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構與共站





共構共站,為交通運輸車站中,數種運輸線路間的連通方式。北美洲國家會直接以聯合車站做為命名。




目录






  • 1 定義


    • 1.1 共構


    • 1.2 共站


    • 1.3 其他




  • 2 實例


    • 2.1 中國


    • 2.2 香港


    • 2.3 中華民國


    • 2.4 美國


    • 2.5 日本


    • 2.6 南韓




  • 3 參見





定義




板橋車站





日治時期官線大莆林驛(今大林車站)與新高製糖大莆林驛,為二棟各自獨立建築,屬於站外轉乘



共構


為使用同一車站結構體,作為旅客進出、轉乘、候車等使用需求。



共站


則是不同運輸系統各自擁有自身之車站結構體,再藉由通廊通或通道達到相互轉乘之目的。兩者都歸為站內轉乘。



其他


除了共構與共站外,也有二種運輸系統彼此相鄰,但無連通設施相互轉乘,即屬於站外轉乘。



實例



中國



  • 北京市: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西直门站)、黄村站(黄村火车站)、亦庄站(亦庄火车站)

  • 天津市: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北站、天津南站

  • 沈阳市:沈阳站、沈阳北站

  • 大连市:大连站、大连北站

  • 长春市:长春站

  • 上海市:上海站、上海西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橋站

  • 南京市:南京站、南京南站

  • 无锡市:无锡站

  • 苏州市:苏州站

  • 青岛市:青岛站、青岛北站、青岛西站、红岛站

  • 武汉市: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

  • 长沙市:长沙南站(长沙火车南站)

  • 广州市:广州东站、广州南站

  • 深圳市:深圳站、福田站、深圳北站

  • 重庆市:重庆北站

  • 成都市:成都东站



香港


因兩鐵合併,現在香港只有一個重鐵系統。以下所述的都是兩鐵合併前的情況。


在兩鐵合併前,地鐵和九鐵唯一的共構車站是南昌站。該站由兩鐵共同管理,作為九廣西鐵(現西鐵綫)和地鐵東涌綫的轉乘車站,車站兩鐵收費區之間設有轉乘專用的閘機。當時,兩鐵設有三個共站形式的轉乘站是九龍塘站、美孚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兩鐵車站各自管理、經通道連接,並且不設如南昌站形式的轉乘閘機,轉乘的乘客需出閘後再入閘。除尖沙咀站/尖東站外,現在所有共構車站和共站之間的通道均已不設閘機。



中華民國


以臺灣為例,在歷史上,臺灣最早的三鐵共構車站為日治時期的嘉義車站(縱貫線、森林鐵路、糖業鐵路)。目前並無真正完全的三鐵(常指臺灣鐵路管理局、台灣高速鐵路、捷運系統)共構車站;近代最先實現三鐵共構的是臺北車站(臺北捷運淡水線月台與臺鐵/高鐵臺北車站共構,但板南線另有獨立結構體);而最先實現三鐵共站模式的板橋車站(兩共構一共站),臺鐵及高鐵為共構(共享一個車站結構體),與捷運站為共站(獨立地下站體利用通道連接臺鐵),之後的南港車站狀況亦相同。高雄左營站則為實質的三鐵共站,唯站名皆不同。


然而實質上,一般民眾、甚至官方對於共構與共站的區分並不嚴謹,例如板橋車站附近仍常可見「三鐵共構」的房地產廣告,網路資訊也常直接以「N鐵共構」來描述。[1]


目前臺灣國內共分為以下幾種的車站共構方式:


臺鐵與捷運



  • 松山車站(共站)


  • 橋頭車站(共構)


  • 高雄車站(共構)


臺鐵與森鐵


  • 嘉義車站:轉乘台灣鐵路阿里山森林鐵路(共站)

臺鐵與高鐵



  • 六家車站:轉乘台灣高鐵高鐵新竹站(共站)


  • 沙崙車站:轉乘台灣高鐵高鐵台南站(共站)


  • 豐富車站:轉乘台灣高鐵高鐵苗栗站(共站)


臺鐵與高鐵與捷運



  • 臺北車站(台灣鐵路臺鐵、台灣高鐵高鐵共構;臺北捷運臺北捷運Taipei Metro Line R.svg淡水線、Taipei Metro Line BL.svg板南線,桃園捷運桃園捷運Taoyuan Metro Line Airport.svg機場線共站)


  • 板橋車站(台灣鐵路臺鐵、台灣高鐵高鐵共構;臺北捷運臺北捷運Taipei Metro Line BL.svg板南線共站)


  • 南港車站(台灣鐵路臺鐵、台灣高鐵高鐵共構;臺北捷運臺北捷運Taipei Metro Line BL.svg板南線共站)


  • 新左營車站:(台灣鐵路臺鐵、台灣高鐵高鐵、高雄捷運高雄捷運共站)


  • 新烏日車站:(台灣鐵路臺鐵、台灣高鐵高鐵、台中捷運共站)


高鐵與捷運



  • 台灣高鐵高鐵桃園車站:(桃園捷運桃園捷運Taoyuan Metro Line Airport.svg機場線共站)


  • 桃園捷運桃園捷運Taoyuan Metro Line Airport.svg機場線高鐵桃園站:(高鐵共站)


捷運與輕軌


  • 臺北捷運臺北捷運


    • 淡水站:(淡海輕軌藍海線淡水站共構)


    • 紅樹林站:(淡海輕軌綠山線紅樹林站共構)




美國


美國鐵路為私營。常常有數家鐵路公司自行建設線路同時經營某地區的鐵路運輸。早年美國大中型城市往往有數個由不同公司經營的火車站,給乘客轉乘帶來相當的不便,并阻礙城市的擴張。因此,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個大城市均建設的大量的共構車站(Union Station,又稱聯合車站)作為交通運輸的樞紐。


這些共構車站中,有些車站設施為一家或幾家鐵路公司主導建設,另一些則由獨立的公司經營,鐵路公司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得車站設施的使用權。20世紀上半葉,“聯合車站”在美國中型以上城市相當普遍。但並非所有車站都以“聯合車站”命名。如紐約“賓夕法尼亞車站”,“大中央車站”雖為共構車站,但均以車站所有者的鐵路公司命名。某些“聯合車站”雖有其名,但僅有一家鐵路公司運營,故並非共構車站。


雖然“聯合車站”常為一城市的主要車站並為旅客提供了便利,但不少鐵路公司也會選擇獨立建站,或者通过共站方式建设车站(如奧馬哈聯合車站和奧馬哈伯靈頓車站在同一站場內建設,並且通過天橋共用進站通道)。


1970年以來美國鐵路客運經歷了大衰退,大多數城市的聯合車站都停止了客運服務而改建成遊客中心,飯店或慶典中心。剩餘少數仍在使用的車站,也僅有美國國鐵的列車停靠。因此大部份的“聯合車站”已名不副實。在大城市,“聯合車站”雖然仍然名副其實,但是已經賦予了新的含義,如1925年啟用的伊利諾州芝加哥市聯合車站,原本為四家鐵路公司組成的共構車站,現已轉變為提供長途城際鐵路的美鐵與通勤鐵路的Metra的共構站。



日本


日本將共構之車站稱為「共同使用站」(共同使用駅),其中多數集中在提供直通運行服務的鐵路路線。詳見日本共同使用站列表日语日本の共同使用駅一覧



南韓



參見



  • 總站

  • 直通運行






  1. ^ 板橋火車站(三鐵共構)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Information security

Volkswagen Group MQB platform

Daniel Guggenheim