獎優異獎。[14]
- 2017年,新聞刺針記者莫志樑,憑《氫水機消費陷阱》,獲頒第38屆Telly Award銅獎。[15]
- 2017年,四個專題報道,包括楊量傑的《區議會選舉15萬𠝹票》、胡國威的《首置客高企假象 投資者成功避辣稅》、胡力漢的《文革50年》-「覺醒‧遺毒」及馮惠儀的《六七記憶‧對峙與反思》在第八屆香港中大新聞獎分別獲頒最佳視像新聞獎大獎及優異獎,和最佳視像專題獎新聞獎大獎及優異獎。[16]
- 2018年,有線新聞《海麗邨罷工 清潔外判商問題系列》及新聞刺針報道《直擊公屋裝修承辦商不良商業手法》、《動物傳心得唔得?》及《「暖男」出沒注意》,分別榮獲第18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影像 (短片)組別銀獎、影像(長片)組別金獎、銅獎及優異獎[17]
音乐
- 有线新闻 主题音乐(2009-至今)
- 有线新闻 主题音乐(2002-2009)
- 有线新闻天气音乐 完整版
採訪事件
有線新聞記者在採訪上,一向被視為比較進取、甚少如其他傳媒因為受到官方或商界壓力而自我審查。因此,多年來採訪期間曾屢次阻撓或遇襲,記者受傷,需由新聞部出面解決事件。
2000年10月27日,有線新聞記者張寶華到北京採訪行政長官董建華述職,期間向時任中共總書記兼國家主席江澤民一再追問是否支持董建華連任,並提問「會不會被人說是內定還是欽定呢?」,被江澤民訓斥香港記者的問題「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太簡單,有時很幼稚)」,並稱連任要按法律規定,但同時表明「當然我們(中央)的決定也很重要,到時候我們會表態的」,並指記者要為報道時的「偏差」負責[18]。
2006年5月,記者李家聰在廣東省深圳市採訪PAAG事件期間,遭富華醫院人員毆打受傷,事後6名涉案陝西省籍男子被拘捕。
2007年初,中國組記者林建誠追訪珠海走私魚事件時遇襲,他和攝影師受傷。
2007年12月6日,攝影師周光宇凌晨在尖沙嘴一間夜總會採訪傷人案時,遭傷者友人飛擲醫療器材襲擊受傷。
2008年7月25日,香港傳媒在北京採訪發售門票期間遭公安驅趕,其中中國組記者羅暉翔被叉頸和推倒地上[19]。
2010年8月1日,中國組記者林建誠以及now寬頻電視、《明報周刊》和路透社的記者在廣州採訪撐粵語行動時被公安帶走。
2018年5月12日,有線中國組記者陳浩暉前往四川都江堰當年汶川大地震導致校舍倒塌、200名學生死亡的聚源中學遺址外採訪時,發現香港商業電台記者疑被不明人士包圍,遂拿起手機拍攝,但被2名自稱「老百姓」男子拖到一旁毆打頭及肚。有線新聞部對事件表示憤慨及不可接受。香港特區政府包括正在四川訪問的林鄭月娥對事件「非常關注」。同日傍晚,都江堰外宣辦帶來2名打人男子向記者親自鞠躬道歉。他們初時聲稱有家人在地震中遇難,後改口稱沒有家人遇難[20][21]。翌日有遇難學生家長認出,2名打人男子其實是村官[22]。
参考文獻
^ 有線電視架構及頻道新陣式再闖高峰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9-30. (有線寬頻有限公司新聞稿 2006年1月3日)
^ 有線新聞facebook專頁facebook專頁
^ 第二次電視新聞革命—有線新聞數碼化的經驗(傳媒透視 2002年4月)
^ 中環在線:九倉話cut就cut有線中環直播室 《蘋果日報》 2017-04-28
^ 有線女主播 疑工作壓力燒炭亡. 蘋果日報. 2015年4月9日. (繁体中文)
^ 2007年十大新聞選舉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1-20.
^ 2007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活動
^ 豬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
^ 有線嚴選新人 栽培新聞Top Ten[永久失效連結]
^ 中大新聞獎選舉揭盅 有線電視蘇啟智奪魁[永久失效連結]
^ 第三屆中大新聞獎[失效連結]
^ 有線新聞 奪亞太廣播聯盟大獎
^ 第17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得獎名單
^ 第21屆人權新聞獎得獎名單
^ Winner - Telly Award
^ 第八屆中大新聞獎
^ 第18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得獎名單
^ 江澤民怒斥港記者無知. 星島日報. 2000-10-28 [2010-10-07].
^ 羅暉翔採訪京奧賣飛 被「流氓公安」襲擊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7-30.(蘋果動新聞)
^ 汶川地震十年 毆打有線記者兩漢親身道歉 稱是遺屬後又改口. 香港01. 2018-05-12.
^ 港記都江堰採訪被打 官員帶兩男道歉. 明報. 2018-05-13.
^ 汶川地震十年 有線記者遭毆打 消息:兩施襲者為村官. 香港01. 2018-05-13.
外部連結
- 香港有線電視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